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之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捣米歌


  刘邦先生不改换太子的原因,我们所叙述的,是正史上的说法。有人以为四个白头发老头,恐怕没有这种力量。刘邦先生一旦性起,不要说四个白头发老头,纵然一百个白头发老头,他也不放在眼里。问题是,刘邦先生有他的一套,他这一生从不做顾前不顾后、一意孤行的事,这是他的绝顶智慧。戚懿女士的战略显然有一个极大的错误(她不久就为她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她的错误不在于她胆敢夺嫡,而在于她始终是孤立的,除了抓住皇帝老头一个人外,她没有在宫廷中和政府高级官员中,建立党羽。而吕雉女士却广结善缘,从她以皇后之尊,竟向周昌先生下跪,可看出她的手段,运用之妙,已出神入化。四个白头发老头代表一种巨大的支持力量,刘邦先生考虑到戚懿女士的处境,一旦硬生生地把刘如意立为太子,而自己死后,母子们可能因得不到支持,连饭都没得吃的。他现在烦心的,不再是把刘盈赶下宝座,而是如何保全他最心爱的戚懿女士母子。
  可是,他想不出妥善的办法,这正是专制政体的悲剧——在以后两千年间的历史中,这种悲剧层出不穷,花样翻新——那就是,威风凛凛的专制魔王可以保障他的生前,但他无法控制他的身后,他所最爱的人,在他断了气之后,被无情屠杀时,而凶手却打着爱他的招牌。
  刘邦先生的苦闷,使他在皇宫中不断高唱他所作的那首“楚歌”。这真是一个讽刺,只不过十年之前,垓下的“楚歌”,困扰了项羽先生,把项羽先生逼上死路。而现在,刘邦先生自己的“楚歌”,使他沮丧绝望,束手无策,纵有天大的本领,盖世的权威,也无法解开这个结。政府官员都知道皇帝的烦恼,但没有一个人能为他分忧。这情形被监察部的官员(符玺御史)赵尧先生看到,他怦然心动,他知道他升官的机会来啦。于是他问刘邦先生:“你闷闷不乐,我猜想莫非是为了刘如意年幼,而戚懿夫人跟吕雉皇后又水火不能相容,想到你死了之后,母子不能保全乎耶?”刘邦先生曰:“一点不错,我几乎愁死,可是,想不出办法。”赵尧先生曰:“我给你出个主意。”刘邦先生曰:“啥主意?”赵尧先生曰:“刘如意的爵位是亲王,凡是亲王,都有封国;凡是封国,都有‘国相’。如果陛下能派一个强有力的大臣,这大臣又素来受皇后和皇太子的尊敬,去担任国相,就可以啦。”刘邦先生曰:“这办法很好,你看谁能够担任?”赵尧先生于是推荐周昌先生。他之所以推荐周昌先生,一则是周昌先生确实具备他所说的条件——事实上恐怕是他先选定了周昌,再说出他的条件。二则是,周昌先生外调“国相”(封国的宰相),空出来的中央政府的宰相之一(御史大夫)的位置,他就可以爬上去。
  刘邦先生召见周昌先生,把决定告诉他,周昌先生一百个不愿意。他固然不愿意从中央政府的宰相降级到封国的宰相,同时他也知道刘邦先生死了之后,他根本抗不过吕雉女士。然而刘邦先生曰:“我知道这对你是降级,但我忧虑刘如意的性命,非你不能保护。无论如何,勉强为我做这件事。”遂遣送刘如意先生到他的封国——赵国(在河北南部,赵国的首府在河北邯郸)。
  ——呜呼,赵尧先生这主意,可谓馊主意。强硬的“国相”能保护得了亲王乎?真是肚脐眼放屁,没这回事。盖“国相”是中央政府任命的,既不能脱离中央政府而独立,他只有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而刘邦先生死后,中央政府落到吕雉女士手中,除掉周昌先生比除掉一只蚂蚁还容易,泥菩萨过江,连自身都难保,怎么还能保别人哉以刘邦先生的聪明才智,他不会想不到这些,但他已进入暮年,壮志已消,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假装嘉许这个办法,为自己制造一个安全幻象,过一天算一天。
  公元前193年,刘邦先生伸腿瞪眼,皇太子刘盈先生继承了皇帝的宝座,吕雉女士也当了皇太后。形势陡地大变,受迫害受排斥的人当令。吕雉女士不是一个心胸宽大的仁厚女性(不过,换了一个男人,妻子姘上了小白脸,日夜计谋要把他扫地出门,他当令后的反应,恐怕不会比吕雉女士缓和多少)。吕雉女士不能忘掉她从戚懿女士那里受到的折磨,她立即展开报复。可怜的戚懿女士,她失去了唯一的靠山,当年吕雉女士受打击时,政府官员都站在吕雉女士那一边,而今轮到戚懿女士,却没有一个人为她说一句话。——其实,怨毒既已深入骨髓,即令有人说话,也没有用。
  吕雉女士下令逮捕戚懿,囚禁在皇宫里的特种监狱(永巷),把她的头发剃掉,剃成光光的秃头,用铁链拴住脖子,穿上土红色粗布囚衣,教她每天捣米。这刑罚不但痛苦,而且羞辱。戚懿女士悲痛之余,一面捣米,一面歌曰:儿子是亲王,娘是囚犯
  捣不尽的米啊,跟死亡相伴
  相隔三千里,谁能把信息传任何人在这种情形下,都会发出这种悲歌。可是,经过政治的解释,意义又全不相同。吕雉女士听到后,勃然大怒:怎么,你还指望刘如意那小子发兵救你,大翻身呀。于是,她决定斩草除根。


人猪


  人猪
  吕雉女士既决定斩草除根,刘如意先生就没有命矣。当中央政府征召刘如意先生到首都长安的命令到达赵国的时候,身为国相的周昌先生,已晓得是怎么回事,他对钦差大臣曰:“刘邦先生把刘如意托付给我,我怎能不尽我的全心?我们都知道,皇太后把戚懿女士痛恨入骨,现在征召刘如意,一定是母子全杀,我不能让他去。而且,刘如意正好有病,也不能去。”中央政府三次下令,都被周昌先生如此这般地三次拒绝。
  以吕雉女士阴鸷的性格,她可以先把周昌先生干掉。干掉周昌先生易如反掌,现在,吕雉女士就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就是吕雉女士,她只要一翻脸,说周昌先生抗命,就谁都救不了他。可是,周昌先生有太高的声望,而吕雉女士对他也有过感激之情,所以吕雉女士采用了较为温和的调虎离山手段,她下令征召周昌先生前来首都。
  征召亲王,有国相可以拒抗,征召国相,就不能不接受命令。周昌先生只好上道。到长安后,晋见吕雉女士,吕雉女士跟当年向他下跪的日子不同啦,她现在贵为皇太后,上下大权一把抓。她一见周昌先生,就开骂曰:“你这个糟货,难道不知道我跟戚懿母子势不两立,为啥不放刘如意来?”周昌先生曰:“刘邦先生把刘如意托孤给我,我只要在一天,就要保护他一天。况且刘如意是现任皇帝的幼弟,刘邦先生最最疼爱。我从前保护现任皇帝,得到刘邦先生信任,所以盼望我也同样地能保护刘如意,免得他们弟兄骨肉相残。如果你怀着私欲私恨,我不敢参与,我只知道奉行刘邦先生的遗命。”这一番话说得吕雉女士哑口无言,呆了半天。但再严正的理由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私心——尤其是情绪上的私心。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向理性屈服,而吕雉女士并不是大智慧的人,她只有太多的小聪明。
  吕雉女士于是再下令征召刘如意。没有了周昌先生做主,他不过一个小孩子,只好前往。新坐上宝座的刘盈先生,他的年龄也不大,但他性格敦厚。按说,刘如意几乎把他的皇帝位置挤掉,他应该恨刘如意才是,可是他却顾念骨肉之情。当刘如意将到长安时,他亲自到郊外迎接,一直接到皇宫里。这一年(前194),刘盈先生才十八岁,没有娶皇后,他就跟刘如意先生食则同桌,睡则同床,一分钟也不离开。吕雉女士急得跳脚,刘盈先生这种做法,使她不能在不伤害亲生儿子的前提之下,施展毒计。
  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久,机会来啦。刘如意先生的年龄,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公元前205年,刘邦先生打到山东,得到戚懿女士,假定她第二年,即公元前204年,生下刘如意,则公元前194年,刘如意不过十五岁,还是初级中学堂一名天真的大孩子,显然不知道大祸临头。其实即令他知道,他的年龄也不允许他有能力保护自己。他贪玩贪睡,这一年的冬天,有一天,刘盈先生一早爬起来,要去打猎,而刘如意先生还呼呼睡得正酣,怎么叫也叫不醒。刘盈先生以为这一会儿工夫,没有关系,就自己先去。吕雉女士的爪牙,密布在每一个角落,这正是表演忠贞的机会,小报告立即打过去。吕雉女士立即派人前往下手,凶手把刘如意先生唤醒,这时候他不能不醒,然后几个大汉按住他的手足,从口中灌下毒酒。我们可以想象到孩子的挣扎、呼救、哭泣。然后,当刘盈先生打猎回来,幼弟已七窍流血,死在床上。而且周围的人都指天发誓,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暴毙的原因,甚至连吕雉女士也不知道。
  吕雉女士干掉了刘如意先生,已无后患。接着,她下令砍断戚懿女士的双手双足,再把她眼睛挖出来,用烟把她的耳朵熏聋,又强迫她喝下哑药,扔在茅厕里,命名曰“人猪”。悲夫,写到这里,我们似乎仍可隐约地看到那幕惨景,一代美女,现在变成一个血肉模糊的肉棍,她光着头,两眼已成两个鲜血涔涔滴出的黑洞,耳朵听不见,千万痛苦,只能干张大口,呐喊不出。无手,无脚,不能站,不能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她心里却仍清醒,她可能还在痴想和盼望她的爱儿来搭救她,也可能她在回忆昔日和刘邦先生恩爱的往事,但她只有从黑洞中流下血泪。人间最残酷的刑罚落到一个女人身上,而下令处刑的却是另一个女人。
  吕雉女士不但这样处置了戚懿女士,她还教她的皇帝儿子刘盈先生,前去参观她残暴的成果。刘盈先生一瞧,毛骨悚然,询问宦官那个蠕蠕而动的肉棍是啥。宦官只好告诉他是戚懿女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