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醒狮-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师培受宠若惊,忙一一施礼致意。
  相互谦让后,都各自入座。
  梁士诒招呼大家都坐下,说:“段总理临时有些国事处理,马上就到,请诸位先稍候片刻。”
  正说话间,一随从进来,往门旁边一站,响亮地呼喊道:
  “段总理到!”
  随着呼喊声,段祺瑞气势威武地大步子走了进来。他身旁还走着一个瘦瘦的小个子东洋人。
  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是驻日公使章宗祥。
  第十二章
  图书馆红楼成了热血青年探讨和寻求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之路的中心。守常先生和仲甫先生成了这中心的核心。俄国劳工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热血青年纷纷前往法国巴黎勤工俭学,探求民族自强之路。“辣妹子”在狠劲冲着孔文才猛发着“辣”劲儿。
  一
  北京大学红楼图书馆,紧挨着主任办公室的大阅览室,灯火通明……
  天色已近黎明。夜空渐呈白色;满天的星星在慢慢地稀落和暗淡下去,在一颗一颗地悄然逝去。无形的巨手,正把蓝色的天幕,从东面的天边上迅速地铺展开来,很快地,整个天际,像无边的大海一样,深广、湛蓝、明净。几片白云轻盈地飘悠在空中。白云薄如轻绢的边际,村上了浅红的霞彩;不一会儿,白云整个被火红绚丽的霞色浸透,一轮火球般的光芒四射的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把它金色的光辉全部慷慨无遗地洒落向大地。
  天大亮了。
  红楼图书馆主任办公室旁边的大阅览室里的灯还亮着,里面挤得满满的人似乎都不知道天已经大亮了。
  霞光旭日的金辉和红楼的灯光交相辉映着。
  这又是一个通宵。
  图书馆红楼已经是记不清楚:这是第多少个通宵了?尤其是这近半年多来,这是第多少次以自己彻夜不熄的灯光,以自己蜂拥而至的室内来客的热血沸腾的激昂探讨和一阵阵欢声笑语,送走星月,迎来曙光的?
  这里成了热血青年聚集的中心。
  这里成了探讨和寻求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之路的中心。
  蔡元培先生是这中心的支柱。
  李大钊、陈独秀两位教授,以自己的学识和自己率先大胆的探讨,成了这中心的核心人物。
  二十世纪十年代至二十年代,东西方列强相互争夺加剧,对我华夏神州的瓜分和吞噬,也越发凶狂起来。正值此时,俄国十月劳工革命胜利,欧战形势急转直下,协约国取胜即将成为定局。整个世界形势将发生巨变,中国也完全被架放在了十字路口上。
  中国向何处去?
  中华民族向何处去?
  这个问题成了国人们焦灼思虑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血管里汹涌奔腾着华夏民族炽烈热血的血性青年们,那些慷慨立誓愿与谭嗣同、陈天华、秋瑾等英烈为伍,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满怀忧愤以至进溅满腔赤诚热血而横刀向天笑的时代男女之子们,在这个问题上,更是焚心忧虑。他们一个个就像是婴儿寻找母亲的踪影似地,睁大着眼睛,在黑暗中为国家和民族苦苦探寻着出路。
  俄国十月劳工革命的胜利,空前地显示出了劳工大众的伟大力量。
  李大钊、陈独秀开始把目光密切地投向俄国。
  这图书馆红楼主任办公室旁边的大阅览室里,讨论会还在热烈地进行着。
  一同学问:“陈学长,你刚才说,俄国劳工革命的胜利,有两个打破。你能再具体讲一下吗,是哪两个打破?”
  陈独秀回答说:“一,打破了维持了几千年的孔家店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学说。受业于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人孟轲,在继承和发展孔家店学说中,极力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就是说,有文化的读书的人,生来就是统治别人、奴役别人的人,而没有文化的出苦力的人,则生来就是被人统治、被人奴役的人。这种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欢迎,所进一步大力宣扬。在孔家店和历代统治者的眼里,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下苦力的劳工大众,天生就是被人驱使的奴隶,是被人踩在脚下、做牛做马的人。俄国十月劳工革命的胜利,就为我们打破了这一点。它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也告诉全世界:劳工大众并非天生就是下苦力的奴隶,并非天生就是受人奴役的!他们完全可以奋然而起,把骑在他们脖颈上欺侮他们的老爷们拉下来,打翻在地。这就是第一。二,俄国十月劳工革命的胜利,还打破了‘下苦力的劳工天生是卑贱的’这种封建社会的反动的等级观念。它骄傲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劳工伟大!劳工神圣!事实也完全是这样的!劳工是最伟大的阶层。劳工是最神圣的阶层。世界应该属于他们!就如刚才李大钊教授所讲的:‘劳工大众是世界财富的真正创造者,他们也应该完全地、理所应当地是世界财富的真正主人。他们能用自己的双手,浸着自己的辛勤的汗水,创造出世界上的一切财富,他们也完全有这个能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是当今世界的主宰!’俄国十月劳工革命的胜利,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将来其他国家的劳工大众,也定将会进一步证明这—点。”
  人们都注意地听着,都被深深吸引着。
  二
  这一次关于国际局势、关于“中国向何处去?”关于“当今青年应该如何投身到时代潮流中云?””的讨论会,与往常不一样,这一次参加讨论会的人来得特别多。前来参加这一次讨论会的,不光有北大本校的学生,还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北京高等工业学校的、法文专修馆的、法政专科学校的等等。大阅览室里都坐得满满的,挤得水泄不通,连门口、过道里,都里三层、外三层地拥满了人。
  讨论会是从昨天下午下课后开始的。北大校内的同学,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潮水般地涌向图书馆红楼。校外的学生,好多都是中午就来了,就已经坐在了大阅览室里了。
  孔文才这一回也来了。
  孔文才是宋维新托人带话通知来的。
  北京大学自从在李大钊、陈独秀两位教授主持下,召开了几次关干时局的讨论会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学校的学生,后来都积极踊跃地来北大参加讨论会。孔文才很快也给宋维新打了招呼,说再有讨论会的时候,通知一下他。孔文才来参加讨论会,一方面,和其他一些同学一样,时时也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焦心地忧虑着,时时也在思索着、探讨着这方面的问题,北大的时局讨论会也深深地吸引了他;另一方面,他知道在这里可以见到赵瑞芝,因为他听说赵瑞芝和她同寝室的几位好姐妹们,也都是这类时局讨论会的积极参加者,差不多每次都到。
  孔文才和宋维新来到大阅览室的时候,里面人都已经快坐满了。他们找了个空位子坐下。坐下后,才看到赵瑞芝和漆小玉就坐在他们左前方相隔三排的位子上。他们本来也想过去,但已经坐下了,就再也不好动了,人来人往的,也不好再走来走去,于是就再没动。不大一会儿,邓仲澥、高尚德、还有陶美玲,他们三个来了,紧挨着在孔文才和宋维新旁边的空位子坐下。又过了一会儿,张国焘和宋一茗也来了。宋一茗先是看见了宋维新,走了过来,和哥哥打了声招呼,后来看见了孔文才也坐在哥哥旁边,孔文才还站起身来,想跟她打招呼,她当即把脸刷地一抹,满怀怨愤地睥睨了孔文才一眼,转过身,拽着张国焘到别的地方找位子去了;离开的时候,还有意识地,像是故意做给孔文才看似地,挽着张国焘的胳膊,紧靠在张国焘的身上走的。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有时还是很可怕的。
  怨恨的力量,基于爱的反作用,也是伟大的,有时也是更可怕的。
  这两种力量,内在地可以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互相可以转化而又相互可以渗透。
  就如外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诗人说的那样,爱和怨恨是一对连体的孪生姐妹。
  现在,宋一茗对孔文才的感情,就是已经从爱转化成了怨恨,从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转化成了发自内心深处的怨恨。
  宋一茗自那次被孔文才一把从怀抱里推开,从床上推落下去,跌坐在冰冷的地上后,她的那颗充满了爱的、被炽烈的情火熊熊燃烧着的心,也立时跌落到了冰冷的地上,被跌得粉碎。她浑身冰凉,一阵索索颤抖,愣怔地瞪视了孔文才好大一阵子,爬起来转身冲出了房子。她的脸扭歪着;脸色由淬不及防的吃惊和愣怔而引起的苍白,很快又转化成由于遭受了屈辱而感到羞耻和自我悔恨的黑红;她满腔的炽烈的爱的情火,转化成了满腔的愤怒的火焰,在她血管里猛烈地燃烧着;两眼迸射着骇人的怒火;耻辱、羞愤、咬牙切齿的仇恨,许多各种不同的意识,都混合在一起,在她胸腔里胡乱翻搅着。她跌跌撞撞地跑着,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跑回北大,跑回自己寝室的。自己只是隐隐约约记得,自己跑回寝室时,只有赵瑞芝一个人在寝室里,赵瑞芝正躺在床上看书,当时把赵瑞芝都吓了一大跳,一迭连声地问她:
  “怎么啦?怎么啦?茗妹,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情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了?”
  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情了?她没有告诉赵瑞芝,她也不会告诉她的。
  她躺在床上,任悲伤而羞恨的泪水浸满了脸面,浸透了杭巾,心被仇恨的怒火烧灼着,一阵阵抽搐地疼痛;她暗暗地发誓,心中在大声地、充满仇恨地、愤怒地喊叫:
  “孔文才!你这坏透顶的孔老二!狼心狗肺的家伙!我恨你;恨透你了!我今生今世再也不想看见你!一辈子,几辈子再也不想见你!”
  那天正好张国焘来找孔文才。张国焘原准备是去法专找孔文才的,是先到这里来看看的。
  孔文才的文笔,在北京几个学校的学生圈圈里,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