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福建省委受‘立三路线’影响所采取的一些过左的做法,倒不是什么
大不了的错误,严重的是你们福建省委犯了右倾错误,在农村搞游击战争!
你承认路线错误,中央就给你分配工作;你不承认错误,中央就不给你分配
工作。”

罗明立场依然如故,自然未能被委以重任留在中央,而被派回闽粤赣特
委任组织部长。

福建省委书记卢德光携巨款潜逃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任命
罗明为临时省委书记。1932 年3 月,在福建省苏区党代会上,罗明又一次被


推举为省委代理书记。

崇拜毛泽东,热衷于搞游击战争,这就是罗明!无怪乎博古要拿他开第
一刀。此时,毛泽东离开红军,来到闽西汀州傅连暲的福音医院疗养。

说来也巧,罗明也在这里治伤。这年4 月,罗明在配合中央红·军主力
进攻漳州时,跌伤了腰部,进医院开刀治疗。

真可谓因祸得福,罗明与他敬仰的毛泽东住进了同一所医院,难得这么
好的机会与毛泽东再次相逢。此时,第四次反“围剿”正在较劲的时候。蒋
介石亲率五十万大军,已兵逼中央苏区北大门,寻求与红军作战。

人在“休养”,心系战事。毛泽东牵挂着前线,牵挂着第四次反“围剿”
战争。

罗明常到毛泽东房里坐坐,聊聊。一天,毛泽东竟和罗明谈了整整一个
上午。

毛泽东说:“我们同蒋介石打了不少仗。第一、二、三次‘围剿’,他
都失败了,我们胜利了。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实践证明,这些经验都是正
确的,比如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实行各个击破,消
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等等。”毛泽东掰着指头,详细地总结了几次反“围剿”
作战的胜利经验。

“福建和江西一样。”毛泽东渐渐把话题移到罗明负责的工作上来,“应
该加紧开展广泛的地方游击战争,以配合主力红军打运动战。在上杭、永定、
龙岩老苏区开展广泛的群众游击战,牵制和打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和粤军陈
济棠部队,保卫中央苏区的后方,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毛泽东把想到的都谈了出来,谈了很久,很多。

罗明听着听着,后来干脆拿出纸笔,把毛泽东的话记录下来。他觉得,
毛泽东说得很对,很重要,应该让省委其他同志都知道并把它贯彻到省委工
作中去。

第二天一大早,罗明再也等不及了,伤还未痊愈,就匆匆告别了毛泽东。

回到省委,罗明立即召开会议,原原本本地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刘晓、
张鼎丞、谭震林、李明光、郭滴人、李坚真等党政军负责人一致拥护、支持
毛泽东的主张。

会后,罗明作为省委特派员,去上杭、永定、龙岩具体领导游击战争,
省委由组织部长刘晓主持工作。

罗明辗转长汀、新泉、上杭、永定等县,分别召开了各县县委扩大会议,
向当地干部传达毛泽东的指示,检查、部署工作。随后,和方方、谭震林等
在杭、永、岩前线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具体领导政治

动员和军事行动。

福建省委如此不折不扣地搞毛泽东那一套,而把临时中央的新指示、新
精神撂在一边,自然引起了“左”倾领导人的极大不满和恼怒。博古刚到闽
西,就觉得“空气”不对,一见到罗明,就一肚子火

气。

1933 年1 月,傅古从上海向瑞金转移途中经过福建上杭白砂村,秘密交
通站负责人告诉他,省委代书记罗明也在这里。

博古很奇怪,问:“罗明在这里干什么?”


“主持前敌委员会,很长一些日子了!”
“胡闹。”博古一听就不舒服,“你去把罗明找来。”
博古等人到达白砂,罗明还不知道。听说总书记来了,他匆匆赶到博古

下榻处。
见到博古,罗明很兴奋。尽管这位总书记比自己年轻四五岁,但罗明仍
然毕恭毕敬。一坐下,罗明就准备详细汇报闽西的工作。

还没等罗明开口,博古便一本正经地问道:“罗明同志,你是省委代理
书记,不在省委领导全省工作,跑到杭永岩来干什么?前敌委员会是怎么回
事?”

罗明未加思索,开口就搬出了毛泽东。

“我们是按毛主席指示搞的。”见博古有些茫然,罗明赶忙解释:“就
是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省委开过会决定的。前敌委员会主要领导开展闽西的
游击战争。。”

“游击战争?”博古又皱了一下眉头,他显然不高兴听到这个词,更不
满连省一级领导干部都这么热衷于毛泽东的一套。临时中央早已推行新战争
原则,即进攻路线,下面却还这么津津乐道游击战争。

“你对中央新的指示精神有什么意见?”博古又问道。他没有具体指哪

一方面的新指示精神,以为这早已是尽人皆知了。
罗明有点摸不着头脑,支吾着:“新精神?。。还没有听到传
达。”
博古颇为不悦。堂堂一个省委书记竟然不知中央最新指示的精神。
“你对当前的斗争有什么看法,我们应该怎样领导这场斗争?”博古又

问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即共产党与国
民党的斗争,或共产党内部两条路线的斗争。显而易见,博古是指后者。这
能检测一个人的政治嗅觉是否敏感,立场在哪个位置。

罗明未能领会年轻上级的真正含义,脱口道:“苏区的革命战争要和白
区的斗争结合起来,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关于抗日、民主、停止进攻
苏区三个条件很明确。我们要同各党派、各军、地主要力量联合起来,共同
抗日。。”

“好了,好了。”博古摆摆手,很不耐烦:“不谈了,吃饭罢!”
罗明与中央总书记的第一次会晤,第一次谈话不欢而散。罗明给博古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右!
不久,一道命令从瑞金传到福建省委,要罗明立即纠正错误,彻底改变

“退却主义”的游击战术,执行中央新原则的进攻路线。
福建省委和罗明未执行博古的进攻路线。
博古到瑞金后,正值第四次反“围剿”决战时刻,为了实行进攻路线,

变被动为主动,临时中央提出了“扩大百万红军”的口号。

命令如山倒。整个中央苏区扩红运动热火朝天。罗明领导的闽西苏区被
硬性分配了3000~5000 个扩红指标。由于时间紧迫,杭永岩地区被迫把各
县、区独立团、营、连,连人带枪编送到主力红军。

地方武装全给拉走了,一时来不及补充,敌人乘机大举进攻。闽西苏区
又被敌烧杀劫掠,损失惨重,群众产生了很大的恐慌情绪。闽西苏区干部群
众对这种改编地方武装,扩大主力红军的做法,意见很大。


针对闽西的实际情况,1933 年1 月21 日,罗明在新泉给省委写了一封
信,即《对工作的几点意见》。接着又写了《关于杭永岩情形给闽粤赣省委
的报告》,由省委转呈中央。

不约而同,闽西新泉县委书记杨文仲,也给省委写了封意见信。

罗、杨的报告,省委很快呈送给了中央。

罗明、杨文仲的报告认为:要在闽西扩大主力红军,完成中央:规定的
任务是困难的,而只能扩大游击队。因为群众要保家乡,愿意参加游击队,
不太愿意参加主力红军离开家乡。群众这种低落的情绪,必须靠我们很艺术
地组织胜利的武装斗争来提高。

罗明强调说:“如果不抓紧我们最弱的这一点,集中比较多的力量,很
好地配合起来,发展武装斗争,那就请我们最好的领袖毛主席、项主席、周
恩来同志、任弼时同志,或者到苏联去请斯大林同志或请列宁复活,一齐到
上下溪南,或者到其他地方去对群众大演说三天三夜,加强政治宣传,我想
也不能彻底转变群众的情绪。”

罗明在信中建议:“把长汀东部、连城南部和新泉县打成一片。其目的
一是配合江西苏区向北发展,打破敌人‘围剿’;二是防止龙岩敌十九路军
向连城、汀州和瑞金进攻;三是巩固这个后方,使杭永岩不致陷于孤立。”

罗明在信中说:“我拥护、传达和贯彻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巩固和
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及反‘围剿’斗争的各项指示。实践证明,毛泽东向志
总结的三次反‘围剿’战争的经验和关于第四次反‘围剿’的指示——广泛
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主力红军的运动战,使主力红军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
击破敌人——是完全正确的。杭永岩在第二次反‘围剿’时,受‘左’倾冒
险主义的影响,采取分兵把守的战术,以致被迫退出虎岗,就是活生生的教
训。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闽西苏区认真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部署
工作,取得了许多胜利。1933 年1 月下旬,连城群众的游击战争配合中央红

军主力的运动战,在湘口消灭了由漳州经龙岩向连城进犯的国民党十九
路军一个旅,这也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指示的正确。

“我们总结了五个月来杭、永、岩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情况和胜利经验,
其中主要的是运用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取得了三次较大的胜利。”

所谓十六字决,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
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的创造。

罗明的报告是公开写给省委、中央的,在组织程序上是合法的;报告和
意见的内容,也是实事求是的。所以说,罗明尽了一个党员、下级的应尽之
职责。然而,这些意见却与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大唱反调。博古无论如何也
不能容忍。

看了罗明的意见信,博古十分恼怒,在中央会议上说:“这是对革命的
悲观失望,是机会主义、取消主义、逃跑退却路线。可以说,这是一条彻头
彻尾的罗明路线。这条路线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省委
要在组织上开展反对罗明路线的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