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大帝国-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结果是,在给中亚和沙皇帝国的其他地区一样带来许多变化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前,众多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并没有因俄国人的到来而受到什么影响。尽管有了铁路建设和棉花栽培的传播,征服者和被征服者还是生活在为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障壁所分隔的不同世界里。
面对这种新情况,韩兴华终于认识到,自己也许需要更加温和的姿态,来获取当地人的支持,而不是斩尽杀绝,将这些潜在的盟友逼迫到对立的一面去。于是在寒冷的十二月,在韩兴华的热情呼唤下(派了几千人荷枪实弹前去邀请知名的毛拉),中亚地区自治同盟诞生了。
韩兴华任总司令,由各地的毛拉担任行政长官,为了防止这些人三心二意,韩兴华命令这些毛拉亲手将俄国官员处死,这样一来,毛拉就被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再也不能做墙头草。
韩兴华还按照东北当时的情况作参照物,创造性的发明了民兵这一武装,当然新成立的三万民兵战斗力基本为零,但是作为一只辅助兵种,还是可以胜任的,在得到了当地毛拉的全力支持之后,韩兴华十分轻松的解决了几股较大的俄军,而自己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而此时,与中国对峙的俄军东路军,已经出现了粮草不济,弹药匮乏的局面,更令人感到恐惧的是,俄军特别依仗的武器…坦克,出现了以外的情况,在零下十度的环境里,汽油驱动的坦克,竟然无法启动,那些汽油被冻住了。没了坦克,就算是一百万俄军,也不敢拿血肉之躯去填那个无底洞。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赵刚的这一边400坦克,一样无法驱动,柴油也被冻住了,赵刚急得骂娘,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只400辆坦克一上场,那些战壕还不是摆设,一百万俄军就会成为历史,广阔的西伯利亚就是中国的后院。
可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坦克冻住了,难道要和俄国人在寒冬里作战吗,那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赵刚不敢想象,还没有进入最冷的二月,现在每天冻伤的人数就达到了四百人,如果真的僵持到四月份,那要多少人冻死!
仗要是打到这个份上,那就是伤筋动骨,就算以后胜了,自己的元气也是恢复不过来的。赵刚下令,全体科研人员集体攻关,务必在元旦之前完成低温柴油的研制工作。
第八卷 世界大战卷
第二十节 … 坦克…战神
科研工作者都在努力研制防冻汽油的时候,一个奸商完成了防冻汽油的研制工作,当赵刚看到这个防冻柴油时,与防冻柴油的研制人有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你想不想知道,我是因为什么事情找你?”
“大人饶命,小的不该往油里面掺假,坏了军爷的要事,还请大人看在小人上有七十老母。。。。
“够了,下面是不是三岁的孩子,还有一大群兄弟没饭吃。”
“大人饶命呀,小的再不敢了!”
“不敢,那可不行,我是想知道,你是怎样掺假的。”
“小的再不敢了!大人饶命!”
“不说的话就砍了你,说的话重重有赏!”
“小人是把柴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外带加上一些劣酒,就这样!”
就这样,第一份防冻柴油制成了,作为专利拥有者,这名奸商得到了一大笔钱,日后成立了中国最有名的公司。
坦克作为一种机动有效的作战工具,自从问世以来,就在几乎所有的地面战役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坦克究竟是谁最先发明的,却一直争执不断。
尽管历史上有许多人曾萌发过制造一种类似于现代坦克的装甲车的想法,但人们最终还是将发明坦克的功劳归于中国人詹天佑。
早在1893年的时候,詹天佑看到了+》性产物…铁甲车。当时这辆车冒着黑烟把铁轨跑得遍地都是。在这个车的影响下,詹天佑开始研究如何能够研制一种摆脱铁轨存在地强大兵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他的上司,赵刚给与他几乎无限的支持,八年间的投入几乎可以购买一条崭新的战列舰。
虽然看起来有些难以想象,但是在地球上确实有人做到了,而且这个人看起来对坦克的期待十分之高,詹天佑在某些场合隐约提到。在几个关键地技术上,赵刚凭借‘直觉‘给研究制定了前进的方向。所以有些人认为赵刚这个神秘的总统才是真正的坦克之父。
1898年詹天佑由此建议制造一种装/:的这一建议于10月20日被提交到总统府现有的机器零部件拼在一起,从而组装成一辆类似拖拉机的新式装甲车,这种东西在东北大地上到处都是。
但是,对坦克的发明还有另一种说法:一名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小镇地拖拉机制造商在詹天佑之前就已提出了制造类似坦克装置的设想,据说是他向中国人提供了详细的构想甚至蓝图,中国人是在其构想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第一辆坦克。
这位美国制造商就是埃德温惠洛克。当时是明尼苏达州威诺纳城先锋拖拉机公司地总经理。他声称自已一直在致力于这种装甲车的发明研究,并早在詹天佑提议的两个月前就已将构想形成了文字。他还声称,因为希望向中国人出售这种装甲车,所以他向中国人提供了他的计划。但却被中国人偷偷地利用了。
据惠洛克地说法,1898年8他正在加拿大城镇卡尔加里为他的拖拉机公司争取一份商业合同。这份合同能否签订取决于中美关系,如果中美宣战,他的商业谈判即告终止。在返回威诺纳城的途中。他极力寻求可以替代拖拉机销往中国的产品,这时他萌发了制造装甲战车的念头。
两天后回到威诺纳城时,他对这种装甲战车的构想已是成竹在胸。当他试图在加拿大为其设计地装甲战车寻找客户而遭到失败后,惠洛克派出销售代表弗朗西斯洛威到中国推销他们的拖拉机,同时希望能引起中国政府对其履带式装甲车设计的兴趣。
弗朗西斯洛威详细描述了他那次行程的经历:18984月,他到中国销售履带式装甲车时,随身带去了由惠洛克先生绘制的造价约600000元的装甲车_。u|了装备处处长陈铁林上校。当陈铁林上校得知根据这些设计可以生产出重量只有25吨多一点的装甲车时,急不可待说,“快说!快说!这又是一种可以赢得战争的美国发明。它可以摧毁俄罗斯的任何桥梁。另外,你们美国人不知道我们是在左侧行驶而不是右侧,这样它还可以很好地阻断交通。”
最后,陈铁林上校拿走了计划,并留下话,有没有定单会通知他的。可是直到中俄战争,他们再也没得到任何消息。至于惠洛克的这些说法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因为美国历史上对此事的记载只能说明当时的一些报纸倾向于支持惠洛克的说法。但是,惠洛克为美国陆军制造了独一无二的骨骼坦克,至少使他的说法赢得了一定的可信度。
事实上,在洛威去中国之前,中国人一直在努力,试图使詹天佑的建议变成现实。但是他们一直未能解决装甲战车越野和翻越壕沟的问题。而在洛威中国之行以后,形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有关人士回忆说,当时中国战车的设计工作还在“登陆舰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着,而没过多久,就听说从美国搞到了实验用的履带式装甲车。
同时,关于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他们与福斯特有限公司(该公司制造了中国首批坦克)的威廉特+富的工程师陈铁林少校也作为特邀顾问参与了这项工作。设计最终完成,第一批坦克就这样面世了。
洛威对事情过程的生动描述是否属实。不得而知
。和蓝图。而又是这些计划和蓝图后来帮助中国人解决了装甲车地灵活性问题,从而使中国造出了第一辆坦克。
由于当时的拖拉机都是体型庞大的铁制装置,还不具备越野能力,那么作为一名拖拉机的设计者,系统地阐述将坦克设想变成现实的设计确实是可信的。而后来陈铁林少校和特里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最初的设计说明才获得了殊荣。当然了,在索姆河之战地新闻报道出现在美国之前,惠洛克并不知道詹天佑的提议和中国发展坦克的秘密。因为此举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格保密。
惠洛克制造坦克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减少重量,但又不降低坦克的越野性能和翻越壕沟的能力。骨坦克的外观呈菱形,利用普通的钢管和标准地铅管连接,悬挂在履带支架之间的是一个盒子状的作战及发动机室,其钢板厚度为半英寸。
舱室内装有两部“比弗”4发动机,每部50力。在作战室的上面有一部旋转炮塔,坦克样车上携载有一门30毫米口径机正地坦克上,机枪却始终没有安装。原型可携载两名坦克手。体积是8。3米长,2。8米宽,3。2米高|但性能却非常好。
“惠洛克用钢管作支架,一是在运输过程中易于拆卸和拼装;二是支架结构不易被敌人的炮弹和子弹击中。同时,如果其中的一根钢管被击中或打断。对坦克地作战能力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不是有太多的钢管被击中或是被折断,事后也容易更换。”
这种非同一般的坦克设计还具有其他许多优点:由于使用的是标准的铅管固定装置,以及钢管和木头,因此制造和维修坦克所需要的材料和技术也很容易获取。大量使用普通地和现成的零部件不仅在工厂里,而且在战场上也可以节省时间和资金。
作为一种作战工具,其设计也有其有趣的一面。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时。能透过坦克的上半部看到它的背景,世界上还没有哪种涂料的伪装效果能与其相媲美。从远处能够看到的只是一些管子,钢板和它的影子,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目。
由于除了履带和支架外,其他装置距地面均在一米以上,在履带上产生的压力非常小,因而这种坦克还具有涉水的能力,这一点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而事实上,惠洛克也确实在密西西比河上试验过这种坦克。
但是,这种坦克的防护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