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简明法律常识-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不存在遗产继承的问题。因此,子女虽然是父母的继承人,但必须在父母去世以后才能继承他们的财产。父母在世时提出继承财产的要求是不合法的。
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遗产吗?
有两兄弟,哥哥在一次事故中死亡,留下了存款和衣物等。为这笔遗产,死者的妻子和弟弟发生了争执,双方都认为自己是继承人,遗产按怎样的顺序和原则继承,就是法定继承。
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都是继承人,叫做“法定继承人。”但是,法定继承人不能都同时参加遗产继承,而必须按法律规定的顺序来确定由谁继承遗产。继承法规定的顺序是: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
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存在,遗产应该全部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自愿放弃或被剥夺了继承权的情况下,第二顺序继承人才能继承。
因此,前面提到的那位哥哥的遗产,应该由他的妻子继承。
孙子女可以继承祖父母的遗产吗?
在一般的情况下,孙子女不能继承祖父母遗产。但是,如果被继承人的子女比被继承人死得早(就是继承法上所说的“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那么,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就可以代替自己的父母,继承祖父母的遗产。这叫做代位继承。
享有代位继承权的,只能是被继承人的晚辈直系亲属,孙子女、曾孙子女。代位继承人只能继承自己父母有权继承的那一部分遗产。
继承法还规定,无论是亲生子女,还是继子女、养子女,都有代位继承权。外孙子女也对外祖父母享有代位继承权。
什么是遗嘱和遗嘱继承?
遗嘱,是人在生前留下的对自己死后某些事情的意见或安排。继承法里所说的遗嘱,则是指生前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留下的处理自己死后遗产的意见。
公民在遗嘱里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几人继承自己合法财产的全部或一部分,就叫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都是继承法里规定的继承方式。在继承遗产时,如果被继承人留有遗嘱必须反映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遗嘱处理的财产只能是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不能取消、减少未成年人、无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胎儿应当继承的份额。
如果不符合上述任何一个条件,遗嘱就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在这种情况下,遗产就按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
什么是遗赠?
有人在处理自己的财产时,立下遗嘱,把这些财产全部或者一部分赠送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这也是一种遗产处理方式,继承法里叫做“遗赠”。
遗赠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不同的地方是:接受遗产的对象,都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之内,而且还可以是团体、机关等。
公民在决定采用遗赠方式处理遗产时,同样不能取消或者减少法定继承人中未成年、无劳动能力的人应得的份额。如果受遗赠人表示不接受,那么,这部份财产就必须按法定继承处理。或者受赠人先于遗赠人去世,那么,立遗嘱人可以重新考虑受遗赠的对象。
继承权可以被剥夺吗?
我国继承法规定,如果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有严重的虐待、遗弃行为,或者为了及早占有遗产,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了独占、多分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或者销毁、篡改、伪造遗嘱,情节恶劣,就要剥夺他的继承权。
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和宣布,任何其他机关、个人都无权决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被继承人在遗嘱里,明确表示取消某人的继承权。这种方式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过,这和法院宣布剥夺继承权不一样,它只是立遗嘱人自己表示的愿望,而法院宣布剥夺继承权是一种法律制裁。
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义务教育,就是我国每一个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给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接受义务教育,是我国儿童和少年依法享有的权利,同时,也是国家对人民、家长对国家和社会应当履行的义务。
1986 年4 月,我国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义务教育法》。它的主要内容有:
义务教育的年限:我国实行9 年制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义务教育的任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德、智、体等方商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的对象:年满6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义务教育法》还规定了国家、社会、家长所承担的义务,以及对不履行义务给予的处罚。
不让适龄儿童上学也是违法吗?
我国部分地区,一些家长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让应该上学的子女去做生意,进工厂,干农活,社会上少数单位、工厂也任意招收适龄儿童和少年做工。这些做法都是违法的。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6 周岁的儿童和少年,除了因为疾病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如果父母或监护人不让其上学,人民政府就要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责令他们送子女入学。
对那些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的单位或个人,人民政府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他们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要处以罚款、停止营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什么是义务兵、志愿兵?
我国每一个公民,不分民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服兵役同时也是一项政治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服兵役。
我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服兵役的士兵。我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的期限是:陆军3 年、海军4 年、空军4 年。
公民在服满规定期限的兵役后,一般都要退出现役。如果部队需要、本人自愿,也可以超期服役。超期服役的期限是:陆军1 至2 年,海军和空军1 年。
超期服役期满的义务兵,如果已经成为部队的技术业务骨干,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师级以上机关批准,可以改为志愿兵。志愿兵就是志愿服兵役的士兵。志愿兵的服役期限至少8 年,最多不超过12 年,年龄不能超过35 岁。志愿兵服役期满,如果部队需要,本人自愿,经过军级以上机关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服役期。
什么是文物?
文物,是过去时代留下来的,反映历史文化的有价值的遗物。
在我国,文物主要包括:古代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和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著名人物有关,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及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艺术品、工艺品;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图书资料;反映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等。
这些具有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是了解、探索、研究我国几千年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反映我国悠久历史的一面镜子。保护这些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1982 年公布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在我国境内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围,规定人人都有保护文物的义务。对保护文物有功的人,国家给予奖励,对破坏文物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毁坏、盗窃、倒卖文物要受到什么样的制裁?
平时,有的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喜欢在古建筑上乱刻乱画,随意涂抹;也有一些人,不经过国家允许,把收藏的文物出售。这些行为,都违反了文物保护法。工商行政机关、文物管理机关,将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有这样行为的人处以罚款、没收文物和非法收入等。
如果毁坏、盗窃文物,造成了严重后果,就要受到刑法的制裁。如1983年,湖南的一个青年,盗窃了陈列在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被判处死刑,缓期2 年执行。他的母亲因企图掩盖儿子的罪行,竟销毁了其中4 件珍贵文物,犯了毁坏珍贵文物罪,被判处15 年有期徒刑。
此外,如果把自己收藏的珍贵文物卖给外国人,或偷运出境,就犯了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判处3 年以上10 年以下、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并处罚款或没收财产。
什么是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利用环境、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89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在这部法律里,规定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都是保护的范围。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噪声、震动、恶臭等,都是应该防治的对象。
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建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捕杀珍禽珍兽是犯罪行为吗?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1100 多种鸟类,400多种兽类。野生动物,不仅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