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5老子思想批判-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宇宙天体中,各天体依其自身质量的大小,而决定其引力的强弱。这,对于各天体自身而言,是决定其发热、发光与否的重要条件,也是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小星行形成的自身性决定因素;引力又是天体产生、衰老、死亡、再生,以及黑洞的成因。由此而又有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等;两个以上天体的引力同时作用于其它天体,则表现出互相吸引和引力的相互抵消,由此而又构成了天体与天体之间所存在的排斥力。正是由于这种引力和排斥力同时起作用,这才使天体之间,在运行方面出现相对的有序性…… 
  我们再看人类社会:正是由于男女在性生活上,有表现强烈的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引规律,这才使得人类伴随着自身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由族内群婚发展到族外群婚,又由族外群婚逐步走向对偶婚,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在国家没有产生、没有法律制定和实施以前的原始社会,人类的婚姻乃至其它社会秩序的形成,主要是由客观自然规律在起作用而促使人类社会产生进步的。就连国家制度也同样是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而形成的。所以,早在四千七百年前,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轩辕黄帝就提出了“道生法”的观点,强调法律的制定必须依据客观自然规律。但是,正由于在当今的哲学理论中,缺乏对这种客观自然规律的充分论述,便导致一些歪理邪说流行,给人类社会的进步造成危害。比如,有一些自命为“学者”的人,不懂哲理而偏要向自然规律挑战,著书立说,宣扬什么“性解放”的好处;还有自称为“理论家”的人,竭力反对依客观自然规律制定法律,而认为一切法律都应当按照统治者的利益制定;同样,在社会经济生产的各个方面,也是由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引规律在起作用,才能使社会经济生产得到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而有什么自称为“哲学家”的人,则发表反对社会竞争、主张消灭一切差别的理论,试图以此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来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在客观的历史事实上,无论是社会制度、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定与实施,都必须遵从客观存在着的自然规律,对于那些不符合或部分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各种法律、制度等,都必须在社会实践的不断检验中进行改革,使之不断发展、完善、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因为自然规律是强大的、无情的、主宰宇宙万物的“上帝”,不论是大至国家,小至个人,其主张,其行为,都是符合客观自然规律便成功,便昌盛,不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就不会顺利,就不会成功,就要走向衰亡。这种客观存在着的社会历史规律,就决定了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社会改革。进行社会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类社会秩序、人类的日常行为各个方面,都越来越符合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因为,无论任何事物,都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进而言之,抛开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不说,就是单纯地以科学研究的角度上说,凡是不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就必然要失败,凡是符合了客观自然规律的,就必然成功。就是进行宇宙探索,你同样得遵循不同的天体物理规律,如引力、弱力、强力、电磁力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因为,所谓科学研究,就是人类不断地研究、发现一切客观事物规律、引用此种规律而做成事业的活动,科学研究就是一个不断接近客观事物规律、符合客观事物规律的过程。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阴阳的相对,阴阳异性相引与同性相斥的相对,就构成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总体上的相对论特点。所以,中国古典哲学是世界上提出历史最久的相对论。相对论是科学的思想理论。                    
第三节  四维一絷的哲学理论体系 
  中国古典哲学四维一絷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也是同西方哲学一个最大和最重要的区别:西方哲学是线性思维,它只从人类的主观意识来进行理论分析与思考问题。而中国古典哲学则是从四个层面客观地进行综合分析的辨证思维。如果要使用一个定义性的哲学理论辞语进行表述,则西方哲学是从人类意识出发的一维哲学,而中国古典哲学则是天道、地道、人道、时变的四维一絷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也就是说,它不是单一地从人类的角度看待天体物理现象、地球物理现象、人类社会现象,事物的时空变化现象,而是将这四个方面都放在一起,按着事物异性相引、同性相斥所引发出来的各种规律间互相作用下的事物演变规律,进行客观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与分析的一种思想理论。 
  什么叫做“四维一絷”?维,即系物大绳,它具有纲领之义。如《管子·牧民》言:“国有四维”。故维与纲相联成词曰“维纲”,指用以治理国家的重要法纪;维,又正好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上的一个基本概念:直线为一维,平面是二维,三维成立体,四维构成事物的立体动态;絷,是绊马索,借指系缚。如《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中国的古典哲学理论,是将宇宙中的天体运行、变化规律称作“天道”,把地球物理、以及地球上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谓之以“地道”,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诸种规律叫做“人道”,认为“天道”、“地道”、“人道”这三大方面是一个互为影响和制约的有机整体,它们的变化是以时空形式而显现出来的。所以,中国古典哲学在论述客观自然规律的时候,都是将“天道”、“地道”、“人道”、“时变”这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综合在一起,来做辨证思考和论述的。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之所以具有唯物、辨证、求实,既恢宏博大,而又细微精深的根本性原因和显著特点。所以,我们对中国古典哲学进行介绍之中,就给其作一个比较准确揭示实质,但又较为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用语:四维一絷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 
  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易》经中,不论是《连山》、《归藏》、《周易》,都是以代表事物阴阳属性的两种符号,按“天道、地道、人道”的代表爻(效)数“三”而立卦,以此组成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八经卦。然后经八八相重,成为六十四个别卦,以象征各方面事物而讲述事理,蕴涵哲学道理。重卦之后,代表“天、地、人”这“三”方面的内容不变,但这“三”方面,则各有事物性质的“阴”、“阳”之效(爻),从而就使卦画趋于科学而完整。在象征事物演变过程中,又以上卦(亦称外卦)代表事物变化的外因,以下卦(亦称内卦)代表事物发生变化的内因,而以最下爻向最上爻六个爻位,作为阶段性的时间过程。如此,在每一个单独的卦画之中,都是“天道”、“地道”、“人道”、“时变”四大要素齐备,“内因”、“外因”、事物性质的“阴”、“阳”这些变化条件齐全的综合体。如此,在研究和阐述事物变化及其规律体现之中,就可以做到:首先将事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和确定,是阴还是阳?然后再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同性相斥,还是异性相引?仰或两种规律同时作用于一种事物。在此基础上,才依照事物不同的性质和它的客观规律,进行事物演变过程中全面的、辨证求实的研究与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应该说,这种研究事物的方法,就充满了客观、唯物、辨证、求实精神。更不用说这种哲学又是将“天、地、人、时”,以及内因、外因、正义与非正义等诸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了。这就充分体现了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本质。 
  除去《易》经图、文相配的哲学著作形式,中国古代以纯文字写成的哲学著作,研究探讨问题中,亦同样是“天、地、人、时”四大要素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例如《黄帝经·十六经·前道》说:“治国固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阴阳之为用。”这短短一句话中,就包含了“天、时、地、人”四方面的客观条件,同时更指出了研究事物规律是为“用”的主旨。《易》经更强调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①,“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②  
  设例而言,如果用西方的哲学观点来看天、地、人、以及自然万物,则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人就是人,万物就是万物,而人是主宰一切的万物之主。不论是黑格尔还其他哲学家,都是将事物变化看作是一种“创造”和“消灭”,他们根本没有将人类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了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 
  ———————— 
  ① ② 《周易·系辞上传》。   
  得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例如,美国的哲学家詹姆斯(W.James)就号召人们向大自然开战,他这样说:“可见的大自然完全是可塑的和冷漠的,——它是一个道德的多元宇宙……但不是一个道德的宇宙。对这样一个妓女(指大自然),我们无须忠诚,我们与作为整体的她之间不可能建立一种融洽的道德关系;我们在与她的某些部分打交道时完全是自由的,可以服从,也可以毁灭它们。”① 
  毋庸讳言,近代,在思想领域,是西方哲学思想主导着世界潮流。由于西方哲学与文化的总特点是,“人的个性价值高于自然界的价值。人被看作正在继续着上帝的创造活动,是自然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