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崔志刚-财富命案-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书的销量在全世界都创下了奇迹,我这里把这个事例拿来引用,不是想说安德鲁·罗文中尉如何的值得尊敬,而是我从中窥测到了另外的东西。姑且不论其中包含的炒作成分,如果书的销量属实的话,就因为没有误差地执行了一次任务就被当作英雄,恰恰说明现实中这样值得信任、可以放心托付交办的人太少了,而以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品性来看,这是将来要当将军的人选,说明安德鲁·罗文中尉确实是稀世少有之人,而买猪肝捎带给自己弄付卤耳朵的资质平平的勤务员倒是大量存在的。 

  所以大多的人本身是有弱点的,在我们周围的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这样那样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注定不会百分之百的复制别人的思维,而代替别人去完美的处理事务。 

  我的一个学医的同学,在拿到博士学位,又在政府部门仕途平坦的时候,决定出来自己做企业,独立研发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型生物药品。他说在创业之初,围绕科研核心的关键事情都要亲历亲为,按照要求,药品的研发都要经过一个必须等待的动物试验期,他说连喂养兔子、照顾猴子,阴天下雨还要里里外外的搬笼子,这些看起来琐碎的事情,都是亲手去做,他说,当然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找钟点工或者工人来干,但是你知道这些带有实验信息的动物都是我的宝贝,对它们的使用比对养一般的宠物还要更为精细,甚至对它们情绪上的一点影响都有可能使实验结果功亏一篑,而这些因素,一般的工人是不会有我考虑周全的,所以这点儿懒是偷不得的。 

  看到这儿,也许有的朋友可能会说,照你这么说,作为一个管理者还不得累死,事必躬亲的话,能忙得过来吗?确实历史上是有过教训的,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挺进中原,领兵六出岐山,兢兢业业,军中大小事务无论巨细,悉加过问,甚至连杖责二十军棍这样的小处罚都要亲自监督执行,以致于操劳过度,最后搞得身体跨掉了,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而在秋风瑟瑟的凄惨中将星陨落,病死在五丈原,也未能完成先帝所托付的大业。 

  当然,像诸葛武侯这样的干法肯定不行,而我想说的是事关重大、生死攸关之时,才要求必须亲身践行,还拿诸葛亮来说,军中偷鸡摸狗的小事都能亲自过问,而在守街亭这件天大的军事行动上却犯了错误,居然托给了言过其实而他也深知其人有这个毛病的马谡,以致于最后靠一招玄之又玄的空城计才侥幸摆脱了危机,那么既然去西城搬运粮草都能率队前往,可见并不是分身无术,那为什么就不能自己亲自去呢?所以《二十四史》中在论及诸葛亮时,并没有给以太高的评价,也明确地批评了他的这个毛病,托于马谡,就等于把自己送到了司马懿的刀口之下。 

  另一方面,除了由于执行者的个人能力没把事情办好之外,还有一种更让人窝心的情形也会经常出现。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都是所托付的人不太得力,但在其为人上还应该划入到好人的行列,只是能力较差罢了,连丢了街亭的马谡也自觉对不住诸葛丞相一直以来的赏识和信任,是自己把事儿给办砸了。但是有一类人,也有点近乎于前文中论及的鸟人,没有完成你托付给他的事情,是出于一种根本不尽心的想法,就没有替你努力去做,反过来还会使你觉得很无趣。 

  因此,归结一下这一章节的观点,并非要求事必躬亲般的孤独前行,有些事情要放手于人,因为自己的精力毕竟有限。但我想强调的是,那些关乎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一定要亲自操刀。



不要征求“好友”的意见

  这个题目写下来,恐怕大家更会觉得我是不是已经走火入魔,近乎发疯了,鸟人不能搭理,靠不住的人不要托付事情,倒还可以理解,但是连最基本的朋友之谊都要颠覆掉,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不过,请先不要过于大惊小怪,应该注意到我在“好友”两个字上是打了引号的。按我一贯的叙述方法,还是先从我们熟悉的例子入手,相信看过之后,自会生发出“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在写武侠小说的成名人物中,除了金庸,还有香港的梁羽生和一个台湾的古龙,可惜古龙君英年早逝,金庸和梁羽生书中的武侠注重在历史背景下写男女之情,而古龙的作品对人际交往间的种种险恶刻画的入木三分,在古龙的笔下,朋友这两个字的概念一直是要被拷问的。 

  相信在古龙笔下的人物中,除了红袖添香、风流倜傥的香帅楚留香,最让人心仪的恐怕就是始终充满忧郁的俊美少年“小李飞刀”李寻欢了,李寻欢的武功高到深不可测,身形微动之间,刀已飞出,“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谈笑间取人性命于无形,可以说世上没有人能打败他。 

  然而这样的一个大英雄却一直郁郁寡欢,最后甚至都要放下飞刀,任由仇家处置,盖其原因,是由于一个所谓的“好友”不断地给他一些“关心”切切地建议。这个虚伪的奸诈小人一直以挚友的面目出现,“真心”地劝李寻欢息事宁人,听从处置,不但窃取了原本属于李寻欢的江湖地位,还把李寻欢的至爱据为己有,而英雄盖世的小李飞刀却如同吃了迷魂药一般,一步一步地在“好友”的关心之下落入圈套。最让人心痛的一幕出现在,当仇家包围了李寻欢,小李飞刀正要出手之时,这个小人还以“好友”的身份猛然抱住了李寻欢,口里喊着,不要伤害我兄弟,其实,谁都知道只要李寻欢两手一动,是无人能伤得了他的,这个小人深知这一点,所以打着“好友”的旗号,先发制人,束缚了李寻欢赖以自保的双手,被围拢的仇家击倒,而被捆绑的李寻欢还在感激,要不是这位“大哥”的相劝,自己可能伤得更惨,岂不知,正是这位“好友大哥”的阴损害了他。 

  所以,江湖险恶,常会有那么一些心地不良的人以“好友”的面目在你的周围出现,言辞恳切的说着看起来非常替你着想的话,而其实是为了从你身上取得他所希望的利益。在现代职场的残酷竞争中,经常有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是折损于自己的能力,而是倒在了那些所谓“好友”的关心之下。 

  有一个演艺圈的朋友,如今已是事业稳定,进入到了一线演员的行列了,他回忆说,刚进团的时候,几个年龄相当的朋友彼此来往很多,一场戏下来,会互相切磋得失,大家也都亲密如挚友一般,但渐渐地他感觉有一个年龄比他大、外形和表演都不如他的人,从来就没有肯定过他,有时场下掌声如潮,回来后大家都在起哄祝贺的时候,这个人总要很严肃地单独教训他一番,说其实你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你在形体上一直是弱项,不要总拿你在学校的所谓毕业表演说事儿,那太小儿科了,现在是面对更高的舞台。他说,那时每每听到这样的“规劝”,总觉得可能自己是有点得意忘形了,应该虚心接受意见,老大哥说得对,我有弱项。但是这样听了之后,结果弄得一到了台上,脑子里老想着弱项弱项,反而台词、表情的强项也慢慢丢失了,我就开始纳闷,他怎么从来不赞美我的强项啊,我隐隐约约觉得这些似乎是他的弱项,那他老批评我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啊。就这样,每次下了台,他依然要“规劝”我,甚至作出痛心疾首的样子说,我怎么说你呢,你知道不知道,你现在连台词都说不好了,说着说着他竟然比划着开始要指导我了,我的自信心大幅下降,慢慢的,台上的主角在向他转移,而他对我的“规劝”依旧在加强,直到有一天我离开了话剧舞台。 

  后来,我投身到了影视剧的拍摄,这个圈子更是复杂,一个小场务、一个送盒饭的都可能会对你的表演说三道四,甚至真的出于好心,对你说,你的身材不适合穿古装、你的眉毛最好去修一修等等,还会拿他们见过的某某大腕的演技处理来同你作比较,更不用说导演、摄像近乎训孩子似的呵斥了,但是,就因为他们不是我的什么“好友”,我反而斗志昂扬,咬牙坚持屏蔽这些干扰信息,发挥出了浑身的功力,毕竟是科班出身的深厚底子,一两年的时间就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这期间我也听说那位大哥做了副团长了,这时我才有点明白,有时觊觎你的地位、“害”你的人也许就是所谓的“好友”,所以在以后的表演生涯当中,我几乎是六亲不认,这不是为人的品性问题,而是你要是什么话都听,最后可能连自己是谁都搞糊涂了,反倒不利于工作的完成,我发现在这个圈子里,大家也都在按这个原则行事,比如说每天拍完了戏,导演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看回放,谁都不让进,我理解,因为在过程当中他不想受到任何一位“好友”情真意切般的关怀,哪怕有闪失,也宁肯要在揭开盖子后再想补救的措施。 

  刚才说的这些“好友”是打了引号的,其实都不能完全称之为朋友,只不过借着这个名号在进行着打击人的工作,但是,我下面想说的是,有时真的完全没有丝毫恶意的好朋友、亲密爱人的意见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心理稳定。 

  我说过,人们其实对于敌人的挑衅是不惧怕的,无论隐形的还是显性的,在评书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古代打仗的时候,老有阵前对骂的情形,骂得越凶,反而士气越高,人是有好胜之心的。姚明刚到NBA的时候,老球痞子巴克利骂他,说他其实身体条件和素质并不好,甚至扬言姚要是得分能超过30,我就亲驴子的屁股,在电视上我看到姚明的反应,并不生气,而是充满了斗志,结果不久就用事实把巴克利的大嘴摁到了驴子的肛门前面,好汉是不怕对手出言不逊的。 

  但是,有一次我看到有一位同胞记者采访姚明,说客观讲,姚明,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