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崔志刚-财富命案-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里人生活了。而其他当初进城的一些人,由于工厂效益不好下了岗,而且由于工龄短,工资低,又没有太多的本领,同时要负担住房等现实问题,反而成了新城市贫民。两相比较,他说多亏当初的选择,现在很多人反倒很是羡慕他。他讲的很朴素,说咱没有什么大聪明,当时也没想太远,只是觉得根据自己的条件,这样办顺畅。 

  其实他的做法是很智慧的,而在话语中出现的顺畅这两个字,则是我想要说明的干什么事要自己划算这个原则之中,更是应该注重一下的这样一种顺畅的感觉。 

  还是从一本流行一时的小书说起,这本小书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凡是在当今职场打拼的人几乎都读过这本畅销书,我写这篇文字时用的是一个连拼的软件,当我连续敲下这几个字的拼音后,屏幕上准确无误的出现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几个字,可见已经被软件开发者收入了词库,其影响够大的。 

  这本书讲了两个小老鼠对奶酪的态度问题,只知道死盯一块奶酪的老鼠最后食尽而亡,而居安思危的老鼠及时找到了新的奶酪,于是作者提倡大家不要死守一地,要敢于挑战,寻找新的机会。说真的,我很赞赏这种总是在出击进取的积极态度,但是我觉得在赞赏寻找新奶酪的小老鼠之前,应该先明确一下,这两只老鼠在概念意义上是等同的,大概如两个职场青年,学历相当,资历也相近,工作性质差不多,技术经验处于一条水平线,那么显然应该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势。 

  但是,现实当中有着这么高度近似的老鼠恐怕不多见,每个人的条件都不尽相同,甚至会相去甚远,这样的情况之下,盲目的效仿那只撒欢的小老鼠也许不是谁都适合的。可能有的老鼠体力差,视力也不佳,守着这块奶酪还能保住暂时的成果,说不定会突然有更大的奶酪从天而降亦未可知,职场上亦不乏靠熬资历逐步升迁的先例,有位人力资源专家也提醒初入职场的青年,频繁跳槽并非明智之举;而那个出击寻觅的老鼠也说不准没有找对地方,连这块奶酪的光也没沾上,两头够不着。当然我这样的说法可能会有老庄哲学无为推让的消极嫌疑,但我想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家底儿出牌,恐怕连激进的 也不会轻易否定。 

  我记得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考察船在南极科考时,有一位姓蒋的科学家不慎一个人被困在了冰山的缝隙里,他并没有急着到处乱转,而是依靠常年练习的太极拳调理呼吸的方法,盘腿打坐等待救援,因为他知道如果徒劳的把体力耗尽,可能在救援到来之前就会被冻死,就这样坚持了几个小时,他被及时赶到的同伴搭救了,事后大家赞扬他遇事不慌,他却说我只是根据我的体力状况做的决定,因为我自己觉得瞎打误撞不但很难爬出去,而且还会把能量消耗掉。 

  我们在回到开始提到的两个老太太那里,中国老太太这样做,肯定自有她的道理,且不说东方人自古以来的习惯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如范仲淹更是有心里装着天下的崇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行为定式持续相传了几千年,造就了华夏民族勤劳、不懈的劳作精神,单是这一种境界就不是西方人能比得了的。 

  中国老太太可能是根据自己的家底儿从实际出发做的决定,没有选择分期付款,也许是她的收入情况还不稳定,她可能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还有新的职业选择,也许还要考虑先给孩子留出一笔受教育的费用,或者家里父母高堂的身体健康维护也到了随时需要动钱的时候等等。而美国老太太这些问题处理起来也许相对简单,无论收入和其他的情况都比较固定,所以做首付头款然后分期还帐比较适合于她。 

  应该说这就是两个出于各自诉求的正常选择,很难讲孰优孰劣,况且最后一笔交清款项而购得房子的心理满足和踏实感也不可忽视,没有负债的压力,会腾出手来感受别的生活乐趣;而美国式的贷款生活方式,照一位旅居美国的作家的话讲,贷款从小房子换到大房子,最后用把房子卖掉的钱住进养老院,中间稍有不慎,一个链条脱节的话,就有可能会无家可归,露宿街头。所以也并不是说做了分期付款就万事大吉了,时刻给心里的压力始终存在,一旦工作或者其他方面出现变故,马上就得卖房子卖地,狼狈不堪。因此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就不负责任的大肆宣扬,盖如一些房产广告包括汽车广告经常使用的词汇“首付××万即可轻松拥有××”一样,我不信背着每月还贷几千元压力生活的年轻人,其心态真的就能那么轻松。所以,两个老太太的故事用作经济学的玩笑谐谑倒还罢了,千万别用它来指导人们的实际生活,搞不好会要出问题的,因为每个老太太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也许老人家见多识广、人生阅历丰富,不为盲目而动,可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保不住就会被忽悠了。 

  有一个在电视选秀节目中胜出的女孩子,在自己的服饰上一直坚持穿长裤而拒绝穿裙子,我很欣赏这一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10进7的一场比赛中,一位评委甚至出于善意的目的建议她,说你不妨试试裙装,会更增添一些女孩子的妩媚,但是这个女孩子仍是浅浅的笑着说谢谢,在下一场时,依然还是一条长裤。我不是歌迷,也过了做粉丝的年龄,但我欣赏这种自我为中心的做法,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这样的着装风格的确适合她,也许穿上裙子能合乎一下女性审美的潮流,但是未必对她个人而言是满分的效果。 

  以自己划算为原则除了适用于自己本身的经济计划之外,还适用于同他人发生利益关系的时候,尤其现在很多选择自己创业的朋友,在初期为了节省开支,一般会更多的采用合作或外包的方式开展业务,那么在同合作者议定分成比例的时候,往往就需要考虑一下这个原则了,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所得,更多的要立足于自己划算即可,别人赚的多那是人家的本事,可能不和你合作人家依然会赚那么多,而你如果不选择合作,则很有可能连这点都赚不到。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看上了一套独栋别墅,资金上有一点缺口,就打算把一套公寓房卖掉,他委托了一家中介公司替他办这件事情,他说他心里的期望值是55万,中介公司看了房子做了评估,说这个价位是可行的,但也许会有一些浮动,他就和这家公司签了委托合同,议定价格在53到55万之间。 

  一个星期后,这家公司的业务员给他打电话说我们能不能签一个补充协议――包销合同,就是我们在一个月内确保以53。5万的价格帮你售出,过时卖不掉我们负担损失,这位朋友说,根据他的人生经验,这家中介肯定已经找好了下家,不然不会这么笃定的签包销协议的,但是他说,反正离我的期望值差不了太多,至于中介从里面再赚多少,那就是他们的本事了,就爽快地签了包销协议,满足了这个小业务员没有恶意的“小聪明”,果然第三天,中介就告诉他说,祝贺你有人愿意买这套房,可以办过户手续了。跟买主见面时,我的朋友果然得知,对方实际出价是56万元,也就是说中介从中一笔就赚了2。5万元的差价。根据业界常规做法――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这种“包销”方式的话,中介大约只能拿不到1万元的服务费。 

  也许有的朋友说,这家中介太明显了,显然是有了底数再出牌,如果抻他一抻,不必签这个包销协议嘛!岂不可以直接卖56万元!但我的这位朋友认为,我只要自己觉得划算就行了,只要自己感觉OK就不必过于贪心了,毕竟靠我自己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找买主的,中介嘛,挣的就是这个钱,况且人家也问过我的底线,只不过也许他们多赚了点,但又有何妨呢,毕竟我的目的是卖房,人家这么快就给卖出去了,我心理上一点“折磨”也没受,而且说不定具体办业务的人多拿了提成,在以后的手续上还会更尽心呢? 

  果然,中间牵涉到了解除分期付款的抵押以及提前还款的复杂手续,又赶上国家对二手房买卖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时间等等问题,但是由于业务员在所得上已经满意,心里也急于做成这单生意,所以办事极其尽心,主动替这位朋友想了很多办法,争取了时间,赶在个税征收时间之前顺利地办完了过户。 

  事后这位朋友感叹,多亏自己没有盲目地斤斤计较,只从自己划算的角度出发,才省了很多心思,也及时拿到了房款。如果死盯着中介的利润,也许在议定价格上看起来一时会占点便宜,多拿个1万来块钱,但是对方可能在跑手续上就不会这么配合,里外里多花的钱最后算一下也许还不止2万,反而是损失了。 



不要欺人

  我有一位做管理营销的朋友讲过这样的一个事例:甲乙双方就一件合作事项签订了合同,就其中某一个条款,约定了如果一方出现了违约的情况,需赔偿对方比如说10万块钱这么个钱数。在此后的合同履行中,果然有一方在此条款上出现了违约的情况,对方拿出当时签的合同,向违约方索赔10万块钱,不承想,这一方接过合同,瞪大了眼睛说,是真的吗?要是当初知道有这一条,我根本就不会签! 

  讲到此处,讲述者和听讲者都会心的笑了,我很佩服这位朋友对生意场上国人之表现的犀利观察力,接下来他阐述的观点是,在中国目前还不能摆脱、将来也不会完全摆脱人情关系和人的心理因素的前提下,即使法律文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就会让被约束的参与者心甘情愿的认赔服罚。因为很可能这个条款于情理上有着不公平的地方,当时为了达成合作,是捏着鼻子签的,所以一旦真的要按约履行了,自然那份不平就会跳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