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十大汉奸之死-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佛海对汪精卫的这一做法表示不满,他向武汉分校提出辞呈,辞去了秘书长与政治部主任的职务。
当时,武汉的革命气氛高涨,周佛海知道武汉已不是久留之地,便准备出逃上海,追随蒋介石而去。
周佛海的岳父有一个朋友在太古洋行当职员,周托他帮忙买了3张18日到上海的船票。
17日下午,乘着夜色,周佛海带着一家老小上了“汉申”号轮船。第二天天刚亮,一声汽笛长鸣,轮船启航了。周佛海站在甲板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终于离开武汉这是非之地,投奔蒋先生去了。
三号汉奸—周佛海险些丧命
投奔蒋介石,上海险些命丧特务之手。周佛海到南京后,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大肆攻击汪精卫,大骂汪精卫不是个东西。汪精卫冷笑道: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他
“汉申”号顺江而下,一路无事。
周佛海买的是头等舱,妻子、岳父,还有两个孩子,一家5口共住一室。周佛海平时工作忙,难得如此悠闲与家人欢聚。他带着孩子到甲板上观赏风景,给他们讲解沿途的历史故事。正是阳春三月,长江沿岸花红柳绿,风光秀美,周佛海与老婆孩子在船上过了几天开心的日子。
第三天上午,船过镇江,船上负责照料周佛海的服务生匆匆进来,说:“周先生,刚才从镇江码头上来4个人,说是要找您,等您到了上海后要把您抓起来。”周佛海一听,顿时紧张起来。他分析:这几个人不会是武汉方面派来的,要不然他们不敢在上海动手抓人。如果是南京方面派来的人,那倒不要紧,我这次就是投奔蒋先生而去的,一切到蒋先生那里都可以说清楚。转而他又想,上海现在乱糟糟的,万一与蒋先生联系不上,坐几天班房、受一点皮肉之苦倒没有什么,要是不分青红皂白,把我当作武汉方面派来的间谍,拉去枪毙了,岂不成了枪下冤魂?
周佛海随即与妻子商量,到上海后,自己先上岸找电话,想法与南京张治中联系,告诉他此行的目的,避免上海因误会遭逮捕。随后,妻子带着孩子和行李再上岸。
晚上8点多钟,“汉申”号一声长鸣,靠上了上海码头。按照计划,周佛海与岳父杨自容先上岸。杨自容把周佛海送上出租车,见码头上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才返回船上搬运行李。哪知周佛海的汽车刚开出没多远,便被一群法租界的巡捕拦住。他们把周佛海拉下车,戴上手铐,把他送到了巡捕房。周佛海被捕的时候,恰好昔日留日同学陆勇财路过此地,情急之中,周佛海用日语告诉陆勇财,请他赶快告诉还在“汉申”号上的老婆杨淑慧,要她设法营救。
周佛海在巡捕房关了5天,后被引渡到丰林桥特务处。
丰林桥特务处是一个专门关押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地方,许多人在这里没有经过法院审判就被枪毙了。几乎天天都有人从这里被拉出去“审讯”,他们出去以后,就没有再回来。周佛海关在丰林桥,又度过了惊心动魄的10天。只要监房里提审犯人,他就心惊胆战,吓得要死,生怕把自己拉出去枪毙。再说杨淑慧接到陆勇财的报信后,知道周佛海被抓。她把孩子和父亲安排到一家旅馆住下,便四处奔走,设法找到了张治中、戴季陶等人。张治中打听到了周佛海关押的地点,还亲自到牢房看望周佛海,安慰他说正在为他办理出狱手续。
丰林特务处处长叫杨虎,是个坚定的反共分子,在他眼里,周佛海就是武汉政府派来负有秘密使命的间谍,是共产党重要嫌疑犯,这么重要的人物,没有蒋介石的命令,任何人说情都不能释放。为此,张治中还与他大吵了一通。
周佛海被逮捕的事逐级上报到蒋介石那里。蒋拿起特务处送来的材料,只看了一眼标题,就在旁边写了几个字:“与周面谈一次,蒋。”
就这几个字,救了周佛海的命。
周佛海吃了14天的牢狱之苦,终于被放了出来。一出监狱,周佛海便来到南京,晋见蒋介石。
蒋介石见到周佛海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不在南京上岸,而跑到上海去?”
周佛海支支吾吾道:“妻子杨淑慧想把家安在上海,不愿来南京。我想先把家室安顿下来后,再来南京报到。”
蒋介石训斥道:“你是要家室,还是要革命!上海街头共党猖獗,我已下过命令,凡发现共党赤色分子,就地正法,格杀勿论。算你的命大,没有就地正法,要不然,我到哪里去找你。”一席话说得周佛海满头大汗。
这一番折腾,使得周佛海大病一场,好久才恢复元气。周佛海到了南京后,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大肆攻击起武汉汪精卫政府,大骂汪精卫不是个东西。
周佛海与汪精卫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1925年秋,周佛海宣布脱离共产党后,联络了中山大学右派分子,领衔起草了《反汪反共声明》,在这份《声明》中,他对汪精卫进行攻击。当时,汪精卫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称自己为孙中山最忠实的信徒,对周佛海叛变共产党的行为,进行了指责。
在一次会议上,汪精卫对周佛海的一位朋友说:“周佛海真不是个东西,个人品质不好。他以前参加共产党,现在又宣布脱党。其实脱党也没有关系,他却又大骂起共产党来了。这种人怎么能跟他交朋友。”说完这些话,汪精卫似乎还不解恨,又对周围的人说:“你们以后切不要跟这样的人共事,没有一点人格。”
这些话,很快传到周佛海的耳里,他气得咬牙切齿,所以一到南京,周佛海就以牙还牙,报复起汪精卫来。
周佛海写了一篇文章,送到南京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说:“汪精卫真拆烂污,他本是国民党党员,却要去做共产党的工具,甘愿被共产党利用,攻击国民党,攻击蒋先生,是个不折不扣吃里扒外的人。这样的人,我们以后怎么能够和他共事,应该和他进行坚决的斗争,把他开除出国民党。”
汪精卫看到这篇文章后,冷笑道:“周佛海胆子不小,以为有蒋介石撑腰,便如此放肆,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他。”汪精卫说这番话时,只不过一时气起,他绝不会想到10年以后,他还会与周佛海联手反蒋投日。这当然是后话了。
三号汉奸—周佛海臭味相投
在反对抗日,主张“剿共”的态度上,周佛海与汪精卫臭味相投,这对昔日互相谩骂、互不买账的冤家,走到了一起。两人推心置腹,大有相互了解恨晚之慨
就在周佛海与汪精卫对骂没过多久,中国政坛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先是7月,汪精卫在武汉分共清党,宁汉合流,汪蒋走到了一起。接着,汪精卫因又与桂系之间矛盾加剧,不得不于年底离开上海前往法国。蒋介石则趁机东山再起,把持了国民党。汪精卫一向瞧不起蒋介石,如今见蒋介石捡了个便宜,当然不服,回国后便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扩大会议,联合地方反蒋势力,对抗蒋介石的统治,并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分庭抗礼。
正在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东北皇姑屯的爆炸声,才使得各派暂时停止争吵,重新坐在了一起。于是,南北合流,蒋汪重新合作。蒋介石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参谋总长,总管军事。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负责政务。周佛海这时当了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又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
周佛海过去与汪精卫打嘴巴官司时,被汪精卫辱骂过,他也回骂过汪,双方把话都说得很绝。现在又要在汪精卫的领导下工作,周佛海觉得很别扭,多次流露出撂挑子不干的想法。一次,汪精卫视察江苏,召集省政府成员开会,听取汇报。周佛海称病拒不出席会议。
蒋介石听说这件事后,把周佛海叫去,给他上了一课。“佛海呀,你听说过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吗?堂堂男子汉,还值得为一两句气头上的话去计较!”蒋介石边笑边开导周佛海。
“汪先生骂过我,我也骂过他,这本没有什么。但双方把话说得太绝太狠,现在真是不好收场。”周佛海尴尬地笑着说。“有什么不好收场。两人见了面,拉拉手,一切都成为过去。汪精卫是你的长官,姿态要高一些,我想他是能够做到的。你呢,也应该做到。”说到这里,蒋介石压低了声音:“搞政治,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何必太认真。”
周佛海“嘿嘿”笑了两声:“委员长说得对,我一定照办。”周是个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不惜牺牲一切的小人。当年他为了不交党费而背叛共产党,叛党后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又大骂共产党,吹捧国民党,丝毫不为此脸红。在周佛海的眼里,只有赤裸裸的个人利益,没有什么正义与朋友。这次与汪精卫闹别扭,也只是他使用的一个小手段,为自己与汪精卫的和好找个台阶。
其实,蒋介石何尝不知周佛海的心思,他此次找周,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才是此番谈话的真正目的。
“佛海,汪先生的为人你是知道的,老是纠集一帮人,和我过不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欲把我搞倒而后快。你以后与汪先生共事,要多注意他,自己周围要有一班人,必要的时候还要阻止他,不能让他太得意了。”说这话时,蒋介石露出了满脸寒霜。
“我一切听委员长的。”
蒋介石跟周佛海密谈了近两个小时,留周佛海吃了晚饭,周才离去。
打这以后,周佛海主动与汪精卫接触,汪精卫也没再提过去的事情,两人的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