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534-架空历史之大唐风云-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阴显鹤有些黯然。他和纪倩仅有一子,然此子自幼体弱多病,虽然在寇神医的治疗下性命保住了,但终生不能接触武学,只好弃武从文。但他又不屑为官,令阴显鹤夫妇十分为难。
徐子陵见阴显鹤的神色,便知道他又心生感触,沉声道,“显鹤兄不必多虑,做个平凡人也未尝不是种幸福。”他在这句话里面加入了轻微的“不动根本印”的心法,阴显鹤听后,神色果然缓和下来。
除了可达志,该来的人已经都到了,雷府中一片热闹的气氛。
寇仲笑道,“他奶奶个熊,我还以为达志这小子早来了呢!他们东突厥逢年过节的不上长安纳贡吗?是不是又有什么不臣之心了!”
门外传来一声长笑,“背后说人是非,可不是少帅的作风,还是我可达志认错兄弟哩?”
人影一闪,寇仲、跋锋寒已经同时冲出门,跋锋寒同时笑道,“寇仲的嘴里能吐出象牙来?我想达志你要失……皇上!”
皇上?众人的目光一齐向门外望去,那个随可达志一起来的人,虽然身穿便服,但不怒自威的神气,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出无法形容的威严,不是当今圣上又是谁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齐声拜倒。同时拜倒的,还有雷府外面路过的百姓。一时间,呼声震天。
“平身。”李世民双手平端,示意众人起来说话。
寇仲抬头看了眼可达志,可达志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寇仲立刻会意。看来李世民对这次的十年之约早有准备,从自己刚到京城他就出现的情况来看,长安城内外恐怕都布好了眼线。
李世民缓步进入雷府的庭院,管家连忙在后面关上大门,然后遣退下人。李世民颇为满意的看着老管家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雷老哥的这个管家年龄虽然不小了,但头脑还是很灵活的。”
雷九指连忙躬身,“能得皇上夸奖,雷伯是死而无憾了。”
李世民不悦道,“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人前,我们是君臣。但关起门来,我们就是兄弟,兄弟之间说话,哪来那么多的拘谨?”
寇仲到底是当年响当当得人物,虽然李世民越来越有“龙威”,但说到底寇仲也曾和他平起平坐,甚至天下都是他寇仲拱手相让的。所以他说起话来可不会像雷九指那么拘谨,“皇上莫怪雷老哥,他只是见你龙驾临门,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罢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这么多年来,谁见到他不是毕恭毕敬的?他之所以这么想念寇仲等人,应该就是喜欢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对自己说话吧。转向旁边的张枫等人,“这几个年轻人就是仲少你这二十多年来的心血吗?果然一个个英伟过人啊。”似乎感觉到张枫与另外几人略有不同,“这位世侄是哪位兄弟的高足啊?”他显然不知道张枫的真正身份。
张枫表面恭敬,声音却是不卑不亢,“回陛下的话,张枫并非师承寇前辈,徐子陵是在下的恩师。”
李世民一愣,“从来没听说子陵有收徒的消息啊。”他将诧异的目光投向在一旁微笑不语的徐子陵。
徐子陵淡淡道,“枫儿不但是徐某的徒弟,更是东床快婿,世民兄觉得这个孩子真么样?”
仿佛重新认识张枫一般,李世民仔细打量了一番,“子陵一向眼高于顶,既然世侄能得他的垂青,必有其不凡之处。你叫张枫吗?听说昨天袁师仙去之前,曾经见过一个少年,是否就是世侄?”
张枫早就知道这件事瞒不过李世民,“陛下慧眼如炬,正是张枫。”
“听淳风所述,袁师在你离去之后便即羽化,是否确有此事?”李世民的追问令徐子陵等人顿时紧张起来。恐怕如果张枫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惹来杀身之祸。偏偏别人都只能看着,插不上话。
张枫当然知道自己此刻的处境非比寻常,但他却并不觉得李世民将袁天罡之死归咎于己。虽然自己不喜欢李淳风,但得袁天罡点化,李淳风又并非狭隘之人,又怎可能会在李世民面前恶意中伤自己?“不知陛下想知道什么?”直视李世民,张枫淡淡道。既然大家都是聪明人,还是挑明了说好了。
李世民心中微怒,二十年来,张枫是第一个在他得威势下仍表现得如此平淡的人,但偏偏他却没法拿他如何。毕竟他此刻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和张枫说话,就算不看僧面,但徐子陵的面子总是要看的吧。“果然是个聪明人。”李世民赞道,“我想知道袁师弥留之际说了些什么?”
张枫想了想,“不知陛下有没有看过《推背图》?”
李世民一愣,《推背图》他当然看过,不过袁天罡二人呈给他的推背图,仅仅是《推背图》的谶言部分。没有颂辞,即便李世民的智慧高上十倍,也只能望而兴叹了。当下只有点点头。
张枫续道,“太史丞大人离开之后,袁师便一直在念《推背图》中谶言,小侄虽然不知道他所指何意,但袁师最后一句是到‘满天飞血’。也许,袁师的意思,都在《推背图》中吧。”
李世民却似乎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虽然他不明白《推背图》中具体所指,但李淳风也曾向他泄露过《推背图》的前九谶讲述的是大唐时期发生的大事。袁天罡在生命的最后朗诵这些谶言,也许是在他生命的最后还在惦念着大唐、惦念着自己这个皇上吧。而之所以不对李淳风说而选择由张枫传达,应该是想借张枫想自己表达一个意思——不要过分依赖天命。
张枫看着李世民若有所思的表情,知道他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不过,如果他知道袁天罡最后并非他所想的羽化,而是自行兵解的话,他又会作何感想呢?兵解飞升的人,对尘世是不会有什么留恋的了。袁天罡所作之事,与其说是惦念大唐,倒不如说是对张枫青眼有加。
当然,这个秘密张枫是不会告诉李世民的。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张枫还是懂的,因为徐子陵等人的关系,自己仅仅在袁天罡生前见他一面,借以向李世民传达一丝信息,这没什么;但如果变成袁天罡在飞升之前对张枫另眼相看,那张枫就不要想在有生之年还能离开长安城了。
卷二 皇城月空明 卷二后记
写完第二卷,第三卷却总有些无从下笔的感觉。看了大地主的帖子,气球深以为然,确实这个头起得有些大了。甚至有些能发不能收的感觉。尤其我还是第一次写小说。
一开始写的时候,想的只是如何发展剧情,没怎么考虑,就把江臣也弄了过来,当时只是想给张枫找一个说话的伙伴。现在才发现,已经没有地方来安排他了。
重写是不可能了,只能尽量给他安排一个适合他的身份。
其实现在这本书中出现了很多硬伤,甚至女人都是让气球万分头痛,不然当初也不会那么快就把妃儿和主角配在一起,现在想想,整本书好像也在向花痴的方向靠拢。尤其是在明空出现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了。
而现在气球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寇仲和跋锋寒子嗣的问题,为了衬托主角,他们只能沦为配角,但本来气球就像尽量地压缩情节了,如果多了他们,实在不知道怎么压了。
因为是《大唐》的同人小说,气球并不想在这里浪费太多的精力。同时性格使然,不喜欢过度的YY。
现在网上还有人在骂黄易大大《大唐》结束的太仓促,破坏了整部书的完美,但气球现在好像有点懂了。
卷三 马疾香幽 第一章 惊现不足
有李世民在,所有人都觉得很拘谨,尤其是雷九指这个“长安首富”,他的万贯家财可都是仗着李世民的关照,少了他这个开心果,纵然寇仲等人并不在乎李世民,气氛总是会受到影响。
李世民当然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在发现自己并不是很受欢迎之后,他也知道应该表明此行的目的了。
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寇仲等人能够在除夕之夜出席皇宫的盛宴,届时他会将他亲手撰写的《帝范》传给太子李治。至于他为什么希望寇仲等人到场,就不是众人现在应该知道的了。
李世民的请求,寇仲等人只能答应。他们当年既然选择让李世民登上帝位,尊重李世民,就是尊重自己当初的选择。尤其对徐子陵而言,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他要尊重师妃暄的选择。
目的达到,李世民当即起身告辞,可达志仍然像影子一样跟在他的身后,李世民挥手示意他不必跟自己回宫,“达志,你和仲少、子陵多年没见,此时当然有很多话要说,就不必护送朕了。”
可达志的目光依然坚定,“陛下不必担心达志,相信少帅会了解达志的想法。”
寇仲当然明白他的想法,他可达志是突厥的使臣,虽然李世民信任他让他随行,但并不表示大唐的群臣也信任他。万一李世民回去的路上真的出现了什么差池,他可达志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见可达志如此坚持,李世民也无话可说,向寇仲投去一个歉意的目光后,便即起身。就像他的影子般,可达志紧紧跟在李世民的身后。
张枫虽然觉得可达志太过古板,但说心里话,他还是很欣赏可达志这个人的。
因为那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值得尊敬的男人。
李世民走后,气氛登时变得活跃起来。寇仲吵着要和跋锋寒比试比试,看看这些年来到底谁变得更厉害。跋锋寒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徐子陵在一旁无奈地摇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