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史集要-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军史集要》 编写:总参政治部
江泽民主席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多姿多采的当代中国生活画卷,蕴含着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丰富精神资源。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27 年南昌起义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建军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安全与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人民军队成长、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重大事件,构成了我军前进历程的基本脉络,蕴含了我军建设、作战的宝贵经验。这本《军史集要》,旨在通过阐述这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勾画出人民军队70年艰难曲折复杂斗争的光辉历程,使人们永远铭记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深入了解创业奋斗的艰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
我军70年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曾经激励我们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我们学习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就要牢记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严守铁的纪律,加强军队内外团结,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周围,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把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编者1997年6月
人民军队的诞生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先后叛变革命,疯狂地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放弃了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因而没有能够有效地防止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在惨痛的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了一条真理:“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于是,中国共产党高举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旗帜,走上了独立领导、组织革命军队和革命战争的道路。主要有:
南昌起义
1927年7月,中共中央准备集合我党掌握的武装,联合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南下广东,支援农民起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尔后,举行新的北伐。我党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的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相互勾结,在第二方面军中“清党”,随即向党中央建议,在南昌举行起义,单独打到广东去。中共中央批准了他们的建议,组织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这次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国民政府第二方面军之第11军第24师、第10师一部,第4军第25师之第73、75团,第20军;第五方面军之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等部共2万余人。当时,在南昌附近,敌人的兵力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第3、9军各一部和第6军的第53团,共3000余人。我党在南昌起义的部队占绝对优势。
中共前委原定于7月30日夜举行起义,此时,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以没有绝对把握和必须得到张发奎的同意为由,竭力阻止起义。前委排除了他的阻挠,确定于8月1日举行起义。
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起义部队于8月1日2时对南昌守敌发起进攻,至天亮全部肃清敌人。此时,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率部向南昌反扑。前委按照中央原定计划,率部南进,先攻占广东的东江地区以发展力量,待接受外援,再攻取广州。8月3日至5日,起义军撤离南昌,沿抚河南进。这时,国民党驻守广东的敌军企图堵击我军。我军乘胜占领瑞金,并集中主力猛攻会昌,虽歼敌大部,但我军也伤亡1700余人。
起义军一个月的转战,减员近万人。9月28日,起义军主力在广东汤坑(今丰顺)东南的白石同敌东路军遭遇,经与敌激战后,退出战斗,余部1200余人转移到海陆丰地区。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部队,在给敌以重大杀伤后,同由潮、汕撤出之部队会合,转移到闽南、赣南等地区。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转战到粤北,保存了南昌起义军近800人的骨干,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其意义和影响是巨大的。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做出决议,规定“八一”这一光荣的日子为我军建军节。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党的“八七会议”后,为加强对秋收起义的领导,中共中央派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等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指定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彭公达任省委书记。1927年8月中旬,毛泽东和省委委员一致主张举行秋收暴动,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决定集中力量组织以长沙为中心,包括湘潭、醴陵、安源、浏阳、平江、岳阳、宁乡的起义,毛泽东被派到湘赣边界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这次起义。
9月初,毛泽东先后到达安源和铜鼓,向这些地区的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以及湖南省委关于秋收起义的指示,研究制订了起义的行动计划,前委将边界革命武装共5000余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任总指挥,副团长余洒度任师长,下辖3个团。前委计划:在当地农民暴动的配合下,第1团夺取平江,第2团夺取萍乡、醴陵,第3团夺取浏阳,完成任务后,三路一齐向长沙推进,夺取长沙。
9月9日,湖南省委组织的群众开始破坏长沙至岳阳、长沙至株洲的铁路。11日,第1团由修水出发,进攻平江之敌,当主力进到金坪时,突遭敌背后的袭击,2个营被打散,收容后向第3团靠拢;第3团由铜鼓出发,接连攻占浏阳东北的白沙镇、东门市。14日,敌反扑,东门市得而复失,被迫撤至上坪;第2团由安源出击,克萍乡之老关,占醴陵县城。后敌一部向醴陵反扑,我2团转攻进占浏阳,因遭敌突袭,损失大部。
鉴于三路部队受挫,毛泽东于9月17日下午命令各路起义军向浏阳东南文家市集结。19日晚,毛泽东召开前委会,决定放弃会攻长沙,迅速脱离平、浏地区,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之地。9月20日,起义部队从文家市出发,24日在萍乡以东的芦溪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不幸牺牲。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这时的部队人数不足一千,组织很不健全,思想非常混乱。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前委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顿和改编(即“三湾改编”):第一,资遣了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将部队缩编为1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即支部建在连上),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第三,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三湾改编,为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在我军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月3日,起义部队进到宁冈县古城,毛泽东同袁文才、王佐两支农军取得了联系,并将部分伤员安置在茅坪。接着,经湖南酃县的水口转至江西遂川县境,于10月下旬到达井冈山的茨坪。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首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的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依据客观情况,毅然改变了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进攻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率领起义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实行打土豪、分粮分资财,开展游击战争,发展革命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寻求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广州起义
1927年10月中旬,国民党桂系军阀李宗仁部对唐生智集团的战争爆发。
11月中旬,粤系军阀张发奎与桂系争夺广东的矛盾激化。
中共中央决定利用军阀混乱,实行总暴动政策,要求各地再次举行武装起义,以推翻国民党军阀的统治。11月17日,中央决议案认为“目前广东的局面正是工农进攻的一个好机会”,要求中共广东省委迅速组织全省工农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11月26日,广东省委立即组织由我党领导的第4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武装举行广州起义,夺取并固守广州,促使全省起义,进而夺取全省的胜利。接着,省委着手组织工人赤卫队,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省委书记张太雷为委员长;成立起义军总指挥部,负责作战指挥,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
起义原定于12月12日晚举行。由于起义计划被敌察觉,在此紧急情况下,广东省委决定起义时间改为11日。11日3时许,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黄平等领导下,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7个联队,分别向广州之敌发起攻击。经激战,除敌第4军军部、军械库和第12师后方办事处等外,市内之敌大部被歼,当日上午,广州市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苏兆征为主席。由于省委未能接受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