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杀天-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张方平的快刀遇到包拯这把铡刀的时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当初是皇帝陛下为了缓解朝廷财政特意启用张方平,而张方平也确实不负众望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皇帝自然亲自出面向包拯求情,朝廷百官除了少部分看热闹的之外也多为张方平说话,而包拯强硬的态度再一次验证了“阎罗老包”的招牌,众人皆在老包的严词责问之下败退,“天下奇才”被贬出知陈州

    缓解了朝廷财政压力的“快刀手”张方平被贬出京师之后,三司使这一重要职位自然是一天也不能空下来的,皇帝拟任命端明殿学士知益州的宋祁包拯再次出列反对——曾经右司谏吴及就对宋祁在定州不治纵家人贷公使钱数千贯,而在益州更是奢侈过度,这就使得包拯对宋祁没有半点好印象,直接就是一个“游宴无度,非主计之才”,随后更是抛出其兄宋庠(xiang,音同“祥”)是执政,兄弟两人分掌政、财,则“权任太重”

    “伯丈莫要为此伤了精神,三司使一职位高权重,人人皆知三司使显耀荣光,却少有思之其危境重重,稍有不慎黯然去位者甚多……”王景范笑着摇摇头说道

    韩绛左手轻抚茶几案面,眉头皱成一个“川”字,白天大殿议事之时,自诩见过不少风浪的他也不禁为之心悬张方平与他有旧,不过这份交情未必有多深厚,且张方平在柳绿酒坊上栽了跟头亦不能全怪罪在包拯的头正如王景范所言三司使位高权重乃是通往两府执政的捷径,多少人都瞪大眼睛看着呢,尤其是自以为有能力升任三司使的家伙,若是张方平办的首尾干净自然不会有人跳出来,可是一旦出事相信他们都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只是各自都会在出手前掂量一下能否承受得住操作此事的后果

    相对于张方平,宋祁被包拯弹劾就涉及到韩绛的利益了——宋祁不仅与他私交深厚,更是与欧阳修关系非常,两人共同撰修《新唐书》,且侄儿韩宗彦更是欧阳修的长女婿韩绛处在翰林学士的位置上正是向上奔发的时候,人人皆为三司使通往两府执政捷径,他韩绛何尝不想由此步入执政?只是韩绛对自己的仕途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现在往上一步就要直接面对韩琦等人,这些大佬不退他韩绛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在韩绛眼中宋祁升任三司使对他而言是最有利的局面,凭借宋韩两家私交,在一些事情上很容易让韩氏家族受益,可惜这步好棋让包拯给断了

    看着王景范略显不屑的笑容,韩绛倒是知道包拯对这个侄女婿另眼相看,心中一冷说道:“见复以为包希仁能坐得稳这三司使一职?!”

    白天大殿百官议事,包拯上书弹劾张方平得手,接着又否了宋祁,这在旁人身上自然是令人惊骇不已的,不过想当年阎罗老包有着比这更辉煌的“战绩”——当年宠妃张美人的伯父张尧佐从“三司使”到“节度使”再到“宣徽南院使”,每一步都被包拯力行阻击,虽然这三个官称中只有“三司使”才是最实在的,但正是因为包拯毫不含糊的进谏终于迫使皇帝罢免了张尧佐的官职相对于张尧佐,张方平被老包盯上迟早会被贬官真正让韩绛感到心冷的是皇帝居然任命包拯为三司使,而包拯居然答应下来!

    已经近五十岁的皇帝坐在御案之后,在他身前不过一丈多远便是低首恭立的包拯刚才包拯弹劾张方平力拒皇帝说情之时,皇帝非常不自然的将身体往后缩了缩——身为大宋帝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经历过刘太后垂帘听政,见识过诸多惨烈的政治阴谋,但在他内心中还是有些惧怕言官,尤其是那种真正不怕死仗义执言的家伙,而眼前的包拯正是他内心中少数这么两三个有资格让他“害怕”的言官

    “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数月之前包拯铿锵之言犹在皇帝陛下的耳边回荡,饶是将“虚伪”当做家常便饭的皇帝亦是不禁动容

    皇帝知道包拯在来京师之前先回了一趟老家,不是为了养病更不是为了省亲,而是为了布置自己的坟墓——包拯在老家建造了几个坟墓,他没有厚实的家底不可能建造诸多防止盗墓花样的复杂坟墓,便建造了几个空墓来迷惑盗墓贼包拯得罪的人太多,更要命的是上到皇亲国戚,下到贪官污吏,中间有多少人等着将包拯挫骨扬灰的人多的数不胜数对于这样一个大臣,高高在上的皇帝心中也不禁心存敬重,官场上人人都知道所谓的言官不过是皇的一把刀,所谓“七斗王逵”、“四弹张尧佐”之类都在皇帝陛下的容忍范围之内,况且前者有官逼民反,后者则是外戚自重,无论是史书上写的还是皇帝陛下亲眼见过的,眼前这个包拯在他的眼中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帝国大臣这么简单了

    垂拱殿是大宋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开封本是大唐的一个节度使所在,大宋立国于此直接便将原来的节度使府邸扩建成皇宫,皇宫的格局本身就先天不足,而垂拱殿更是如此,其气度格局远不如大唐帝国垂拱殿的格局是如此的小,反倒是成全了这些当臣子的——皇帝不会高高在上,平日办了惹怒公愤的事情难保没有“耿介”之臣上前对皇帝“动手动脚”,十五年前七斗王逵包拯便是在这里给皇帝“洗脸”的

    不过此时的垂拱殿似乎只剩下了皇帝和包拯两人,其余百十号人似乎直接变成了空气没有十五年前的激愤言辞和巧言开脱,更没有君臣之间如同市井商民一般拉拉扯扯,包拯略显佝偻的身躯和皇帝陛下阴冷凌厉的眼神使得这座并不大的宫殿如同凝固一般

    慢慢的包拯的身躯挺立起来,皇帝的沉默和大殿中这诡异的气氛让原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进言感到有些意外,他抬起头看到对面的皇帝铁青的脸色,心中“咯噔”一下,但瞬间便又平复下来看着包拯平静如水的目光,皇帝暗自叹了口气自己站起身来,而旁边的太监则是被刚才的气氛给吓傻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最终太监还是醒悟过来,将头低的更低,将腰弯的更低,双手及时的搀扶皇帝的手臂,顺着皇帝的力量引领其绕过御案皇帝缓缓的走到包拯身前,这短短的距离让两府的执政们脑门上都渗出了一层白毛汗

    皇帝的目光依旧冷峻让人不堪直视,在他漫长的皇帝生涯中也就两三个人能够撑得住他这样的打量,显然在这座帝国的权力心脏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包拯一想到这里皇帝心有些伤感,但是他处在帝国权力顶端时间已经太久了,生命中除了日夜期盼有个儿子继承皇位之外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的表情有一丝改变的事情了

    皇帝慢慢的转过身扫了一眼他的大臣们,转身在太监的搀扶下走向文德殿就在所有人都心中不禁长舒一口气的时候,已经走到门口的皇帝突然出口缓缓而又有力的说道:“你看别人都不行,你来干!”

第八十章 彼何人斯

        起起落落,到现在稳定,我心里也高兴!但是目前网站也就几十人访问!让我感觉做网站很难,要做好就更难了,所以如果你感觉本站不错的话,请把9vk的给你的朋友或微博并添加到你的收藏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我也有更多的东西,去做好他,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小说!当然免费第一,更新速度也要第一!谢谢大家的支持!

    万恶的分割线,小说正文开始

    第八十章彼何人斯

    第八十章彼何人斯

    “这算是圣裁么?!”垂拱殿中的众臣心中都不禁画了个问号,还没等所有人反应过来,皇帝早就没影了!一时间原本鸦雀无声的垂拱殿立刻变成了菜市场,有人对皇帝的决定感到过于轻率,这么草草的决定三司使这样的重要职位太过儿戏;有人觉得包拯实在是手段高超,弹倒了一个三司使,否决了一个继任者的任命,居然自己迈上了这个通往执政的捷径;更有人心中捶胸顿足,这三司使又没有机会了,等包拯把这个萝卜坑空出来,至少也要一两年这中间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

    自始至终,包拯都是直立在御案之前,对于耳边充斥的各种声音他显得极为漠然,半天之后转身便在众多大臣的评论声和复杂的目光下,缓缓的走出垂拱殿……

    王景范自然是在朝会之后便得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他手中那本堪称逆天的《全宋词》因为包拯不显文名遂并没有录入包拯的小传,他所知道的包拯全部都是父亲生前口述的9vk因为包拯在千年之后的后世依旧影响力巨大,用父亲的话来说包拯已经被“封神”了,所传事迹十有**都是虚构的,正是包拯不畏权贵是以百姓将他的事迹都神化塑造成了一个为民做主的断案高手

    断案如神固然能够在某个阶段成为一个人升官的助力,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对一个入仕之人的禁锢,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发展将会极为有限王景范只知道包拯秉持公心判案,但是审理案件的手段上可未必算得上是登峰造极倒是父亲曾言“只要百姓一日被权贵欺压,黎民百姓便一日离不开包拯”一言甚得王景范的心思,午夜梦回之时思量一番亦是别有收获

    父亲对于包拯的经历知道的虽然并不是非常精确,但大体上还是非常可靠的——包拯是死在任上的,最高的官职似乎是枢密副使但很快便去世了,结合其仕宦生涯整个都在当今皇帝主政时期,尽管并不清楚包拯到底是哪一年去世的,但细细想来也不过就是这么两三年了

    王景范在听过这个消息之后也只是虚应了一下那个有些略显兴奋的同僚,在回到家之后便接到了伯丈韩绛的邀请韩绛将白天垂拱殿议事的经过细细说了一遍之后,王景范才明白自己那个同僚就是一根废柴,罔他也算官场中人,包拯受命的是“权三司使”而非“三司使”,虽然三司还是今后以包拯为龙头,但这两者之间的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