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面对面的杀戮-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技术使然”的幻觉(既有武器在手,何妨物尽其用?),会使人身不由己、盲目杀伤。罗伯特·利弗坦,《战后归乡——越战老兵:非被人害,亦不害人》(伦敦,1974),页350。另见谢尔弗德·比德韦尔,《现代战争研究:战士、武器与理论》(伦敦,1973),
第一部分:战争欢愉引言 3
20世纪的战事已全然机械化,这一点已成共识。科技武装战争;参战兵士渐少。一战时,每一人参战,就有8人支援。二战时,支援与作战人数之比已为12∶1。及至越战,在驻越的280万士兵中,实际参战者不足30万。理查德·加布里埃尔,《疆场苦痛:现代战争于人精神之影响》(纽约,1988),页26—30。作战与勤务人员比之低在某些兵种,譬如空军中尤为突出。杀人愈加机械,技术实一肇因。一战时,杀一人(平均)需子弹1400发。索姆河一役,每射中德兵一人需30发炮弹。当时两军对垒,几乎不打照面。二战末期,每27500平方米才有一人(对比美国内战时,每257平方米即有一人)。肯尼思·麦克塞、威廉·伍德豪斯(编),《企鹅现代战争百科全书》(伦敦,1991),页111。“区域攻击武器”如榴霰弹、毒气弹等,可实施远程间接打击,虽有死伤,却不惨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六成以上伤亡皆由烟火弹、迫击炮、空投弹引起,而(不同于常人想象)刺刀致伤不到百分之一。A。巴特勒上校,《澳军医疗服务正史1914—1918:卷二》(堪培拉,1940),页495及理查德·霍姆斯,《火线》(伦敦,1985),页210。另见陆军J。富勒少将,《讲演集》(伦敦,1931),页14—15。丘吉尔尝言,现代战争聚积了“巨大的动原”,“使人为机器所戮”。又云,杀戮“已成产业,与芝加哥宰牲无异”。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引自罗纳德·克拉克,《军方科学家之得宠》(伦敦,1962),页17。
但本书始终强调,死亡依旧可以体验,是技术无论怎么进步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战士可以想“见”敌人饮弹的景象,借此估摸手中武器的威力,甚至悬想杀伤时的具体情形。上述心理活动,尤以无法亲见敌人饮弹时最为经常。威廉·J。西蒙有诗论越战,名《吾乡》,诗云:
人都叫我大刀乔基:
丛林里满地血污
皆我所赐,死者模样
今儿才真切见到。威廉·西蒙,“吾乡”,收拉里·罗特曼、简·巴里、巴兹尔·帕奎特(编),《情感与理智的胜利:越战老兵诗集》(纽约,1972),页42。
个体的经历、悬想,以及对战斗场面的描摹,都是本书重点。其实,把敌人想象成个体,不仅于精神、心理有益,还能减轻盲目杀戮带给人的冲击。
所以,技术虽可用来杀人,却无法麻痹良心:死伤毕竟是不争的事实。所可奇者,士兵对情感交流、自身责任的倚重,哪怕高新技术也难改变。其实也不怪,其信札日记让人感动的地方,正是因为其没有“麻木”。即利弗顿的采访对象,在苦楚中仍尽力明了自己作为死亡使者的角色。其实,用“麻木”来形容置身事外、漠然观战的平民或许更为恰当:真正杀人者,其心难安,离“麻木”反远。
对个人德行的坚持,在战士中尤其普遍。战士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其行为也并不只代表个人:战时与平时杀戮的区别在于,在战时,上至国家、军队,下至连、排,战友都亲如手足、彼此关照。无论军、民,暴力常借机构之名以行:借“外物使然”行平素未敢之事,何其多也。研究此种情形,最著名者为斯坦利·米尔格兰,见其《对权力的服从:实验主义观点》(纽约,1974);“对权力服从与否之条件研究”,《人际关系》,18卷1期(1965年2月号),页57—76;“顺从之行为研究”,收A。叶齐奥尼、W。温林斯基(编),《战争与止战》(纽约,1970),第5部分,页245—259。米尔格兰之洞见,他人有所借鉴,如厄文·斯陶布,《恶之根:种族灭绝与其他群体暴力的起源》(剑桥,1989),页43。很多士兵以“执行命令”为由为自己开脱,后面还要谈到,但也不应夸大。是说漏洞亦多:究竟如何甄别命令是否“理所应当”?而且,遵从上级命令与为自己行为负责也未必不合。曾有实验考察“外物使然”与承担责任之关系,颇有趣,见戴维·曼泰尔、罗伯特·潘泽雷勒,“遵命与负责”,《英国社会和实验心理学杂志》,15期(1976),页239—245。百姓乐于宽宥军人,使之免为其战场行为负责,古今皆然;倒是士兵自己急于延揽罪责,裁判他人举止,己行亦任人评说。史家在评点过往人物时向来出言谨慎,例见理查德·库恩,“纪事”,收霍斯特·布格(编),《二战之空战举凡:各国情况对照》(牛津,1976),页40—41。但如果要给古往今来征战之人以一公平、合理的归宿,舍此并无他法。在很大程度上,上世纪战事之主角,首为平民,其次才是军人,且后者入局,实历史弄人。他们满腔热情投入战斗,只为证明战时杀戮之正当,且多愿为己行担责任。人非草木,迁罪长官固然方便,但心中罪感无法一并移去。描述战时经历,非有个人的信念支撑不可,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这不是说外因与己责难以确定:士兵在战争中必然会遇到难解的冲突。所谓责任,虽有悖常理、无可名状、复杂难解,但战士怀此念,也非矫情。战争中人亦需做道德判断,史家虽可踌躇、斟酌,但众兵士的道德星空却未可漠视。
第一部分:战争欢愉引言 4
战 地 故 事
战场上只有濒死兵士的苦痛可以信任;余者皆妄言。书中出场者,或三缄其口、无动于衷,或满腔敌意、不迭否认。“在场”之人,总以为自己所知最多、也最真切,例见陆军上尉约翰·朗,其访谈收玛丽·莫特利(编),《隐身兵:二战黑人士卒体验录》(底特律,1975),页152并比较尤利西兹·李,《二战美军专项研究:黑人士兵》(华盛顿特区,1966)。但酣战之际,哪怕亲身经历的事情也有模糊、难解,或难以言传的地方。曼彻斯特兵团某士兵曾说过:
嗨!那仗打的真叫凶。要有人能写下来就好了。唉,不过不可能啦,天太黑,地方又小,没人能讲清都看见了些什么。欧文·沃特金斯,《在法兰西和佛兰德与法军并肩作战》(伦敦,1915),页127。
这般坦诚在一则日记中也可以见到。日记开首是:“有一事宛在眼前(虽病榻梦得,没有亲见——但我相信确是真事无疑)。”陆军T。沃勒康伯中校,“大战日记”,页34,帝国战争博物馆藏。即服下“吐真药”之人,其言亦不可尽信。战士情绪狂躁,服巴比妥类药物,能恢复记忆,以满带感情地叙述战斗经历,也有人突然扑向精神病医生,好像面对敌人一样。但他们的回忆并非受抑记忆的再现,所述战争景象多不是事实,或严重失实。埃德温·魏因斯坦,“美国陆军第五神经精神病学中心”,收陆军哈尔·詹宁兹中将(编),《神经精神病学在二战中:卷二:海外战场》(华盛顿特区,1973),页137。越战期间,受“创伤后精神压力症”困扰的士兵惊讶地发现,从未上过前线的老兵脑中竟经常闪回战时的景象。“这些人症状不轻”,某退伍兵抱怨道:
我可理解不了。便问:“你们都在说些什么?你们不都在炮兵部队,在大本营吗?在五英里远的地方打炮,哪来甚么近身搏斗?”理查德·福特第三,其访谈收华莱士·泰里,《血、血、血:越战黑人老兵的口述历史》(纽约,1984),页35。
这些奇闻漫谈都不是捏造,而且颇能愉悦人,T。培根,“侄儿拉尔夫及埃德蒙·科瑞克致叔父查尔斯·巴林坦爵士与内弟培根先生书信集”,拉尔夫·科瑞克信件,1914年12月20日,帝国战争博物馆藏;海军少将道格拉斯·布朗里格爵士,《海军战时信件检查员之泄密行为》(伦敦,1920),页188;亨利·科特尼,“书信集”,序号8/147,1916年11月26日,伯明翰大学图书馆科特尼藏书8—10及陆军杰弗里·波勒德上尉,1914年10月19日,收劳伦斯·豪斯曼(编),《阵亡英军书信集》(伦敦,1930),页219—220;陆军E。丹聂尔少校,“致母书”,1914年12月26日,帝国战争博物馆藏;陆军罗兰·欧文中尉,“家书集”,致父母书,1914年9月30日,帝国战争博物馆藏。可无论回忆者还是写信人,都坚称其笔录“属实”。为服人,还把“我可是从战场下来的”经常挂在嘴边,为了吸引听众,在叙述时不免添油加醋。一名叫威廉·威利斯的澳大利亚士兵在1917年写给某少妇的信中,就不吝笔墨,铺叙其不久前拼刺刀的经历,虽然用了很多篇幅,读来却难服人。他在信中写道:
特别想知道你读上封信时的感觉……我虽尽力写得有趣,却担心总是讲战争,你读来不免乏味。你不在当场,要是觉得我等“惊险动作”不过如此,我也不怪你……要在后方了解战事,除读报外并无他法,而报纸为耸人听闻,不惜无中生有。我信中所写事,皆亲身经历、感受深者,即此,仍常念你读来或觉无趣。我所写皆实事,且素忌用笔不察,误导视听。威廉·威利斯,“致卢特勒尔小姐信”,1917年5月4日,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藏。
但在第一章,我们就会见到,他笔下的战斗场面多出于想象,正是写战争的传统方法。
但如他所述之事,仍须给予重视。书中节录,多言创伤:叙述者或曾杀伤,至少也曾试图杀伤。虽是杀手,亦必为人所伤。其叙事前后不一致处,大多在慰聊,实想象也。但疑惑、希冀和幻想,不正是人生应有之义?由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