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蒂瑞拉的主妇生涯_六六-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婆婆和劳工群起而攻之,认为我这种观点未来就像我爹对我家俩孩子的教育一样,最终都没考上大学。陈偶得若落到我的手里,基本上就是废了。

我不能再争辩下去了,再争下去,要变成两个家庭孰优孰劣,谁家基因更占上风的歧路。

我以为,对孩子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与人或环境相处和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执著而不偏执,有健康的爱好。这些都比学习成绩好坏重要得多。

健全的人格包括:善良,努力,开朗,大度和拥有爱的能力以及爱的技巧。

一个孩子成绩再好,跟同学老师相处不好,为一分两分斤斤计较,每天成为学习的奴隶有什么好?我知道劳工会反驳我说,成绩好不代表其他方面不好。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意思,我认为其他方面好比成绩好要重要得多。

成绩好这个东西是没止境的。以前我小时候,每门课八十五以上就是好成绩了,现在的孩子呢?都竞争到九十九和九十九——最好门门都满分,次次拿第一。这正常吗?试问你一个成年人,能保证自己每次工作都百分百令领导满意吗?你成年人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要求孩子这么严格?

还有,第一名全班只有一个,全年级只有一个,全校只有一个,全国只有一个。你究竟要做到哪一个?人都是这样,对欲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好了不行,好了以后得好上加好。到最后,这就成了负担了。

我有时候觉得应试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以前平均分八十五就可以上重点,最近几年水涨船高,上重点的孩子考分越来越接近满分。我想这种心理承受的极限,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或是孩子,都无法接受吧?

不进重点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了吗?不进重点大学的孩子就没出息了吗?我看不见得,这种出息的定义太狭隘。不是说白领就是成功,蓝领就是失败吧?关键你得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乐趣,有活着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种想法,而不是越活越觉得悲观。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指令,与孩子商量未来的发展而不是限定。他爱音乐我才让他学,不会因为让他在大众面前表演或是别人都学我就让他学。

哪怕他成绩不好,我也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只要他努力了,快乐着,健康,有信心就行了。

至于老师的小金帽,不戴也没关系,妈妈小时候就没拿几朵红花,还不是过得很好?

一台冰箱的记忆

编剧王丽萍在与我一起做节目的时候,对电视剧里的一个情节——蔡姐的公公对一台已经报废的冰箱反复修理的细节提出疑问。她说,上海人注重生活品质,不应该对一台已经使用过十多年的冰箱执著地修理,就不放弃。她对这个细节耿耿于怀。

我当时答:我们不是老人,我们不理解老人的心。

我当时写的时候,也是看论坛里有个媳妇的抱怨,当时引来同龄媳妇的一片同情。家有古?如此,不知道每日如何生活。可我的心却怦然,脑海里飘浮着那年的夏天,我与表哥们在外婆家,帮她和外公收拾破烂,把家里一些废弃不用的家具都扫地出门。

我们忙得满头大汗,门外堆了一堆垃圾,外婆也忙得满身大汗,又把垃圾搬回来。

外婆指着已经被汗水浸润成棕红色的藤椅说,这个,加几根藤就可以用了。指着断胳膊断腿的玩具说,这些,等我空下来缝,送给以后的乡下孩子。

最后,一堆的垃圾,就剩点报纸了。

正当我们几个哀叹,说一早上的活儿就几张报纸的时候,外公回来了,他生气地说:“谁让你们扔我的报纸了?这些都是我特地收起来的!里面很多消息,我都拿笔标出来的!有用!”

门外一片清爽。门内乱七八糟。

我们几个还得费力把东西塞回去。

当时,我们几个苦笑摇头说:“人一老,脑子就僵了。”

外婆去世前,我回去。

那时候,以前那个年富力强的外婆,已经风烛残年了。她曾经抱我的臂膊,甚至无法抓住我纤细的手指头;她曾经炯炯的双眼,已然失明了;她跌断了几次的腿,每次都在我们的惊叹中站起来,而今,站不起来了。

她摸着我的脸说:“阿妹呀!让外婆再摸摸。下一次,外婆就看不到你了。”

她这样说狼来了,已经十几年了。从最初的看我,到现在的摸我,每次的告别的话,都是“以后怕是不会再见了”。我都习惯了,心想,下次回来,又看见外婆躺在床上,除了越来越瘦,越来越沉默。

然后,有一天,在我在欧洲的路上,有电话说,外婆去世了。

我的心,蓦地就丢了。

那一刻,我看见——

小时候的藤椅上,外公坐着看报,

小时候的布娃娃,外婆在钉扣,

小时候的梦乡里,外婆坐着打扇唱歌。

我哭了。

这次再回去,藤椅,布娃娃,报纸,全都没有了。随着外婆的最终离去,它们大多作古。

这段记忆,一并蜡封。

那一台冰箱,电视里的那一台冰箱,我终于明白了,我为什么要选取它作为一段情节,尽管它显得可笑,与时代格格不入,脱节。

在我们看来,那是不可理喻的愚拙。

而在老人眼里,它不仅仅是一台使用了十三年的旧冰箱。他们都知道,这台冰箱用起来比新冰箱费电,也许使用成本远远高过新科技。老人并不如我们想得那样不算小帐。

他们算的是大帐。

那台冰箱,是他们年轻时候走过的路,凝结着大夏天骑自行车在烈日下奔跑,一分钱一分钱省积攒下的浓情;那台冰箱,是他们过去十三年生活的记录,每天剩了什么菜,每天吃了什么棒冰。

那台冰箱,在他们心中,俨然已是一本堆满旧照片的album。

有谁,舍得把旧照片扫地出门呢?



w w w。x iaoshu otx t。c o mt。xt。小。说。天。堂



第十节

一地鸡毛

家庭琐事犹如。

当你忙于自己的工作,着眼于大事的时候,你往往忽略了那一地鸡毛。而最终将你滑倒的,可能还是那地鸡毛。

从7月1日下飞机起,我已经过得晨昏颠倒。所有的睡眠加一块儿,我可能睡得都不超过十个小时。这让我原本就糟糕的睡眠越发成为大难题。

我的大脑皮层大约是太活跃了,不知道这是幸事还是不幸。我可以不间断地思考,不睡眠也不会有太大的疲劳。

白天,应答各类记者,处理相关事务;晚上与导演编剧等开会,凑一起讨论结构。夜深人静了要平心静气一会儿,准备创作,挥笔泼墨之后,意犹未尽之时,尚无睡意,再看窗外,已是一片鱼肚白。必须得睡了,儿子不一会儿就要醒来拉我去看他的斑鸠朋友。

在过去的十天里,我没去过一趟超市,经常记不得自己吃过没有,虽然茶水在身边,却忘记了喝。

一回头,自己哑然笑了。

我好像在三个月前说,我太忙了,白天上课,晚上回家,到了家要写作,我的生活犹如急管繁弦,迟早一天断落。我要改变这种状态。于是我quit了,开始全职作家生活。

真全职了,状况并没有改善很多。

也许,这就是我的命了。

活着,笑着,忙碌着的快乐。我认命了。

早上下楼,母亲在怄气,保姆在抹泪儿。吓我一跳。母亲说,你送她走吧,她对我的生活一点帮助也没有。我问fe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只哭不说。

这两个人,都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我都心疼。我必须得花点时间来解决。妈妈说,fe笨,教不会,活儿干得不能看,帮不上忙。我问fe,fe拿出惯有的沉默,一句不辩解。

我非常理解其间的问题——那是我的错。我太忙于自我价值了,忽略身边人的感受。母亲不懂英文,fe不懂汉语,她们一对经常在一起搭伴的人,没办法沟通。我于是坐下来,先把母亲批评一顿。母亲是自己人,我可以跟她讲道理。我说,妈妈,她一个小姑娘,只身海外。在这个年纪上,很多女孩还是家中的宝贝,你要多体谅她。她不太会干家务我知道,而你的挑剔我更知道。你们俩换我这个搭配,都没问题。我对她干活睁眼闭眼,灶台擦不干净我无所谓,衣服洗多久浪费多少水我也不在意;而对你,无论你怎么对我苛刻要求,我只装听不见。

妈妈一下就跳起来了,说:“对!她就是装听不见!”

我大笑,我说,她是真听不见。她不理解。你要多看她的好处。她带儿子多尽心尽力?你从不担心她带出去孩子偷走卖了。儿子见到她,与见到我,估计亲热程度是差不多的。有这一点,就足够掩盖其他所有的错误了。妈妈这是点头承认的。母亲最大的好处就是说得通道理。

再去安慰fe,告诉她外婆没有责备的意思,她说话的声音就是比较大。

有时候哭笑不得,为什么这些事情,都要我来做?我若没有妈,不请保姆,这些管理的麻烦都没了。

可问题是,这世界,不是你一只手就盖得住的。你若想摆脱一地鸡毛,就得成为鸡毛的清扫者。

更重要的是,那一地鸡毛中的每一片,都构成了你喜爱的生活。

也是生活

孩子终于睡了。

我怀疑在孩子成年以前,我将落下以下几种病: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腱鞘炎,五十肩,子宫下垂,过劳死。

冬天的孩子死沉死沉的,穿得像个球还到处乱蹦弹,我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在他入睡以后,然后惧怕天明的到来。没孩子的时候盼孩子,有了孩子又希望把他塞回去。以前不怀孕,到处东瞧西瞧,求神拜佛,心术不正地搞慈善运动(被老人逼的,自己觉得孩子可有可无)。一听论坛里有妈妈因为疲惫愤火殴打孩子就义愤填膺。说我们这还饥饿着呢,你那里都已经开始糟蹋粮食。特别不知道体恤人地批评妈妈:“要多些耐心,多些耐心。孩子的每一声哭闹都是爱的回声。你在享受的,我没有。”

现在谁跟我说这话,我会回一句:“你想有?我送给你。”

早上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