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660-星月对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猓蛭蠹叶疾恢馈段咨皆啤贰! �
有一个记者的问题让徐静蕾印象深刻,她问,“女导演在中国发展是不是很难?”徐静蕾答,“不难,因为中国一直追求男女平等。”还有记者在采访中坦陈对这部影片的喜爱,“你的电影有时候音乐很浓烈,有时候又很安静,这是你特别设计的吗?”徐静蕾答,“我的电影要安静的地方就一定要特别安静,一点声音都不要,连环境噪音都不要。”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提问方式让徐静蕾感觉很“特别”,“他不是在提问题而是和你一同探讨,比如他说在我的电影里看到了‘距离产生了情感,情感可以超越距离’,然后不断地阐述他的感受,感觉不像是在采访,仿佛在跟我谈心。”
哭与笑
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有个惯例—提前五个小时通知获奖者。因为他们不想把电影节办成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这种形式,而是希望其办成电影人一个轻松的聚会,所以奖项并无悬念。徐静蕾知道自己获奖时,距颁奖典礼还有五小时。意外、吃惊和高兴是徐静蕾当时的心情。接下来的时间她被安排去颁奖现场走台,比如怎么上下台,怎么领奖杯,在哪里拍照、讲话和接受媒体采访。
手擎奖杯那一刻,徐静蕾的心情很平静。事后有人问她,怎么没哭啊?她笑答:“我五个小时之前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五个小时之后还哭?那不太对劲吧!如果我是现场知道自己获奖,也许我会流泪。因为这个奖份量很重,受关注程度也很高,获奖自然会激动。人激动无非两种表情:哭和笑。记者会上,有人说我的表现很自信,那是因为我参与了整部电影一年多的创作过程。”
第一部分:四小花旦人与情感
徐静蕾坦言她没料到得奖,是因为这部电影主题比较小,讲的就是纯粹爱情。而参加电影节的作品一般都是社会性的,与战争、儿童相关的大题材,通常小主题的电影在电影节上相对会吃亏些。“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关注人,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应该更重要。我一直觉得情感是不分国界的,不同国家的人情感是共通的。”
奶奶
“感谢我的93岁高龄的奶奶,我所有的荣誉都是属于她的!”徐静蕾末了这句获奖感言让大家印象深刻。特意提到奶奶,是因为徐静蕾是奶奶一手带大的,跟奶奶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另外,徐静蕾在西班牙期间,奶奶一直在发烧,老人家特别怕见不到孙女了。奶奶的病一直让徐静蕾牵挂,“她毕竟90多岁了,所以生一点病我都特担心。”值得欣慰的是近来奶奶的病逐渐好转,徐静蕾10月1日由西班牙返京那天,奶奶的高兴之情难以言表。
对话
记者:获得这个奖项对你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对自己做导演更有自信了?
徐静蕾:我现在很清醒,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得奖就跟老师招生一样。比如有一群考生,一个老师喜欢这种类型的学生,他就会招很多类似的学生;另一个老师不喜欢这类的,他自然就不会选。比如我考电影学院时,我的主考老师是刘汁子,她招的学生都是和我类型差不多的;我们还有一个老师是齐世龙,他喜欢的女生则是很成熟的那种类型,我肯定不是他要招的学生。所以虽然我得了这个奖,但这不一定说明一部作品的好坏。只是你碰到了特定的人、特定的评委、特定的主席,他们就喜欢你的片子,别的片子可能也很好,但他们不喜欢。
如果没得奖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我最大的成就感早已经获得了。去西班牙前,剧组剪了一个《来信》的纪录片。它记录了我们在拍摄过程中许多真实的场面,我一看到这些就想起了我们大家一起工作的场景,这个时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因为这种感受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想到拍摄中的酸甜苦辣时的一种本能的情感流露。
记者:这个奖会让你把导演工作作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吗?有报道说你想退居幕后。
徐静蕾:颁奖晚宴一个评委对我的祝贺让我很欣慰,他说:“你不仅是个好导演还是个好演员!”
目前来说,我从没有过退居幕后的想法,毕竟我还年轻啊!我希望自己在表演跟导演方面同时进行。当然,这次获奖让我对做导演比做演员更自信了,但不是说我从此就不演戏了。我觉得做导演给了我多一种选择的机会,比如没有很好的主创班底我就去拍戏,如果有好的题材和点子我就筹备自己拍。
记者:很多人都很羡慕你的好运气—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演员刚做了导演就备受关注并频频获奖。
徐静蕾:我觉得大家把导演这份工作想得太难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一些事情。比如我今天找不来两千万的投资,但可以拍电视电影,这只需三五十万的投资。作为演员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作品,三五十万的投资哪怕是自己掏钱做,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坦白说,做导演我真的没有那么大压力,也许摄影师、编剧改行当导演比我的压力要大。因为很多人觉得演员是可以没思想的,做不好很正常,不会有人怪你,退路很多,大不了继续做演员,谁也不会要求你导了一部就得导一百部。
记者:有评论说拍完《来信》,徐静蕾对情感的认识也升华了,你感觉到这种变化了吗?
徐静蕾:没有。通常完成一部电影我就会自然淡忘,毕竟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爱情中所谓的“理解”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我通过电影表达出来了。就像世界观一样,一旦形成不是一个外力就很容易给改变的,除非是一个特别重大的事件。电影只是我对情感的一种表达或态度,我不会因为拍了一部电影就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包括对情感的认识。估计下一部我不会拍爱情戏了,因为这部戏已经把爱情讲到极致了。
第一部分:四小花旦西班牙
一直对摄影有浓厚兴趣的徐静蕾在西班牙拍摄了很多照片,这次她拍得最多的是孩子,“满街都是坐在小推车里叼着奶嘴的孩子,卷头发、长睫毛、大眼睛,长得很像洋娃娃,特别可爱。我给他们拍照,他们的父母都很高兴。我还特意拍了两个长得很帅的爸爸。这些场景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过得很惬意,有滋有味的。”
徐静蕾还拍了圣塞巴斯蒂安和巴塞罗那很多有特色的教堂和建筑,她印象最深的是接到得奖电话时正在参观的那个现代艺术馆,它有很多厅,在二层一个厅中有五块液晶的大屏幕,画面是神秘的海底世界,特别壮观。
“欧洲的天气通常都非常晴朗,是真正的蓝天和白云。感受最深的是在现代艺术馆看到的一栋颜色斑斓的大楼,被天光映衬着特别璀璨,像一个贝壳。”
徐静蕾很喜欢西班牙的小吃,“在北京我经常去一家西班牙餐厅吃饭,去之前,老板就跟我介绍,西班牙的小吃很有特色,特别好吃。到了那里我发现了一条类似三里屯的酒吧街,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吃,据说全西班牙十个著名餐厅中这里占了五个。圣塞巴斯蒂安是一个非常舒服的休闲城市。”
“西班牙人穿着特别花而且夸张,他们的首饰也都是很夸张的形状。我们熟悉的一些牌子到了那里都有了‘西班牙特色’。西班牙最多的品牌是ZARA,满街都是,是他们的大众品牌,市中心有一些三四十层的旗舰店。”
“圣塞巴斯蒂安街上有好多卖艺的人,拉手风琴、唱歌,还有小乐队在步行街演出。晚上,有许多老人听着音乐跳舞,逐渐聚成一圈,当时我很感慨:他们的晚年太幸福了。巴塞罗那则有许多吉普塞人在街头表演杂技。”
“圣塞巴斯蒂安颁奖晚会之后,我换了一家酒店。它在海滩的旁边,是一个很小的酒店,但特别舒服,窗外就是大海。我们在海边晒了一下午的太阳,看到了许多裸泳的人。有两个女孩开始穿着比基尼下海,一个浪打来,比基尼就掉了,穿上后又被浪打掉了,索性就不穿了。我发现裸泳的人基本上都是女孩,她们自己都非常自然,也没有人对她们诧异。”
徐静蕾说她没有看斗牛是因为她不喜欢看太刺激的东西,她从来不看恐怖片。
去过世界很多国家的徐静蕾也用镜头记录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人建议她出一本画册,她也有这个想法。“但是我想再攒多一些再出,那会非常有意思。虽然我没有专业的摄影技术,但我不是把这些照片当作‘作品’,只是一种‘纪念’。”
徐静蕾没觉得做了导演,她拍照片的视角有什么不同,“只是偶尔会有一些‘灵感’,比如在巴塞罗那的机场,我听到一种音乐,很触动我,让我觉得有一种特别美的画面感,那是一种电影的画面感。”徐静蕾说这种感觉是油然产生的,不是刻意雕琢的。
第一部分:四小花旦后记 徐静蕾的“变”
徐静蕾绝对称不上漂亮,她从前还对自己的长相自卑过。后来,她当了演员,出了名,媒体上称她美丽、清纯。我觉得徐静蕾非“美丽”而是“魅力”。
徐静蕾是我最早的采访对象,那时我在读研,她正在拍《将爱情进行到底》,她主演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刚刚播完。那时的她就很“特别”。
特别的她曾有过特别的困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她一直被封为“玉女”,尽管她在表演上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但媒体和观众始终觉得她是“偶像”。“偶像”往往让人联想到“花瓶”,但徐静蕾觉得自己不是,不是非要人家认可自己的“实力”,只是觉得“姿色”一般的自己有些受用不起。
终于她等到了电影《我爱你》和《开往春天的地铁》,一个朋友看完前者,曾这样形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