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宫后代 作者:佚名-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订版前言

  美国的总统们共养育了157个孩子,其中有2个是领养子,8个被公认为是3位总统的私生子。有6位总统没有后代,其中1位未婚。本书按时间顺序记述了所有这些孩子的生平。

  本书此次修订增补了新近两个美国总统的家庭情况:他们为美国历史增添了7个孩子:布什6个,克林顿1个。关于这些孩子的年龄、生卒、婚姻及其他许多生活经历也都因资料的增加而有所变动。尽管有些总统的孩子不幸天折,但其余的都已长大成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按照总统任期的顺序,本书根据最新资料逐章叙述了美国第一家庭的地位和每个孩子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本书用途广泛。教师可用它来激发历史或政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人文科学。而本书最大的用处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本书的写作源于一个问题,作者的同事问:“你知道林肯的儿子的事情吗?”我们不知道,因此而好奇,去寻找答案,直至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进而,用于学术目的的研究促使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总统孩子们的资料。

  为完成本书,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包括人物传记、自传、书刊、文件和报纸,其中大多都在书中注明了。许多人为本书的增补版收集资料,付出了热情和努力。《总统的儿子们》一书的作者约瑟夫·珀林先生的遗孀埃丝特·鲁思·珀林慷慨允许使用该书中的资料。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私人和公共参考图书馆的人员和许多未曾谋面的总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书中资料的更新都提供了大量帮助。圣安东尼奥湖女大学的参考图书馆馆员朱迪·拉森协助我们查找了许多不易发现的资料。最后,本书的完成主要应感谢奎因一马斯格鲁夫的丈夫弗雷德·吉恩·马斯格鲁夫所做的规划、研究和编辑工作。

  衷心希望您喜欢本书。








白宫后代序








  总统的孩子们都是哪些人?他们的生卒年代是怎样的?何时结的婚?他们同父母的关系怎样?生在总统之家是不是有利?总统的孩子们是否有相同的特点?他们是否比普通百姓更趋政治化?同为总统之子,他们是否形成了一个贵族集团?如果是,以什么方式?总统的孩子们与什么人结了婚?他们选择配偶时是否考虑社会地位的平等?总统是否传给后代某些特殊才能?总统是什么样的父亲?好总统一定是好父亲吗?在他们的父亲就任总统前后,他们与同龄人有明显的区别吗?总统的孩子是否偏爱某种职业?作为总统,对其子女的成功是否有推动作用?在对子女生活道路的选择方面,总统是否比别的父亲更具影响力?

  有人认为,在生活中,总统的孩子肯定比普通人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一观点明显体现在约翰·亚当斯的一则轶事中。约翰·昆西·亚当斯在他父亲的有生之年当选了总统。他第一次出席国会联席会议时,他的父亲——美国第二届总统约翰·亚当斯与几位好友也在座。他的演讲结束后,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探过身来说道:“知道吗,亚当斯先生,您儿子的演讲比您的就职演说还精彩。”老先生答道:“确实如此。他或许会成为一个比我更伟大的总统,演讲也会更精彩。但不要忘记,他的起点是我不能及的。他是站在我的肩上起步的。”尽管有人认为即使没有他的父亲,约翰·昆西也能功成名就,但事实能否证实老亚当斯的论断——在民主制国家,政治名声显赫的家庭为子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呢;其他的总统也意识到了自己将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于是告诫孩子们注意自己的行为。而历史学家通常把这种告诫和某个孩子的下得体行为联系起来。不仅亚当斯时常提醒儿子们,其他人如安德鲁·杰克逊、米勒德·菲尔莫尔、U·S·格兰特、切斯特·阿瑟和卡尔文·柯生芝等也都曾指明他们的孩子在美国历史上占据特殊的位置,将来对他们的总统形象有重要的影响。到底这种影响会有多大呢?

  从本书中了解了总统的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你就会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或许你也会得出结论,认为总统的孩子同美国许多主流家庭的孩子相比并没有什么优越性。

  尽管如此,美国总统的孩子的地位还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至今只有过42位总统,而其中6位又没有子女,总统孩子的人数屈指可数,他们的生活由于这种特殊性自然也就备受注目。作者认为这种关注反映了人们对领导人孩子的好奇心。

  本书记述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历史事实,主要是每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生活的历史背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中受益。通过林肯孩子的生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富兰克林·皮尔斯的儿子本尼之死,可以帮助读者了解19世纪中后期美国铁路系统的发展。有谁知道“宝贝鲁思”这种巧克力棒是得名于一位总统千金的昵称,而且20世纪的一位体育明星也叫这名子呢?这些真实的故事会增加历史的可信性。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激发历史和政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作者开始搜集有关总统孩子的资料。我们把这一工作想得很简单,以为资料整理有序,易于查找。但事实上,我们发现有些资料相互矛盾,有的孩子几乎无资料可寻。

  几个月后,我们收集了整套的名单和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讲述了美国第一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你可以把这本书用作研究某位总统及其生活时代的补充资料,也可以用来了解某个孩子的人生经历。无论怎样,我们衷心希望每位读者喜欢这本书。








白宫后代1 无嗣的总统






1 无嗣的总统

  包括威廉·克林顿在内的42位美国总统中,有6位没有子女。其中詹姆斯·布坎南终身未婚,其余5人:华盛顿、麦迪逊、杰克逊、波尔克和哈定都只结过一次婚,而且婚姻长久。华盛顿与一位寡妇及其子女组成了家庭,杰克逊收养了一个孩子,据称哈定至少有一个非婚生子。尽管这几位总统没有合法子女,但他们同妻子、领养子或私生子的关系也会令读者感兴趣。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1732。2。22—1799。12。4)是美国首任总统,生于弗吉尼亚,是奥古斯丁·华盛顿与玛丽·鲍尔的第一个孩子。连同父亲的前妻生的两个哥哥,华盛顿共兄妹六人。华盛顿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1岁父亲去世后,他便继承了产业。20岁时开始军旅生活,少校衔,23岁被任命为弗吉尼亚军总司令。25岁时当选为州参议员,辞去军职,照管自己的农庄,过着富裕的生活。1774年参加第一次大陆会议。1775年参加第二次大陆会议,同年6月,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理率部投降,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获胜。胜利后,华盛顿解甲归田。1789年出席制宪会议,当选为会议主席。当年4月,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2年再度当选。华盛顿执政期间干的是创业垂统的工作。面对党争,他超然独处,并力求使两党保持平衡,不仅缓和了矛盾,而且网罗了人材,像杰斐逊、亚当斯、汉密尔顿、麦迪逊等都各得其位,发挥了他们的才智。

  第二任期满后,华盛顿因辞不再受命,树立了不迷恋权利和荣誉的人格典范。

  退职后,华盛顿管理着他的弗农山庄。80年代后期,美国与法国关系日趋紧张,最后发展到一触即发之势。1789年,华盛顿被任命为美军总司令,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乔治·华盛顿与寡妇马撤·丹德里奇·卡斯蒂斯结婚。她有四个孩子,与华盛顿结婚前有两个已夭折。当时,华盛顿近27岁,马撒28岁。马撤的前夫比她大20岁,死于肺结核,留给她一大笔遗产和一双儿女。女儿马撒13岁时意外死亡,儿子约翰·帕克·卡斯蒂斯在华盛顿家中长大。

  独立战争中,年轻的卡斯蒂斯是华盛顿的副官,陪同华盛顿作战,直到英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后不久,卡斯蒂斯死于高烧,留下了妻子和四个年幼的孩子无人供养。两个最小的孩子由乔治和马撒抚养,3岁的女孩不幸夭折,当时只有几个月大的乔治·华盛顿·帕克·卡斯蒂斯后来被一些传记作家认为是华盛顿收养的儿子。其实,华盛顿并没有收养这个孩子,他只是指定马撒的孙子为被监护人。

  但华盛顿确实抚养了这个孩子,并送他上了圣约翰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乔治在学校里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他17岁毕业后,参军任骑兵部队的军官。华盛顿要求给他升职,以备战时保证乔治的安全。其实,卡斯蒂斯从没有带兵打过仗。

  这位美国第1任总统死于1799年,留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产,包括波多马克河上的土地所有权。乔治·华盛顿·帕克·卡斯蒂斯23岁结婚,在波多马克河西岸建造了自己的家,命名为阿灵顿,以纪念祖籍英格兰的继祖父。卡斯蒂斯过着乡村绅士的生活,华盛顿特区的上流人物,包括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都不时来拜访他。他的女儿嫁给了罗伯特·E·李。她在后来的作品中,称她父亲为“乔治·华盛顿收养的儿子”,因此,那些早期的华盛顿传记作者才会有领养子一说。

  出于对这种结合的自豪感,卡斯蒂斯在临终时要求他的独生女以华盛顿为她儿子命名,虽不能衍续这一血统,但要延续这个名字。至于她是否遵循了她父亲的遗愿,无从考证。

               詹姆斯·麦迪逊

  詹姆斯·麦迪逊(1751。3。16。—1836。6。28)是美国第4任总统,生于弗吉尼亚州。父亲是农场主。麦迪逊毕业于新泽西学院。毕业后积极参加政治斗争,于1776年被选入弗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