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情人失落在六千万年前-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兴致被她调动起来了,不甘心只当听众,补充道:“美洲的玛雅人和非洲的戴刚人也具有异乎寻常的天文知识,像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与现在用的公历相差甚微,好象到小数点后第四位数字了(注:玛雅人计算值为365。2420日;现行公历为365。2422),戴刚人就更稀奇了,居然对天狼星的伴星知之甚详,而天狼星的伴星是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白矮星,不知是不是西方人在愚人节搞的耸人听闻的节目,要知道戴刚人只是个连文字都没有的原始部落,到现在都不一定开化呢。”
“戴刚人之谜我也在图书馆里翻阅过。”雅雯把笔记本又向后翻了几页,停住了“找到了,在这儿,戴刚人还知道木星有
4颗卫星呢,资料来源……是苏联出版的书翻译过来的,不应该是愚人节的玩笑。”
“谁知道呢!”
雅雯把笔记本翻回原位:“金字塔就不可能是愚人节的玩笑了。”
“金字塔的许多数字之谜多是后人附会的,只要动脑筋找,总能找到金字塔长宽高和一些神秘数字的联系。”辨论总是需要一个反方的,不然就进行不下去。
“金字塔最大的谜是怎么把它修建起来的,像胡夫金字塔是由大约250万块12吨重的巨大石块堆成的庞然大物,它是怎么建成的?怎样从采石场锯下这些石块?怎么做到棱角分明、侧面平整呢?怎么搬运这些巨石,且分毫不差地将它们相互结合在一起?既使是动用十万以上的民工,以每天摞起10块巨石的惊人效率,也需要644年的功夫啊!而且凭尼罗河三角洲的微薄收入,人口承载能力也很成问题,其中一定有不为我们所知的神秘技术的。”
“如果按教科书的说法,那些石块是民工们沿斜面在滚动式辊具上借助于绳索往上推拉的,效率确实成问题,不过我知道在过去的中国,运送巨大的石块有个好办法:用冰道运送。修建金字塔如果用冰道的话,效率会大大提高。”
“埃及有冬季吗?”“古埃及可能有吧,那时的气候和现在不一定相同。”
“强词夺理!”雅雯一笑:“我们再看一个例子,1722年荷兰人罗格文在复活节岛上发现的石像,这些石像有1000多尊,最大的一尊石像高22米重400吨以上,最轻的也有几吨重,平均重量60吨左右。复活节岛是一个远离大陆的面积仅118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火山密布,土壤贫瘠,最多可供5000人生存,这么一点人有什么力量来雕凿这些平均重量达60吨的巨大石像?又怎样把这些石像从几公里、十几公里外的采石场送到陡峭的海岸边?在岛上你可没办法凿井汲水做冰道的。”
我苦笑一声:“古人专爱把巨石搬过来搬过去的,给现在的考古学家出难题。”
雅雯合上笔记本,托着圆润的香腮若有所思地说:“说不定传教士遗留的那幅星图也是历史之谜,如果
2。8天文单位处的小行星带是一颗大行星爆炸后的残渣,那么火星的意外灾难很有可能是这颗大行星爆炸引起的,这幅星图就有可能是以前的太阳系。”
“那本传教士的日记说的什么?应该有所提示吧。”
“日记是用英语写的,看起来挺费劲的。”
“那就把它翻译出来,现在刚开学,功课不会紧张,我们有时间,小人物说不定有大发现呢,哎呀,现在几点种了,天都快黑了!”
我们讨论得十分投入,竟然不知不觉从上午一直谈到傍晚,中饭都没吃。
雅雯乐了:“好嘛,省了一顿饭。”
第十三节
翻译比我预想的要艰难多了,传教士的笔迹非常潦草,简直就是龙飞凤舞,一团乱麻,上帝没有赐给他忠实的信徒一手漂亮的书法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而且尽管雅雯精心地保存着这本笔记本,但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很淡了,辨识起来十分费力,我们抱着字典连蒙带猜,像蚂蚁啃骨头一般,每前进一行都甚是不易。每天晚自习,我们做完作业后,剩余的时间基本上全耗在传教士的日记上。
日记开头一部分是作者的自吹自擂,充满深情地描绘自己如何在上帝的感召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向一些尚未开化的民族传递福音,使他们信奉主,享受主的恩泽等等,读来甚是无趣,若不是考虑到这本貌不惊人的笔记本有可能隐藏着大秘密,我真想劝雅雯放弃算了。
幸好随后的内容是谈论某个原始部落的风土人情,主要是民俗习惯的见闻,颇有引人入胜之处,雅雯很快就发觉传教士实际上在描述她的家乡,雅雯对自己村寨的风俗习惯当然熟悉,因此每句话只要弄懂一、两个关键词,就大致上能猜出整句话的内容,进度大大加快了。
作者说这个部落的风俗与周围其它山地部落很相似,而与汉人迥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一般居住在用竹子或木板拼成的吊脚楼上,只有比较富裕的上层人物如土司、长老、巫医之类的居住在砖柱瓦顶的房子里。吊脚楼通常有两层,由二十多根粗大的竹子或木料支撑,离地七八尺处铺以竹篾或木板,顶上盖以茅草编织的草排。楼下四周空无遮拦,一般用来喂养猪羊鸡狗,楼上住人,四周以篾为墙,开有小窗,屋里一般少有家具,最重要的是火盆,无论冬夏燃烧不熄,做饭烧水都在火盆上。卧室常用竹篾隔开,男女老少共住一室,一般在一块竹席上休息,没有床。
男人们打猎,女人们种植和采集植物果实来维持生计,与汉人的精耕细作不一样,她们通常是在山坡上选个稍平的地方,烧去野草灌木,然后挖些小坑,撒几粒种子,任其生长,到秋天来收割,当然收成菲薄,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苦。
这个部落的男女老少嗜喜摔跤,甚至婚礼上新郎和新娘必需比赛摔跤,新郎一定要取胜,才能进行以后的步骤,据作者观察新郎取胜往往十分费力,因为新娘如轻易输掉会惹人耻笑,万一被长老判为作弊,婚礼就要取消,当然新郎输掉了就十分糟糕,女方会怀疑新郎是否有供养家庭的能力,男方就会失去成婚的机会。
把这一段翻译出来后,我情不自禁地一吐舌头:“哎呀呀。”
“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雅雯忙放下笔记本,很关切地问我。
“不是什么地方不舒服,我是在庆幸自己没出生在瑶家。”
“瑶家有什么不好!”雅雯嗔道,脸上微有薄怒。
我嘿嘿一笑:“要是姑娘们个个像你这么能摔,我岂不是糟糕透顶。”
雅雯哑然一笑,撇撇嘴,没睬我,又埋头看笔记去了。
我本想告诉她我现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我都在操场锻炼身体,准备有机会找她“报仇”,让她有所准备,看她在专心翻译笔记,只好把话吞回去,继续跟着她往下看。
作者接着写到,这个部落的男青年崇尚勇武,普遍善射,特别善于使用一种类似于匕首的武器,热衷于用决斗的方式解决矛盾和仇恨,以证明自己是强者,如拒绝决斗则被全部落的人视为懦夫,通常被迫离开部落。由于决斗使用武器,因此死亡率很高。该部落的人待人友善,尤其好客,不容易发生决斗。
与汉人不同,这个部落的男女青年间的交往十分自由开放。
作者是位宗教人士,他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当地的宗教信仰,对此他作了详尽的描述,他记载,与汉人类似,土著人信仰模糊的多神制,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与周围其它部落不同的是他们信仰的神祗似乎都是天上的星星,如木星就是土著人的守护神,土著人还虔诚地相信存在一个世界末日,在世界末日,魔星将降临,毁灭一切。传教士入乡随俗,很方便地把魔星称为圣经启示录中提到的“茵陈”,他向土著人布道说在世界末日来临之时,永恒的、自在的、仁慈的、全知全能的上帝会救赎善人,结果传教进行得异常顺利。我们从笔记中仍能感受到传教士的得意之情。
作者还记载土著人有一个奇怪的宗教祭祀年历,一年260天分成十三个月,每月二十天。“一年260天!”我觉得这个数字很熟悉,在脑海里紧张搜索了一遍,终于想起来了:“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玛雅人‘卓儿金’年也是一年260天。”
“玛雅人?”雅雯迷茫地看着我。
我对她解释说:“玛雅文明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高度发达的文明,玛雅人早在远古就在天文、建筑、医学、数学、历法等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16世纪中叶西班牙冒险家们来到中美洲的玛雅部落,玛雅人委派通译者向西班牙第一任主教兰多介绍了玛雅人的文明。兰多听后,被玛雅民族典籍中记载的事情吓坏了,他深感是‘魔鬼干的活’,下令将这些典籍全部焚毁。玛雅文明遭到一场空前的大浩劫,最后只剩下三部典籍、一些石碑和壁画。1966年,有人试译了奎瑞瓜山顶上的一块玛雅石碑,出乎意料之外,它竟是一部编年史,其中记载着9000万年前甚至4亿年前的事情。现在的研究者对兰多都至为痛恨,兰多烧毁的是多么珍贵的典籍啊!”说到这,我突然拍桌而起:“哎呀,你们这个村的人有可能是远古玛雅人的孑遗!”
雅雯连忙捅了我一下,我坐下左右一瞄,好家伙,由于我刚才忘情地一拍,满教室上晚自习的学生都愕然地盯着我,仿佛我是从动物园里跑出来的大猩猩似的,我可不想成为这样的焦点人物,赶紧把头埋在桌子下:“还有人看我吗?”
“没有了,怕什么,你又没有干坏事,怕见人的。”雅雯一点也不在乎众人的目光。
我偷偷觑了一眼,发觉确实没有人注意我了,才抬起头来,把传教士的笔记本合上。雅雯一愣:“今天不打算继续译了?”
我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