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72-刘秀私密生活全记录-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秀微微叹息道:“丽华,我知道你舍不得离开我。我也一样舍不得你。咱们新野相遇,一见钟情。‘娶妻当得阴丽华’是我的誓言。现在得到你,怎么会不珍惜呢?可是,你知道,我与大哥舂陵起兵时的誓愿,也知道大哥是怎么死的……”说起兄长,刘秀的泪水止不住流,抽抽噎噎说不下去。
阴丽华不再哭泣,反倒一边为丈夫揩泪,一边安慰道:“对不起,都是妾身不对。你放心做你的事吧。明天,妾身就回新野。在老家等着你风风光光来接,夫妻团聚洛阳帝都。”
刘秀紧握着爱妻的双手,感动地道:“生我有父母,知我有夫人。谢谢你的理解。放心吧!总有一天,我们会相聚洛阳的。”
阴丽华依偎在丈夫胸前,脸上突然一红,娇羞地道:“文叔,明日我们就要分离,再聚首不知又是何年。妾身有一个过分的要求……”
“你要什么,我一定尽力办到。”
“妾身就是要你……”阴丽华的声音小得如蚊子嗡鸣,“等待是那么痛苦,那么孤独,妾身想要个孩子,陪伴漫长的岁月。将来也可以继承你的大业。”
刘秀双手抱起爱妻,温柔地道:“你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现在我就满足你。”说着,迈步走进卧房,把阴丽华轻轻放进锦罗帐中。激情迅速在两人之间传递。刘秀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抛开所有的忧伤烦恼,一心一意只为爱妻快乐。
风停雨歇之后。阴丽华赞叹道:“文叔,你真棒,就像打仗一样是个英雄。妾身一定能怀上一个儿子,不,是双胞胎,两个儿子。到了新野就生下来,让他们陪伴妾身度过漫长、孤寂的等待时光。你可一定要来接我们娘儿三个。”
刘秀用手指一点她的鼻头,轻笑道:“女人就爱做梦。这种事哪能一次就中。”
阴丽华叹息道:“中不中听天由命吧,不过,妾身更看重咱们努力的过程。”第二天辰时,当城里的吏民看见大将军夫人从府里出来,上了一辆车轿,在校尉傅俊的护卫下,回新野老家了。武信侯刘秀不但没有送行,甚至连府门也没有迈出一步。
“大将军夫妻反目了!”当成里的吏民相互传告。消息很快传到朱鲔等人的耳朵里。
李轶讥笑道:“刘秀这小子,不知道做了什么花花事,把刚弄到手的新野美女都给气走了。”
朱鲔也放心了,刘秀喜新厌旧,不是成大事的人。
阴丽华刚离开大将军府。刘秀就大模大样地出府,进宫拜见更始帝刘玄。道:“如今王莽已灭,陛下初立,理应恢复汉制。臣奉旨去洛阳,也要以汉官威仪,广布陛下恩德,宣扬汉室国威。故恳请配备司隶校尉官制。”
更始帝惊喜地道:“武信侯懂得汉室典章礼仪?请问司隶校尉如何配备官制?”
刘秀朗声答道:“汉家司隶校尉配备从事史十二人,主簿、掾吏、都官等皆有定数,亦可因势而动。”
刘玄满口应允道:“好,就依你之言,可配备从事史十二人,主簿、掾吏、都官均可自定。朕问你可知朝廷大典?”
“汉朝典章礼仪,臣略知一二。朝廷大典包括名朔、立春、朝会、郊祀、宗庙等,极备详尽,隆重典雅。臣一时之间,难以一一尽述。”
刘玄惋惜道:“可惜当初进宛城时,你正在昆阳,朝臣中竟没有人懂得朝廷礼仪。害得朕定都宛城时像个草头王一样,哪里有汉室天子的风采。这次迁都洛阳,武信侯一定为朕举行一个隆重典雅的仪式。朝廷的一切也要恢复汉制。”
刘秀骂道:“王莽破坏汉制日久,朝臣又多是绿林出身。不懂礼仪,恢复汉制非一朝一夕之事,臣行期在即,一时之间也不能为陛下做些什么。”
刘玄宽容地一笑道:“朕不是现在就要求你做什么。当务之急是整修洛阳宫府,为迁都做准备。你此去洛阳就是朕的先行官员,一定要配备齐官制,以汉官的威仪赢得洛阳官民对汉室的拥戴和思念。如果时间太紧,可以缓几日成行。朕不会介意。”
刘秀谢恩出宫。遵更始帝命,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完全是一套西汉的章法。
王莽新朝覆灭,天下动乱。琅玡人张步,字文公,聚众数千,攻城掠地,占据青州,自称五威将军。与据东海的董宪遥相呼应。更始帝遣大将王闳为琅琊太守巡行郡国。张步、董宪不降,阻住王闳东去的道路。王闳发檄文,得赣、榆等六县归降,据集兵马,与张步展开大战。张步与董宪勾结,依仗地形之利,据城固守。王闳不能取胜。战报送进宛城,更始帝十分恼怒。但是,令更始帝更加恼怒的事接踵而至。大司空陈牧的前哨人马被父城的冯异打得大败而归,陈牧大骂冯异反汉。
第五部分第62节 人心思汉,更思明君
冯异已经被刘秀收服,归降更始政权,为什么会和陈牧打起来?这里面还和很多道道。
原来,刘秀被更始帝用为司隶校尉,派往洛阳修建宫府。绿林诸将就有人眼红了。因为洛阳玉器珍宝,天下闻名。先到者先睹为快,先下手为强,可以中饱私囊。大司空陈牧就是这种眼红的人,他出身贫寒,在饥寒交迫中长大成人。王莽地皇三年,新市兵攻随县,他与廖湛聚众数千人响应起义,走上了反抗王莽新朝的道路。出身贫穷的陈牧性情豪爽,劫富济贫,深得人心。更始政权建立之后,陈牧官拜大司空,位在公爵,便日益骄横起来,不但不把更始帝放在眼里,还和朱鲔、李轶同谋,杀害大司徒刘縯。但与朱鲔相比,他头脑简单,以为坐上大司空的位置就是大把捞钱,满足私欲。因此,当看到刘秀被派往洛阳整修帝宫时,他请求更始帝派他为司隶校尉前哨。刘玄既讨厌,又忌惮他就答应了,连刘秀也不知情。
陈牧得到更始帝许可,就带领本部人马,兴冲冲、喜滋滋地出发了。一路上,收金要银骚扰地方,完全是一副强盗嘴脸。但他是大司空,地方官吏忍气吞声,谁也不敢说他一个“不”字。就这样,耽耽搁搁,进入父城地界,已经是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陈牧因为路上敲榨勒索耽搁了行程,天黑之前,不能赶到父城。只得马上加鞭,快速赶路。但他们到达父城的时候天色已晚,城门已关,守城将领冯异遵守高祖遗训,没有开城门。陈牧大骂冯异等是叛贼,于是两军就开战了。
刘秀正在忙手配备官属,做临行前的准备,冯异反叛的消息他也听到了。但因为冯异归顺自己,他避嫌还来不及,哪敢再为冯异申辩。直到更始帝召见,他才开口道:“冯异不是反复无常之人,降而复叛,必有缘故。臣即刻起身去父城,说降冯异。”
更始帝约略放心,勉励刘秀几句。
司隶校尉官制齐备,辞宛北行。李轶听说刘秀到来,暗吃一惊,他本想拿下冯异,逼冯异供说刘秀是反叛的主谋,没想到小小的父城,坚如磐石,几万汉军轮番攻打,竟纹丝不动。
刘秀抵达父城城下李轶军营,当即取出更始帝诏书,命汉兵停止攻城。李轶见有皇帝的圣旨,不敢不遵。
两下停战,刘秀单人匹马,来到城门口,向城上喊道:“汉兵弟兄们,快去告诉冯异,刘秀到了,要进城与他一叙。”一声“汉兵弟兄们”,喊得城上的兵卒们一个个热泪盈眶。十多个日日夜夜,城下的汉兵一口一个“叛贼”,漫骂不止。可是,凭心而论,父城的军民谁愿意叛汉呢?
冯异得报,登上城头,望见刘秀,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刘将军,你总算来了!”
当即打开城门,把刘秀迎入衙署。冯异、苗萌诉说经过,刘秀得知原委,安慰道:“你们放心,我一定禀明陛下,让他们撤兵而去。”
冯异疑惑道:“更始皇帝会听您的话?”苗萌也不安地道:
“刘将军奉旨去洛阳,一旦离去,更始汉将岂能容我?”
刘秀点头道:“你们所虑并非杞人忧天。不过,请放心,我一定详细奏明事情原委。陈牧山莽草寇出身不懂朝廷礼仪,不遵高祖遗训,挑起战端,陛下一定会责怪他,还你们一个公道。至于你们,可愿随我去洛阳?”
冯异惊喜不已,立即跪拜道:“冯异不才,如蒙不弃,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苗萌也跪拜道:“不才愿效全力。”
刘秀忙扶二人,道:“我一并奏明陛下,二位该放心了吧!”
冯异却不肯站起,道:“冯异有同乡人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都是才智之士,恳请明公纳用。”
刘秀笑道:“公孙真是得寸进尺,好!我都留在身边,但请才智之士出来一见。”
冯异高兴地奔出衙外,招一招手,铫期、叔寿、段建、左隆涌进门来,一齐给刘秀施礼,刘秀一一扶起,亲切地询问。
回到城外本部军营,刘秀立刻写了一份详细奏折,派人连夜送往宛城,更始帝见刘秀不废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心腹之患,满心欢喜,一一准其所请。对于陈牧,刘玄对他的草莽之气本就看不惯,这次又不遵高祖遗训挑起无端的战火,就更加恼怒,当即把陈牧召至殿前狠狠地训斥一通。
陈牧唯唯诺诺,不敢顶撞,内心却极为恼怒。其实,以他之罪,本该斩首,至少也应该革去官爵,削夺大司空之职,或许刘玄还忌惮绿林诸将的势力,到底没敢那么做。
更始帝的谕旨送到父城。李轶不敢不遵君命,派将镇守父城,自己与张邙、廖湛撤兵而去。冯异、苗萌等人欢喜不已。刘秀命冯异为司隶校尉主薄,苗萌为从事,铫期、叔寿、段建、左隆四人,并为掾吏,随司隶校尉的队伍齐去洛阳。
洛阳,这座西汉时闻名天下的商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