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走出家门到抵达公司这段时间里,尽量使自己的精神保持积极,乃至“高涨”的状态。
冥想能给自己注入能量
西嶋开始自己的冥想法是从在电车里有座位时开始的。
在电车和公共汽车上,椅子的靠背要比家里的椅子和沙发的靠背直,所以,只要往后坐,后背就能自然地伸直。西嶋认为,正确的姿势也是冥想的第一步。
“首先,微闭双目。双手自然地放在膝上的包上。”
在天气好时,感觉就像“太阳和周围的阳光在向自己的体内注入能量”。
“实际上,坐在太阳能够照到的位子上,效果更好啊。而且,当自己一想到体内已充满了能量时,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已置身于一个半径一米见方的能量之球的中央。”
虽然用言语来表达,只有上述这几句话。可是,西嶋精神如此集中,好像同车厢的其他乘客完全不在自己的意识里。
这种冥想法的效果奇佳。当下了电车走向公司时,情绪已调整到最佳程度。感觉没有自己做不了的工作,不管怎么棘手的订单,自己都能完成。
找到能成为“精神之源”的感觉
在天晴的日子里,很容易使人感觉到能从太阳那里获得能量。那么下雨或是夜里又如何呢?
“说来让人见笑,首先,坐在那里,好像自己屁股上长了个尾巴,感觉尾巴尖上有一个类似于电器的插头一样的东西。”
而且,似乎在椅子的靠背与椅面之间的拐角处有一个电源插座,自己能把尾巴上的插头插上去,从那里吸取能量。
“还是处于一种接受能量的状态呀。”
这时,还能想像出,奔驰的电车的车轮就像那发电机的轮子在转。
“啊!自行车夜间用的车灯,不就是通过轮子的转动发电的吗?那种感觉,就如同雨后天晴时的感觉一样,置身于一个能量球之中啊。”
这也许是一种荒唐可笑的感觉。但是,对西嶋来说,正因为“太阳”和“车轮”所产生的“电能”,才使自己精神百倍。
如果奇怪的想像使自己都要笑出声来的话,那就不能成为冥想。到底什么样的感觉才能产生效果呢?每个人都不一样。对自己来说,“能量之源”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呢?首先要发现它,这好像是西嶋式冥想法的第一步。
西嶋平时除冥想之外,有时还利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
从事广告制作业,有时还要到广告主那里进行花样和图案的展示。这个行业的竞争也很激烈。如果胜出就有工作,如果失败就没饭吃。
图案展示是真枪真刀的活儿,所以,心理压力较大。
“这时,就会反复在脑子里念叨着‘今天绝对能干好’。”
第一次去约好的广告主那里见面时,在早晨上班的电车中,脑子里就重复着这样一句话:“今天要见的人都是好人。”
“这样一来,就渐渐地进入了状态呀。”
当然,现实中并不老是这样。如果以战战兢兢的态度去拜访顾客的话,则机会早就跑了。展示会时,以稍稍过头一点的自信心去对待的话,就会恰到好处。
不需要特别场地和道具的“阴郁消解法”
说到冥想,给人的感觉是,只有在清净的寺院或坐禅时,才能做到,属于高级的境界。
但是,像西嶋那样的方法,在上下班的电车中,就能简单做到。
用不着特地去老远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为此而多花时间。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大脑中进行的,所以,一件道具都不需要。
要让精神放松,在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上都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时,再进行自我暗示,这是很重要的。
在奥运会和世界性的大赛中,也有运动员在出场时,心里想像着自己走上领奖台,国旗冉冉升起的情形,以这种情绪去迎接比赛。
以一种被称之为“感觉训练”的练习方法,来感觉自己即将成功的未来。这也可以叫作自我暗示。
在工作中,使用这种感觉训练法也未尝不可吧。
比如说作这样的想像,自己从事的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上司和同事们的赞许,前途充满了光明。
还可以想像过去所取得的成功。中学时代,通过努力取得好的考试成绩时情景,或是受表彰时的情形。这样也会有效果。
总之,到达工作单位时,要以一种爽快的心情,面对当天的工作。
比如说,吃早饭时,由于某种原因有可能与爱人吵架。前几天的失败直到今天早晨还在心里留有某种阴影。
但是,如果把这种“阴郁”的心情带到公司里去的话,这一天的工作就会砸了。
去公司的路上,消除这种阴郁心情的方法就是感觉训练法——冥想法。
这种有效的心情切换方式,在回家的电车中也可以试试。如果工作进展不顺利的话,也没有必要把愁眉苦脸带回家里。
第四部分 电车里能使人身心轻松第18节 从100开始倒计数
从100开始倒计数——大脑就会变得清清爽爽
要选取积极的材料。换句话说,西嶋的冥想法就属于这种。而道具就是视觉印象,或是语言。
但是,与此相对应,也有人为了使脑子里空空荡荡而进行冥想。不是选取什么材料,而是将脑子里所有的东西全部清除。
“我在电车中经常这样做。闭上眼睛,从100倒着计数。尽量数慢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头脑里只有数字出现,接着连数字的意识都没有了。感觉头脑中就像透明的一样啊。”
麻田富江(27岁),从埼玉县的草加市乘东武伊势崎线和营团地铁千代田线,到东京大手町上班。乘电车的时间约30多分钟,虽然比较短,但早晚都很挤。
“书也看不了啊。只是站着。因为没有什么可做的,所以开始倒着数数,头脑真的变得清清爽爽。”
麻田说,虽然并不感到太疲劳,但是,心情和大脑总是处于一种阴沉沉的状态。
“桌子上到处都是东西,一种零乱的感觉。头脑中总是觉得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呀。而在‘倒计数’之后,头脑中的感觉就像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一样。”
尽管过着平常的生活,但各种各样的刺激和信息飞进大脑。所以,不但不觉得无聊,反而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
不过,有时这些刺激和信息就像沉渣一样堆积在大脑里。
虽然不觉得疲劳,但总感到不清爽。这时,有必要在大脑中进行“盘点”工作。
因为大脑总是在想着什么,所以有时不知不觉中大脑有些疲劳吧。要让其处于“什么都不想”的状态,反而很难。只要是醒着,总是在思考。
让头脑处于休息和恢复状态,“什么都不想”的冥想法就是麻田的“倒计数”法。
远离紧张的“上下班乘车法”
要说电车里什么最令人讨厌,没有比那种过分的拥挤更令人讨厌的了。
特别是在高峰期的顶点时段,一不留心连脚都没地方放。一只脚悬在半空,忍受着痛苦,乘到下一站。那种痛苦仿佛像是在进行肌肉训练。
在这么拥挤的电车中,没有人不感到精神上紧张。
关于满员电车给人的精神上带来的影响,我们采访了初台关谷神经科临床医学院的关谷透院长。他说:“最近,在首都圈,上班路上超过一个半小时的人并不少见。而且,因拒绝上班症和拒绝回家症而来就诊的患者中,多半都是上班路上时间长的人。”
因为路上花的时间长,回到家里放松的时间就少了。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备感疲劳。与家庭成员之间交流的时间也减少了,所以不善于交际的现象也不少。在家里和单位里无法得到平静的公司职员,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较多。
那么,在上下班的电车中,难道就没有一种能尽量缓解紧张的方法吗?对此,关谷先生提出了如下忠告。
首先,乘电车时,如果没有座位,与其站在车门附近,还不如站在车厢的中部。这样就不会感受到别人的压力。
这时,站在那里,不要抓住吊环。依靠吊环的话,与人的移动呈反作用的频率就高。站在那里不抓吊环,对养成平衡感也有效果。
而且,在满员电车里,人的身体随电车的摇晃和人流的动向而动,无用的抵抗与抓吊环一样,反而成为负担。这样,疲劳和紧张感就更容易增强。
疲劳时,要避免在满员电车中看书。因为在电车摇晃和人流移动时,目光就会离开读物,结果就会成为烦躁的根源。可能的话,只在有座位时看书。
关谷先生还说,当你感到每天的高峰期实在太挤时,有必要下决心转变一下想法。避开拥挤时段,试试一大早去上班,也能调节心情。在开始上班之前,如果有时间余裕的话,也会使心情感到轻松。
他还建议,远距离上班的人最好在公司附近租一间单身公寓。
“如果因为工作很晚下班的话,一周可以在单身公寓住几个晚上。而且,还可以成为周末家人购物或游玩时在市区的据点。也有利于同家人的交流。不仅能使上下班途中精神和肉体上的负担得以减轻,还能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因为存在着经济上的原因,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马上就能做到,但这种形式不妨作为一种方法加以考虑。
训练自律神经消除平日的紧张感
在上下班的电车里,避免紧张感的方法已经清楚了吧。只要稍微下点功夫,每天上下班电车里的痛苦就会减轻。所以值得一试。
但是,这种紧张,不乘电车毕竟是感受不到的。所以,在车内避免紧张,只能是抵消它,而并不能给精神上带来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