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春秋走向战国-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多一无所有的美国公民涌到华盛顿游行,第一次要求停止这场倒霉的战争,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差点烧了白宫。托雷多否决了他的将军们武力镇压的提议,亲自面对示威群众,向他们许诺等打败中国,用富饶的东方财富加倍补偿他们。
9月1日,为转移美国公民的厌战情绪,参、众两院以从未有过的效率立案并通过“集中关押华人保护国家利益”的法案。立刻全国各个城镇警车倾巢而出,各州国民警卫队开出兵营,各种各样的民兵组织也热心帮忙,很快六十几万大多不会说一句中国话的华人被押往美国西部沙漠中的集中营。这些人几乎都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很多人都搞不清自己有中国血统,但美国完善的社会安全系统却准确地把他们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的血缘摆在他们面前。有些人拿出旧护照,证明自己来自台湾,却惹得逼迁的人火大:你们独立成性,千万别把那一套搬来美国。请走!至于那些不怎么忠心的华人,富人们早就跑到欧洲避风,有些钱的溜到加拿大,没什么钱的偷渡到墨西哥。
迁出各地的华人们只带了随身行李和衣服,被飞机、火车和灰狗长途客车集中到亚利桑那等几个州之间的沙漠边缘,然后被装入看不到外景的车厢里,被拖往沙漠深处。政府的卡车队跟在他们后面,载着建筑材料和铁刺网。到了步行逃不出去的指定地点后,车队卸下东西后便拐走了。华人们在沙砾上支起帐篷,开始筑屋垒巢,再用铁刺网把自己围起来,证明毫无逃意。最后,一些积极分子甚至在营地中央的旗杆上升起一面星条旗。这些华人们纷纷对前来的记者表示,尽管政府如此苛待他们,他们仍旧忠于美利坚、星条旗和这片叫做“祖国”的土地。他们还恳切建议:可以到工厂或战场上去为美国尽力。他们的要求被礼貌地拒绝了,结果出席每天升、降旗的人越来越少。不到一个月,星条旗已被孤伶伶留在旗杆上,任由风沙把它穿得千窗百孔。
美国要求加拿大和墨西哥遣返溜走的华人。加拿大政府立刻拒绝了,说他们有魁北克问题需要华人选民支持,他们的法裔和华人选民对加拿大加入英语基督教同盟和支持美元已牢骚满腹,此刻不便抓人把麻烦闹大。墨西哥满口说绝无逆向偷渡之理,暗中却给每个华人发送免费机票一张,打发他们回中国了事。墨西哥对中美双方都得罪不起,在胜负未明之前,还是明哲保身为妙。
中国这一次不大的“海上丝绸”行动却起到前两次大规模的“极速风暴”和“郑和海啸”歼灭战都没有达到的军事和经济效果,把海权的重要性和海洋利益第一次生动地摆在中国人的面前。海权理论在西方已风行多年,但对于中国人,它还是个被知之甚少的概念。
长久以来,大量有关海权的书籍多在封面上展示战舰和海战的景象,造成一提“海权”,只会在大多数人头脑中浮现战列舰或航空母舰。这实际上是把海权与军事上的制海权混淆了,海权不等同制海权。制海权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术语,涵义是“作战中,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海域的控制权”。海权的概念则大为不同,海权的涉及面远不止战舰和海战。
马汉最早提出海权时,并没有给其以明确的定义,因此后人对海权的解释也五花八门,但这些解释的共同点是“海权从来不是一个只关于海洋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概念,它具有时代特征。”海权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海洋,更重在利用海洋。
在历史和现实中,海权都与陆地紧密相连,并涉及经济、政治、科技、自然资源、国际社会等各个方面。甚至可以这样说:“海权的历史,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一个民族依靠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是一种有内在联系、统一使用军事与民用力量于海洋,以使国家越来越强大的组织系统。”在21世纪,海权的概念已超越单纯地利用和控制海洋,而必须包括海洋环境保护,以求永续地利用海洋。
简单一句话,海权是一个国家利用与保护海洋、通过海洋获利并免受来自海洋的任何损害的综合能力,海权反应了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力量优势,军事力量──更具体地说海军实力──只是海权的一个支柱或关键性因素。
所以,尽管中国并没有完全掌握印度洋的制海权,但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所拥有的对敌对海军强大的威摄力、马六甲海峡等海上通道的控制权和以迪戈加西亚岛等为基地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共同构成强大的海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
任何东西都是失去后才知道它的价值,美国这次也不例外。长久以来,在美国的战略地位排列中,一直是欧洲、东亚、中东……这样的顺序。要不是中东有油,恐怕美国人根本对印度洋不屑一顾。再加上印度洋周边地区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宗教冲突,是传统的宗教斗争主战场,理所当然成了世界上的战争多发地区。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中竟有近一半是在这一地区爆发的,比如三次印巴战争、斯里兰卡内战、五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亚国家战争、索马里内战、埃厄战争、也门内战等等。这些战争虽然热闹,却根本不能和主要发生在其它亚欧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特别是和两次世界大战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发生的剧烈大海战想比,印度洋简直太平静了。这种印象使美国认为印度洋地区麻烦虽多,却既不致命又不难对付,在编织关系网上就自然没有在欧洲和东亚那样认真。
这次中国对英美两国石油的禁运,使美国吃惊地发现在印度洋地区竟然没有一个英语基督教同盟靠得住的盟国。美国的一些战略家开始反思一手导致英国从印度撤退的罗斯福和杜鲁门是不是在获取民族解放美名的同时,也留下为后来成型的英语基督教同盟的致命弱点。
英美两国的最大优点是转弯快,从不为自己的立场突然改变而脸红。既然印度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什么侵略、民族和人权等问题统统让路。他们根据印度种性社会特点,开始多方面拉拢印度上层,并通过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对印度展开大规模军事和经济援助。妄图通过印度一方面迂回中亚地区“新月型地带”,向欧亚“世界岛”的中心地区渗透,另一方面在南亚和印度洋营造制约东亚的地缘政治条件。一旦政治、军事上的条件成熟,美国就可以与印度联手夺回印度洋的控制权,扼住对东亚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线。英美动作连连,俄罗斯也怕失去这个传统盟友,便提供印度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一时间,印度左右逢源,一弹未发便谋取到巨大战略利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实力天平急剧地偏向印度一边。
中国领导人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立刻采取措施。在军事上,成立了印度洋舰队,并把现有三艘航空母舰和一半主力舰艇都统统编入。除在缅甸、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印度洋沿岸扩建港口外,还重点建设迪戈加西亚岛基地。为弥补岛上纵深太窄,还特别雇用了香港的填海造地公司。在外交上,主动修复因攻打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与巴基斯坦受损的关系。面对坐大的印度,中巴双方一拍即合。
当被降了一级在京闲赋的高翔天中将得知驻巴军事代表团的团长是原东南亚战区严司令之后,认为这倒是个机会,便以原成都军区山地战专家并曾任驻巴武官的资历毛遂自荐。严司令见这又不是去打仗,便顺水推舟地批准了。
第十五章闪电迅雷
苏门答腊岛的陷落使印尼一点就炸的穆斯林无比愤怒,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羞恼发泄到逆来顺受的华人身上。专业欺负平民的印尼军队又在背后推波助澜,很快一场对印尼华人的大屠杀浪潮在一天之内便席卷这个千岛之国。
屠杀的借口是五花八门的。有的是伊斯兰教徒听信了某地一名华人开车撞死一名土着的谣言;有的是突然想起几年前某报登载的一名年轻印尼女佣无故遭其华裔雇主折磨;有的是因为一位华人店主蛮横地指控一名穆斯林装束的土著印尼年青女子在商店内行窃;有的是一家华人竟敢报怨一群吵吵嚷嚷,正准备作晨祷的穆斯林青年扰了他们的青梦;有的起因是某伊斯兰教徒顾客,听到某名华裔店东在说话中,将回教徒祈祷的跪垫当作普通的地毯;有的是听说华人商家将要抬高物价;有的是在公众场所没使用印尼语而以中国方言交谈;……最直接了当的原因是:“就因为你是华裔,而不是回教徒,所以就要强奸你。”
一位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没有被批准发表的报道在互联网上披露:“……一些体格健壮,剪着军人发式及穿军靴的年轻暴徒已经一连六夜迅速地、残酷地,彻底地摧毁雅加达及其附近地区华人社区,暴力行动采取同一个模式:当众强奸华裔女性、掠夺财物、最后纵火烧屋。有内幕消息的本地人说,这些暴徒都事先受过训练,并且在施暴前都服过兴奋药,因此改变了人性。
拿着大刀和长矛的爪哇族和马来族,分别绑上红色和黄色的头带作为记认,然后在街上拦截汽车和行人,一发现华人便把他们杀掉。暴徒也四处纵火,六天以来已经有上万幢房屋被烧毁。有个爪哇人把一只人耳挂在颈上,甚至有个青年提着被砍下的人头向路人展示战绩。
躲到我车内寻求庇护的一名12岁华裔女孩,恐惧地对我说:“5天前,我从家里紧闭的窗口细缝里,看到我最要好的玩伴和她的家人被一群手持巴冷刀的暴民攻击。我怕得从头到脚都在发抖。感觉上自己好像也在流血。自从那天以后,我再也没有看见他们了。”暴徒的种种残暴行为令人发指,受害者有的受到人格侮辱,有的受到恐吓,有的被迫当众脱掉衣服并表演健美操,有的则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