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回到1986+番外 作者:无名.月色(潇湘vip2014-09-19完结)-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燕顿时傻眼了,这让她到哪里去找这个无中生有的‘万能牌’同学?她妈也未免太精明了,这么点事儿都能往细里深想,这让她该怎么解释?
看见女儿一闪而逝的表情,崔玉凤就知道自已猜对了,面色沉下来,一字一句道:“燕子,你在跟妈说谎。”这绝对是肯定句,半点疑问的意思都没有。
“先前还听你奶说,是你听同学说皮子会长价,我还没往心里去,刚才你又说挣了这么多钱也是你同学的功劳。你这亲戚做生意的同学还真是挺多,只是我怎么不知道你们班上谁能耐这么大,轻飘儿的一个消息就能让你挣了三千多块钱?燕子,你倒是说说呀,说不定他们的爸妈我认识呢?”
李燕并不怀疑崔玉凤的最后这句话,凌水镇并不算大,镇里头就住了那么些人,经年在镇上上下班,不能说全部都认识,却也是认得十成中也有了九成。她说没说谎那真是稍微仔细一调查就知道。
情知瞒不过她这个表面上看着憨厚,实际上却精明的老妈,李燕龇着牙嘿嘿傻乐:“妈,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这都能看出来,我真是服了。”
崔玉凤脸一直绷着,道:“别以为奉承两句好话就行了,还不赶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撒这个谎?”
李燕心说,不撒这个谎能行吗?我要是直接说我是重生的,你还不得就地吓昏过去啊?
被逼无奈,李燕只得再搬出那套祥鸟火凤托梦的说法,对于怪异乱神之说,人们总是抱着一种非常奇特的想法,明知道是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可还是很多人相信。就算崔玉凤是个比较相信科学的人,也还是不能免俗,将信将疑却也不再逼问李燕了。心里头直犯嘀咕,看情形这丫头也不像是说假话,那三千多块钱可是假不了。若非这样,也解释不通她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难不成她还有未卜先知的能耐?这更加不可能了,等回头还得问问文武去,核实也才好放心。
李燕暗自松了口气,转移目标,把开店的可行性继续进行剖析:
“……至于进货渠道,妈你干服装厂这么多年,多少也应该有些数,实在不行就去市里跑一趟,转个几天也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还有人手什么的,我觉得只要妈你想干,那就都不是问题,你说呢,妈?”她把大方向指出来,剩下的问题就踢给她妈了。
“那我想想吧。”崔玉凤并没有直接回答,虽然这孩子信誓旦旦的说祥鸟托梦,又确确实实的挣着了钱,可她总觉得不太踏实。毕竟开店是件大事,不能轻易就做出决定,总要把细节的方方面面想好了才行。
李燕倒也不着急,知道得给时间让她妈慢慢消化消化这种事,钱总是要慢慢赚,一口吃不了个胖子,她现在才八岁,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来!
第二十五章 制衣
更新时间:2014…8…20 7:57:52 本章字数:3275
崔玉凤最终还是决定听李燕的话,用了三千九百块钱把老李婶的房子买了下来。店面算有了,接下来就是进货渠道。正如李燕说的那样,崔玉凤干了十二年的服装厂,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些这其中的路子。
凌水镇属于K县D市,一般的小商铺进货都从县里走,稍大些的则去市里的商场或者大大小小的工厂店直接进货。相对比个人来说,前者虽然贵一些,却是比较体面上档次些,选择的人还是占多数。只有像商铺进货,图量大便宜才会主选后者。
李燕是奔着创立自已的品牌去的,不过对于D市的老百姓而言,品牌这个概念是九十年代后才开始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内,此时拿出来还太早。这需要一步一步的来,前期的基础要打稳。
按照崔玉凤的意思,是去市里进些便宜些的布料回来,加工成衣再由店里往外卖,这种想法却遭到了李燕的反对。她的说法是,布料的确应该进,却要选择质地上等的料子,做出一件是一件,量不需要多而在于精。
这样一来,势必成本会很高,衣服的价格也就不便宜,很可能会没有人来买。这么做,对崔玉凤来说觉得太过冒险,反倒是她的大众定位更贴近现实。
李燕当然知道她妈的诸多顾虑,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可本着长远打算,她还是说服了她妈以质为本。
当然,以这为基础,还是可以上些中等的料子,进行批量生产。这样一来,质量得到了保证,又能符合上大众需求。同时,又能跟品牌服装形成对比,相辅又相成。
崔玉凤利用自已在厂里的关系,托负责押运货物的工友带回了几匹花布和的确良布料,这个季节正可以用来做衬衫和裤子。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崔玉凤开始陷于每天的忙碌中。除了带孩子,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设计、裁剪、制作衣服。
在此其间,吴芝兰负责起了所有家务活,由李燕从中调节,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李家的三个女人,出现了空前一致的团结和谐局面。
至于那两男人,也都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每天都早出晚归,丝毫没发现家里的情况。
就这样忙活了整整半个月,二十三套衣服成功出炉。
崔玉凤不愧是干了多年服装的老手,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无论从样式还是做工都十分的精良,连她自已都觉得很是满意。除此之外,把脑海里的想法付注于现实,也给她带来了强烈的满足感。如果不是自已的女儿有这样的提议,连她自已都没有想到,原来她的脑袋里装了这么多的想法。对于服装的理解,又上升到了新的精神层面。
现在店面和货物两样都有了,唯一差的就是卖货的人。关于人选问题,崔玉凤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由脑瓜子反应快,又能说会道的六妹妹崔玉芝来负责。
李燕的这个六姨今年才二十一岁,外表一般,为人精明能干,平常四处打个零工赚钱。正好这段时间闲在家里,听说自已三姐弄了个地方准备卖衣服,正缺个人手,当仁不让的就毛遂自荐了。
崔玉凤自然乐不得了,说好了暂时第一个月先给八十块钱,看看情况,若是生意好了可以再涨。
店铺一早就找人收拾好了,干净明亮,一进门就是宽敞的柜台,整整齐齐的横向码放着那二十多套衣服。
开业的那一天,正好赶上六一儿童节放假前举行的小学生运动会,整个凌水镇各村的小学校代表团,全都汇聚到李燕所就读的镇中心小学。前上八点钟,街道上开始敲锣打鼓,走队列游行。
学校操场四周提前摆好了桌椅凳子,按照学校、班级划分区域。学生们在自已小团体内排排坐好,观看比赛。
八点四十分左右,学校主席台上学校的领导先后讲完话,各方队被带回到休息区,运动会正式开始。
随着第一声比赛发令枪响,围坐好的各年级学生们碌续开始了行动——翻出背着的书包,掏出里面的零食。
李燕觉得,直到了什么时候,小学生们也都喜欢像这样的集体活动。不用上课,可以一起玩耍,又能吃又能喝。春、秋游、运动会,这可是小学生们在枯燥的学习后,最最期盼的几样事情之一。
那时候的经济条件还相对落后,普通人家的小孩子零花钱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平常可以吃到的零食也十分有限。只有到了这时候,家长才会给个两三块钱,任意孩子去买些爱吃的东西。
在李燕的记忆里,她小时候运动会必备的水果,那就是西红柿。这种再普通不过的水果也可以称为疏菜,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来讲,可并不是每家餐桌上都能常见到的东西。
崔玉凤是个惯孩子的妈妈,知道女儿喜欢吃这个,每到运动会时就会买上三四个回来装进书包,让她第二天带到运动会上去吃。
相比较起来,小三儿的妈妈就要差上许多。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在她看来丫头片子都是赔钱货,而三个女儿当中又最不待见的就是最末的小三儿。
每逢动运会时,小三儿都是央求再央求才能从她妈手里要来一块钱,再加上平日里借着买本和铅笔的借口攒下来的几毛钱,才能在运动会上别的同学吃喝时,没有干看着。
每到这时候,李燕都会觉得小三儿挺可怜,而自已很幸运,有了个好妈妈。
正如同李燕事先预料到的那样,这次的运动会,小三儿的妈妈张贵芹才给了她八毛钱,免强够买一个面包和一瓶塑料软皮汽水。
对于她这个吝啬的妈,小三儿倒也习惯了,丝毫没去在意。出了家门就从校服兜里掏出五块钱,跟李燕得意的道:“她不给就以为我没办法了,看,咱也有钱!”
李燕知道她毛骨朵花根儿卖了将近一百块钱,还是她事先提醒着让她别跟家里人说,留着自已以后好用。这不,这时候就显出自已有钱的好处了吧!
“燕子,多亏了你,谢谢啦!”
李燕瞥了她一眼:“算你这丫头片子有点良心,得,今天的中午饭你请了。”
“行,没问题,给你买点好吃的,俩素菜包子怎么样?”
李燕:“……敢不敢弄俩肉馅的?”
第二十六章 再见药材根儿
更新时间:2014…8…20 7:57:52 本章字数:3341
随着赛场上各项比赛的展开,场外各类小贩的叫卖声也此起彼伏。一毛钱一杯用色素和糖精勾兑出来的饮料、小指甲大小磨砂外表粉色的汽水糖、绿叶大扎的酸姜、还有冰凉甜爽的冰棍雪糕,各种小吃地摊随处可见。
这些无疑都构成了童年最难以忘怀的记忆,直到多年后都无法从脑海里边轻易抹去。时常梦里都还回荡着当时喧闹欢腾的场面,久久无法消散。
这场运动会,李燕是一个项目都没捞着,只在打旗走步方队里下场露了个脸,总算比那几个从头到尾坐冷板凳的同学强,她如是的安慰自已。
看着那些参加比赛的同学,手里捧着得到的奖品,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打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