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城市口水战 作者:老枪-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东莞下决心投资20亿元建设“中国著名大学科技城”,使之成为集高新技术制造、研发、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技术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科教与产业结合的创业创新基地。以此为契机,以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为主攻方向,加强与国际著名电脑生产企业的合作,设法引进电脑核心部件的生产,强化区域性产业优势。同时,辅助市内企业加快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的组建。在大学科技城的建设中,东莞将更侧重形成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已与国内清华、北大、武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山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协作关系。而大学科技城也已与上海交大、东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广东机械研究所和葡萄牙塑料与模具中心合作,为企业提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物料计划系统等在内的人才培训及技术后援。 
          
        种种迹象表明,东莞在厚积薄发,在谋求倾城之变。而它的意图也非常明显——直指苏州并超越苏州。     
        苏州隐忧:“东莞模式”走进死胡同?     
        那么,东莞谋变之后,东莞与苏州的城市口水战中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说实话,苏州不容乐观,因为今天的苏州有隐忧。     
        自从1993年明基首先入驻苏州工业园之后,苏州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台商投资的热土,导致今天的苏州与往日的东莞何其相似。     
        也许两地台资在市场定位、经营策略、产业层次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苏州经济的东莞化趋势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场与东莞的城市战争中,苏州的阶段性胜利难掩其隐忧:克隆“东莞模式”最终将苏州的发展拖进死胡同。         
          
        先来看一下何谓“东莞模式”?所谓“东莞模式”是这样的:由东莞提供土地,有可能是已建成的标准厂房,中国内地四川、湖南等省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最大的特点有三:外科手术式植入的、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将其总结为“三外模式”。 
          
        外科手术式植入,系指整个制造体系是从外部直接加入到该地区的,而非该地区自己的肌体内自发生长的、与该地区本土的文化、经济有血肉联系的产业体,这种产业体有一个天生特点:像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盛就去哪里,而且由于其“蒙古包”是组装式的,迁移起来也很方便容易;外资主导就不用说了,因为中国缺少资金和产业经验,产业投资需要由外资来投入,具体到东莞来说,台资的聚集是其一大特点;外向型,是指其主要的部件等从外部进口,产品也主要是打外销市场。在这一模式中,产业的利润主要由外资收获,地方获得的是税收(由于地方政府大量牺牲自己的税收收益,这一收益在前五年基本很少看到)、租金、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以及似乎凭空获得了一个产业体系;外来工则赚到少得可怜的工资。 
          
        的确,“东莞模式”有两大特点不容忽视:     
        第一,东莞模式的区位优势极为明显,深圳虽为特区,但发展制造业却有诸多掣肘。东莞站在深圳的背后,自然占了不少便宜,共同构成与香港的超级“前店后厂”格局。所以,有人讲,“东莞的成功没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因为它只不过是得了个地利的便宜。” 
          
        第二,东莞充当的仅仅是“装配工”的角色。尽管IBM的一位副总裁曾经说过一句话,形容东莞IT制造业在全球产业的地位:“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15分钟,全世界的电脑价格都会因此产生波动。”但是,由于这一切都不是建立在东莞的品牌与技术之基础上,所以它只是对“装配工”的一种安慰罢了。 
          
        在2001年的时候,苏州经济的东莞化趋势已十分明显,无论是苏州市区,还是昆山、吴江等县市,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动力都已变成了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其中尤其以台资最为聚集,这也是人们经常拿苏州、昆山来与东莞对比的主要原因;尽管与东莞系由镇、村来设立工业区、所收租金中大部分成为集体资产不同,苏州、昆山则主要是由市、县级政府来设立工业区,租金大部分成为国有资产,但是其靠收租和先少后多的税收作为主要收益的发展模式并无二致;虽然台资聚集上海、苏州时,所打的旗号是:珠三角打外销、长三角打内销,并且国内媒体还信以为真地认为珠三角利于外向、长三角是国内市场的制高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上海、苏州的台资企业仍是以外销为主,否则就无法解释上海港的货柜吞吐量何以迅速超越高雄等许多港口的原因何在,也无法解释台商对上海机场不能满足其迅速出货的大量抱怨,其内销部分,也并非主要走向华北、华中地区或就在华东地区消化,而事实上国内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华南。 
          
        应该说东莞产生这种模式还可以原谅,因为东莞原本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当地农民从未接受过工业化训练,若非由外科手术式植入,当地可能还处在与广东河源、汕尾等地类似的贫困之中,但是苏州的“东莞化”却一点都不能原谅。 
          
        因为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本来就有相当的工业基础,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代表了苏南农业地区自身的工业化努力(当然,这种努力同样得到了上海的资金、管理、技术和销售市场的支持),但这种努力被外资洪水一样的冲击完全打断了,苏州迅速沦为“三外”主导的所谓“制造业基地”。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苏州的经济本来可谓是一个十分健康的经济体,苏州人当时也很津津乐道于地方经济是“国有经济、乡镇经济与外资经济三分天下”。苏州国有经济曾经有过与上海国企一样的红火期,当地的家电产业以长城电扇、香雪海冰箱为代表,曾经有过“四大名旦”的说法,就连不起眼的牙刷这样一个小产品,苏州的“虎丘”牌牙刷也曾是中国的一大品牌。然而短短的十年时间,国有经济由于其体制瓶颈而终于轰然倒地,苏南乡镇经济也一直陷于“国企病”症状而不能顺利向民营经济转型,当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可以迅速给地方官带来业绩的“三外模式”大受欢迎之后,苏州就此沦落了。 
        
        而这一点似乎意味着东莞与苏州的城市口水战中将没有赢家。     
            
        大连VS青岛     
        谁打出了最后的底牌     
        大连和青岛如此相似,以至于提起其中一个城市难免会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当然没有两个城市是一模一样的,两个城市表面看来相似,但骨子里却有些不同。    
       
        在青岛,你可以不知道市长是谁,但你肯定知道张瑞敏,知道海尔、海信;但在大连,你可能知道有过一位非常出色的市长,但肯定说不出他们有什么著名的品牌。城市品牌与品牌城市对决的结果是——青岛与大连的实力对比发生了转变。 
          
        这两个城市的隔海相对注定了他们的口水连天。     
        青岛相信,大连已经被青岛击败,而且直到现在没有看到有任何重新取得优势的地方。青岛的崛起就是大连的沉沦,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的青岛市就提出了超大连?因为同一类型的城市只能有一座,中国有两个北京或者上海吗?在与大连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中,青岛赢了。 
          
        青岛有足够的资本傲视大连,他们认为大连连叫得响的啤酒品牌都没有,更没有什么啤酒文化,只是靠国家的政策倾斜,把啤酒节搞成一个毫无特色的节会,在青岛人看来这真有点东施效颦的意味。青岛认为大连人侮辱了“啤酒节”这个神圣的节日。 
          
        大连为什么会沉沦,如果对人来说性格决定命运的话,对城市而言同样如此。有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大连的城市性格:“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既是虚荣心的显现,也是现代文明在大连人心理体验的折光。 
          
        青岛在申奥上的出彩,对大连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北京成功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在申奥期间,大连、青岛、秦皇岛围绕海上帆船项目举办地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青岛凭借自身的优势,击败了大连、秦皇岛,成为北京奥运唯一的伙伴城市。加上近几年青岛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大连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连的重新崛起光写检讨书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打出真正的制胜牌。在这场城市口水战中,大连终于翻出了最后的底牌。     
        惊人相似的城市     
        大连和青岛,这是怎样的两个城市呢?     
        大连——东北最重要的口岸城市,为东北经济龙头,京津门户,是中国重要的工业、贸易、金融、航运城市之一,被誉为“北方明珠”。     
        青岛——山东第一大城市,为山东的经济龙头和最重要的口岸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被誉为“黄海明珠”。     
        青岛与大连是惊人的相似。①大连的国际服装节很有名,已经成为大连的品牌节日。于是,青岛从2001年开始也办起了青岛国际时装周的活动。②大连的国际航空、航海模型展很有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