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城市口水战 作者:老枪-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展——成都会展业已处于西部领先地位,成为成都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2005年,仅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展览达50个以上,会展数量以及影响力度均远远超过国内大部分城市。 
                  
        广告——作为各行业的展示平台和晴雨表的广告业,成都在广告投放、发布等方面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     
        而且,成都人不仅善于经营,也敢于消费。成都的商品零售总额、人均汽车拥有量在西部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总之,看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环境、历史整体中多角度来看。城市自然的多样性,成都最得天独厚。成都在中国三大自然资源交汇的地带,有南来北往的财路、大量的资源,说它是“第四”,并非名不副实。 
          
        但是杭州再次提出异议:成都算不上“第四城”,“第四城”顶多算是成都的一个理想。成都的围墙、皇城根已经被拆了,有名可数的池塘大多被填了,有书可载的河道已经被挖了,甚至好多老街道也改名了,能证明自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东西所剩无几。成都经济发展速度不如重庆,历史保留不如西安,旅游资源开发不如昆明。实在不能称为“第四城”。 
          
        成都现在俗有余、雅不足。比如餐厅里就餐时,成都人喜欢大声说话,所有人都在大声说话,结果谁也听不见。     
        现在的成都还是一座拼凑的城市,没有整体的概念。成都市民的生活本身是休闲的,却没有拉动其他人到这里来休闲。     
        成都,你的问题大了去了。     
        杭州软肋     
        杭州,千百年来每一个毛孔里都浸透着闲适和享乐主义的精神。似乎天生就是个“休闲之都”。     
        杭州,在2006年举办了世界休闲博览会,“休闲的能量”不可小看。昔日“杭州就是西湖”的“小杭州、旧杭州”如今已扩张成以萧山和余杭为两翼,沿江和跨江发展的“中国的杭州、世界的杭州”。此外,以研究休闲经济为宗旨的中国休闲研究会在杭州成立;投资20亿元、占地数千亩的世界休闲博览园在杭州修建;涌现出了像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宋城、杭州乐园、未来世界等一大批民营休闲、娱乐主题公园。杭州——“休闲之都”的气象已经开始显现。 
          
        那么,对于“休闲之都”,杭州真的是当之无愧吗?     
        杭州其实有软肋,作为“休闲之都”,杭州的硬件存在问题。据《钱江晚报》报道:杭州目前面临两大瓶颈——交通和电力。杭州的机动车以每天300辆的速度直线上蹿,日益暴露出道路交通建设的相对滞后。据调查,有57。8%的市民认为市区交通堵塞情况比较严重。这也许是杭州踏往“休闲之都”最大的“绊脚石”。试想,如果在去西湖的路上,单堵车就耽搁了个把小时,再旖旎的风光、再悠闲的心情也将因等待的烦躁而大打折扣。 
          
        再说电力,夜景的灯光照明不足也许是电力带来的最直接负面影响。“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在多少个夜里,眼看着通体明亮、璀璨剔透的宝石山,眼看着树影婆娑、灯影绰约的西子湖,闲适的心情油然而生。而电力设施的不完善,影响的不仅仅是风景本身,炎夏隆冬里被限电的酒店、商场本身就是“休闲”乐章的一丝杂音。 
          
        另外,杭州这几年的环境建设有目共睹,这本身就是杭州打造“休闲之都”的最大资本,可是休闲设施的建设却仍跟不上人们对于休闲活动的需求。世界休闲组织秘书长杰拉德?凯尼恩曾说过,休闲是一种渗入城市骨子里头的生活状态,社区的一个小型健身场所,广场的一场小型露天电影,池塘边的一次垂钓,都是休闲。国际上的休闲服务越来越注重规范性和配套性,并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在一些欧美国家,美容顾问、心理咨询师、调酒师、健身教练等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同时,他们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开始向个性化发展。在参加一些康疗型的休闲项目时,有关的服务人员将会就顾客的健康状况、个体特征提供相应的配套项目。从职业角色来看,国外的休闲服务岗位更为丰富,私人健身教练、私人美容顾问、网球陪练员、花艺师、品酒师、宠物顾问等都已经成为成熟的行当。这些在杭州目前都还不具备。 
               
        也许正因为如此,杭州这个休闲之都才让成都有那么多的口水产生。     
        茶馆之争     
        杭州和成都都是茶馆遍地的城市,也都以“茶都”自居。浓厚的积淀、良好的氛围让成都和杭州的茶文化根深蒂固。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休闲之都争夺战中,它们谁都不服气谁。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成都以自身的茶馆数量傲视杭州。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巷计516条,而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1935年,成都《新新新闻》报载,成都共有茶馆599家,每天茶客达12万人之多,形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十万大军”,而当时全市人口还不到60万。去掉不大可能进茶馆的妇女儿童,则茶客的比例便无疑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况且,12万人进茶馆,一天下来,得喝掉多少茶叶,多少光阴?有如此之多的茶馆和茶客,成都,自然也就把自己叫做“茶馆之都”了。 
          
        其实,即便在今天,成都的茶馆恐怕也仍是四川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在成都,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会闪出一间茶馆来,而且差不多都座无虚席,茶客满棚,生意好得不敢让人相信。究其所以,也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市民中茶客原本就多,二是茶客们喝茶的时间又特别长,一泡就是老半天。一来二去,茶馆里自然人满为患。难怪成都自己不无夸张地说,成都人大约有半数左右是在茶馆里过日子的。至于另外一半,则多半进了火锅店。 
          
        而杭州却以“半观风景半饮茶”的城市特色来俾睨成都,讲究的是功夫在茶外。不错,杭州人承认在茶馆数量上比不过成都,但是杭州有西湖。西湖以其波光粼粼的一池秀水和婀娜多姿的身姿,把湖边的茶楼装扮得如人间仙境。到了杭州,如不去湖边的茶馆坐一坐,就如同失去了一份游仙境的风情。位于湖滨六公园与圣塘景区的湖畔居茶楼,倚湖依城,在水一方。茶楼号称“品天下好茶,赏西湖美景”。在湖畔居或临窗、或露台,或一杯龙井、或一壶乌龙,美景、茶香美不胜收。让杭州人骄傲的是,金庸先生到茶楼喝茶后,还留下了“湖畔品龙井,人在天上行”的感叹。沿西湖30余里的湖岸边,多是赏景品茗的好去处。如六公园紫藤林间的三雅园茶室,“十八相送”长桥边的藕香居茶楼,西泠桥侧的镜湖厅茶座,断桥东面的望湖楼,西泠印社的四照阁等,这些湖边茶楼无不充满诗情画意。在孤山东侧的平湖秋月茶室,皓月当空时,坐在眺湖平台上把盏望湖,真有欲羽化成仙之感。所有这些,成都有吗?! 
          
        杭州人讲究功夫在茶外,不仅仅是玩虚的,还以杭州人的精明来实的。杭州茶馆以茶点著称,特别休闲,比较著名的有“青藤茶室”、“蓝宝茶楼”、“心源茶室”,等等。与服务呈粗线条的成都茶馆相比,这些茶馆讲究服务细腻,时不时弄些“小恩小惠”讨消费者的欢心。比如出名的“五小”服务:小技巧、小折扣、小礼品、小客套、小特色,便是这些杭派茶楼特有的,从奉送点心到自助茶点,也都是这些杭州茶馆率先推出的。就是这些元素,构成了被外界称为茶馆发展的“杭州模式”。可以说这种茶楼充分体现了杭州人喜欢凑热闹扎堆的“杭儿风”文化以及讲究实惠的“小乐惠”文化。 
          
        当然在成都人看来,精明的杭州茶馆逃不出“小气”二字。他们以中国茶道最后的守护者自居,小心翼翼地看护着老祖宗的茶文化。时代虽然变迁了,但成都茶馆依然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依然是一水的矮桌、竹靠椅,依然是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头”组成的盖碗茶具。人们品茶时用茶船托起茶碗,既可免于茶碗烫手,又可防止茶水溢出;茶盖盖住茶碗,既便于控制水温保持茶叶味道,又可以搅动茶水加速与茶叶的融合,从茶盖与茶碗的缝隙中啜茶,还可以避免将茶叶吸入口中。成都茶馆的堂倌个个身怀掺茶绝技,茶馆生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堂倌掺茶技艺是否娴熟老道。茶客只要一进茶馆,堂倌便会先声夺人,又是端椅子又是抹桌子,热情周到地安排座位。待客人坐稳、点出茶名之后,稍迟堂倌便会提来锃亮的紫铜水壶,手挟一摞足有20副茶具,挥手之间只见茶船子满桌子绽花,又一个个有条不紊、恰到好处地摇晃到每个客人面前定位。堂倌随之将已经装了茶叶的茶碗放在茶船上,左手扣在茶盖贴住茶碗,右手提着水壶,只见水壶一收一放之间滴水不漏地把水注满茶碗,全部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独具一格妙趣横生。这掺茶技艺透着一股浓浓的川味,令客人尚未饮茶便茶兴已浓。 
                  
        关于茶和茶馆,杭州和成都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打不完的口水战。     
        川菜东征     
        如果说杭州和成都在茶馆话题上的口水战打得难解难分,一时胜负难判的话,川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