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映禛心 作者:依颖(晋江2014.1.16完结)-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阿哥,落儿陪你走走吧!”说着望了一眼胤禛。
  “好。”说着胤禛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永和宫。
  我和胤禛两个人走在宫中的林荫小道上。
  “心里不舒服吗?”我望着胤禛。
  “什么?”胤禛吃惊地望着我。
  “你心里不舒服吧!”我又一次重复道。
  “没有。”胤禛立即否认。
  “胤禛,没有关系的,你还有我。”说着环住他的腰。
  “不瞒你说,我的心里是不舒服,他也是我的额娘啊!为什么偏疼六弟和十四弟。”胤禛的语气之中有一些难过。
  “你从小不在德妃的身边,你的性子又偏冷,让德妃总感觉你不在乎她这个额娘,所以啊!就是这样的结果了。”我望着他无奈的说。
  “你是说我还不够好,每天定时的请安,还不够吗?”胤禛冷冷的说。
  “胤禛,她是你的额娘啊!每天请安怎么够呢?你要记住她的生日,然后送上一份礼物,那样她会很开心的心里的隔阂就没有那么深了。”我望着他心疼的说,谁说胤禛不疼他的额娘,这一切都是无奈啊!谁让德妃偏疼胤祯呢?他的心里一定也很痛吧!
  “落儿,我只要你,只要你。”
  “傻瓜,我说过,我的胤禛会成就你的梦想的,‘自古英雄多寂寞’这是你经常说的,不要忘记了,只有你才是我心中最棒的巴图鲁。”
  胤禛听我说完紧紧的把我搂在了怀中。
  落儿,能够遇见你,我今生是多么的幸运。
  #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说实话这上元节一到也就意味着这新年快要结束了。从宫中出来,是得到了康师傅的允许,不过这是我求来的,所以还是我的面子大,这些阿哥统统不是我的对手,可是康师傅面的红人也是不好当得的啊!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你在想什么。”胤禛又一次拉住我的手,“怎么那么心不在焉的?”胤禛心疼的说。
  “不是有你了吗?”说着我望了一眼胤禛。
  “你呀!真是没有话说了。”胤禛的语气之中有些无奈。
  “落儿,你看这个灯谜的答案是什么?”胤誐提着灯笼走到我面前。
  “三凤求凰?”胤禟望着这我。
  “双龙会。”我想也不想的回答。
  “为什么啊!”胤祯、胤祥望着我。
  “明代解元徐文秀偶遇蔡兰英双方一见钟情。徐文秀乔装打扮后至蔡家做书童与兰英恋情为蔡母识破;被赶出蔡家。蔡母打算将兰英许配给昌太守之子昌仪;范兰英不从乔装书生逃离家中;后被微服访御史陆朝龙收为义子取名陆英。文秀、仪范、陆英参加京举行考试均一榜分别中得状元、傍眼与探花;主考官乃兰英之父蔡尚书;老眼昏花招陆英为婿;3顶花轿一齐至蔡府迎亲。蔡老夫妇得知真相后措手不及最后同意兰英自择佳婿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此谜意思是,说是三凤求凰,实际上,其中一人为女性,其他二人才是“龙”(指男性),也就是说,只有‘两’个‘龙’,所以叫‘双龙会’。所以啊!这个谜面的答案是‘双龙会’。 ”我微笑着解释。
  “好刁钻的谜面啊!”胤誐挠挠头。
  “十弟,我看是你太笨了吧!”胤禟笑着打趣。
  “九哥,我哪有这样啊!”胤誐不满的说。
  “小姐、小姐,快看看这个谜面的答案是什么呢?”凌蝶满头大汗的跑到我面前。
  “瞧瞧,你累得满头大汗。”说着拿着手绢给他擦汗。
  “谢谢小姐。”凌蝶有些受宠若惊地说。
  “好了,说说吧!什么谜面?”我望着她。
  “‘墙上挂灯谜’”凌蝶望着我。
  “你怎么想知道这个谜面啊!”我望着凌蝶。
  “小姐,我拉着你去看看吧!”说着凌蝶拉住我,向前走去。
  “这是什么下人,一点规矩都没有。”胤禟不满的说。
  “九哥,这叫体恤下人。”胤祯望着胤禟。
  “好了,十三弟、十四弟、我们走吧!”胤禛望着他们。
  凌蝶拉着我走到一个猜灯谜的面前。
  “小姐,就是那个,哪个好漂亮啊!”月凝指着那副玉镯。
  真的是一对很精致的玉镯。
  “小姐,本来我和凌蝶想给小姐一个惊喜,可是奴婢太笨了。”说着凌蝶和月凝沮丧的说。
  “你们这两个小丫头啊!”我望着他们笑了笑。
  “小姐,你知道答案吗?”月凝望着我。
  “我取得那个玉镯送你们一人一个。”说着我望着他们。
  “老板刚才那个谜面的答案是壁虎!”说着我大声的说着。
  “小姐你回答的是正确的。”说着少年抬头望着我。
  竟然是余鱼同,怎么会是余师兄,难道他沦落到这个地步,不对啊!他可是天地会的堂主啊!
  “小姐,我这里还有几个谜面,不知道小姐是否肯赏啊!”说着陈家洛走了出来。
  “好啊!”我微笑着。
  “建国方略。”
  “玉。”
  “绝妙好言。”
  “狼狗。”
  “羌音打破苍暮声。”
  “枪。”
  “相依相伴对残同。”
  “羽。”
  “小姐可真是聪明啊!那就请收下在下的这对玉镯吧!”说着陈家洛把玉镯递给我,好想还有一个纸条。
  我手下玉镯,顺便把纸条收好。
  “来,玉镯给你们带上。”说着把玉镯带到他们两个人的手上。
  “小姐……”
  “好了,好了。”我打断他们要说的话。
  “落儿,你是不是饿了,刚在看你在宴席上都没有怎么吃。”胤禛望着我。
  “好啊!好啊!”我摸摸自己的肚子,还真是有一些饿了。
  我们来到一个酒楼面前走了进去,小二带着一脸皱眉的笑迎了上来。
  “哟,客官,里面请、里面请。”小二一脸的谄媚样。
  “小二,给爷来一间大的包厢。”胤禟望着小二很阔气的说着。
  “好嘞,几位客官楼上请。”我们跟着小二走上楼。“来,这边请。”小二拿着肩上的抹布擦了擦桌子,“几位爷请坐。”毕恭毕敬的请我们坐下。
  “几位爷,有什么需要。”
  “落儿,今天我请客,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胤禟望着我认真的说着。
  瞧瞧,真是一个财大气粗的九爷,你可真是大神啊!不过既然是你请客,我肯定不客气。
  “小二,你这儿可有什么特色的菜啊!”我望着小二认真的说着。
  “我们这儿有的可多了,像什么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丝、烩鸭腰、烩鸭条、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鲤鱼、烀烂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卤煮寒鸦儿、麻酥油卷儿……”伙计滔滔不绝的报起了菜名。
  “好了、好了,你这儿有什么特色的菜给爷上来就是了。”胤禟不满的说。
  “好嘞,几位爷,等着啊!”说着转身就离开了。
  唉!这可真是财大气粗的范,真不愧是数字中最有钱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  


☆、第035章 踏青记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北京民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
  踏青在济南也是历史悠久,老济南人都能说出踏青的来历。明朝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诗中有按语说:“三月,士女竟相出城南下院踏青,山南花开最胜,犹是太平光景。”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
  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
  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落儿,你怎么这么开心啊!”胤禛望着我语气里面是不明所以的情绪。
  “四哥,你不知道,我上一次只在苏州呆了一段时间,都没去杭州,我可是很想去看看那个雷峰塔!”说着我望着胤禛微微一笑,杭州倒是去过,只是没有去过雷峰塔而已。
  “落儿姐姐,你可真是让人无语。”胤祯望着我一脸的鄙夷。现在的胤禛和胤祯的兄弟情谊还是在的,为什么到了后期的时候,胤祯要帮着胤禩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