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艺生活-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七十六章 争议
姜闻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不过决定奖项的不仅是那九位评委,还有场外因素。
有意大利媒体报道了一些小道消息,由于意大利电影行业这些年一直疲软,意大利电影好多年没有拿到金狮奖了,境况颇为尴尬。
在自己国家举办的电影节,奖项都被其他国家的电影人拿走,让他们情何以堪。
今年有一部意大利本土影片入围,在意大利国内反响不错。
有消息称意大利的政府部门给电影节的组委会施加压力,一定要让这部影片获得大奖。
在颁奖前夕,本届电影节组委会的主席突然提交了辞职信,更加验证了上述说法。
你给我施压,我不干了还不行么?
就是这么任性。
这位主席在辞职信中抨击电影节的竞赛制度,提出应该取消竞赛,只颁发一个奖项,那就是“观众最喜爱的影片”。
不过,他的这种想法显然得不到支持。
大家过来就是为了拿奖,就是冲着威尼斯电影节的名头来的,所以,颁奖还会照常进行。
“劳达迪奥太冲动了,我知道主席的职务不好做,可他这么说会把电影节变成一般性的影展,降低威尼斯电影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马克穆勒反对道。
“传言是真的么?”姜闻询问道。
“我也不清楚,劳达迪奥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辞职的。”马克穆勒含煳道。
马克穆勒作为意大利人,不好评价这件事,这毕竟不怎么光彩,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电影节对外宣传自然是公平公正,黑幕都是媒体的爆料,电影节绝不会承认有黑幕。
姜闻倒是能理解,华国国内的电影节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不管怎么说,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在争议声中走到了尾声。
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操作下,《回家》的首映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女性题材加上女囚救赎的主题,得到了意大利影评人的青睐。
欧洲的影评人最喜欢那种道德和伦理交织的影片。
这样他们才能有一展所长的机会,挖掘影片背后的人性,影评人为什么不喜欢商业片,还不是因为商业片没什么东西可写。
《回家》中牵扯到家庭伦理、道德挣扎和罪犯救赎。
还有包容和理解,人性和罪恶,这让影评人有了用武之地,纷纷撰文分析这部电影。
林晓玲突然发现自己拍的电影竟然有这么深刻和复杂的内涵,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
“他们写的和咱们拍的是同一部片子么?”林晓玲惊讶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有不同的解读很正常,欧洲这边和咱们的文化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徐晶蕾解释道,“芭芭拉不是说了,也就是在欧洲才会这样,到美国就不会有这种反响了。”
“我是觉得没他们说的那么好,有点不好意思。”林晓玲嘿嘿笑道。
“你就得意去吧,影评人给出的分数都很高,芭芭拉正在争取影评人大奖呢,要是拿到的话咱们也不算空手而归了。”徐晶蕾满意道。
“合着你对我这么没信心啊,我还想拿其他的奖项呢。”林晓玲不满足道。
看了这些好评,林晓玲有了底气。
在颁奖典礼之前,芭芭拉给《回家》运作了两个奖项,分别是意大利影评人大奖和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特别奖。
这属于电影节的周边奖项,每年都会有一批各种名目的小奖,或者说是安慰奖。
华国国内的读者可能搞不清楚这些乱七八糟的奖项,其实很简单,只要不是像金狮奖那样的几个大奖,其他的奖项基本上都可以无视。
当然,对于得奖人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和荣誉。
姜闻的追求和林晓玲不同,他对小奖没兴趣,要拿就拿大奖。
《许三观卖血记》是争夺金狮奖的热门电影,葛尤是最佳男主角的有力竞争者,他本人也想拿到最佳导演的奖项。
马克穆勒虽然支持姜闻,却不太乐观。
意大利电影有十年没拿过金狮奖了,再说,本届评委会主席是意大利人,评委会主席和普通评委不同,主席有权利做出最终决定。
在一片争议声中,威尼斯电影节的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两部华语片入围,现场自然有来自华国国内的记者。
红毯上,林晓玲和徐晶蕾三人格外引人瞩目,姜闻和陈憧同样神采飞扬。
记者心里清楚,《许三观卖血记》没有通过审查就参加国际电影节,影片在国内肯定会被禁掉,就算是拍了回去后也没办法报道。
所以,他们把更多焦点对准了《回家》这部电影。
正如媒体预料的那样,评委们最终把最佳影片金狮奖颁给了意大利影片。
《许三观卖血记》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影片银狮奖,葛尤凭着这部电影拿到了威尼斯影帝,银狮奖虽然没有金狮奖那么有分量,姜闻总算是有所收获。
让人意外的是林晓玲凭着《回家》拿到了最佳导演银狮奖。
据说是两位女评委卖力推荐的缘故,女性导演本来就不多,《回家》这种题材容易获得女性的好感,这才有了这座导演银狮奖。
颁奖结束后,意大利媒体相当矛盾。
一方面他们对意大利影片拿到金狮奖感到高兴,另一方面觉得有损电影节公平的原则。
欧洲其他国家的媒体没有这种顾忌,直接宣称这届威尼斯电影节有黑幕,受到了操控。
有评委说出了内幕,大多数评委不看好那部意大利影片,最后是评委会主席一锤定音,才出现了这样具有争议的结果。
姜闻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感叹时运不济。
林晓玲则没有这种想法,对她来说这个结果已经超出了想象。
威尼斯的最佳导演相当有分量,尤其是在国内,说出去有面儿。
“我的压力好大啊。”在回去的飞机上,林晓玲抱怨道。
“你都拿奖了还有什么压力?不像我们就是陪跑来的。”徐晶蕾揶揄道。
“就是这个奖给我的压力,一下子站的那么高,要是下一部片子拍不好怎么办?肯定会被骂啊。”林晓玲患得患失道。
“你就作吧,懒得搭理你。”徐晶蕾无语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处罚
《许三观卖血记》和《回家》虽然都拿了奖,但在国内的待遇截然不同。
媒体上对《回家》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对《许三观卖血记》则是遮遮掩掩,顶多是一个豆腐块的新闻,重点放在葛尤拿奖上。
欧洲三大电影节,葛尤拿了两个影帝,还剩下一个柏林电影节。
只是《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在国内被禁了,有媒体私下称唿葛尤是“禁片影帝”。
这就冤枉葛尤了,葛尤的胆子不大,他可不是故意这么演,而是赶巧碰上了,他就不是那种敢于和总局对着干的人。
传统媒体不方便报道,网络上倒是没事,各大论坛上都有相关的消息。
这时候,网络监管还不是那么的严,上面还没有重视这一块,大家发帖子聊天相当自由。
好梦公司旗下的时光网首先发布了消息,祝贺葛尤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还给葛尤做了一个专题回顾,细数他这些年拍过的电影。
对于华国的电影圈来说,这可是一个大新闻。
“太张扬了,这样不好。”葛尤担心道,“姜闻回来还不知道总局那边怎么做呢,他这回怕是不好过关,我的检查都写好了。”
“尤哥你也太积极了吧?”林子轩惊讶道。
“养成习惯了,上山下乡那会没少给组织写检查,要写的深刻,一遍不行还要写第二遍,有回我写了五遍还是不过关,后来没辙了,抄了一份别人的检查。”葛尤淡定道。
事情没有葛尤想的那么严重,《许三观卖血记》本身的问题不算大。
总局同样在关注,要看势态的发展而定,这部影片毕竟拿了奖,外媒并没有太多的负面报道,没有造成不良的影响。
每一部电影都会有负面的报道。
《回家》在威尼斯放映的时候,有国外的媒体认为华国的法律制度存在漏洞。
或者说在这个案子上法律缺位了,没有给犯人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从而导致犯人坐了十七年的牢,如果有法律援助的话,犯人可能早就出狱了。
八十年代,国内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存在着粗暴执法的现象,很少有律师为犯人辩护。
有的家庭根本没想过请律师,也没有钱请律师。
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概念不同,临时起意和蓄谋已久同样存在着量刑的问题,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决差别很大。
这些是能够争取从轻判决的法律依据,在电影里没有表现。
出现了这种报道,总局对《回家》这部片子有了一定的顾虑,在国内上映没有问题,却不会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了。
这就是负面报道带来的影响。
《许三观卖血记》同样有负面报道,国外有些媒体歪曲电影里的情节,这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大部分是正面报道。
姜闻回国后,总局下发了处罚通知。
由于《许三观卖血记》违规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对导演姜闻处以两万元的罚款,并禁止其两年内使用海外的资金拍电影。
意思是说不允许姜闻拍合拍片了,只能用国内的资金拍片。
这比禁止执导电影的处罚要轻的多,对姜闻基本上没有影响,以他现在的名气,国内的影视公司愿意给他投资的不在少数。
“我就说没事吧,都是自己吓自己,大不了我用国内的资金拍片子,还省得被那些老外管着,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姜闻轻松道。
“有头绪了么?”王钟军询问道,“我们华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