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子为道-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烊献郑挂焯烊ハ搿2唤鼋鍪腔嵝矗崛希挂芯科渲性毯男畔ⅰR桓鲋桓鲋牵徒谈颐钦饷炊啵谈颐茄胺椒ǎ宋颐羌宋颐前凶樱菇涛颐翘焯煸趺醋觯衷诨赝废胍幌耄ィ∫郧罢娌换崛献郑娴亩涣苏饷炊唷F涫邓髅靼装赘嫠吡宋颐钦饷炊喾椒ǎ颐嵌疾恢溃得髅挥姓嬲厝鲜端衷诤昧耍鲜端耍颐钦媸堑玫街橇恕R簿吞岣吡宋颐堑闹橇Α⒅巧毯椭悄埽烧饧父鲋牵捅涑芍腔哿恕! �
做事要学会“三入”
我常讲,做事要学会投入、切入、深入。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投入,就是讲日益,天天都要精进,必须投入进去,不投入不行,打一日鱼,晒三天网,泛泛而谈没有一个中心,没有一个目标不行,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仅仅是投入。哎呀,我看的书多啊,我学富五车,这样还不行,还要切入,何为切入呢?就是找一个切入口,如果交一个任务让你去办,给一个课题让你做。你找了一大堆资料,花了好长时间作了一大堆,结果找不到切入口,反被那些资料淹埋了,岸在何处?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这样就必须找到切入口。切入口从哪里来?就是你灵机一动,就是灵光闪现,也就是灵感,这灵感就是切入口,只有找到切入口,才有你的特色。
如写文章,必须找到切入口,这文章才会精彩,才会有特色,只“切入”还不行,如砍木头时第一斧头下去就切入了,这就是切入口。但这样切入就行了吗?还必须再“深入”,才能够将木头砍开,你这个课题就迎刃而解了。但它的前提就是要从这个问题上深入进去再去研究,这样才能有结果。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得到了知识后,智力、智商、智能都随之提高了。
第一部分为道“三重景”之为道要与时俱进—智(2)
从“知者”变成“智者”
知者与智者是有区别的。知者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二而不知其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就是“这样”,意思是,知道它是这样,而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
而智者就不同了,智者第一能“知其所以然”;第二能把各个方面的知识,如从书本上学到的,自己观察得到的,别处听来的,或是自己思考来的,等等,都能融汇贯通。不会贯通是不行的,这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串不起来,而是A是A,B是B,C是C,不能串成一体,变成一个立体的、新的知识,这就是死知识。只有融汇贯通了,才是活知识;第三是自知之明,就是要知道自己,明就是知。所以必须了解自己,那样就不会自满,老实想到自己的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应该天天精进,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第四个就是明辨是非,就是对一些事物要怎样正确地理解它,怎样正确地分析它,这就是智者所俱备的几个特点,它与知者是有区别的,是“知”的升华。
“心动”才是动
有一个大家所熟悉的故事叫做“风动,幡动,心动”。许多人演讲经常会提到这个公案。这个故事是:一天,慧能大师到一寺院里去,看见两位僧人在那里争论,争论什么问题呢?他们看见风吹幡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位说是幡在动,两个人正在争论时,慧能大师走过去,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心在动”。这个问题用公式表示为:前者说A不是B,后者说B不是A。六祖说不是A,也不是B,是C。有人会问,这不还是“是”与“不是”吗?慧能大师不也是一个大俗人吗?他不也是有分别心吗?他所讲的“心动”,也不比“风动”、“幡动”高明多少呀!
实际并非如此,慧能大师的境界之高一般人很难理解得到。那他高明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他高明在人的六识之中,他给识一个升华。因为风动、幡动都是前五识的感官认识即眼、耳、鼻、舌、身对色、声、香、味、触所产生的五识。而心动是第六识意根产生的法识,第六识是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六根是生理现象,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物理现象;慧能大师第一个高明之处,就是把人的生理功能、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上升为心理认识,变成一种新的智,这就是使知识升华到智。这也就是他的教育方式很活,不仅把你的知上升为智,还要把你的智上升为慧,但他不直接给你包办代替,他只给指一下路,后面的路你自己去走吧!后面还有什么路呢?那就是第七识、第八识,也就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第八识又称为种子识,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什么风在动,为什么幡在动?为什么风吹幡能动?为什么心也跟着动?这些慧能大师都留给他人自己去悟,所以大师被后人所敬仰,被称为一代导师。因为他的教育法是启发式,是无为法,是佛教的教法。
第一部分为道“三重景”之为道的智慧
“慧”字告诉我们什么呢?它上面是两个丰字,丰是什么意思呢?
易经里面有“丰卦”,丰卦象征丰盛,丰盛时自然就亨通,君王能使天下丰盛,故不必忧愁;如日中天,阳光普照,万物生长,必然获得丰满的果实,这是丰的意思,而慧字上面是两个丰字,是双丰收。
中间是一个什么字呢?我们换个方向看一下,原来是“山”字,山在易经里面有一个“艮卦”,艮卦是象征山,它的卦德是“止”,它强调的“不是完全静止”。
这是一种无为无不为的境界,就是该静止时则静止,当行动时就行动,这是根据大自然法则的静和动: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绝不出手,这就是动与静,不失其最佳时机,这样前途自然光明,这里强调了一个适当时机的问题。适当时就有为,时机不适当时则不为,也就是无为。
在为学中,这样就会与上下情绪相应和,各方面的关系都能相互交流,相互支援,知识就能融汇贯通,打成一片。这样就能应用自然,就成了慧。
慧字的下面是一个“心”字,那心字说明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下“猴子捞月”的故事:一只猴子看到水井里面有个月亮,就杞人忧天,哎呀!不得了,月亮掉到井里面去了。聪明的猴子们就一个接一个地挂到井上边的一棵树上,然后就到水里面去捞月亮,却怎么捞也捞不着,还是最上面的一个猴子,抬头一望,“哎,月亮在天上”。这就说明,猴子也很聪明,它们知道上面一个拉着下面一个,一个接一个地到井底去捞月亮。
这是它们聪明之处,但它们没有智慧,因它不知水里面的月亮其实是月亮的影子,真的月亮在天上,如果不是有一个猴子无意看见了,它们还不知怎么样呢?有一幅对联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中国禅宗三祖寺作为山门的一幅对联,由此启迪众人的智慧。
关于月亮,禅宗有这么一则公案,有人问一禅师,“什么是禅?什么是佛法?”这位禅师用手向天上一指,指着月亮。是看他的手指呢,还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月亮呢?如果只看手指,那永远无法看到月亮;如果沿着手指的方向向上望,就能看到月亮了。
无论是圣人还是老师教你知识,他只是给你指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老师、导师,他们都是这样的牧童,指路的牧童一指杏花村,就知道方向了,但这还必须自己找,杏花村在何处呢?自己心里已经明白了,这就是“心”,你自己心里已然有了方向了,就能找到杏花村,找到酒家了,那就得到了慧了。这就是恰到好处了,这就是智慧打成一片。
“结果自然成”就是这个意思,结果什么都有了,不但有果子,连种子都有了,连以后的希望都有了,以后的收成更多了,这样就结果自然成了。
这一讲讲了“知、智、慧”这三个字,是智告诉我们,是我们的老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造的字,从字形、字义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的,你们应向“字”的信息中,向我们的老祖先的智慧请教。我所讲的只不过是舔舔老祖先的口痰而已。
第二部分为道“三人行”之借鉴“他”的为道
与最高贵的人交谈
三个人称代词,“他”是第三人称,“你”是第二人称,“我”是第一人称。为什么要用这三个人称代词作话题呢?
“他”。他人的东西可以借鉴。西方人对于我们来说是称为“他”。而他们也同样崇拜东方人,学习东方人。西欧有一位学者将他的“书房”称为“孔庙”。他就是很欣赏中国儒家的思想,甚至认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论语》传到西方以后,一下子叩开了西欧中世纪那“黑暗的大门”。至于历史作用,那是历史学家来评论的问题。
我们对他人、前人、古人、外国人的知识、智慧如何去借鉴呢?我想主要的手段就是阅读,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对于阅读,我们应该欣赏一下一些哲学家的经验。培根在《论学问》一书中讲到阅读,他讲:“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读一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的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笛卡尔在《论正确指导心灵的方法》中讲:“阅读所有的好书,的确如同与历代最高贵的人交谈一样”。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所生活的时代是很有限的,你不可能与那些圣人、伟人、贤人、哲人都能面对面地去交流,去听他们的演讲,拜他们为师。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书,把几千年前的圣人请下神坛,去跟他交流。千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