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子为道-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单独地看“益”,益就是集中精力专攻学习。上面也讲到了一点,这里就不多讲。我们可以用《菜根谭》里的一句话概括。    
    《菜根谭》云:“心地纯净,方可读书学圣。”要做到内心纯净,不就是损去内心的一些杂虑,使内心纯净吗?    
    (2)益卦与损卦,有一个“损上益下”与“损下益上”的问题,这个上与下,是指上卦与下卦,那么我们将它换一种说法。在六十四卦中,上卦实际又叫外卦,下卦又叫内卦,根据天圆地方的说法,天在上,地在下;依据天文科学,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天在外,地在内。所以,我们这里按内、外来讲。    
    “损上益下”就是叫损外、益内,损外就是损去学习、工作以外的那些杂务、娱乐,或尽量减少。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要,减少也是损,但不是废弃。那益内就是增加学习、工作以内的学习时间。    
    (3)相反,“损下益上”,即损内,益外。损内就是损去内心的杂念、妄想与烦恼。那益外,就是对社会、对工作多用一些时间,做好本职工作,多做一些公益的事。这样你的气质、你的形象、你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增益。这是不是很自然的?这损与益,内与外,条理也很清楚。    
    我们从“损外益内”与“损内益外”中就可以总结这么一句话:“思虑减损,则精神不耗;物欲减损,则大业可成”。这里的“思虑减损”不就是损内心的杂念、妄想与烦恼吗?“精神不耗”不就是指你的气质、你的各个方面都增益了吗?“物欲的减损”不就是指学习、工作以外的那些物欲吗?“大业可成”不也就是指工作、学习增益了吗?    
    所以我认为,“思虑减损,则精神不耗;物欲减损,则大业可成”作为概括益与损是最合适不过的。    
    


第七部分为道“与时俱进”之天行健(1)

    终日勤勤    
    上面讲了“益卦”与“损卦”中的“与时偕行”,“乾卦”也是“与时偕行”,那怎么理解呢?就是“天行健”。健,就是勤勤,运行不息。    
    “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也就是终日健健,终日勤勤,这勤勤是干什么事呢?就是用于学习与工作的。专打游戏机不是勤勤。    
    乾是健的意思,健是天地运行之道。天地要有一条运行轨道。这里我们再回到时间上来,刚才讲到了健是道,这运行轨道是空间,时间与空间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要回头再看看时间。那时间产生后与运行轨道又是什么关系呢?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的话。    
    埃斯库鲁说:“时间使一切发生着变化。”    
    《旧约全书·传道篇》说:“万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采摘所种之物亦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孝爱有时,憎恶有时;战争有时,和好有时。”    
    这里列举的种种现象都是相反的东西,都有规律,都是在时间中间发生的,都是沿着时间和空间的轨道运行的。两条轨道中间的一条轨道,这就是道。老子曾讲:“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是说不出来的,是无以言状的,一说就错了,一说就不是那个东西。讲到这里,你们会问:“你这不是说出来的吗?怎么讲一说就错呢?”这里不是我说的,而是《易经》上说出来的,是八卦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呀!当年伏羲从自然中获取了信息,于是他概括这些而信息作了八卦。是不是这么回事?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    
    易,移也    
    “系辞传”中讲“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甘肃天水有伏羲庙,进大门,门上的大匾就是“与天地准”四个大字。对《易经》研究了七十多年的金景芳先生,他一再地感叹,他讲孔子的这句“易与天地准”太了不起了,太不可思议了。这句话是非常有份量的,是言语难以表达的,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不妨再看看时间是怎么来的,《易经》为什么称为易,卦为什么叫卦呢?前面我们也讲过了,这里再重复。易字上面一个日,日下面“勿”,就像晷,是古代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上面挂几个飘带一样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上面是日,下面是那晷上的飘带,是测量日影的。易的音是同影的“移”字偕音,表示时间和空间都在移动,都在变化,是不是这么来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很吻合?    
    我们再看看卦。卦的左边是圭,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圭尺,这尺是五寸长,现在经常用的一个词“臬”,就是标准,标志法式。这圭就是测量日影的,就是用一个八尺长(古代八尺为一丈)的竹杆来测日影,叫“立竿见影”。杆立起就能见到影子,这就是圭的来历和本义。那右边的卜呢?卜就是杆子投下的影子。圭是测量影子的,测量影子的长度叫做卜;将它记录下来就是卦,既表示空间方位,又表示时间。    
    那什么是道?这道就在这乾、损、益三个卦中间,就在“与时偕行”的含义之中。为了做到“与时偕行”,必须“自强不息”,必然有损有益。其“不息”、“损”、“益”,具体表现在日影的移动上,先民们根据日影的移动,测量其移动的时间和位置,并以此作为日常生活、生存的依据,这就是“卜”。    
    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由古代的圭和晷演化而来的。我们可以想像,我们的老祖先是怎么发现这个测影的方法呢?可以猜想,当初先民从树林的树影启发而来的,然后就专立一个杆子来测时,后来又在上面挂上旗幡,祭祀的时候挂上旗幡表示庄严。这就是先有了圭,再有了测量的卜,卜以后再记录下来就成了卦,后来由八卦演变成了六十四卦。这个过程是很自然的,“易与天地准”,以日影为标准而判断时间和方位。    
    


第七部分为道“与时俱进”之天行健(2)

    全在一个“准”字    
    我们再看看“道”,易经中有“天道”,有“乾道”,乾道就是天道。天道就是时间与空间,空间就是宇宙天体运行的空间轨道,这就是天道。还有地道,地球必须围绕太阳转,地球有地球的运行轨道。再就是人道,人道也要按规则运行,不能违背自然法则。天、地、人三才,难道人有另外的轨道吗?如“日出而做,日入而息”,这是一个作息规律,人是不能违背这个规律的。    
    还有一个“君道”,君道就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他也不能违背这个道嘛。历法就是君道,也是根据天体运行规律制定的。    
    再一个就是“臣道”,“臣道”是跟“君道”走的,家道也是跟着“天道”走的。一个人家兴旺不兴旺,首先视其家道如何。曾国藩的祖训是:早上起来,太阳升起之前,就洒扫庭院,迎接日出,就是家道,所以他家道兴旺。他的家训也是“与天地准”,所以他们家至今兴盛不衰,人才辈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这么一看,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理念:“与时偕行”就是“与天地准”?准就是与道相应了。那么我们智慧的源头在哪里?就是一个字,就是在“道”中。你只要明白了“天”这个轨道是怎么运行的,地又是怎么运行的,人就应是怎样为道,万物应怎么生长。万物生长也分季节,侯鸟也是根据天道的规律迁飞的。动物的繁殖、植物的生长过程、大海的潮讯、春夏秋冬的交替等,都是根据天道来的。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方位不也是根据天道来的吗?    
    无论是什么都是根据天道来的,只要这道真正地弄明白了,你什么事都在道中,你的智慧也是无穷无尽的,那你还不知如何为道吗?为道的智慧自然就有了。智慧的源头在自然中,大自然是智慧的源头。    
    这里讲了益卦、损卦、乾卦,看起来简单,益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二卦,损卦是第四十一卦,乾卦是第一卦。它们看起来是不相干的,没有联系的,这样一联系,这么一比较、一分析,竟然发现“道”在何处了,竟找到了我们智慧的源头。我想这一课大家不会虚度。当然如果我讲错了,大家可以提出来。    
    


第七部分为道之情可见之刚柔相推

    现在,接着讲恒卦、咸卦、坤卦。我们从黑板上还能看出恒卦和益卦,咸卦和损卦之间的联系。现在我们来看这三卦本身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横向联系。    
    恒卦雷上  (外)风下  (内)      
          益卦风上  (外)雷下  (内)    
    咸卦泽上  (外)山下  (内)      
          损卦山上  (外)泽下  (内)    
    再看恒卦、咸卦、坤卦三者关系:    
    恒卦雷上  (外)“刚上而柔下……风下      (内)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卦泽上  (外)“柔上而刚下……山下      (内)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坤卦地上  (外)“万物资生,乃顺从天”。地下      (内)    
     我们从彖传里面来看看它们的卦义:恒卦是第三十二卦,“彖传”说:“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的彖辞是:“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最后都是这样一句话。那么,坤卦的彖辞是怎么说的呢?它讲“万物资生,乃顺从天。”“坤至柔而动也刚,含万物而化光,承天而时行。”    
    尽管坤卦与上面两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