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淘宝大唐-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规定合理的酬劳,在道路沿线各县,招募劳工,这样就能招募到相当数量的劳工。为了让当地官府积极配合,每名劳工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当地官府的收入。”
“等一下,臣反对。”魏征说道:“这不是鼓励官员变相收钱吗?此风不可长。”
“魏大人,我认为梁王的意见是中肯的。朝廷各县的官吏的素质,你不是不清楚,没有一点好处的事情,他们会积极配合吗?
你就是不允许他们收费,他们也会变着法子收费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明确规定收费标准,反而减少很多麻烦,同时让官员们得到一些好处,让他们积极配合呢。”
长孙无忌掌管吏部,对于基层官吏的德行,一清二楚。他听到魏征反对,就出言劝说。
李世民点头说道:“长孙无忌的话是对的,此事就这么办吧。”
李说道:“这些劳工,修建完这条公路后,就都成了熟练工人,工部可以增加一些工钱,从中招募一批优秀人才,派往各地指导公路建设。”
这条大家也没有意见。
接下来,李提出了一条意见,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第七十五章 出行
李接着说道:“要是劳工仍然不够,臣有一个建议。沿途各县的监狱里,关押着不少罪犯,每天养着他们吃闲饭,实在是浪费。
可以组织部分老实的、身强力壮的囚犯,到工地参与修路。对于那些在劳动中表现好的,可以适当的减刑。
这样既能为朝廷减少开支,由有利于朝廷对这些囚犯进行改造。这种办法就叫做劳动改造。”
李的这个建议,立马就遭到了魏征的反对,魏王李泰也支持魏征的意见,他们认为,强迫囚犯劳动不人道。
太子李承乾和李穿一条裤子,绝对支持。
大将军李靖平时都是惜字如金,对于与军事无关的事情,他一概不发表意见。
户部尚书高静明听说可以省钱,表示支持;工部尚书皇甫睿听说可以增加劳力人数,也表示支持。
长孙无忌和岑文本都不说话,随时准备劝架。
李恪性格强悍,认为劳动改造可行,他难得地支持了李一次。
李世民在一边看着这些人争论,准备等他们吵完了乾纲独断。
此时的李,就像没事人一样,拿起两个不同的雪糕,研究要先吃哪一根。现在的事情已经与他无关了,他惦记着去骊山的事情,到了大唐以后,他还没有出去郊游过呢。
两天以后,李再次组织好了人马,准备出门去骊山考察建立水泥厂了。他刚刚上了马车,就听见一阵马蹄声,有人喊道:“等一下。”
马车上的李凝儿双手捂住耳朵,担心又听到什么不好的事情,让李出不了门,她又得回家等着,她可是盼着出去游玩很久了。
来人是杜荷,他来到马车旁边,直接掀开帘子,钻了进来。他一脸贱兮兮的样子,说道:“哥,你要出门,也不告诉我一声?”
李好奇地的问道:“你不是在长安县种植基地吗,怎么回来了?”
杜荷苦着脸说道:“别提了,
那儿什么都没有,蚊子那么多,没劲儿透了。”也真难为他了,自从他负责种植基地以后,经常呆在那荒僻的乡下,日子的确不好过。
杜荷接着说道:“哥,我跟黄(琪)主任说好了,这几天他在基地值班,我来保护你出门考察。”
李笑道:“保护个屁呀。你想出去玩就直说吧。”
杜荷说道:“你同意我去了?”
李问道:“我不同意行吗?”
“不行!”杜荷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问道:“你要不要回家拿点东西?”
“嘿嘿,我早准备好了,盯了你两天了。”杜荷嬉皮笑脸地说道。
李凝儿笑道:“杜荷哥哥,你吓了我一跳。我以为又是皇上伯伯找梁王哥哥有事儿呢。”
杜荷笑笑,掀开门帘,对着外面喊道:“杨康,出发了。”
车身微微一晃,行驶了起来。
梁王李带着工部的人,一行9辆马车,在程处默带队护卫下,前往骊山,寻找适合建立水泥厂的位置。
太极殿里,李世民的书房。
中书侍郎(秘书长)岑文本,从李世民的书房出来,就看见李世民的卫队长马宣良匆匆走来,他看到岑文本,给他施了一礼,就进入了李世民的书房。
在大唐朝,可以不经过通传,就直接觐见李世民的,就只有长孙皇后、长孙无忌了和马宣良了。
岑文本望着马宣良消失的背影,沉吟了片刻,迈步离开了。
书房里,马宣良禀报道:“皇上,臣派出去的人,在长安县种植基地附近,多方探查,粮食基地的确是遭到了大批人马的火攻,程处默等人没有说谎。”
“查到是什么人干的了吗?”李世民问道。
“暂时没有,但是臣可以肯定,这些人不是蜀王和魏王的人,而是一伙来历不明的人。臣的手下打听到,附近的农户,在那天夜里,发现了大约数十人的骑士,为首的是两男一女,因为天黑,相貌、年龄都没有看清楚。
这些人不是在江湖上走动的人,否则,臣一定能够知道他们的蛛丝马迹。”
李世民脸色阴沉地说道:“这么多人,做事这么隐秘,而且能够迅速消失不见,来头不小啊。”
马宣良说道:“臣一定尽力追查,力争早日摸清楚他们的来历。”
骊山位于长安城东北约18公里处,是中国名山之一,她是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森林景观独具特色,有千亩侧柏林、骊山拧拧柏、八戒显形树等。其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骊山均留下烙印,古迹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离宫别墅皇家风范、地热温泉极具魅力。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着骊山的历史。这里已构成了一处殊堪神往的旅游胜地。
李要到骊山去考察修建水泥厂,纯粹是扯淡。如此环境优美的地方,要是修建水泥厂这样的重度污染源,实在是暴殄天物。
其实,李从百度上查过,现代的西安就有几家大的水泥厂,位置也不在骊山。他是因为在长安城里待得烦闷了,找个借口出门旅游,准备先在骊山游玩一番,再到百度上标注的水泥厂的位置考察。
此时,已经进入了夏季,他们因为出来的早,路上还算凉快。
在宽大的马车里,李、杜荷和李凝儿正在斗地主。采纱在一边伺候他们。
李淘宝来了扑克,他身边的这些人早就学会了。
在三人当中,杜荷最笨了,记不住牌,输的次数最多,脸上贴满了纸条。李脸上也贴着几张纸条,李凝儿脸上最少,小家伙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采纱也是个孩子,喜欢玩牌,可是这里轮不上她。她看着杜荷的笨样子,忍不住出声指点。杜荷输的次数太多了,干脆把牌交给采纱,他在一边观战。
采纱也很聪明,她一上来,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李凝儿手气不好,接连抓了好几把臭牌,一股劲儿地输起来,小脸上也开始贴满了纸条。
这下,李凝儿笑不出来了,小脸上一副苦相,就快哭出来了。
李一看,赶紧放水,李凝儿赢了,小脸又笑开了。采纱的小嘴却撅了起来,眼圈都红了。
李觉得不好玩了,觉说道:“采纱,拿冰糕来。”对付小孩,美食绝对是不二法宝。
正在这时,马车停下了。外面传来了程处默的喝声:“什么人,赶快闪开。”
第七十六章 人妖
听到外面的喊声,本就无聊的杜荷立刻就跳了出去。
他出去一看,只见对面停着一辆两轮马车。看装饰,是商人的马车,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马车前后各有两个骑马的大汉,各个彪悍威风。
杜荷是练武之人,他发现驾驶马车的那个车夫,看上去也是个有功夫的人。而护卫在马车边上的那个护卫,更是人高马大,一张国字脸,红光满面,目光炯炯,不怒而威。
作为王爷的卫队长,杨康威风惯了,看到前面的马车,他喝道:“把路让开。”
通往骊山的道路,不是交通要道,较为狭窄,只能错开两辆普通的两轮马车。李的四轮马车十分宽大,正常错车是不行了。
梁王的马车上的饰物,明显的就是贵族的标志。车队旁边20多名顶盔掼甲的卫士,也表明了主人的身份。按说对面的百姓,应该早早避让才是。
然而,面对着杨康的呵斥,对面马车旁边的护卫,却充耳不闻,毫无惧色。只有那个国字脸的大汉低声对马车里的人说着什么。
随后,那辆马车就下到了路边,给车队让开了道路。
杜荷回到车上,对李说道:“那辆马车有点邪门,一个商人的护卫,比起你的卫队还要威风,那些人一看就是练过多年武功的。”
杜荷的话,勾起了李的好奇心,他就从车窗探出头去,要看看杜荷说的情况。这时,他觉得身子挤得慌,低头一看,李凝儿也好奇地伸出了小脑袋往外探望。
此时李的马车正好经过那辆马车,那辆马车的窗帘也探出了两张脸来。看来好奇心人人都有啊。
李看到那两张脸,不由得吃了一惊。那是一男一女,年龄和李相仿。女孩儿看上去还要小一点,比李凝儿大一些。女孩生的很好看,和李凝儿有得一拼。
令李吃惊的是那个少年男子,一张俊脸面如冠玉,五官十分精致,实在是太漂亮了。李自负英俊,见到人家,立马感到自惭形秽,恨不得把镜子砸了。
他呆呆地盯着人家,目不转睛。
对面的男子看到他这副傻样,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十分佩服,人家那长相,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