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淘宝大唐-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在书房里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房玄龄来了。
“臣房玄龄参见皇上。”房玄龄行礼说道。
“玄龄,来,坐下。”李世民说道。
“谢皇上。”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说道:“玄龄,听说你身体不舒服?”
房玄龄说道:“皇上,老臣知道您要问什么。
武德2年,老臣在渭北投奔皇上,至今已经26年了,如今,老臣已经62岁了,人老体衰,伺候不了皇上了,请准许老臣告老还乡吧。
这是老臣的辞呈,请皇上恩准。”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辞呈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纳闷地说道:“玄龄,这么多年来,咱们君臣相互扶持,可以说既是君臣,又是挚友。
有什么心里话,就不能跟我说说吗?”
房玄龄说道:“皇上,老臣累了,没有精力再经历朝堂上的风雨了,请皇上允许老臣退下去,安享晚年吧。”
李世民不解地问道:“年初的时候,你还意气风发,说要好好辅佐我建设贞观之治呢。这还不到一年,怎么现在就想着告老还乡呢?”
房玄龄心道:“那个时候的你还是英明神武,没有迷信什么长生不老,求仙问道,现在的你成什么样子?
最关键的是,那个时候的朝堂,是那么健康团结、积极向上,老臣用不着勾心斗角,一心一意的发挥余热,是心甘情愿的。
自从你扶植了李泰,把朝堂上搞得乌烟瘴气。朝堂又开始陷入了内乱内讧。
老臣这个岁数了,没有精力再跟你们斗心眼了。趁着这个时候退下去,老臣也许还能得个善终。
你让我说,我说什么呢?我能跟你说,只有把李泰赶出朝堂才行吗?
你跟李泰是一家人,我只不过是个臣子,让我说什么?”
房玄龄打定了主意要激流勇退了。他说道:“皇上,老臣真是年纪大了,实在是力不从心了。看在老臣几十年来尽心辅佐皇上的份上,就答应老臣的请求。”
房玄龄一生辅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最危险的时候,也是坚定的站在李世民一边的,是李世民绝对的心腹。
李世民知道房玄龄心里有话要说,可是,明显的不信任自己,是有话不肯说啊。
房玄龄的态度,对李世民是一个触动。他看到谈话实在进行不下去,只好让房玄龄先离开了。
房玄龄走后,李世民想起来李孝恭了。他和李孝恭是堂兄弟,关系极为密切。这次上朝,李孝恭也没有出现,他就想跟李孝恭谈谈,于是,就派人去李孝恭。
一个多小时后,传旨太监回来说道:“皇上,李郡王病了,病的很厉害。奴才去到郡王府的时候,看到李郡王躺在病榻上,起不来了。”
李世民心中不信,决定亲自去看看。他吩咐备车,前往河间郡王府。
三百九十章 决不让步
长孙皇后听说了朝堂上的情况,心中预感大事不妙。
在此之前,她和李达成了协议,给李泰留下了一个很不错的出路只要李泰离开朝堂,就可以到河东当一个富贵王爷,舒舒服服地过好下半生。
可是,李泰就是要作,可以说是作死,长孙皇后如何劝说也不听。
现在朝堂上的情况,已经表明了李开始动手了。
长孙皇后心里十分清楚,虽然李世民是皇上,可是大唐还有法律,不是李世民一个人就能够左右的。
如果大臣们都反对的话,就连李世民这个皇上都有危险。她现在已经开始考虑,是否舍弃李泰,来保李世民的问题了。
这么多年来,她清楚地看到,李是个极其厉害的角色。他在朝堂上,在军队里都有极高的威望,在民间的威望也可以和李世民比肩,甚至超过了李世民。
李为人宽厚,和李相处的最好办法,是尊重他,不要伤害他,长孙皇后自己的确是这么做的。
可是,先是李成乾、再就是李泰,把李的宽厚当做了软弱可欺,真是作死啊。
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长孙皇后十分睿智,她现在意识到了一个更大的危险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李泰的性命问题了。
李和李世民很有可能会发生冲突,姑且不说李世民能否战胜李,即使战胜了李,对大唐造成的冲击,绝不会比当年的玄武门之变的影响力小。
这样做的觉过,绝对会撕裂大唐,甚至彻底葬送大唐。
长孙皇后绝不愿意看到这一幕的发生。她思虑再三,就前往东宫去见李。
东宫。
长孙皇后一进入东宫,就感到气氛不对。李和王妃们对她很客气,也很冷淡。尤其是李凝儿,对着长孙皇后只是行礼,嘴上一声不吭。
长孙皇后望了望李凝儿等人,李会意,说道:“海棠、凝儿,你们先下去吧。”
长孙皇后和李来到了书房,李淡淡地说道:“母后,您有什么话就说吧。”
长孙皇后说道:“太子,我是向你来道歉的。因为李泰的事情,给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实在是很抱歉。”
李依旧淡淡的说道:“道歉就不必了,您有什么话,就请直说。”
长孙皇后说道:“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我希望你能够保持冷静,有什么事情,咱们好好商量,不要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李听到长孙皇后的话,心里有些不痛快,他说道:“母后,您还要怎样?
李泰这些年找了我多少麻烦?仅仅派人行刺我,就有四次,难道,就只有让他把我弄死了,您才满意?”
长孙皇后没有打断他,李在自她面前,仍然是个孩子。她必须给他发泄的机会,于是她耐心地听他往下说。
果然,李说道:“以前,我看在父皇和您的面上,已经宽恕了他。不久前,我仍然看着您和父皇的面子,又宽恕了他。”
可是,咱们刚刚达成协议不久,李泰就破坏了协议,而且,已经开始向我下手了。
他通过父皇,罢免了我岳父侯君集和李凝儿的职务,逼迫支持我的大将军李靖,离开了军界。
我知道,他是要把我身边的人,和支持我的人,一个个的除掉,然后,我就只能任由他宰割。
李泰是您的亲儿子,你们是一家人。可是,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一家,当年李承乾害我、李泰害我,我是怎么对待你们的?
难道,就因为我当了太子,妨碍着你们了吗?这什么狗屁太子,你以为我愿意干?当年我不是全心全意保李成乾当太子吗?我告诉你,我不稀罕。
皇上跟李泰亲近,你们是一家人。我已经跟皇上说了,这个太子我不当。
可是,我现在心里很清楚,我就是不当这个太子,你们也不会放我一条生路的。
我也不瞒你说,乌云、晴儿和水仙,我已经让她们离开长安了,能多活一个是一个,你们真是太狠了。
这样也不是办法,我能救得了她们三个,我母妃怎么办?我哥哥怎么办?我其他的王妃们怎么办?”
李说得很伤心,他的眼泪顺着脸颊直往下流。
长孙皇后心中也很同情李,李成乾、李泰还有当年的长孙无忌,逼得这孩子很苦。
李擦掉了眼泪,坚定地说道:
“我现在想明白了,与其如此,还不如鱼死网破。我告诉你,这回的事情,我绝不让步。要么你们就把我弄死,否则我绝不会放过李泰。”
长孙皇后一声不吭,任由他发泄自己的情绪。
看到李不再说话,长孙皇后说道:“好孩子,这些年真是委屈你了。你没有一件事对不起你父皇,而且你还救过我的命。是我和你父皇,对不起你。”
李一向尊重长孙皇后,听到她这句话,心里好受了不少。
长孙皇后继续说了一些安慰他的话,李的情绪渐渐平稳了下来。
长孙皇后说道:“这件事儿,你一点儿错都没有,有错的是我和你父皇。
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已经不仅仅是是你和李泰之间的事情。而是你和你父皇发生了冲突。
你父皇的脾气你是了解的,他自从求仙问道以后,脾气变得更加暴躁。
你父皇是皇上,你是太子,你们是大唐两个最重要的人物。你们两个如果发生了冲突,后果会很严重的。
这么多年来,你为大唐所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大唐能有繁盛的今天,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是,如果你跟你父皇发生了冲突,很有可能,就会毁了你付出了巨大心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因此,我希望你保持冷静。
李说道:“母后,我知道您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你站在我的立场上想一想,我必须为自己争取一条活路,为我身后依靠我的人争取活路。因此,我绝不会让步。”
长孙皇后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对,你说的没有错,我如果是你,也会像你这样去做。”
说到这里,她沉默了下来,轻咬着嘴唇,默默的思索着。
良久,她深吸了一口气,好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第三百九十一章 品酒
潼关。
在潼关驻扎着骑兵第12师,师长是长孙皇后的表弟长孙嘉庆。
孙嘉庆是长孙皇后的舅舅邳国襄公长孙顺德的次子,他接到李世民的圣旨以后,十分震惊,立即准备带兵向长安进发。
副师长兼政委名叫郝俊明,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亲信,他看了圣旨后说道:“师长,圣旨写的是备战,听候调动命令。现在就进长安,属于私自调兵,这可是重罪。”
没有总参谋部的命令,军队是不能调动的,当然有圣旨除外。
孙嘉庆听了郝俊明的话,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咱们先备战,随时等候命令。”
当天上午,孙嘉庆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前往长安求见长孙皇后。郝俊明也派出自己的亲信前往李孝恭的河间郡王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