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恐惧的总和2-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车里有工具。如果你允许的话,我可以轻易地打开这个车门。”每个条子都知道如何偷开人家的车门。

  “我想这样做不太好。我们让炸弹拆除小组来处理这件事——再说,也许真的只是虚惊一场。如果他们是载录影机来换掉坏的那一台——也许坏掉那一台已经修好了,而他们觉得已经不需要这一台备用的机器。”

  “好的,长官。”杨基维渠走到体育馆内,弄了一杯热咖啡暖暖身子、然后又回到他所热爱的户外空气中。太阳缓缓地落在落基山脉后,即使在零度且具有强风的天气下,这样的景观仍然美得令人不得不驻足流连。这位警察小队长走过电视网所用的卫星转播车,去观赏落在雪云之间炽热的火球。有些东西比足球还好看。当太阳最后边缘的光辉落在山棱线下口;他转过身来,决定看看那辆有问题的卡车内的大箱子。然而他是办不到的。
第三十五章 电光石火
 
  紧贴在炸弹外壳的计时器走到五点钟整,炸弹内部的装置开始运作了。首先,高压电容器开始充电,而分别置于炸弹两端的氚气容器上的小火药此时点燃。这些小火药推动活塞,将氚气压入一些细小的金属管内,其中的一条管子通人初级反应体,而其他的管子则把氚气导往二级反应体。这道过程并不需要特别快速的反应,其目的是将各种不同的氘化锂和易于产生核融合反应的氚原子混合在一起。这道过程只花了十秒钟的时间。五点零分十秒时,计时器发了第二道讯号。

  开始引爆。

  那些电容器开始放电,射出一道脉冲穿透电线到一个配电盘电路网中。第一条电线的长度是五十公分。只花了约十亿分之十六点六六七秒的时间,这道脉冲就进入了一个有超精密扳机组的配电电路网中——其中每一个开关都是利用具有自动离子化及放射性的氪气来控制超高精确度的放电时间的一种小型超精密装置。利用脉冲压缩的技术以提高其安培数,那个配电电路网可将原来的脉冲分别输入七十条不同的电线里,这些电线都是相同的一公尺长度。那些脉冲经过这些电线的时间刚好是十分之三个摇晃(等于十亿分之三秒)。当然这些电线的长度必须完全相同,因为那七十个爆炸药块应该在同一个时间引爆。在这些超精密扳机组的精确控制,以及将这些电线切成相同长度的简单却有效的方法下帮助,这倒是很容易达成的目标。

  那些脉冲同时传到雷管。每一个爆炸药块各有三条独立的雷管,而这些雷管都依原先预期的一样,一个也没有故障。这些雷管基本上都是由一些很细的电线制成,由于够细,在电流抵达时,这些电线会自行爆炸。电脉冲传到每个爆炸药块的内部,而自计时器送出第二个讯号之后,实际的引爆过程花了十亿分之四点四秒。所造成的结果并不能算是向外爆炸;应该说是向内爆炸,因为爆炸的力量主要是向内集中。

  这些高爆炸药块事实上是由两层不同成分的物质所制成,这两层炸药分别混有轻金属及重金属粉末。外层都是由引爆速度比较缓慢的炸药所组成,其引爆速度是每秒钟略超过七千公尺。在每个炸药块的雷管引爆后,冲击波向四周传播,迅速地抵达炸药块的边缘。由于每个炸药块是由外向内引爆,所以冲击波的波舌在炸药块里内向传播。在介于快慢速度不同的炸药之间所含的气泡——被称为空腔——会将球形的冲击波改成平面形状,或者以称之为平波,变形后的冲击波再度聚焦以配合其被称为“驱动器”的金属目标。

  每个爆炸块的“驱动器”是一块经过详细加工成形的铼钨合金。这些铼钨合金被一股速度超过每秒钟九千八百公尺(六哩)的力波撞击。在这块铼钨合金内层是一层一公分厚的铍金属,再内层是一层一公厘厚的铀二三五。即使这一层铀远比外层的铼钨合金薄了许多,但两者重量却差不多。这整个金属块再向内部的真空运动,并且由于爆炸是对准其中心点,因此这个炸弹的相对部分实际的接近速率是每秒钟一万八千六百公尺(相当于十一点五哩)。

  所有炸药及金属管所对准的中心点是一块重十公斤(二十五磅)且具有辐射性的钚239。这玩意儿的形状像个玻璃制的不倒翁玩偶,其顶部的开口由内向外弯曲到底部,构成了两面平行的金属壁。钚二三九的密度原本就比铅还大,现在又被内爆炸所产生的百万个气压的压力所压缩,密度更加提高。这道手续必须非常迅速地完成。因为钚二三九内也含有少量但不好处理的钚二四O,后者甚至比钚二三九更不稳定,很可能提早炽燃。原本平行内外两层金属壁现在被压挤在一起,并轮流被椎挤向这个武器的几何中心。这个武器的最后一个外部动作被称为“拉炼”。执行由尚完好如初的电子计时器送出来的第三个讯号,所谓的拉炼是一个超小型的粒子加速器,这玩意是个外表像家用吹风机的超紧密的迷你离心加速器。这个加速器对着铍金属层发射氘原子。产生了大量运动速度是光速的十分之一的中子,并由一个金属管导人俗称为“大坑”的初级反应体中心。跟原来设计的一样,这些中子抵达时,钚元素的密度才刚好到其尖峰密度的一半。原本密度只有铅的两倍左右,这些钚元素的密度现在已经是原来的十倍,而且还在向内加速前进。中子撞击并进入了那个还在压缩中的钚元素块。核分裂。

  钚原子原子量为两百三十九,这表示其原子核内的中子及质子的数量总和有两百三十九个。接下来发生的现象真可说是千百万个原子中同时发生反应,但每一处发生的现象都完全一样。一颗入侵的“慢”中子太过接近钚元素的原子核,被一股维持原子核在一起的核力吸人了原子核内。中子被吸人一颗原子的中心后,改变了一大群原子核原来的能量状态,使得后者变得不稳定。一厦是很均衡的原子核开始疯狂地旋转,并因核力的起伏变动而产生分裂。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核分裂通常会有一个中子或质子完全消失,转变成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质能方程所提出的能量,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由这些粒子的消失所产生的能量,以伽玛射线及X光辐射线的形态,或其他三十几种较不重要的方式释放出去。最后,分裂过的原子核再释放出二到三个多余的中子。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原先只需要一个中子引发核分裂,原子核却又释放出二到三个以超过光速的十分之一的速度运动的中子——每分钟两千哩——穿过密度是水的两百倍之钚元素块。大部分先释放出来的粒子,都会撞击到其他的原子核。连锁反应的意思只是代表这种过程是自动进行,因为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足以继续维持反应是前一个阶段的两倍,而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又是原来的两倍。原先开始只是少许的能量以及一点点的自由粒子在加倍、再加倍,而每个阶段之间的时间是几百亿分之一秒。能量的增加率一即连锁反应的加速性——被称为“阿尔法”,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数。如果阿尔法数是一千,表示在每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能量加倍阶段的次数是二的一千次方这个天文数字一这表示二这个数字自乘一千次。在分裂的尖峰时——大概在二的五十次方到二的五十三次方之间一这颗炸弹将产生十兆兆瓦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发电能量的十万倍。佛洛姆的设计只要求如此一而这只是这个武器整个的设计输出的百分之十而已。二级反应还没开始。二级反应的任何部分,还没有被只在几寸外的力量所影响到。

  但分裂过程才刚刚开始。

  以光速前进的伽玛射线中,有些当钚元素还在被冲击波压缩时,便已经跑到炸弹壳外。即使是核反应也得花点时间。其他的伽玛射线开始撞击二级反应体。大部分的伽玛射线穿过一层气云,后者在几微秒种之前,还是那些化学炸药块,伽玛射线将这些气体加热到任何化学方式都无法达到的温度。这些气体是由非常轻的原子所构成,例如碳和氧,加热后它放出巨量的低频率“软性”X射线。到了这个阶段,炸弹的运作完全如佛洛姆及葛森所计划的进行着。

  分裂的过程直到十亿分之七秒一零点七个摇晃一的时候,事情才开始出错。

  钚元素分裂所产生的放射线,照射在所谓的“大坑”几何中心内,包围在氚气里的氘化锂。佛洛姆把氚气的抽取步骤留到最后,是基于工程师保守的习惯。氚气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半衰期为十二点三年,这表示一定量的纯氚气在度过半衰期的时间之后,将变成一半的氚气以及一半的氦三,氦三是自然界中第二轻的元素,其原子核内少了一个中子,因此会吸引经过的中子。只要将氚气透过一个很薄的钯元素过滤层过滤后,氦三元素很容易就被分离出来,但葛森不知道这一点。结果炸弹中有超过十五分之一的氚气,根本就是不对的物质。若是气体很纯的话,后果可能更不堪设想。

  在附近的核分裂所产生的粒子密集撞击下,使得锂混合物开始收缩。原来这种物质的密度只有盐的一半,现在已经压缩成一种金属状态,密度超过地球核心的密度。现在开始的才真的是一种核融合反应,尽管不大,也会放出巨量的新中子,也使得更多的锂原子变成更多的氚原子,后者在极大的压力下产生核融合反应,并放出更多的中子。这些多出来的中子原本应该打击在钚元素块,以产生更多的阿尔法射线,并至少使原来的核分裂反应的威力加倍。这种方式原本是第二代核武器增加威力的第一种方式。但氦三的出现影响到融合反应,它的存在吸引住将近四分之一的高能量中子,变成对反应一点也没有用的稳定氦原子。

  在接下来的十亿分之几秒的时间内,氦三的存在还没有什么影响。钚元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