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黄埔上游猎德炮台,由代总队长张治中率领的黄埔校军2000多人组成的突击总队正在待命,准备从这里强渡珠江。拟从猎德村渡江后攻占东山,并向新本村方向展开,然后向北进攻新和火车站,袭击滇桂军后部。
珠江岸边,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白礼别列夫将军和张治中将军等人围在地图旁商量进攻线路。在集合的队伍前,切列潘诺夫风趣地鼓励官兵:“黄埔军校年轻的勇士们,广州是把椅子,敌人就坐在上面,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椅子从敌人的屁股下面抽出来。”说着转身问张治中:“张将军,哪个连队冲在前面?”左权从队伍中举起右手答道:“我们前卫连。”切列首席军事顾问切列潘诺夫潘诺夫通过翻译问左权:“你准备怎么个打法?”左权跨步走出队列,敬了礼,回答:“潜渡上岸后,集中力量,形成拳头,抄叛军的后路,猛揍他们的屁股。”切列潘诺夫高兴地点头,说:“好!告诉你的士兵,不要怕敌人的炮火,要积极突进,在气势上首先要压倒叛军。”
左权这时又补充建议说:“将军同志,最好再有几门炮。如果有大炮压制叛军火力,那我们取得胜利的把握会更大!”“炮!”切列潘诺夫高兴地叫了起来,他得到启发,叫道:“妙!妙!炮!左连长,你的意见很好!”张治中问:“哪里有炮呢?”切列潘诺夫指着珠江里的旧飞鹰号军舰说:“你们看,在那里!”
原来切列潘诺夫被左权一提醒,这时想起来了,珠江里停着年久失修的飞鹰号军舰,虽然机器发动不起来,可舰上的炮还能使用。于是,在切列潘诺夫的头脑里,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形成了。这就是组成精悍的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突击队,从黄埔上游的猎德炮台上岸,袭击滇桂军的后路,然后在冲击的关键时刻,利用飞鹰号军舰上的大炮开炮助威。
第八章 校军东征北伐(8)
张治中一声“出发”令下后,左权带着突击连跳上舢板,强渡珠江。
战斗开始了,身为前卫部队连长的左权,手执驳壳枪冲在前面,他高呼:“为了革命,为了中国,打倒军阀!”指挥部队英勇冲杀。
江水中,敌军的炮弹不断地在舢板附近爆炸,掀起的江水把士兵们的军装都打湿了。士兵们拼命用力划着舢板。快到对岸时,敌军密集的子弹扫射过来。岸上,从前面败退下来的是革命军吴铁城部的一群官兵,一军官边跑还边叫道:“敌军火力太猛,弟兄们顶不住了!”跑在后面的10多个士兵被子弹击中倒下。左权见状立即跳下舢板,冲上前去用驳壳枪抵住那个军官,命令:“让你的士兵转过身去实施反攻!”那个军官在无奈之下,只好逼着败兵们转身反击。溃退渐渐被止住了,革命军士兵们开始向前进攻。左权命令跟进的士兵:“打手榴弹!”趁着手榴弹爆炸的硝烟,左权带着部队向前冲去。后面的革命军官兵,也不等舢板靠岸,就前赴后继地跳进齐腰深的江水中,向岸上冲去。黄埔校军攻占了敌军的滩头阵地。
突击连冲在前面,浩浩荡荡的黄埔校军跟在后面。这是一支奇兵,滇桂军根本没有想到革命军会有这么一招,滇军主力的6个“双枪”团顿时乱了阵脚。
“冲啊!”黄埔校军的官兵们高喊着,冲杀着,直杀得当面之敌人仰马翻。
正在这时,事情也竟然这样的凑巧,飞鹰号军舰上的炮发挥了重要作用。舰上的炮既老又旧,虽然能打响,但射程不远。切列潘诺夫接受用炮的建议,无非是想在部队发起冲击时略助声威而已,谈不上精确性和命中率。怎么知道,这飞鹰号军舰上的老爷炮,却有一发不偏不倚地打到设在广九路车站的敌军司令部。那个号称“滇桂联军总司令”的杨希闵,正与他的同党、大军阀赵成梁一起吃饭。炮弹正好落在离饭桌很近的地方,赵成梁被炸掉了半截,当场死亡,杨希闵侥幸没有中弹,但也吓得魂不附体,再加上前线接连告急,于是匆匆收场,把赵成梁的尸体搬回广州市内。杨希闵一到市内,便成了孤家寡人,狐群狗党们见他在前面吃了败仗,一个个都早溜了。杨希闵见大势已去,只好丢盔弃甲带着几个亲信逃进了沙面租借地。在广东的滇军至此全军覆灭。桂军刘震寰原来也有4000兵力,滇军溃败后,他率部退到西村,黄埔校军已在这里等着他了。桂军还未喘过气来,就遭到一阵猛打,结果全部缴械投降,刘震寰狡猾的像只狐狸,早已作了准备,一看形势不对,化装逃出广州。
革命军于6月15日克复广州。在广州工人和各地农民的支援下,迅速平息了杨、刘叛乱,使革命政府转危为安。
消灭滇桂军杨、刘叛乱的战斗结束后,为了收容俘虏,安定市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革命军在黄埔军校和教导团中抽调了一部分骨干,组成全副武装的宣传队。这个宣传队,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少数是青年军官中的积极分子,由共产党员李之龙任队长,左权等是这个队的成员,他们统一穿黄咔叽军服,俄式军帽,穿皮鞋,扎绑腿,步伐整齐地进入广州市,维持社会治安。具体任务是:安定民心,防匪防盗,驱逐散兵游勇,稳定社会秩序。他们走上街头,受到市民们的热烈欢迎。
平定杨、刘叛乱后,在中国共产党提议下,广东革命根据地原称为“大元帅府”的革命政府于7月1日改组为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以黄埔军校教导团为基础,成立了国民革命军第1军,周恩来担任第1军的政治部主任。随后,又将湘、滇、粤、闽各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第3、第4、第5军。程潜领导的攻鄂军与豫军、赣军等部也先后奉调回广东。
第二次东征
当东征军主力回师广州讨伐杨、刘叛乱时,粤东的军阀陈炯明又死灰复燃,乘机重新占据梅县、潮汕、惠州等地乃至整个东江地区,《中国军人》杂志刊载的惠州战役图片而盘踞在广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部也配合陈炯明的进攻,在英帝国主义分子和北方军阀的支持下,分左、中、右、侧4路,形成对广州的夹击之势,企图推翻国民政府。
第八章 校军东征北伐(9)
为了彻底消灭广东境内的反动军阀势力,统一广东,巩固革命根据地,广东革命政府于1925年10月初举行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汪精卫任东征军党代表,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第1军党代表。在此之前,广州革命政府将所辖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部队和部分粤军编入第1军。东征军组织3个纵队,3万多人。国民革命军第1军为第1纵队,担任右翼,纵队长何应钦;国民革命军第4军为第2纵队,担任中路,纵队长李济深;攻鄂军和豫、赣、潮梅各军(不久,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军)为第3纵队,担任左翼,纵队长程潜。
出征前,周恩来亲自组织东征军政治部宣传队总队,宣传广州革命政府的政策以及此次东征的意义,发动民众支援东征。东征军全体军官人手一册《重征东江训诫》,主要内容有:“军人最后目的,是在于死。古语所谓‘好汉死在阵头上’,孔子所谓‘杀身成仁’是也。”革命军此次出征的口号是:“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并提出“十不怕”:“不怕死,不怕穷,不怕冻,不怕痛,不怕热,不怕饥,不怕疲,不怕远,不怕重,不怕险。”
10月1日起,东征军陆续出发,出广州,向博罗、惠州前进。10日,第1纵队到达博罗、惠阳地区。与此同时,第2纵队也进抵官桥、永湖一带,第3纵队到达博罗附近。
惠州战斗,是第二次东征整个战役中的硬仗。惠州分东、西两城,高大坚固,号称东江天险。东城外有一条8米宽、4米深的城壕,西城三面环水,一面壕沟。西门面临西湖,只有一条国民革命军东征南征路线示意图窄路通到城脚,窄路的两边都是很深的湖水。北门地形比西门好一点,但也要通过北门桥,由桥下徒涉,才能逼近城垣。城墙外侧都以大石块砌成,城门上设有瞭望塔。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塞,在过去历次战争中,从未被攻破过。第一次东征时,东征军绕过惠州城,直奔潮汕。当时驻守惠州的杨坤如部曾表示归顺革命政府,但当陈炯明重占东江后又反叛,并修筑防御工事,加紧备战,将城郊的民房和西湖的景物夷为平地,砍光城墙附近的树木,布满竹栅等障碍物,城墙上备足石灰包,架起机枪。晚上,点燃火把,照亮城外。
东征军于10月13日到达惠州城郊飞鹅岭山脚下,集结待命。蒋介石亲至飞鹅岭炮兵阵地指挥炮兵射击。东征军的野炮、山炮、机枪向选定的目标射击,枪炮声密集,如过年的鞭炮连成一片。有的部队已经展开攻击战,有的部队组织连长以上军官到飞鹅岭观战。
先发起攻击的第1军攻打的是惠州城北门和西门。战斗前夕,第1军专门组织了先锋队,第3师各团各选士兵150名,第2师第4团挑选士兵200名,共650名。“所有先锋队队员每名犒赏三十元,再先登城者,得头等奖洋一百元。”(《挑选先锋队攻克惠州城令》)激战中,攻城部队伤亡惨重。“十三日令总攻击,炮射惠城皆中要隘。敌以机关枪扫射,先锋迫城者死伤枕藉,第四团长刘尧宸中将,竟中弹亡,士兵抱痛愈奋。十四日,炮向北门及左右侧防御机关猛烈射击,掩护冲锋者前进,众乘势倚梯肉搏以登,前仆后继,而飞鹅岭纵队同时夹攻。敌势不支,纷纷东遁,而海丰、陆丰、河源、紫金、老隆,凡入潮梅要冲,次第悉平……古所称天险惠城,三年攻之,不足一日陷之有余。昔何其难,今何其易欤?”(《黄埔东江烈士墓碑》)
1925年10月,东征军攻下惠州城后,在城墙下留影。10月14日下午4时,东征军完全攻克陈炯明的老巢惠州。惠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