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褪栋倮镛桑闳盟ㄗ糇约海斡牍掖笳秸氲闹贫āR蛭倮镛墒怯梦逭藕谏虻拿な昊乩吹模郧厝顺浦辶l(黑色的公羊)大夫。对于如此的尊崇,百里奚推辞说:“我有一个朋友叫蹇叔,我的才能还不如他呢,只不过他的贤能不被世人所知。从前,我在游历齐国的时候,落魄到了讨饭的地步,就是蹇叔收留了我。后来,我曾经打算追随齐国国君无知,蹇叔阻止了我,不让我去。不久齐国就发生了内乱,于是我也因此而免于祸乱。此后,我又到了周朝。周王子颓特别喜欢牛,我就借养牛来接近他。等到颓要任用我的时候,蹇叔再次劝阻了我,让我离去,这才又一次幸免于难。我侍奉虞国国君,蹇叔不同意,我虽然知道虞君不会重用我,但是因为贪恋功名利禄,我仍然留了下来。我两次听从蹇叔的劝告,都得以幸免于难;但只一次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便遭遇了虞君亡国的灾祸。因此,我深深地了解了蹇叔的贤能。”于是,秦穆公派人用重礼迎请蹇叔,任命他为上大夫。
  秦穆公的仁义(上)
  秦穆公在位第九个年头,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太子被杀,公子夷吾、重耳等人出逃。夷吾派人向秦国求援,要求秦国帮助他回到晋国。秦穆公答应了他的请求,派百里奚率军护送夷吾回国。夷吾感激地对秦人说:“如果我真的能够被立为晋国国君,我将把晋国河西的八座城邑献给秦国,来感谢秦国对我的巨大帮助。”但是,等到日后夷吾真的即位以后,却不遵守自己说过的誓言,而是派臣子丕郑到秦国去推脱,违背了自己以前对秦人许下的承诺。丕郑担心自己的处境,便向秦穆公献计说:“其实,晋国人不希望夷吾即位,而是拥戴重耳。如今,夷吾食言,没有向秦国献送城地,这都是吕甥、郤芮两个人的计策。我希望您把此二人召到秦国,这样,秦国再护送重耳回国就方便了。”于是穆公答应了丕郑的请求,派他回国召唤吕甥、郤芮。但是,丕郑受到了吕甥、郤芮的怀疑,他们向夷吾进谗言,丕郑最终被夷吾杀死。丕郑的儿子丕豹逃到了秦国,为了替父亲报仇,他规劝穆公说:“晋国国君无道,老百姓都不亲附他,秦国可以借此机会发兵攻打它。”但是穆公却说:“如果晋国百姓不拥护自己的君主,那么夷吾为何还能诛杀他的大臣呢?能够诛杀大臣,这恰好说明夷吾得了民心。”于是穆公并没有听从丕豹的建议,但还是任用了他。
  几年以后,晋国遭遇了旱灾,夷吾派使者到秦国请求借粮度灾。丕豹劝谏穆公不要借给晋国粮食,反而可以趁机发兵攻打它。穆公又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大臣公孙支说:“灾荒和丰收是变幻无常的事,如果我们把粮食借给他们,他们一定回感激我们的,应该借粮给晋国。”百里奚认为:“夷吾虽然得罪了秦国,但是晋国百姓却是无辜的。”最终,穆公采纳了公孙支、百里奚的建议,把粮食借给了晋国。秦人用漕运和陆路运输的方式把粮食运到晋国,从秦国的雍城到晋国的绛城,运粮的车船浩浩荡荡、络绎不绝。
  秦穆公的仁义(下)
  穆公十四年,秦国发生了饥荒,穆公于是派使者到晋国去借粮。晋君夷吾与大臣们商量此事。大臣虢射说:“我国如果借此机会发兵攻打秦国,将会取得很大成功。”夷吾利令智昏,听从了虢射的意见。第二年,晋国发兵攻打秦国。秦国知道后,穆公也发动军队,委任丕豹为将军,并亲自率军前往前线迎击晋军。九月壬戌日,秦军与晋军在韩原进行了一场大会战。晋君急攻心切,脱离了主力部队,但是,在回归途中,晋君的马车陷入泥中,动弹不得。秦穆公发现战机,率领麾下军士急追晋君,不仅没能将其俘获,反而被晋军包围了,穆公也受了伤。在此危急关头,曾经受过穆公恩惠的三百个岐下人冒死围,解救了穆公,而且将晋君也活捉了。

  第19节:新读史记(上卷)(19)

  当初,穆公丢失了良马,居住在岐下的三百名野人将其捕获并吃掉了。秦国的官吏捕得了这些野人并要依法惩治他们。穆公知道此事以后,宽容地说:“君子是不会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他的人民。我听说吃了良马的肉而不饮酒对人体有害。”结果,穆公赏赐这些野人酒喝,并且赦免了他们的罪过。后来,这些人听说秦军反击晋军,都要求从军。在此次战斗中,他们看见穆公处境艰难,就都不避刀枪,争先死战,来报答往日穆公的恩德。
  穆公俘获了晋君夷吾,下令国中说:“大家都斋戒独宿,这两天我将要用晋君祭祀上帝。”因为晋君与周天子有亲缘关系,所以周天子得知此事以后,为晋君求情。而夷吾的姐姐是穆公的夫人,她听说此事以后,便穿着丧服、赤裸双脚为弟弟求情。穆公叹息说:“唉!我自认为活捉了晋君是大功一件。可如今却是周天子为其求情,夫人为此而愁苦。”于是,穆公与晋君订立了盟约,答应将他放还,并把他安排到上等的馆舍去修养,还馈赠给他牛、羊、猪各七头作为食品。十一月,穆公释放夷吾归国。夷吾回到晋国以后,把河西的土地献给了秦国,并且让太子到秦国去做质子。秦国则把宗室的女子嫁给晋国太子为妻。此后,秦国的境域向东发展到了黄河一带。
  千里奔袭
  穆公三十年,秦国协助晋国围困郑国。郑国派使者向穆公阐明了秦晋两国灭亡郑国的利害关系,语重心长地说:“灭亡郑国只会使晋国的实力增强,这对秦国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晋国的强大会使秦国产生更大的忧患。”秦穆公听了之后感到很有道理,于是罢兵回国了,晋国也随即撤兵。
  后来,郑国的内奸向秦国献计说:“我把守着郑国城门,秦国可以派兵来袭击郑国。到时候,我们双方里应外合,此事必成。”对于此事,穆公询问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而他们却都回答说:“我军途径好几个国家、行程千里去袭击他国,很难取得成功。既然有人出卖郑国,谁又能知道我国会不会也有内奸将军队动向告诉给郑国呢?所以,此次奔袭不能进行。这一次,一向英明、仁义的穆公却没有听从贤臣的建议。他任命白乙丙、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和蹇叔之子西乞术为将军,率军袭击郑国。军队出征那天,蹇叔和百里奚前来送行,却痛哭不止。穆公听说此事,不高兴地问他们说:“军队出发作战,你们却在此痛哭,这是什么意思啊?”二位老人回答说:“臣下不敢打击军队的士气,只是我们的儿子从军出征,而臣下已经年老,恐怕他们回来晚了就无法相见了,因此在这里哭泣啊。”二位老人退下后,私下里对他们的儿子说:“秦军如果失败,一定是在崤山这个险要之地。”
  秦军一路东行,先是越过晋国领土,接着经过周王室都城洛邑的北门。王室成员王孙满见状,感慨地说:“秦军行动不合礼法,肯定会失败的!”当秦军行进到滑这个地方时,正巧碰见了郑国商人弦高。弦高当时驱赶着一群牛,准备到周地去做买卖。他遇见了秦军,看出他们要去攻打自己的国家,担心自己被捉去杀掉,便随机应变,把自己的牛献给了秦军,并且对他们说:“听说贵国打算征伐我国,因此我国国君正在认真谨慎地准备抵抗贵军,并且派在下用这些牛来犒劳各位。”听了弦高这番话,秦国的三位将军互相合计道:“我军准备奇袭郑国,不料郑国已经知晓我军动向,等到我军赶到郑国,最佳的进攻时机早已经错过了。”于是,秦军灭掉了晋国的边疆城邑滑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就班师回国了。
  崤山之败
  当秦军攻灭滑城而班师回国时,晋文公已经死了而且还在进行葬礼。太子襄公得知滑城被攻陷的消息后,非常愤怒地说:“秦国这是欺辱我丧父,竟然趁着我国国丧之时攻取了滑城!”于是他孝服加身,组织军队在崤山伏击秦军。结果秦军中了埋伏,被打得大败,全军覆没。晋军俘虏了秦军的三位将军,得胜回师了。

  第20节:新读史记(上卷)(20)

  晋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她为了解救三位秦国将军而对太子襄公说:“秦穆公对这三个败军之将肯定是恨之入骨了,所以我希望您不如把这三个人放回去,让秦穆公亲自惩办他们,以解他的心头之很。”襄公答应了她的请求,放回了秦国的三位将军。三位将军还未到秦都城,秦穆公早已身着素服在郊外迎接他们。他对着三位将军哭泣说:“我因为没有听从百里奚、蹇叔的建议而使我军遭受倾没,也令三位将军饱受屈辱。此次失利,你们三位有什么罪呢?希望三位从今以后用心整训军队,准备一雪前耻,不要懈怠。”穆公恢复了三人以前的官职、俸禄,对他们更加地厚待。
  由余访秦
  由余的祖先是晋国人,后来逃亡到了西部的戎地,他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晋国方言。由余才智过人,被戎王任用。戎王听说秦穆公有贤德之名,便让由余出使秦国去观察情况。
  秦穆公很殷勤地接待了由余,向他展示了秦国华丽的宫殿和丰富的积聚。由余看后,对穆公说:“这些事物如果让鬼神去做,则过于劳神;如果用人力来达到,未免也太劳民伤财了。”穆公对他的见解感到十分奇怪,便问道:“中原各国用诗书、礼乐、法度作为治国的原则,即使这样,有时还会出现变乱。如今你们这些蛮夷之国没有中原国家的这些治国之术,那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呢?其难度不是更大吗?”由余笑着回答说:“您所说的这些治国之术正是使中原国家发生变乱的原因。这些礼法制度始于上古的圣人黄帝,他以身作则,率先奉行,但是国家也仅仅能够达到小治。而后世君王日甚一日地骄淫,他们依靠着严刑酷法来监督、责求臣民。臣民贫苦达到极点之后就会怨恨君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