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征欧洲-第7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校谕桓鲋嵯呱戏聪蛐�
这一次的设计终于让尼古拉特斯拉满意,又进行了一番完善之后,图纸被传递到相关的工厂,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样品。
动力实验室研究的东西比较特殊,因为经常要出样品,兰芳金州飞机制造厂有一个车间是专门为动力实验室服务的,甚至如果在需要的时候,金州飞机厂会全厂动员全力配合动力实验室的研究。
秦致远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人多力量大嘛,仅仅用了一个星期,两架原始型号的样品就已经生产出来。
没错,一共是两架,“支奴干”虽然被尼古拉特斯拉批得一文不值,不过因为在后勤上的广阔前景,同样生产出来了样品,供隆承辕他们进行后续研究。
说实话,这两架样机还是有点简陋,除了旋翼和尾翼有点样子之外,其他方面没有一点直升飞机的高大上,不仅仅是机舱部位没有任何包裹,就连驾驶舱位置也没有任何防护。
没有防护是为了方便驾驶员逃生,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种飞机能不能飞得起来。
理论上这两架飞机应该是都能飞得起来,而且性能应该很不错,不过在飞起来之前,包括隆承辕在内,谁心里都没底。
“我来试试”尼古拉特斯拉有信心,准备上机测试。
“不不不,尼古拉先生,您不能上去,我来。”隆承辕坚决拒绝,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里尼古拉特斯拉的年龄最大,哪怕是不考虑个人价值问题,也不能让尼古拉特斯拉去“冒险”。
“隆院长,还是我来吧。”马上就有其他研究人员主动请缨。
“先生们,你们都不合适,还是我来吧。”一直跟在尼古拉特斯拉身边的奥特曼适时出现。
这个建议马上就获得了集体通过,不为别的,就为了奥特曼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就算是万一出了事,奥特曼的逃生几率也比隆承辕他们大得多。
奥特曼最近一直跟在尼古拉特斯拉身边,等于是也参与了整个研发过程,对于驾驶直升机,奥特曼的接受程度也很快。
想想就能理解,运输机都会开,直升机应该也不在话下。
于是在众目睽睽下,奥特曼先驾驶着“卡…50”在兰陵岛附近海面上临时搭建出来的直升机平台上缓缓起飞。
为什么在海面上?
这样即使摔下来也比摔在水泥地上好点吧
奥特曼身上还是做了一定防护的,降落伞、救生衣、烟雾弹、防鲨剂应有尽有,不过这基本上是个心理安慰,如果飞机的高度到了一定程度,摔在海面上的结果和摔在水泥地上差不多。
带着众人的期盼,“卡…50”缓缓上升,当上升到一百米高度上时,欢呼声马上震天而起。
一百米,这是隆承辕他们能接受的心里底线,到了这个高度,那就意味着在飞行高度这方面是成功的。
不过尼古拉特斯拉明显不满足。
“向上,向上,继续向上”尼古拉特斯拉就像是黑了心的地主老财,用高音喇叭催促着奥特曼继续拉升。
于是高度在不断增加,五百米、一千米、两千米
当飞行高度到达两千米的时候,就连隆承辕都高呼出声:“够了,足够了”
确实是足够了,这只是直升飞机,又不是战斗机,飞那么高干吗?
飞上去给战斗机当靶子吗?
“这还不是极限,如果继续向上升,突破三千米也有可能。”只有尼古拉特斯拉不满意。
技术的进步真的没有尽头,也不需要一步到位,够用就行,总要给以后的改进留点空间。
903 直升机的时代
飞行高度只是一个方面,高度上虽然已经达标,但其他方面不达标也不行。
测试完飞行高度之后,接下来又继续进行其他方面的实验。
从实验结果上来看,“卡…50”和“支奴干”的表现都不错,在飞行高度上,“卡…50”达到了两千米,“支奴干”的表现稍差,但也达到了一千五百米,在飞行速度上,“卡…50”同样赢了“支奴干”,“卡…50”的速度达到了一百二十公里,而“支奴干”只有一百,但在最大起飞重量上,“支奴干”终于扳回一城,“支奴干”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吨,而“卡…50”只有两吨多一点。
这样才合理,毕竟“支奴干”的定位是后勤直升机,装得多最重要,能不能飞的快就无所谓。
作为武装直升机和运输机,这两款直升机的表现都不错,基本符合尼古拉特斯拉的要求,于是这个好消息马上就上报给秦致远。
接到直升机研制成功的消息时,秦致远大喜过望,马上命人驾驶着两架直升机直接降落在兰芳王宫内。
这个命令又让王宫卫队一阵鸡飞狗跳,其实整个蓬莱岛都是禁飞区,不管是什么飞行器,只要在蓬莱岛上空出现,马上就会被兰芳空军无情击落,尼古拉特斯拉他们测试直升机,也是要先报备,然后在空军的监视下才能进行。
现在秦致远命令直升机直接飞到王宫里,确实是让空军司令周鸿光有点头大。
秦致远毕竟还是国王,在兰芳拥有一言九鼎的权力,两架直升机最终还是停在秦致远办公室楼外的草坪上。
看到“卡…50”和“支奴干”时,秦致远确实是哑然失笑,这两种机型都太经典,又是一个来自苏联,一个来自美帝,现在却都集中到兰芳,这可真是有点冥冥中自有注定的意思。
“它们有名字吗?”秦致远想恶搞一下,干脆就用“卡…50”和“支奴干”当做这两架飞机的名字。
“现在还没有,因为还需要一些改进,等到最终方案确定的时候,再请陛下赐名。”隆承辕不知道“卡…50”和“支奴干”这回事,回答的一本正经。
“嗯嗯,确实是需要改进,武装直升机上要安装武器,驾驶舱还要增加装甲,要尽可能保护飞行员的安全运输机主要考虑的是结构的稳定程度,咱们不仅要用来运输物资、运送战士、以后还要用运输机吊装大型设备,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到。”秦致远的要求有点多。
说实话,在尼古拉特斯拉出现之前,隆承辕考虑的只是完成直升机的设计,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具体的功能和作用,现在秦致远既然提起来,隆承辕也不敢怠慢,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个小本本就开始记录。
兰芳官员的这点习惯不错,不管是什么事,先记下来再说,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嘛。
“武装直升机上需要安装的武器考虑过没有?”秦致远的“先知”属性又开始泛滥。
“还没有。”隆承辕有个很隐蔽的翻白眼的动作,这个节奏实在是有点快。
“要安装航炮、自动榴弹发时器、火箭弹等等,要最大程度发挥武装直升机的威力,想想看,他们悬停在敌人头顶,把成吨的弹药倾泻在敌人头上,那该有多壮观!”秦致远浮想联翩。
“火箭弹会不会太大了点?”隆承辕用手比划了一下,感觉实在是有点不合适。
火箭弹出现于十九世纪初,英国人w。康格里夫研制的火箭弹射程可以达到2。5公里,不过这个火箭弹体型巨大,也没什么精确度,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
世界大战中,残酷的堑壕战催生了多种武器的发展,火箭弹就是其中之一,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在研制火箭弹,兰芳当然也不落后。秦致远很久之前就对隆承辕提起过“喀秋莎”的概念,隆承辕也一直在研究,不过进度有点慢,秦致远也不着急,毕竟现在是和平时期,兰芳军方对于火箭弹的需求并不迫切。
不过直升机研制出来之后,火箭弹的研发就要加快节奏,其实相对“喀秋莎”来说,直升机是最能发挥火箭弹威力的载具,如果兰芳的直升机能装备上“蜂巢”,那么直升机的威力将会大增。
秦致远顺手从隆承辕手中要过来记事本,现场给隆承辕画起了示意图:“不需要太精确,数量足够多就行,火箭弹要的不是精确打击,是地毯式的饱和轰炸,用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最合适不过”
秦致远还没有画完,尼古拉特斯拉就连连点头。
等秦致远画完之后,尼古拉特斯拉由衷赞叹:“以前就听说陛下是科技天才,现在才知道传言并不足以赞美您。”
这科学家拍起马屁来也是非同凡响,至少秦致远感觉很得意:“你们才是天才,我画的再好也是纸上谈兵,只有你们才能把这些东西变成现实。”
能得到秦致远的称赞更不容易,至少隆承辕他们都已经乐开了花。
“榴弹发射器也要重视起来,不仅是武装直升机上要使用榴弹发射器,运输机上也用得到,陆海军的应用面也不小,我们需要一种更小更方面携带,更有效率的榴弹发射器。”秦致远继续提要求。
这个就不需要图纸,兰芳已经有了自动榴弹发射器,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就行。
兰芳装备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有两种,一种是车载的19式自动榴弹发射器,重量为四十公斤,有效射程八百米,射速每分钟三百发;另一种是手持型的20式,这种发射器类似放大版的左轮手枪,重量只有八公斤,单兵可以很方便的携带,20式的射程为四百米,射速为每分钟25发。
其实这两种榴弹发射器都很不错,从性能上来说已经足够满足部队使用要求,不过秦致远还是不满足,秦致远对武器威力的要求永无止境。
就需要这种永无止境的精神,人类才会不断进步。
“武装直升机还是要注意,乘员要确定为两人,一个人负责驾驶,另一人负责操纵武器,所以驾驶舱的防护工作一定要做好。”秦致远在细节方面还是有要求。
如果没有秦致远出现,直升机要到二战后才会加装武器,然后才会衍生出以后的经典机型,兰芳现在无论是怎么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