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征欧洲-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并卵,不要脸的人之所以不要脸,就是因为他们心中的道德水准已经严重偏离,他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要脸,而是认为理所当然。
兰芳没有兴趣和南方军政府打嘴官司,从太平岛开始,兰芳的军舰就像是播种机,开始频繁穿梭于北海诸岛上,把一队队海军陆战队的战士送上北海诸岛,充当守岛部队,开始对北海进行实际占领。
其实也没派几个人,哪怕是面积最大的林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永兴岛,兰芳也只派出了一个排,在上面建立一座无线电报站,用来和兰芳国内互通有互,至于面积较小的西月岛、南威岛等岛屿,兰芳只派出不到一个班,仅仅是象征性的守岛部队。
别看就这么几个人,已经足够彰显主权了。
目前的北海,周围只有五个国家,兰芳、民国、法属印度支那、美属菲律宾、以及英属马来亚。
法国和兰芳是盟友,民国无力干涉,美国人和英国人想伸手却没有法理依据,只能悻悻然的表示关切。
而日本作为一个域外国家,对南海表示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据说在日本国内,已经有所谓的“专家”开始寻找相关文献,想找到证据证明日本和北海也有关系。
好吧,这注定是徒劳的,日本人和北海一点关系都没有,日本男人在历史上出海,为的是在黄海上当海盗,而日本女人出海为的是找华人配种,单单是黄海已经能够满足日本人的需要,日本人的触手从来就没有伸到北海过。
其实在北海没有证明有油气资源之前,关于北海所有权的争议一直都不存在任何问题,相关海域的国家可能会对兰芳大肆排出守岛部队的做法感到不齿,却并没有感到切肤之痛。
这个时空和另外一个时空不同,现在的北海没有任何采油设备,相关国家也没有在北海进行资源勘探,因此除了秦致远,没有人知道北海的海底到底都有些什么。
当然了,除非兰芳对北海进行大规模开发,否则所有人都不会知道北海海底的秘密,因为现在这些岛屿包括附近的海域都属于兰芳,除了兰芳,别的国家没有资格在这些地方开展勘探工作。
占领这些岛屿,还有其他特别的作用,尤其是像林岛、太平岛这样的面积较大的岛屿,上面其实都可以修建机场,这就等于是一艘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把兰芳的国境线直接向北推进了1000多公里,兰芳境内面积最大的望海州居然成了内陆岛,大大降低了防守压力。
在控制南海诸岛的同时,秦致远也没有放弃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攻略。
七月初,秦致远前往西贡,和巴斯蒂安签订有关租赁金兰湾的合同。
金兰湾,位于安南东南部,港湾深入内陆17公里,由两个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内港金兰,面积60平方公里,湾口仅宽1300米,外港平巴,水深10…22米,湾口宽约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
金兰湾有足够的深度,可以停泊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深水港之一。
同时金兰湾的位置在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当然了,法国人并不是意识不到金兰湾的价值,但对于法国人来说,金兰湾并不具备太大的开发价值,因为法国远东舰队的母港并不是金兰湾,而是民国的广州湾,也就是日后的湛江市。
相对于法国人来说,尚未沦为殖民地的民国显然具有更大的攻略价值。
而在秦致远眼中,拥有良好水文条件的金兰湾才是兰芳海军的摇篮。
因此在租借金兰湾的问题上,秦致远和巴斯蒂安一拍即合。
协议签订之后,兰芳将以每年100万法郎的价格租借金兰湾99年,期满之后如果兰芳愿意继续租借,那么协议将自动顺延。
也就是说,兰芳用每年100万法郎的代价,获得了金兰湾的永久使用权。
当然了,这份协议不仅仅是仅限于金兰湾,还包括金兰湾附近大概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法国殖民政府将负责租界内安南人的搬迁工作。
“租界”,兰芳居然也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租界,这让兰芳看上去愈发像是列强中的一员,虽然这个“列强”看上去还不是那么的名至实归。
租赁下金兰湾之后,秦致远立即在安南和暹罗招聘工人,首批工人就是10万人,立即对金兰湾开始正式开发。
10万人,这可真是个大手笔,不过巴斯蒂安显然对此并不感兴趣。
“如果你要工人,根本不需要跑到暹罗,安南一地就可以满足你,哪怕你想找100万人也没问题,如果你感觉影响力不够,还有高棉人和寮国人,何必跑到暹罗去招工。”巴斯蒂安直来直去。
巴斯蒂安和秦致远的关系也是极好,两人既是“同僚”,又是合伙人,因此巴斯蒂安对秦致远也不见外。
暹罗就是日后的泰国,高棉是柬埔寨,寮国是老挝。目前的东南亚,高棉和寮国、安南组成了法属印度支那,在往西一点的缅甸则是英属印度的一个省,暹罗正好夹在英属印度和法属印度支那中间,成为两地之间的缓冲地带。
正是因为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妥协,暹罗才会独立至今,否则暹罗国王想坐稳王位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目前的法属印度支那,总人口大概为1500万左右,想要弄出来100万工人虽然有点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
“我想吃暹罗的大米行不行?”秦致远半开玩笑半认真。
说这话的时候,秦致远和巴斯蒂安在位于河内的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内,巴斯蒂安并没有把秦致远当外人的意思,因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秦致远也将会是这里的主人。
暹罗是东南亚的粮仓,大米的产量惊人,秦致远说想吃暹罗的大米当然是一句笑谈,巴斯蒂安却当了真。
“你可不要搞三搞四,暹罗目前的地位比较特殊,法国政府不想改变现状。”巴斯蒂安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度,以他对秦致远的了解,隐隐能感觉到秦致远不怀好意。
目前的殖民体系就是法国人和英国人建立起来的,巴斯蒂安和秦致远的关系虽然不错,但在国家利益这个问题上,没有丝毫的商量可言,这一点巴斯蒂安拎的清。
“你想多了,我没有改变现状的意图,暹罗就是暹罗,哪里不会成为兰芳的殖民地,我们华人没有那种习惯。”秦致远矢口否认。
好吧,秦致远的话没说完,华人确实不喜欢殖民地,因为只要是华人看上的土地,都会变成自己的“固有领土”,从来就没有殖民地这个说法。
454 落后就要挨打
建设金兰湾是个大工程,不算建筑材料,10万名工人,每个月的消耗超过200万元,这还没有算上从暹罗购买的粮食费用。
好在秦致远手中还有点家底,如果支出不会进一步扩大,现在这个花法还能花的起。
人多有人多的好处,10万人一起动手,就算是赶不上另一个时空中的“全国大会战模式”,却也差不了太多,金兰湾基本上是一天一个样,建设进度令人瞠目结舌。
当然了,瞠目结舌的是巴斯蒂安,不是秦致远,见识过另一个时空中各种“速度”的秦致远感觉还有点慢了。
其实在这个大型机械还没有广泛使用的年代,一个港口的施工进度都是以“年”为单位在衡量。
金兰湾的一期工程预计需要一年半,到那时金兰湾将会拥有十一个码头,六十多个泊位,可以停靠包括战列舰在内的所有兰芳军舰。
与此同时,各种配套设施也在同时敷设,火电厂、炮弹厂、鱼雷厂、水雷厂、甚至有一个拥有四个五万吨级船坞的造船厂,这些所有的东西加起来,将会共同构成金兰湾这个远东最大的海军基地。
不对,还不算最大,日本的横须贺才是最大的军港。
不过总有一天,金兰湾会成为远东最大的军港。
对于这一点,秦致远很有信心。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凡尔赛合约》的签订,俄罗斯内战的暂时停火等等,这些事有效的分散了兰芳在北海“夺岛”行为的影响力,同时也降低了全世界对兰芳租借金兰湾的敏感度。
没错,经过近半年的利益交换,《凡尔赛合约》终于签订,民国北洋政府的代表顾维钧也在合约上签了字,这表示民国也成为了世界大战胜利国的一员,并且同时顺利加入国联,终于开始试探性的融入国际社会。
令人感到无语的是,美国没有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因为美国人发现他们在凡尔赛合约中什么都得不到,没有殖民地,没有市场,只有钱。
而美国是全世界现在最有钱的国家,人家根本不缺钱。
《凡尔赛合约》对德国的惩罚非常严厉,德国损失了百分之十三点五的领土,百分之十二点五的人口,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根据《凡尔赛合约》的规定,德国人只准保留十万人以下的陆军,海军只准保留6艘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下的战列舰,同时德国不准拥有潜艇,不准发展空军,陆军不准装备坦克和重机枪等等。
德国人甚至丧失了进出口权利,因为《凡尔赛合约》规定,德国人如果想要出口商品,要加收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费用,这无疑加大了德国产品的成本,降低了德国产品的竞争力,是英法的地位更加稳固。
同时,德国人还必须付出2260亿金马克的赔偿,这笔钱约等于113亿英镑,并且要求用黄金支付。
很苛刻的条款,几乎所有人对这个《合约》都不满意,除了兰芳。
对这个《合约》最不满的德国人,作为《凡尔赛合约》的受害者,威廉三世曾经考虑过拒绝签订,但在首相马克思亲王和陆军总参谋长兴登堡的劝说下,威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