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7三国资料-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三国官制的组织和特点     
  三国官制和两汉官制基本相同。但是三国毕竟是另一个时代,而且是三个国家,其官制不可能和两汉有很多地方相同,或相同之处无任何差异。可惜对此不能做详细阐述。原因一是缺乏三国的官志材料,可以说从有三国时起就较其它朝代缺乏这方面的材料;二是后世研究的成就也不多,大概以为三国和汉朝相同,不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正是造成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现在要像其它朝代一样罗列魏、蜀、吴三国的各级官制组成办不到,只可就其大致巳知的官制说明曾经存在过的官制组成梗概。特点结合其中,不再赘述。 
  一。魏国的官制组成和特点     
  三国之中,只有魏国是和东汉一脉相承下来的国家,而且两个朝代很难找出一个划时代的严格标志。以魏文帝即位为始,则名义上说得通,实际上不符合;以建安元 年曹操迎汉帝都许昌为界线,贯际上有道理,名义上分 不开。所以在官制上魏汉非常相似,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段里,既是汉又是魏。魏文帝及其后继者又无根本改变,二者相同之处必然较多。此其一。在三国之中,魏国占地广阔,建国最早,尽管蜀、吴都不承认,而客观的印象,魏国总有代表中央或全国最高统治者的气魄。这就使魏国在官制上比较齐全。此其二。魏国不但上承于汉,而且下接于晋,这表明魏国在统治过程中治国有方,晋以魏为基础建立一代新王朝,减蜀、减吴,实现又一次大一统。在官制上三国时期的真正创新,大多出于魏国。此其三。以上三点可以说是魏国官制组成上的特殊之处,或说特点亦可。 
  丞相、相国,建安十三年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六月,曹操为丞相,总揽朝政。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嗣位为丞相。建安末钟繇曾为相国。文帝初即位,又命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属官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从事中郎,署诸曹事,主簿,掾属,舍人。 
  大傅、太保,魏初置,以钟繇为之。末年又置太保,以郑冲为之。其属有左右长史,署诸曹事,司马,从事中郎,主簿,掾属,舍人。 
  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三公上,大司马掌武事;大将军掌征伐,其属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军师,从事中郎,参军,列曹掾属,舍人。大将军其属官主簿外尚有记室,列曹掾外尚有都督。 
  太尉、司徙、司空,位为三公。魏文帝即位之初,以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黄初元年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太尉典兵狱,司徒主民事,司空掌水土。其属官均有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簿,参军,列曹掾,诸都督,舍人等。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位从公,其属官有军师,长史,从事中郎,正行参军,诸都督,主簿,掾史等。 
  光禄大夫,位从位,掌劝善规过。汉代多为临时派遣之特使,自魏始转为优重,不复以为使命之官。往往用为诸公告老再拜之位或在朝显职。 
  尚书令、左右仆射、列曹尚书,魏尚书台置尚书令一人,典总纲纪,无所不统。仆射主封门,掌授禀,假钱谷,令不在,可代理奏下众事。建安四年始分左右,魏相沿而置。魏改选部尚书为吏部尚书,主选部事,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加二仆射、一令,合之称为「八座」。其属官有左右丞,诸部郎中,诸曹典事,主书令史等。 
  中书监、中书令,典尚书奏事。中书之名始于西汉武帝游宴后庭,开始使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者,置令和仆射。成帝改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罢仆射。东汉省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