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周惇颐在《通书》对乐进行阐述的三章,是给皇帝看的,是给领导人看的,他把乐作为治理天下的手段,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一。作为一个领导,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若能明白其中的关键,就能够组织起一个生机勃勃且强有力的团队,事业就会有所成。但作为我们个人,也要明白其中的奥妙,主动对自己的心性进行修养,就不会受到外界事物环境的不利影响,反而会对外界事物环境产生影响。
《乐中第十八》中提到:“乐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孔子在鲁国听古圣王舜做的韶乐,听的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不知饭香。庄子在介绍古轩辕皇帝的咸池之乐,甚觉妙不可言,认为其合乎当时的自然,对此赞叹不已。古代圣王作乐,是基于政而作。回想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全国上下都大唱革命歌曲,而那些爱情歌曲等都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满脑子都是要加强阶级斗争,以至于在建设中国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乐与政之间的关系也就可见一斑了。西汉设乐府,有关官员对民间采风而收集回来的各种音乐进行细致地整理,要符合政治的需要,再传达到各级地方政府,再对民间老百姓进行教化。这样才能“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
“故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心,达于天地,天地之气,感而大和焉”。我们通过前面对乐的理解,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实际上现在在少数民族中,以及世界各国的音乐都是非常发达的,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而我们中国,从北宋开始,尤其是明清以来,就对音乐的教化作用失察了。音乐的制作,以及音乐所要达到教化目的的作用,是和我们的音乐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音乐家很多自身的思想境界都不够高,其所作出来的音乐的境界也就会有问题了。圣人做乐,来自于民间,又反馈于民间,回馈于社会,回馈于国家,回馈于天地,才能大和,祥和,太和。这样就能“天地和则万物顺,故神祇格,鸟兽驯”,就会使人与天地和谐,与自然和谐,与万物和谐,无暴戾之气,均处于祥和喜气的状态之中。
《通书?乐下第十九》: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者慕。故风移而俗易矣。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
音乐有煽情的作用,也有可使人心平的作用。音乐淡,那听的人就会心平气和。我们大都曾听过《东方红》这首歌,在早期他是以陕北民歌为主旋律,听之欢快,而到了后期,其节奏慢了下来,让人听之则顿觉整个身心都庄重肃穆起来。慢而厚重。快而轻泼。可见同一首歌,当其主旋律发生了变化后,听的人其心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在音乐里面,存在着淡和艳的对立面,淡才能听心平。寺庙里的音乐,基督教的音乐以及其它古典音乐等等,大都是一种淡的状态,它不会有什么让人心躁动的旋律,听则心越来越静,气也会越来越平和。
“乐辞善,则歌者慕”。音乐不是单独的个体,它是与歌词相辅相成的,古代从《诗经》开始,楚辞,乐府,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音乐与歌词并存的,其词若处在宣扬善良的方面,就会让听者由衷地产生爱慕之心。如我们的唐诗宋词中,那些山林气重的,隐世诗,田园诗,都会使人喜欢,现在在我们中小学中所学的唐诗宋词中也大都属于这几种类型,这几类诗歌在境界上也是最高的。其词善就会加强乐对人教化的作用。以上综合起来,就要有移风易俗的目的。即文中所言“故风移而俗易矣”。
“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在前面我们知道了“妖淫愁怨,导欲增悲,不能自止”,若音乐妖艳,歌词也为能处在使人心善的一面,其教化就会使人颓废,迷茫,人心也会掉入阴暗邪恶的一面。宋时有一禅师与黄庭坚对话,其时有一善画马之人,禅师说此人如此善画马,其下辈子就会变马。黄庭坚不解。禅师又说我说此人变马算是客气了,而黄庭坚你则要下地狱。黄庭坚大惑。禅师遂指出黄庭坚平日所做的妖艳淫词过多,蛊惑人心。黄庭坚大惊,以后则再不敢做此类诗词。这就说明音乐的教化作用是有着善恶两方面的,用之者善则善,用之者恶则恶。所以当领导者,在对关于“乐”的三章中,要明白且把握其中的分寸。而对个人的修养中,也要注意这个方面的培养,要让自己始终处于有喜神的状态之中,身心始终处于和谐状态中,这就是学乐的启发。
《通书?圣学第二十》:“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有人问周惇颐:圣人这种伟大崇高的境界我们可以学吗?有资格学吗?周惇颐说可以学,孟子就说过“人皆可为尧舜”,当然任何人也就都可以为圣人。又问道:那学圣人可有什么关键之处呢?其最基本的是什么呢?可以一句话说清楚吗?我们大家都知道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义就简明扼要。《易经》中就云:“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在《理性命第二十二》中也提到万和一的关系。万是指宇宙万物,复杂的社会关系,无穷无尽的变化。一是指最简单,最根本。该章就说道:“是万为一,一实万分”。我们以什么来应对这个纷繁万变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心,其本心就是简单的,也就是我。任何复杂万变的事物必须要通过这个我来承担,来展现,来消化。这就是“要”。周惇颐就说道“要”就是一,曾子就曾说过:“吾道以一贯之”。什么是一呢?禅宗说当下即是一,当念即是一,给人感觉这个一是似乎很空洞。周惇颐则进一步解释:“无欲也”。
什么是无欲。结合我们前面对乐所讲的三章,无欲就是将我们的情志放在一个比较纯净的地带,不要让喜怒哀乐忧恐惊把我们这个纯净的地带搅乱了,不要让种种杂念污染我们的情志,让其处在干净,坦然的状态之中。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诚无为;寂然不动者,诚也等等所讲的精神状态。在《通书》四十章里,这种精神是以一贯之的。在这种无欲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则静虚动直”。静才能达到虚的程度。庄子在《齐物论》中就谈到:“虚室生白”。就是达到了空灵的状态。就如同交通的不塞车状态。只有静了才能虚,进而才能动,才能直,这是一种因果关系。
只有静虚才能够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处在不健康的情志状态之中,被各种不良的情绪﹑杂念包围和占据着我们的心灵,你还能保持清醒明了的状态吗?你还能明断外界的万事万物吗?只有把我们的心调理到静虚的状态,才能够有这种明的享受,心才能够有明的功用。明才能通。明不仅仅是光明,而是对万事万物的判断观察无误,你的决策﹑举动才会通,才能通达无碍。若不能明,判断观察都失误了,你的决策﹑举动又怎么能通呢?路都走错了,那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动直则公,公则溥”。动,我们念头的发动,我们的动机,要直,不能拐弯抹角的。孟子说过一个小儿落井故事:一小儿落入井里,其中一人想到:若此小儿父亲有钱,我救了他,他父亲必重金酬谢。另一人想到:若此人父亲是当官的,我救了他,他父亲必会赏我一官半职。而还有一人,什么都没有想,就跳了下去救这小孩。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各种事物的时候,可以自己审慎一下在自己心头闪现的种种念头,哪种是直,哪种是不直,这个就只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如果通过圣贤之道学习的人,心灵达到了静虚则明的层次的时候,他一定就会能做到动直,其念头一动,就必定处在直的层面上。这个直是通向公的,他是无私的,而无私就是公,所以动直则公。公则溥,就会普遍,无处不到。如果你带了私心杂念,别人就肯定会对你有所看法。就如同我们这个龙江书院,若是抱着发财的信念来做,那绝对就会失败,而当龙江书院处在公的状态,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那就肯定能办得好。所以这个最初的动心如何?将会决定你方方面面的进程。若能无私心,就会为大家所接受,诸事就会顺利。所以“明通公溥。庶矣乎!”明才能有正确的判断,只有心公,才能对事物做到公正的判断,若为私心,那你的判断就是局部的,片面的,也容易陷入错误的,阴暗的层面。所以古人常说:“量大则福大”,只有量大之人,才能公,量小之人,就不可能公;量大才能容,才能够容纳万事万物。这样一来,就跟道相近了!

题目: 《通书》第十一讲 
————————
《通书?公明第二十一》:公于己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能公于人也。明不至,则疑生。明。无疑也。谓能疑为明。何啻千里!
《菜根谭》中有云:“待人薄者,待己亦薄;待人厚者,待己亦厚”。我们在观察别人的时候,如果他对人刻薄,那他对自己也会很刻薄;若待别人宽厚,那他对待自己也会很宽厚。宋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去见过黄龙禅师,黄龙禅师就向他提了一个建议:面前的路要放宽一点,不仅自己过得去,还要让别人也过得去;千万不要把门径放窄了,到时候人家过不去,最后你也过不去。结果王安石未听,本来其变法的措施很多还是对的,但不能处理好人事关系,连苏东坡等优秀的人都容纳不下,对变法有不同意见的人通通拒之门外,以至于变法失败。
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要注意怎样处,这就涉及到了量大量小的问题,也就是公和私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天天斗私批修,以至于人人不得不违心地“紧跟”,实际上心中极为反感,这种逆反心理的延续,造成了今天假大空的泛滥,难以扭转。现在在谈廉政建设,这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