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柯云路5芙蓉国-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小龙非常庆幸自己当机立断贴出大字报的行动。正是凭着这个别人无法侵夺的政治资本,才使得朱立红这种人不得不归属于他的旗下。当朱立红坐在这里发表言论时,除了激昂慷慨的表态之外,其实是在争夺卢小龙之外的第二号人物的位置。
她在卖弄自己掌握的上层背景,在渲染她在这方面的敏锐,她不止一次重复着卢小龙刚贴出大字报之后她如何与卢小龙串连。
卢小龙当然明白这其中的潜台词。朱立红在极力争取第二号位置的过程中,并不敢否认他的第一号位置,她的做法实际上是加强了卢小龙的地位。在第一天的组织活动中卢小龙就懂得了什么叫权力中心。今天到会的六个人都是冲着他来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争夺从一开始就巩固了他的领导地位。倘若这个核心只有他和朱立红两人,倒有可能经常发生谁也不服从谁的冲突。
左边挨着朱立红的第二个人也是女生,初一,叫田小黎。很好看的小圆脸,精瘦的身子,薄薄的嘴唇,说起话快如鸟雀,干部子弟,喜欢冒险,看到卢小龙的大字报,她立刻找到他,说:“我佩服你,你写的大字报是北清中学第一张有水平的大字报。他们那些都是顺风吃屁,只有你是泰山压顶不弯腰,我跟着你干。”
在她连竹炮般的激烈讲话中,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比小孩过年跑着放鞭炮更撒欢。她的出身使她对中国上层生活并不陌生,所以对朱立红煞有介事的渲染也不太在意,她的兴奋点在于红卫兵的成立,成立了红卫兵就可以有声有色地干,在全北京干出名。
再转过来,迎面坐的是一个高三男生,叫黄海。在黎明的凉风中,他披着一件旧军衣盘腿而坐,一身的军干子弟气。他选择了与卢小龙对面的位置,意味着他在这个团体中与卢小龙旗鼓相当。在北清中学前一轮浪潮中,他写了一堆大字报,成为风云人物。他有他的独立意识,有他的领袖欲。看了卢小龙的大字报,他是以完全平等的身份与卢小龙交流的,对他在前一段运动中建立的影响也颇自以为是,然而,卢小龙还是以善于团结人的胸怀把他拉了过来。可能是卢小龙的朴素和平易给了对方心理上的满足。当时黄海曾桀骜不驯地说:“咱俩联合着干,谁是马克思谁是恩格斯听其自然形成。”他一定觉得自己那洋洋万言的写作能力适合扮演马克思的角色,而卢小龙只适合扮演辅助的角色,然而,今天在这里一坐,他就意识到,卢小龙在这个小团体中的领袖位置暂时是难以动摇的,他的大字报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资本。
剃着寸头的黄海脸上始终做着深刻状,他发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富有理论色彩的观点。卢小龙知道,最终能够落实的是自己提出的最基本的行动纲领。面对黄海的表演,卢小龙明白了,一个人想保持领导权,除了其他因素,一定要最早提出行动的纲领。当你的行动纲领真正代表了下一步能够做的全部事情或者大部分事情,你就具备了号召力与领导权。卢小龙原本对黄海颇有戒心,当他看到黄海野心勃勃地表演一番之后,倒觉出黄海的表演恰恰引起了其他人的反感与排斥,朱立红就常常用审视的目光打量黄海。看清了这一点,卢小龙真正地平稳与宽和了,在这个团体中,他依然可以保持寡言的习惯,听凭其他人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他的领导权只会在这些锋芒毕露的互相磨擦中更加稳固。
挨着黄海,在右前方坐的是又一个高中的男生,叫唐北生,也是干部子弟。
和黄海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是一个性格平稳喜笑颜开的人,额头上有三道横纹,长着一张中年人一样老气的面孔。文化大革命在他眼里似乎和参加一次中学生运动会差不多,是一个忙忙碌碌的高兴事。他是卢小龙不多的朋友之一。当他出现在这个团体中时,感到一种政治活动的兴奋,用他的话讲,这和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一样,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组织,建立自己的核心。他平平和和的讲的都是极为具体的事情,卢小龙想,他对自己的忠诚大概没有问题,对其他人锋芒毕露的表现也不太介意。这种人是一个组织中的粘接剂。在这个黎明前的活动中,卢小龙为自己能有这么多的新体验而欣喜。他发现,权力的奥秘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发现。而领袖的奥秘只有处在领袖的位置上才能够真正掌握。他的眼光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甚至在心中跳出了“嫡系”二字,唐北生无疑属于自己的“嫡系”。
挨着唐北生的又一个男生叫宋发。很黑的剑眉,很黑的眼睛,很红的脸,说话时总是目光平平地盯着眼前,两颊还带着一点络腮胡。他是这个团体中惟一的贫下中农子弟,虽然与干部子弟有天然的隔阂,今天却被同一个神圣的主题捆在了一起,他无疑会更慎重地思考政治的是非。他不像朱立红那样激昂慷慨、煞有介事,也不像田小黎那样无所畏惧、以政治为游戏,更不像黄海那样野心勃勃,也不像唐北生那样悠哉游哉,他很认真,每做一件事都会三思而行。他的这种气质与卢小龙颇有些对劲,团体中有了这样的人物,做事情会更严肃,也会更郑重其事。
再过来,紧挨着卢小龙右手的是同班的女生华军。她从一开始就寻找了这个紧挨着自己的位置。这个脸颊通红、老面得有点像老太太的女生同样是干部子弟。
她的出现,卢小龙一点也不意外。几年来她一直对他非常友好,好像卢小龙是一个需要她经常照顾的人。
今天,没有任何人吩咐,当黎明给了足够的光亮之后,她就掏出小本开始简单的记录,心甘情愿地扮演了卢小龙的帮手。过去,对于这张难看的脸卢小龙从不愿正视,然而,当她此刻飞快地做着记录,并且附和着他的意思讲话,却真正烘托了自己的领袖位置。华军还特别讲到:“我们这个组织的核心就是卢小龙,他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是最大的,贡献也是最大的。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替他多想一想,有什么情况要向他多汇报,要加强内部的组织纪律性。”这样的话无疑造成了新的气氛,像一道箍将大家箍在了一起。
东方的亮光已经铺展在大地上,草莽山坡中的圆明园遗址露出全貌,远处的苇塘、树林、稻田、村庄、炊烟描绘出一幅清晨的图画。周边的世界大了,这个团体显得更小了。然而,卢小龙却感到了自己手中的力量:凭借一个政治纲领,还有一个组织,他可以征服世界。
一个自然界的小现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在旁边的一棵松树上跑下来两只小松鼠,它们一前一后在土坡和石头上跑跳着。经过一连串你追我赶的玩耍嬉戏,在一段横倒在地的粗树枝上停住了,一只松鼠骑在另一只松鼠的身上。下面那只松鼠睁着机灵的小眼睛一动不动,上面那只小松鼠翘着蓬松的大尾巴也一动不动。背衬着天空,这两个黄色的小松鼠被勾画得玲珑精致,灰色的眼睛亮闪闪的。田小黎仰着她那喜眉喜眼的小圆脸好奇地问:“它们在干什么呢?”几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学生自然都不解其意。卢小龙从小在山村长大,知道这跟猪羊牛马相通的动物生活,他犹豫着没有张嘴,倒是七个人中惟一的贫下中农子弟宋发不耐烦地冒出了一句话:“它们那是结婚呢。”几个学生都愣了,猜到了什么,有点不自然地笑了。
卢小龙这时才发现,这个小团体中的三个女生只有田小黎还稍有点俊样,一左一右的朱立红和华军都长得太困难了。他不由得又一次想到那天在日月坛喷水池边遇到的漂亮姑娘。她为什么不能坐在自己的左右手位置上呢?
注:
「1」红卫兵 “文化大革命”中在中学生、大学生中的学生造反组织,它的原意是“毛主席的红色卫兵”。这种组织形式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始创于1966年5月,后来扩展到全社会,演变为各种形式的群众造反组织。
第三卷 第十五章
历史是一切人物表演的舞台。当北清大学革命造反派第二号人物呼昌盛被工作组押上万人批判大会的台上时,他感到了什么是命运。看着大操场上黑压压的上万名师生,他想到就在几天前自己还是批斗大会的组织者,几天后却沦为批斗对象。
在工作组发起的“反干扰、查反革命”的运动中,顶风亮相反对工作组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北清中学的卢小龙,另一个就是呼昌盛。大学生自然比中学生更适合做斗争对象,于是,他被很光荣地押到了检阅台上。工作组组织的批判会似乎文明一些,不戴牌子,也没有坐喷气式,只是低头接受批判。他的身后摆着几个长条桌和麦克风,工作组的领导成员在那里亲自督阵。台上大横幅是:坚决批判反革命分子呼昌盛。同样是一个个跳到台上的激昂慷慨批判,同样是振臂高呼的口号。呼昌盛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中回想着从早晨到现在发生的事:一清早就被北清大学的几个戴着纠察队袖章的学生从被窝里揪了起来,押了一上午,中午给了一个馒头一份菜,下午两点连推带搡把他带到了会场,这和几天前自己组织的批斗大会做法也差不多。这样想着,便有一种豁出去的冷潮热讽浮上心头:自己批斗了几百人,挨一下批斗,也值了。
批斗大会持续了两个小时,因为他是北清大学东校的学生,批判会一结束,就被一群人押着挤出大操场汹涌的人群,往北清东校走,成群结队的人围观地跟随着。当这支押送他的队伍浩浩荡荡穿过校园,又穿过日月坛公园,带着先声夺人的气势拥进北清东校西大门时,呼昌盛觉得这简直是变相的游街。左右的人同样是反剪他的双臂强扭着他,沿途有此起彼伏的振臂高呼声讨着他,“打倒反革命分子呼昌盛”的口号震耳欲聋。校园的道路,道路两边的树,树后面的河流,河流后面的荷塘,荷塘后面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