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矛盾文学奖提名 阎连科:日光流年-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去啦。修渠了我就不去啦。”
“你——架子车还让用不用?”
“让。我敢不让吗?”
“你——种的菜是卖哩是送到工地上?”
“连菜叶都挑到工地上。”
“你——还装病让你男人回村吗?”
“只有再一再二,哪有再三再四呢?”
“你——家里的存钱让不让修渠买水泥?”
“就是不还了也让呀,修渠是为了大伙吗。”
“你——把家里的猪卖了,买一百斤炸药,五十米导火索,八十个雷管。”
“我今后晌就把猪拉到镇上去。”
“你──把门前的树伐了,到镇上卖掉买成钢锨和钢钎。”
“好,我今儿就伐倒。”
会议开得多说有吃一碗饭的功夫,司马蓝便宣布散会了,说都回家准备去吧,谁家这次要敢不往灵隐渠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渠修通了,敢喝灵隐渠一口水,我把他一家人的门牙敲下来。话毕了,他从石头上跳下来,把大豹、二豹叫到面前嘱了几言,让杜流回家取了一支笔,一册本,看村人多都低头散去了,便率着人群旋风一样朝第一道胡同刮过去。到了第一家,他先自推门走进院里,走进屋里,目光在院内屋内掴打一遍,最后死在一对新的箩筐上,说这箩筐灵隐渠上征用了。身后就有一青壮少年上前把箩筐提了去,杜流便在小本上写下一行小字:
杜高寿 萝筐一对
到了第二家,他说:“这张新锨征走了。”
杜百年 新锨一张
第三家,“把你家铁锤拿出来。”
杜不落 大锤一个
第四家,“你家先交一百斤小麦来。”
杜青叶 小麦百斤
第十七家,“你家交一百元买炸药。”
杜柏说:“家里的钱全都交了吧。”
杜 柏 钱180元
第二十九家,“五月单五那一天把这头猪杀了送到工地上。”
司马虎媳妇说:“猪还小哩。”
司马虎吼:“你多说一句我撕烂你的嘴。”
司马虎 肉猪一头
第三十家,“你有机会了再去教火院卖几寸皮子。”
司马鹿说:“行。”
司马鹿 卖人皮一次
第三十四家,“你半月后去九都做十天人肉生意。”
“就我一个人去吗?”
“你能领几个领几个,让杜柏给你们出证明。”
寡妇婶 卖淫二十天
……
三日之后,三姓村如同遭了一场匪劫,各家十六岁以上的男人都被集中到了村中央的老树下。几家孩娃大了的女人也被夹裹其中。日头半昏半暗,云灰灰地浮在上空。狗们也都从各家出来,层层地站在门口,望着即将出征的村人。前后统共十二辆架子车,被编成一队,依次蛇排在村胡同中,车上装了三车被褥、衣物;两车粗粮、细粮;一车锅碗瓢勺;三车锨镢锤钎;一车炸药雷管。另三车装了离不开大人的孩娃和零碎。长长一阵,在胡同中一线拉开,架车的都是壮年男人,送行的都是媳妇孩娃。村落里吵杂一片,红红绿绿的说话声淹了人群房舍。女人们追着男人们问,玉蜀黍熟了咋办?男人说熟了喂猪,要你在家干啥。孩娃们追着去问,爹,你啥时回来?做爹的说,渠挖通就回了,喝了灵隐渠的水,你就也能活到七老八十了。时置半晌,云彩剥了开来,日光照着村落的街巷房舍。司马虎、司马鹿都在车队中架了车子,拉长脖子朝村那头张望,不见司马蓝的影儿,便放胆地对家里人道,这次挖渠,不喉咙肿疼死了,也得让四哥把我们累死到渠上。说要真的死了,再穷也不能买那柳木做棺,埋到地下不出半月,虫都蛀空了,就是卖了房子,也要买一副泡桐木棺材。媳妇们都一口责怪,说人还没去,不吉利的话先说到前边,你们才多大年龄?离三九、四十还差着几年,人家杜家、蓝家不是还有几个三十八了,喉咙都开始疼了,也还去了嘛。
这个时候,司马蓝就从胡同那头走了出来。脖子里那道日见小了的蛇疤,在日色中红彤彤如一条绸布,而他的脸色,几日前的杀气已荡然无存,代之的是一块块热红的兴奋,板结在夏天的土地样凝在他的鼻子两侧。在这一块儿一块儿的红热的上方,他的那两颗有些了苍茫的眼珠,依旧是菜色的青绿,看上去如两只跑疯了的兽眼。他领着大豹、二豹等,同杜柏一同走着,杜柏在他身后稳雅的一步一步,一会儿就被他拉到了身后。他并不管杜柏如何,自管自地流星过来,脚步声在山梁之外都可隐约听见。村人们不知道他如何在几日间绿了眼珠,如何忽然地疯了一般,走到那儿,都匪首样率着大豹、二豹、长杠一班不谙世事的小伙,似乎每时每刻,都将把哪个村人领出来揍上一顿。有人说了句村长来了,立马便有一片人头朝胡同那头甩去。村落中即刻静得只有了日光照晒的声响。村外麦田的香味已经渐烈渐厚,经过了一场雨水,麦秆小叶儿的枯霉气息在风中成一丝绸密的黑线。树木上吊的虫包儿,在村落的半空,被司马蓝的脚步震得一摆一动。他走到那儿,那儿的村人就给他让开一条路道,让他一班人马,大车样辚辚着开过。这当儿,他走进了人群,抬头看了看天空几分酷了的白色,脱掉身上的白粗布衫儿,露出上身那复了元气的紫红皮肉,大声说了一声都回家去吧,夏秋的忙闲收种,谁家有难处都去找杜柏,家里的事全都交给他了——然后,他从人群中穿过去,对着架子车队高唤了一声:
“走吧——”
三姓村人便又一次朝耙耧山脉的后梁出发了。车轮声,说话声和车上东西的碰撞声,在灿烂的日光中,暖洋洋地飞舞颠落,擦着村落的墙壁和剥落的泥皮跌下了。车队萧萧着出了村去,青壮劳力尾在车后。从车上掉下了一把舀饭的勺子,司马蓝弯腰拾起,并不重新放回车上,拿在手上如孩娃走在路边,拿一根木棍一样边走边挥,回过头去,对着跟来送行的女人孩娃们喝斥:
“都他妈回吧,我们是去修渠,让你们活到四十、五十、六十岁,不是去给村里人挖墓,一个个跟着干啥。”
送行的人便都立在了村头。
便唤:“他爹,你没有把盐钱留在家里——”
回答:“有三只母鸡,不是天天都生蛋嘛——”“
女人们不再唤了。队伍上了梁道,她们立在村头怔着,孩娃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望着远去的人马木木呆呆,做娘的便狠狠地一掌打在孩娃的屁股上,说哭!哭!你爹是去叫你长寿哩,你哭个啥儿呀。孩娃便真的哭将起来,声音尖锐刺耳,如银白的针儿朝梁上的人群扎去。听到了孩娃的哭声,男人便在队伍中回过头来,把手伸在半空摆摆,又跟着人马、车队走了。
第十二章
阎连科
自男人们接续着八年前的工程,去修最后一段灵隐渠后,村里就彻底的安静下来。白天,村街上竟没有一个吸烟的人,到了饭时,饭场上的女人孩娃,也零零星星,寥若晨星,仿佛男人们都去充了军役,使村里聚然冷清下来,连鸡、猪、麻雀都无精打采了。有时你从村街上一连走越几条胡同,也难碰到一人,偶尔有条狗卧在门口的树荫下面,你走上前去,它抬头懒懒地看你一眼,便又躺下伸着长舌睡了。村子里有一股寂寥发霉的枯气,把人气冲淡得仅剩了烧饭时候的一缕炊烟。到了夜里,刚刚吃过夜饭,各家便都闩了大门。既是天热纳
凉,也都闷在自家院落里边。倘若不是杜柏偶或夹着他的药书在村里走动,委实村里就没了一个能扛动一袋粮食的人了。
每次村里有大的行动,守留的就是杜柏。司马蓝说,藤她舅,你还留在村里,杜柏就不用在卖人皮时到城里挨饿受冻了。司马蓝说,藤她舅,你不用去修渠。杜柏就留在了村里。每天翻他的药书,研究他的中药方子了。这次,司马蓝没有说藤她舅,他说,亲家,你去不去工地上?杜柏说村里不能不留一个男人呀。杜柏就又留下了。一次蓝姓一家女人磨面,毛驴一惊,把上扇磨盘拉出了轴眼,往常有两个男人用肩一扛,磨盘就可以复原,可这次五个妇人还扛不动上扇磨盘,便把杜柏叫去了。杜柏啥也没说,又把毛驴一套,让毛驴朝着磨盘错开的相反方向一拉,那磨就复了原位,又可以转着磨面了。
其实杜柏是村里的另外一种力量哩。
许多时候,杜柏说的话就是外面人世实行的政策呢。关于政策的话,这些日子杜柏说的最多的就是一句:“镇上又催咱们村成立一个村委会哩。”有人问他,村委会是啥,他便解释说村委会就是有村长,还得有个副村长,再有两个委员啥儿的,有啥儿事情商量着办。
杜柏这么说了几天,就从各家收了一车粮菜,赶着一趟驴车往耙楼深处,车上装的青菜、粉条、绿豆芽和几袋玉蜀黍堆成一架小山,从早上直摇到日落时分,到了耙楼深处的伏牛峰,就看见青山腰上挂着红褐褐的一条儿,像一根血肠盘在山脉上。就在那一线红色上,三姓村人两个一对,三个一伙,每隔二十米悬着一拨儿,有人用镢刨,有人用锨朝外撂着碎碴土,以为也就是日常的刨刨挖挖,及至到了渠上,杜柏当的一下呆了,所有的男人,都脱光了衣服,赤条条单穿一个裤衩,浑身上下沾满了红色的礓土碎石,连牙齿也是了泥土色。他看见司马虎和司马鹿共同分了一段活儿,司马鹿穿一个被面大花裤头,司马虎却连个裤头也不穿,赤身裸体持一把镢头一弯一直。每一次直起,他的那个东西就在两腿间猛地一甩,像永远也扔不出手的一把锤子。每一次弯下,都要“啊唷”一下。随着那声“啊唷”,似乎远近几里的山地,都被镢头震得抖动了。而镢下真正松了的土碴,也不过半锨左右。山脉上老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