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6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征听到这里。长叹一声。道:“想当年汉末的王莽施行新政。收民间的钱,禁止旧钱的流通,然后再发行自己的货币,如此往复四次,都是以质量较次的新币去兑换质量较高的旧币,每次换钱的过程都借机盘剥了一次百姓,最后弄得天怒人怨,作茧自缚。萧兄。你就不怕重蹈王莽的覆辙吗?”
萧铣笑了笑,道:“这个并不用担心,王莽的失败是因为他在和平年代弄这件事,而且是以份量明显不足的新币去代替成色十足的旧币。”
“加上他当年其他的改革方面得罪了当时的大贵族和大地主,这些人在最关键的时候站在了他的对立面,甚至明里暗里地支持民众起事。这才是王莽最后改革失败,自己也身死的原因。”
“可是我萧铣是在战乱中搞这些,目的是为了保境安民,让荆湘这里只流通梁国的钱,只要能保证粮食的供应。这里的百姓就能支持我 。而且这样也会大大增加其他势力的军队进入这里的难度,他们就是打下一两座城池。也不可能养活那里的民众,所以迟早都无法在这里立足。”
王世充听到这里,突然道:“萧先生,你这样发行基于充足米粮供应上的梁国钱币,禁止隋朝的五铢钱流通,指望着靠这种办法就能阻止被别人攻打,是不是太天真了点?其他人攻这荆湘,就不会也发放米粮吗?”
萧铣笑道:“王兄过虑了,萧某考虑过这个问题,并不用担心的。因为群雄并起的时候,多数都是要打下自己的一块地盘,我们大梁萧氏在这里经营数十年,门客旧部遍布,这荆湘之地舍我其谁?不出意外的话,不消三年,我萧铣就可以在这里站稳脚根,恢复梁国。”
“到了那时候,大梁的钱币在这一带彻底流通,以前的富人通过钱币兑换,还会是富人,而穷人则多数要去当兵吃粮,也要靠这大梁钱币作为军饷,养活一家老小。若是有外部势力进入,宣布这大梁的钱币作废,那么无论是富人还是军人,都会和这样的人拼命,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王世充笑了笑,道:“可是萧先生,若是你的粮食供应出了问题,比如哪年产量不足,你没办法养活这荆湘的几百万百姓了,到时候你又如何自处?要知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你固然能让这块地方经济上独立了,但也失去了和外地做贸易的可能,不是吗?”
萧铣微微一笑:“王兄只要上任就会知道了,托那老贼杨坚的福,这二十多年来这荆州,郢州和湘州区域都是风调雨顺,年年大丰收。官仓里的粮食足够吃上二十年,库房里的钱堆得如山一样高。就算是年年颗粒无收,只靠存粮也足够我们维持这里的统治了,所以王兄不必对此担心。”
王世充叹了口气,道:“萧先生心思缜密,算计深远,竟然能考虑到这么多事,实在让人叹服。好吧,王世充说话算话,就和你萧先生合作了。”
萧铣大喜过望,一下子站起了身,向着王世充郑重其事地行了个礼:“多谢王兄看得起萧某,你我联手,何愁大事不成?”
王世充摆了摆手,道:“好了,那现在麻烦萧先生告诉我一声,那个陈棱的底细,他既然是你姑母打入到这郢州州府的一枚棋子,此人是不是可以为我们所用,你又准备如何对付他?”
萧铣笑了笑,道:“这个陈棱嘛,说起来可话长了,他可是我们萧氏在南朝埋伏了多年的一颗棋子,祖孙三代都为我所用,一直到了这陈棱身上,中间也有反复,一直到陈棱这辈,才真正开始发挥他的作用。”
王世充和魏征那次长谈后,已经对这种世代忠仆不再觉得奇怪,只是不知道这陈棱又有何过人之处,于是一下子又有了兴趣,不再说话,听那萧铣说下去。
萧铣喝了一口水,说道:“这陈棱祖籍庐江,他的祖父就是我们萧氏手下的一个密探,平时一直以渔夫的身份作掩护,为我们打探陈朝的情报。在我朝与陈朝的多年征战中,立下过不少功劳。”
“到了陈棱的父亲陈岘这辈时,又被我们大梁派向了陈朝大将章大宝手下担任亲兵护卫,顺便刺探陈朝的情报。可没想到陈岘其人对年复一年地担任我们萧氏的密探心怀不满。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
“那章大宝后来与我们大梁接触。想要投降我们大梁。而中间的联系人就是那陈岘,可是这陈岘却出卖了章大宝,把他要归顺我军的情报传递给了陈朝,导致章大宝事败被杀,陈岘这个叛徒也因功被陈朝封为谯州刺史。”
王世充笑道:“那这陈岘是个背叛了你们梁国的叛徒啊,你们怎么还会继续用他的儿子?”
萧铣微微一笑:“王兄稍安勿躁,请听我道来。那陈岘投降了陈朝后,好景不长。没过两年,陈朝就被杨坚所灭,而陈岘也被除名回了庐江老家。当时我们大梁也被杨坚强行灭国,因此也就没有去追杀这个叛徒。”
“可是隋朝灭陈后不久,就发生了高智慧之乱,这个王兄应该非常清楚,此次动乱几乎席卷了整个江南,最后还是王兄亲自出马,奋战了两年,才好不容易镇压了下去。”
王世充点了点头。道:“不错,这确实是王某平生一大功绩。不过当年我主要是在江南和岭南作战,没听说过什么陈岘。难道陈岘也参与了此次叛乱?”
萧铣叹了口气,道:“当时陈岘在庐江一带算是比较有名气的了,除了周罗睺以外,就数他陈岘的势力最大,而周罗睺则早早地降了隋朝,举家北迁,所以陈岘被当地的那些豪强土匪们共推为首领,起兵反隋。”
“当时陈岘开始还不想出这个头,而还是个少年的陈棱则劝他父亲说,现在这帮反贼群情汹汹,如果要强行拒绝,只怕他们会把你先当成隋朝的同党一起杀了。不如先假装接受他们的推举,当他们的的首领,以后再看情况随机应变。要是反贼们得了势,就顺水推舟带着他们做番事业,反之则在关键时刻倒向朝廷。”
王世充笑了笑,道:“我好象记得最后这陈岘又想倒向朝廷,结果事泄被杀了。因为当时率军平叛的是柱国李彻,此人当年是高仆射的至交好友,高熲也对此人的军事才能有过称道,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李彻当时和那陈岘暗自通信,让那陈岘把手下的那批叛匪出卖给他,可惜后来搞砸了,是吧。”
萧铣道:“不错,正是如此,当时陈岘派去与李彻联系的就是陈棱,这陈棱与李彻约定了时间和地点,答应让他父亲率领叛匪们到那个指定的地点供李彻剿灭。而李彻则大喜,当着陈棱的面给杨坚写奏折,保举那陈岘当大将军、宣州刺史、食邑一千户的谯郡公。”
“可是当陈岘父子兴冲冲地把叛军们带到指定地点时,李彻军却是无影无踪,于是这个密谋泄露,这些叛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陈岘,陈棱则拼死逃得了一条命。而事后杨坚老贼只给了陈棱一个奉车都尉六品官,还是个虚衔,没有正式的编制,只是给了他一笔钱,让陈棱回乡去带领乡勇。”
王世充笑道:“那这陈棱一定恨死了先皇,也恨死了那个李彻,这就给了你们萧氏趁虚而入的机会?”
萧铣道:“不错,当时先祖父也是刚刚死在老贼杨坚之手,而先父则怀着血海深仇,隐名埋姓,四处逃命。后来他听说了那陈棱的事,索性心一横,直接去找了陈棱,结果陈棱对着落难的家父痛哭流涕,深悔他父亲以前的背叛之举,还发誓以后一定会效忠我们萧氏,推翻隋朝。”
王世充“哦”了一声,道:“这么说,还是那陈棱救了你父亲一命?”
萧铣点了点头,道:“不错,高智慧之乱后,隋朝一直在江南一带追捕参与叛乱的头目,还有我们家这些萧氏后人。如果不是当年陈棱的庇护,只怕先父带着我这个当时只有八岁的少年,恐怕也逃不过隋朝的天罗地网。”
魏征冷冷地道:“这么说来陈棱应该是你萧先生的救命恩人,你应该对他报恩才是。”
萧铣重重地“哼”了一声:“话不能这样说,若不是他父亲背叛我们萧氏在先,他又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后来所做的那些。也不过是为了他那叛徒父亲赎罪而已。我无恩可谢。”
王世充不屑地笑了笑:“这么说来。只要有人得罪了你,背叛了你,那么你萧先生一直到子孙后代都要记着他的仇,哪怕他的子孙后代救过你们,也偿还不来这份情,是这样的吗?”
萧铣一下子给刺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开口道:“可是。可是这姓陈的只是我们萧氏的家奴啊。”
魏征笑着摇了摇头,道:“萧先生,魏征不觉得人应该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你这辈子生在了高贵的萧氏皇族世家,下辈子若是不小心投胎成了别人的家奴,还会这么理直气壮地说这些话吗?”
萧铣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汗珠又开始在额头上显现,他摆了摆手,道:“这个问题就不用多争了,我们萧家有自己的观点。也请二位不要干涉的好。”
王世充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这陈棱后来跟你们又有何关系了?”
萧铣道:“后来到了开皇末年。老贼杨坚觉得江南基本上平定了,也放松了对我们萧梁皇室的追捕,这时候先父才能堂而皇之地从陈棱家里走出来,并设法跟在大兴的萧琮和姑母等人取得了联系。”
萧铣说到这里,恨得咬牙切齿,脸上的肌肉扭曲得变了形,头上的幞子无风自飘:“结果萧琮这厮是死不悔改,不仅没有一点恢复故国的雄心,还劝先父,说什么天下太平,四海是心,老贼杨坚是天命所归,不可与之对抗。”
“他让先父死了这条心,从此安份守法做个隋朝的臣民。哼,他也真说得出口啊,反正死的不是他爹!”
“结果先父当场和他翻了脸,痛骂了他一番,然后愤然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