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谋生手册-第6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发苍苍对白发苍苍,见程嗣勋的脸上表情仿佛终于有了变化,汪尚宁方才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汪孚林在南京是有门路,可要知道,刚刚传来消息,临淮侯李庭竹已经过世了,既如此,他在南京那些大佬面前,能有多大的话语权?”

    “廷德,你一直都是在外任,没怎么当过京官,所历之处也算颇有善政,更有不附权贵的美名,可你知道为什么你自始至终没进过名宦祠?”程嗣勋见汪尚宁被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得有些狼狈。他便讥诮地说道。“那是因为你不重利。却太重名,所以不免以己度人。是,汪孚林之前对我提出旌表义夫的时候,就是冲着祥元,可如果不是他,你自己家里儿子孙子都顾不过来,还会想到我这个可怜的嗣孙?他叫了你多久的伯父,你何尝想过他?”

    没等汪尚宁开口。程嗣勋便继续说道:“临淮侯我不认识,南京城那些大佬我也一个不认识,汪孚林也没有说过,一定就能把祥元送去国子监。但他听到族长去你家,后来送了我去汪家的路上,亲口承诺过我,为祥元请一位品行学问都过得硬的老师。松明山汪孚林别的不说,言出必行却是有名的。同样是这件事,我对你兄弟提过多少次,你们却始终敷衍了事!旌表的事情程氏一族全都提出为我奔走。我若不愿意,对不住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族人。你要说服的不是我,而是程氏族长,还有从上到下每一个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走吧!”

    见一贯非常好相与的程嗣勋竟是犹如吃了秤砣铁了心,汪尚宁终于意识到今晚白来了。他扶着膝盖站起身,缓缓往外走去,待到门边上时突然福至心灵一回头,看到的却是程嗣勋赫然眼睛里满是水光。想到当初自己还叫程尚宁的时候,继父领着自己去给先生拜年,给自己买书买纸笔,拿已经考上秀才的自己教育两个弟弟,让他们以自己为榜样……一切的一切如今再想起来,便仿佛隔了一层纱似的模糊不清。

    次日一大清早,当汪孚林带着全家人去向程嗣勋辞行时,却发现这位八十开外的老人家脸色憔悴,眼睛微微有些红肿。毕竟是自己惹出来的事情,汪孚林自忖和汪尚宁兄弟有仇,可这位可以称作老寿星的老人家毕竟是被自己拉下水的。

    好在昨晚上他已经有了个主意,又和家里人都商量过,此时就笑道:“勋老太爷,接下来我要和舅舅回歙县城里去见秋家族长,而秋枫和程大姑毕竟之前都没相处过,骤然搬过去也不适合,我想让他在你这里寄住几天,和令孙也算是有个伴,不知道可方便吗?”

    偌大的家里不过祖孙二人,程嗣勋平日里只感慨没有客人,如今汪孚林要留下秋枫,他看到程祥元也是满脸兴奋和欢喜,立时想都不想地笑道:“那当然方便,不过是一间屋子,我这里别的没有,只有空屋子最多!要是秋枫怕寂寞,你再留几个人陪他也不打紧。”

    一听这话,叶小胖立刻来劲了:“勋老太爷,那我也留下行不行?”走到哪都是读书,现在没汪孚林和小北在,秋枫好说话,这样就没人监督他读书了!

    叶小胖啥德行,众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是不知道的,可汪孚林这时候倒觉得这个小胖墩自告奋勇来得及时,因为就只见程嗣勋先是倍感意外,随即笑容满面地连声答应。他看看金宝,想想那三个平常很少分开,索性把养子一块留下了,顺带再留下三个随从照应。对于汪孚林如此举动,程嗣勋自然品得出其中好意。等到送走了吴天保和汪孚林夫妻,叶小胖立刻神气活现,缠着程祥元问竦口有什么地方好玩,又拉上了金宝秋枫,竟真当这是来休假的。

    而回程路上,汪孚林看到吴天保频频拿眼睛看自己,顿时有些无可奈何:“舅舅,这次可不是我惹的事。”

    “不是你起的头固然不假,可汪尚宣固然是没做好事,你也太得理不饶人了,出的什么馊主意!”吴天保算是真正了解外甥惹是生非的本事了,跑到一个之前完全陌生的地方,这都能挑起这么大的事来。见汪孚林一脸无辜,小北则是在那偷笑,想想自己之前和汪道蕴来时,那真叫做和平商谈,压根没有乱七八糟的变故,他不得不感慨这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只不过,他说这话并不是旨在埋怨外甥,当下就拐上了正题。

    “徽州府的程氏几乎都是从篁墩迁出来的,竦口程氏也不例外。虽说这些年他们族中没出什么显赫的子弟,但节妇孝子之外,秀才也没少过,而且修路造桥,善名远扬。秋枫若是过继在程大姑膝下,如果能在竦口程氏给他挑一门亲事,其实那是最适合的,而且还能亲上加亲。”

    汪孚林顿时呆住了。可想想金宝今年十三,秋枫好像十六了,汪道昆都提醒他要给金宝在宣城沈氏找一门亲事,年纪更大的秋枫确实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可自己才刚刚成婚没两年的他去操持这种事,着实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足足呆愣了好一会儿,他才打哈哈道:“舅舅说的是,说的是。”

    “你就别敷衍了,舅舅是认真的,而且这事你也确实得考虑考虑。昨天晚上程家老族长摆宴的时候,我这儿就有好多人打听,有问金宝的,有问秋枫的,我只能一股脑儿全都推到你身上,差点就招架不下来。”小北想到昨晚那三姑六婆说媒的架势就有点心惊肉跳,随即似笑非笑地说道,“你留下那三个在程家,就不怕赶明儿人家设计出一堆相亲的戏码来?”

    汪孚林险些没被小北这调侃的口吻给气坏了:“那里头还有你弟弟!”

    “明兆那小子脑子缺根筋,我才不担心他,再说他婚事早定了。”嘴里这么说,小北想想叶小胖那看似憨肥却蔫坏的性子,很确定除了汪孚林之外,其他人很难算计得了他。可真要这么说,金宝和秋枫又何尝是真老实人?想当初秋枫配合汪孚林当了一回双面谍子,要是谁真把他当成软柿子捏,那可就要上大当了!

    踏青似的去了一趟竦口,结果却横生枝节,接下来再去槐塘见秋家族长改动族谱的时候,汪孚林自然打足了精神,但这一次却是顺利得让人不敢相信。即便如此,当他又去了歙县衙门,通过户房司吏刘会把户口等等全都办好了之后,却没能立刻回返竦口程家去接自家那三个小家伙。

    不是流程真得耗费这么长时间,而是因为他被刚从南京下来的应天巡抚宋仪望给堵住了,他不得不和徽州知府姚辉祖一搭一档,再加上那两位推官,把宋仪望应付了去婺源和休宁才能脱身。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宋仪望好歹是张居正亲自提拔的应天巡抚,却竟然去婺源余懋学家中转了一圈,据说声色俱厉撵走了余懋学家中堵门的锦衣卫。尽管汪孚林没看到当时场面,但府衙跟过去的差役在他和姚辉祖面前复述这一幕时绘声绘色,也和亲眼看到差不多。这不得不让他感慨,尽管冯保和张居正内外呼应,几乎可以称得上一手遮天,可这天底下还是有很多人确实不畏强权。可如此一来,宋仪望还能当多久的应天巡抚,那就很难说了。

    最最可悲的,当然是在县衙中养病的县令薛超了,自始至终,就没人告诉他应天巡抚到了徽州府!

    PS:正在熟悉合并后新的作者专区中,昨晚上发现作者专区里书不见了,吓得连夜找编辑,在官方微信发布通知,幸亏技术早就发现了,九点多就恢复了。今天一更,明天二……(未完待续。)

第六五四章 尘埃落定

    有应天巡抚宋仪望亲自驾临,再加上宁国府和太平府两位推官,徽州知府姚辉祖快刀斩乱麻,将此次休宁婺源大乱的首恶立时三刻发落完毕。程任卿冒名东厂缉事探子这么一件事,便烂在了寥寥几个当事者的肚子里,谁也没往外说,因此这位婺源生员也就是和程文烈等其他人一例处置。相较于休宁那边吴大江等几人直接判了斩监候的死罪,婺源这边行刺吴琯的几人亦是死罪,程任卿等几人也就是充军辽东,相形之下就算是轻了。

    至于歙县这儿,帅嘉谟失踪,最合适的替罪羊没了,自然有其他人需要顶上来。但歙县的乡宦们也就是上书奏请,在府衙中和五县争了一场,其余过激的举动却没有,再加上汪孚林丝毫没有在这种时候往竦川汪氏身上落井下石的意思,于是在姚辉祖富有暗示性的解释说明,以及太平府推官刘垓和宁国府推官史元熙的旁证下,宋仪望这板子只有打在急功近利的歙县令薛超身上。

    歙县令薛超为抵消今年催科过急的反弹,急功近利推进均派夏税丝绢,于是激起婺源休宁民变。这就算是铁板钉钉的结论了。

    当宋仪望亲自撰写,禀报徽州府此次夏税丝绢纷争的奏疏,连带徽州知府姚辉祖就处置夏税丝绢的呈文,再加上两位推官的陈情,休宁陈县尊,婺源县令吴琯,歙县署理县令喻县丞这先后几道奏疏先快马报到南京,而后送到京师之后,自然激起了不小的反应。

    尽管汪孚林事先已经打点过,徽州知府姚辉祖和两位推官刘垓史元熙的奏疏中,都尽量减少了他的存在感,可架不住宋仪望那儿他可没什么影响力。婺源那位四不县令吴琯也是刚正不阿油盐不进的性子,一五一十将自己遭人行刺却遇汪孚林救援等等全都如实上奏。再加上休宁那位陈县尊自知此次麻烦大大,再文过饰非也很难过关,干脆把赞誉不要钱似的全都送给了隶属于徽州米业行会的休宁粮商以及叶青龙。这下子,汪孚林那名字顿时显眼十分。

    如果朝中大佬不熟悉这个名字,看到之后顶多放在一边。毕竟相对于大明广阔的疆域来说,徽州府太小了,可要知道汪孚林回乡“养病”之前,才刚在京师引发了一阵鸡飞狗跳。不说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三辅张四维,对汪孚林全都熟悉得很,一个只是纯粹的小小关注,一个就是货真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