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谋生手册-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汪孚林笑看着里三层外三层围拢上来的百姓发出了一阵骚动,也不知道多少人声援叶大县尊,他便啧啧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得民心和不得民心的差别。这还是王汝正的另一层真面目尚未被撕开。倘若被人知道,就是他当初抄了胡宗宪的家,只怕今天他能不能囫囵回去都不知道。”
程乃轩幸灾乐祸地耸了耸肩,回头望了一眼义店,见那些粮商显然是打算缩头乌龟当到底,他方才没好气地说:“话说你硬是让我把这些家伙请过来,难不成就是让他们躲那儿瞧热闹的?这些家伙最不是东西,唯利是图,如果看到咱们落难,一定会一块恶狠狠扑上来!”
“就因为他们唯利是图,所以才要在他们全都在的时候,展示一下最强大的实力。谁都知道叶县尊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他力抗这位王观察,想必在里头这些粮商意料之中,恐怕人家还巴不得叶县尊惹恼上官后丢了官职。但是……”
汪孚林瞧见王汝正在围观百姓七嘴八舌的声援叶县尊浪潮中,就犹如一叶孤舟东倒西歪,声嘶力竭的声音全都被压了下去,而叶钧耀每次开口,全都能得到无数叫好,他便笑了笑说:“仅仅是叶县尊,当然不够,可再加上这些百姓,就能拖住这位王观察很久。咱们两个小生员总算不用率先出马,去扛一个少说也有四品的分巡道。毕竟,有句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
叶钧耀的官声好不好,刚刚调任徽宁池太道只有一个多月的王汝正完全不知情。他压根就没有时间来打探下头各府县官员的官声如何,就听说了徽州这边要在胡宗宪五周年忌日办正祭的消息,而给他送消息的人还提供了那些有力支持这一活动的众多人士资料,其中汪孚林以及义店被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义店竟是里通官府,甚至雀占鸠巢,直接利用预备仓的仓房做生意。
所以,他原本打算借着胡松奇的事前来兴师问罪,然后顺带杀鸡儆猴,压下给胡宗宪翻案这股邪风,结果胡松奇把西园和绿野园两处全都转给了义店,气急败坏的他便只剩下了这一个最大的出气筒。
可现在,这个出气筒变成了炸药包,而他自己的屁股就坐在了这个炸药包上!因为叶钧耀死了心护短,而众多愚民竟也随大流对他不敬!在王汝正心里,他甚至已经在酝酿回去之后这一道犀利的弹劾应该怎么写,应该怎样洗刷自己受到的屈辱,但这无助于这会儿的局势!
叶钧耀在招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后,却一再提醒百姓王汝正的身份,一再说明自己此前明知道其没有权限检查预备仓,却依旧本着对上官的恭敬而保持了沉默,甚至还特别说明,从看仓老人到仓大使和斗级,对王汝正的要求样样照办,却遭到了无数责难和诘问。如果说他目无上官,那么就是他此时此刻看到王汝正身为朝廷命官,却跑来这义店找碴,所以出离愤怒了!
“所以,本县还是那句话,还请王观察明言,本县渎的是哪门子职,包的是哪门子庇?”
众目睽睽之下,王汝正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无视那些围观百姓敌意的目光。海瑞还不是在中下层平民当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可结果如何?据说那位应天巡抚差不多快下台了,就因为他对徐阶父子下手太狠,在富绅之中引起的反弹太大!民心这种东西,越高越容易被上峰以及朝廷忌惮,过犹不及!
“就算预备仓中粮食原本不过七百石,后来你添了三百石,但你竟然胆大妄为,将朝廷的仓房重地借给这家义店存放粮食,这便是渎职!而你明知道主持这家所谓义店的两个生员,竟敢收下早已没入官府的胡宗宪产业,西园和绿野园,这就是包庇!”
前头看了一场叶大炮顶牛王观察,百姓拥护父母官的好戏,这会儿王汝正终于调转矛头指向自己,汪孚林示意程乃轩进去看着那些休宁粮商,这才不慌不忙地上了前:“王观察刚刚说,我家义店曾经借用预备仓存放粮食?可有证据?”
王汝正瞳孔一缩,厉声喝道:“纵使看仓老人以及那些胥吏全都为你买通,却仍有人看见你从预备仓中运入运出粮食!”
汪孚林不慌不忙,笑容可掬地点头道:“如果说运入和运出粮食,那确实是有的。”
王汝正登时如获至宝:“既然有,你还敢说不曾染指歙县预备仓?”
PS:周六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二四三章 穿心一刀
四周围看热闹的人已经比之前更多了。毕竟,叶县尊上任以来,实实在在为大家做了点事,可要说传奇,当然是汪小官人的传奇名声更为人津津乐道。所以,汪孚林一出场,就连本来瞧见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流,有些犹豫要不要凑热闹的过路人,也全都到这义店门口踮脚观望了。当听到汪孚林亲口承认,王汝正怒声反驳,下头竟是鸦雀无声,每一个人都在等待汪孚林的回答。
“王观察也是为官多年的人,既然到歙县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预备仓来,难不成连这个规矩都不知道——预备仓之中存储的陈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汰换出去,否则就会腐朽,再也不能食用?义店是曾经把一批粮食拉进了预备仓的库房,但是,这是今年刚打下来的新粮。至于拉出来的那一批,是义仓之中汰换的陈谷子。这一进一出,都是叶县尊从歙县衙门的账上挤出来的钱,至于比叶县尊上任时的七百石多出来的三百石,也是这么来的!”
说到这里,他便似笑非笑地说道:“若是连预备仓以新换旧这种规矩都不懂,学生实在怀疑,王观察这次特地跑去歙县预备仓,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
王汝正一张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而更让他难堪的是,四周围观百姓们发出了不少惊叹。
“不愧是叶县尊,上任才这么些日子,竟然就汰换过一次预备仓的陈粮了!”
“从前那些陈谷子就是烂得长虫也没人管,我记得四五年前,官府还拿仓米舍过一次粥。可那股霉味简直冲鼻子!”
“义店肯定也亏了不少。这陈米哪里卖得掉。汪小官人和程公子,还有义店那些东家们到底仁义心肠。”
等看到叶钧耀一脸得意地看着自己,王汝正只能暂且先忍下这股气,声色俱厉地问道:“那义店擅自收取胡宗宪产业的事呢?”
“学生倒是忘了,想当年到徽州来籍没已故胡梅林先生家中产业的,便是王观察。”
汪孚林信口点了一句,刹那之间,就只见好些旁观者发出了一阵惊咦。如果说。最初不少人对王汝正这位朝廷命官的观感还带着几分对权力的畏惧,那么此时此刻,那就已经换成**裸的鄙视了。毕竟,徽州是胡宗宪的祖籍故乡,更不要说不久之前,才刚刚在府城大总督坊下办过一次初祭,昨天又在绩溪办过正祭,现如今居然还有个昔日抄检过胡宗宪家里的官员要揪着昔年旧事不放,谁能分不出是非黑白?
王汝正已经不在乎四周围是什么态度了,他目光阴冷地死死盯着汪孚林。再一次问道:“你还没回答本司,谁给你的胆子。收取胡宗宪家产业?”
“王观察莫非不知道,当今陛下仁德,日前刚刚有上谕,当初抄检胡家所得,在其他各地的暂且不论,凡在祖籍徽州的一应房产,尽数发还!”
这时候,程乃轩正在义店当中揶揄那些休宁粮商,乍然听得此言,他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唯一的感觉就是——汪孚林太狡猾了!
就连小北,也只觉得心情大起大落,大落大起,此时此刻如果汪孚林在她面前,她一定会指着他的鼻子骂一声奸诈!可以想见,如果胡松奇早知道这个消息,又怎会轻易卖掉西园和绿野园?当然,也许她那位二哥会认为那两处只是已经废弃了的产业,没有多少价值,换取一千五百两银子来完税很值得。可这样大的消息,怎么之前并未有丝毫风声传出来?
“胡说,胡说!”王汝正几乎连额头青筋都尽数爆了起来,赫然又惊又怒,“本司主持徽宁池太道,怎从未听到过这件事!”
“那大概是因为王观察从芜湖出发的时候太急,错过了京师的急报。”汪孚林轻描淡写地来了两句回答,正要继续说话时,他的目光突然望向了不远处,这才笑眯眯地说道,“段府尊已经来了,王观察若是不相信,还请尽管去向段府尊求证。我这也是刚刚知道的,本来只想着梅林先生若是身后因田亩税赋而被人诟病,实在是太过不值得,所以出此下策,没想到皇上宽大为怀,朝中诸公亦是仁德公允。”
王汝正已经顾不得去听汪孚林的揶揄了,他回头看向汪孚林之前张望的方向,发现人群倏然散开一条道,从这里看过去,赫然能看到差役开道,段朝宗的四抬大轿正往这边而来。这当口,他不敢再奢求段朝宗是为了维护自己而来的,对方又不是何东序,和他谈不上任何交情,可他也不觉得段朝宗会和面前那个二愣子歙县令一样,几乎是一面倒似的护着汪孚林。他竭力维持着身为四品大员的体面,一直到那顶轿子停在自己面前,段朝宗下轿现身。
段朝宗甫一下轿,见四周全都是围观的百姓,他虽说在得知消息之后就猜到会出现某种景象,可心里对王汝正的评价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分巡道也许是不少县令一辈子奋斗的终点,可对于曾经当过监察御史,前途可算得上颇为出众的王汝正来说,本来就已经是明升暗降,若是夹着尾巴做人,兴许将来还有重回朝中的一天,可此人竟是如此不识相!想到刚刚送来的那条消息,他看向王汝正的眼神中,竟是流露出几分怜悯。
尽管这种眼神一闪即逝,可王汝正何等人,虽说汪孚林的话他还没来得及证实,可他已经有了某种极其不好的预感。他强自压下这种不妥的感觉,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了胡家家产之事,结果,段朝宗竟是当着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