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红色旅游-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在店铺中穿梭烦了,不妨折头向东,沿着人民路一直走向洱海门,这里店铺渐近稀少,有的只是一种宁静,那些老房子在悄悄地对你诉说着久被遗忘的历史。那些老房子虽年代久远,却非常整洁,白白的墙壁,两边翘起的飞檐,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是只有在大理才有的特殊感觉。
大理人爱养花,爱种树,已成为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杜鹃,争奇斗艳、各种红花绿草伸出墙外,铺满了街巷,馥郁的花香四季不败,弥漫着全城。清澈的泉水,穿街绕巷,流经一家家门前,叮叮咚咚,不绝于耳。古城大理的石头路,石头墙,家家流水、户户植花的美景,怎不令人陶然。你就在这花街之中,背着太阳走下去,身后是蓝幽幽,巍峨耸立的苍山,被古老街道的飞沿描成一个“V”字形;面前是一泓洱海,在阳光中成一条蓝色的墨线。身边没有人去和你争路,你就一个人随意地走,随意地看,随意地想。在这里,你会感到寂寞也是一种幸福。你会在寂寞中想起很多往事。
在大理,我又结识了一位朋友,在我住的“三友客栈”,就是那家紧邻大理南门城楼的小客栈。黄昏将至,在这儿,在敞开的雕着细致花纹的木窗前,前可以遥望苍山,后可以眺望洱海,在这房间里,可以品“三道茶”。
我没有喝茶,邻座的一个人也没有喝。我在写东西,他在翻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店主人也不管我们,仿佛这儿就是阅览室。
那人听出我是北京人,便主动和我搭讪,原来他也是北京人,真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来大理已经3个月,而且不知还要住到什么时候。他在南城边租了一间房子,月租金80元。每天就是在城里走走、转转,读读书、想想事,过得很悠闲。
我说请他喝“三道茶”,他摇摇头,说那太破费了。“三道茶”他早已喝过,他说许多事情尝尝也就罢了。
那么他在大理,品出些什么滋味了吗?他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背着苍山,走向洱海。
我邀他第二天一起游大理,也可给我做个向导,他说别,要是一起去赶集可以,可是做导游不行。我也只好作罢。
我虽然酷爱旅游,大理却是第一次来,在我的想像之中,大理遥不可及,倒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多么遥远,而是从心理上感觉有一种距离,一说到大理国、南昭国,就使我想到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段皇爷的“一指神功”点出的一个清远神秘的南昭古国。看来神秘能诱发人的想像。其实大理的神秘中,更带有一种亲和,不然,我怎么一下就喜欢上它了呢。我喜欢它悠久的历史,喜欢它“文献名邦”的美名。当初,汉武帝是怎样把大理国和南昭国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的?我不得而知,一定是汉王朝的繁荣与兴盛,使得天下众望所归。可到了唐朝,这里也出现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在从下关至大理古城途中的太和村,我见到了一处“南诏德化碑”,它立于公元766年。碑文记述唐天宝年间,唐3次派兵讨伐南诏的史实。南诏德化碑坐落的太和村,实际上是太和城,为南诏国都城,是南诏前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城面积3平方公里,如今尚存南北两道城墙。城墙已破败,历史却是完整的。
当你踏着清风残雪,踱出苍山门,迎苍山西行的时候,你会在一公里外的苍山龙泉峰下(现在已成为三月街广场),看到一块石碑,《元世祖平云南碑》,粗石为框,立在一个大石龟上,俗称“乌龟碑”。碑高4。44米,宽1。65米,碑额上书“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左、右雕刻着双龙捧日图,背刻三坐佛。碑文刻载的是元大德年间,主管云南的官员追颂元世祖忽必烈平定云南的丰功伟绩,还刻录了忽必烈在云南各地设立郡县的行政区域划分。
碑立处,就是当年元军破城会师之地。
虽然有纷争,但大理依然是平静的,在明朝以前,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创造了大理的文明。当我走进大理城那一刻起,就深深地感觉到了迎面扑来的那股气息。那城门楼的雄伟,城垣的壮阔,风光的优美,让人尽可以沉浸其中。
都说大理是“风、花、雪、月”之地,(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这话一点不假。在过下关时,我就纳闷,怎么树都歪向一边?大理人告诉我,那是被风吹的,因为下关风大,而且风多,几乎都是沿着一个方向吹。那夏天到此避暑一定很爽了。下关的风我没赶上,上关的花却看到一些。蓝蓝的天空底下,花团锦簇,映衬着白族人家的白房子,显得那么清新明快,高丽淡雅。值得庆幸的是,我还看到了洱海的月,那月亮确实非同凡响,亮亮地倒映在银波浩荡的洱海上,至今那半轮明月,还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第五部分风花雪月的城市—大理(2)
关于“风、花、雪、月”这四景,当地白族人是这么说的:“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游过大理古城,我便去瞻仰大理三塔。大理三塔,在古城西北1公里处,与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遥遥相对,为古城增添着灿烂的色彩,被称为大理古文化的象征。在我的印象中,大理只是这三塔的形象。
三塔的主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结构,与西安大、小雁塔同为唐代的典型建筑。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杆,栏杆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塔的东面正中有石照壁,照壁上的“永镇山川”4个大字,庄重雄奇,气魄非凡。
观赏大理三塔,最佳的位置是三塔倒影公园,在那可看到白色的三塔,倒映潭中的婀娜多姿的形象。有时天上有云,倒映在水里,与三塔相依相伴。
大理三塔,很多人又叫它崇圣寺三塔,因在三塔旁,原有一规模宏大的崇圣寺。苍山与洱海在古城里,你随时仰首即可看到苍山,但我还是去登了登。
苍山,它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东临洱海,西望黑惠江,19座雄峰逶迤而卧,海拔一般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为4122米,山顶上终年积雪。
我乘着缆车来到山上,跳入眼帘的,马上是清碧溪三潭的碧水。据说,苍山有一个奇妙的景致,在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潺潺流淌,顺着山麓东去,一直注入洱海。这19峰18溪构成了苍山独特的自然景观。所以在山上,你会看到很多瀑布。
沿清碧溪三潭而上,道路崎岖,峭壁悬崖云遮雾障。这就是著名的苍山大峡谷。这还有七龙女池、凤眼洞、中和寺等景观,因时间匆忙,未去成。
在苍山观洱海也很漂亮,但远观不如近临,还是身临其境的好。
洱海是一个高原湖泊,海拔1972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至大理市下关,面积为248平方公里。据说从空中看洱海,宛如一弯新月。洱海共有3道、4洲、5湖、9曲。
我身临洱海的时候,才感到它的魅力所在。只见洱海湖水清澈,波光荡漾,鱼儿在水草间游来游去。远处渔帆点点,白云衬着蓝天,和湖水交相辉映,一派湖光山色,风光绮丽。我们乘上船,驶向洱海深处,船工说要带我们去附近的白族渔村看看,那里有“金花”在等待着我们。
蝴蝶泉边好观蝶
在大理,还有一处胜景——蝴蝶泉。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云弄峰下。因为路途有些远,司机不太乐意去,她告诉我蝴蝶泉已经没什么看头了。可我还是坚持着要去。
蝴蝶泉在一个山沟里,进得沟来,便见一块由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的石碑,碑的背面,是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时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前行五、六十米,可见古树参天,浓荫蔽地,面前一泓清泉,青石铺底,泉水清澈。这就是蝴蝶泉了。可只见“金花”们和人们合影拍照,却不见蝴蝶。
据说每当春末夏初,蝴蝶交尾产卵的季节,就有无数只蝴蝶到此交配,它们汇集在树荫下、花丛中,翩翩起舞,欢聚一堂,使这里变得花团锦簇。特别是在蝴蝶泉上,顺着那倒垂水面的树枝,无数蝴蝶,一只咬着一只的尾部,形成千百个蝶串,构成一幅奇观。徐霞客就曾这样描写到:“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块蝶,须翅拥然,…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绽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当地白族青年,生性浪漫,在蝴蝶相会之时,也纷纷来到泉边,表示着彼此的爱慕之情。蝴蝶泉,又因电影《五朵金花》而闻名天下。
可惜的是,我来的时间不对。据大理人讲,这几年蝴蝶盛会不像从前了,人们已很难看到那一盛况,看来司机真的没骗我。据说在蝴蝶泉边,原有一蓬枝叶茂密、开白花、发清香的茨蓬,花枝缠在横斜泉面的树干上,招来了成群的蝴蝶,如今,茨蓬已除,泉面树干干枯,蝶就少多了。但愿能有什么办法,使这蝴蝶泉重放异彩。
如粉似画的白族民居
早就想见识一下大理的白族民居,听说是最令人过目不忘的,于是,我去了周城。周城是白族民居最典型的村落,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具典型意义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的白族民居。
在这,我看到有的民居独成一院,有的一进数院。几乎都是青瓦人字大屋顶,二层、重檐;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成一体。外墙面多为白色。
白族民居,最耀眼的是照壁、门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