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逃离"大学 作者:吴苾雯-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李蔚参加了元月份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行的研究生考试。考完试,李蔚当晚就登上了飞往广州的飞机,宝洁公司邀请他们去广州参观,实地考察公司。这是李蔚第一次坐飞机。公司安排他们住进了五星级的白天鹅宾馆。
几天后,李蔚带着一颗兴奋不已的心,从广州回来了。当时已临近春节,他和父母哥哥一道回盐城爷爷奶奶家过年。
盐城不但有爷爷奶奶,还有叔叔婶婶姑姑一大家子,听说李蔚就要去中美合资的宝洁公司工作,大家都为他高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面临着下岗,李蔚找到了这份工作不但薪水高,而且有发展前途,自然让他们羡慕不已。李蔚甚至夸下海口,说以后表弟表妹上大学的费用他包了。那个春节,不但李蔚,他的爸爸妈妈都沉浸在喜悦中。
如果李蔚面临的只有一个选择,他会毫不犹豫高高兴兴地去宝洁。可是到了3月,研究生考试结果下来了,李蔚不仅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并且由于他的三门专业课成绩都在80分以上,按规定可以硕士博士连读。
这个结果,将李蔚推到了一个分叉的路口。一条路通往高薪,通往白领,通往似乎唾手可得的财富,也通向一个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世界;一条路通往博士帽,通往科学殿堂,但清贫、寂寞,也许还有失败的风险。
面对这个结果,李蔚的父母改变了主意,他们轮番劝说儿子去北京读书。李蔚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父亲李炳炎后来成为经济学博士,现在是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李蔚的哥哥是工科硕士,父亲一直希望小儿子也能成为一名博士。当面前出现两条路时,他的父亲态度鲜明地坚持要李蔚走那条博士路,在他眼里,与博士学位比,宝洁公司算什么,5000元的月薪又算什么!
父母劝他说,在现代社会,大学本科学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读完了书,拿到了博士学位,就什么都不怕了,那时想干,还可以出去干。
李蔚反问父亲:“爸爸,你拿到博士学位了,又怎么样?还不是那么穷。”
李蔚认为,去宝洁前途一样会很好,搞工商管理,不需要读理论的研究生、博士生,不存在学历不够的问题。
那些日子,他们一谈起这个话题就不欢而散。
李蔚似乎铁了心要去宝洁,九条牛也别想拉他去北京读书。李蔚想走“黄道”,不愿走“黑道”,也许潜意识里还有一种复杂的原因。
在他的眼里,父亲是一个一心埋头学问的人,对家里的事似乎不闻不问。父亲总将自己关在小书房里埋头读书写作,李蔚总记得在炎热夏天看到的一幕:父亲趴在书桌上,汗水一滴一滴落下来。
他还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在广州读书,母亲要上班,不得不将年幼的他整天锁在家里。不能出去,不能与小朋友一起玩,李蔚实在忍受不了,有一天,他从三楼的窗户跳了下去,楼底下是水泥地,那一次,他摔伤了,差点就没命了。母亲吓得差点晕过去,给父亲去信讲了这件事。后来父亲来了一封信,信上大而化之地写着:向李蔚表示慰问云云。
这一切让他觉得做学问太苦,觉得父亲做学问,似乎做得没了人情味,没了生活的情趣。
与父母意见相左,常常一谈就崩,李蔚干脆躲到学生宿舍,好些天都不回家。有时候妈妈打电话过来,问问李蔚考虑得怎么样。李蔚倔头倔脑地答复母亲:“定了,去宝洁!”他听到了电话那边母亲极度失望的叹息声。
4月初,中科院让李蔚到所里面试。虽然不打算读书,面试还是要去的,因为好奇,也因为这是对自己的一次再认识。
在北京,李蔚见到了导师陈润生先生。
陈先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来获洪堡奖学金赴德国留学,80年代回到中国,从事基因组信息学研究。1996年,因为他在基因组信息学方面所做的卓越工作,在第十五届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大会上被授予小谷正雄奖。
当初,李蔚之所以投报陈先生门下,不但由于他的赫赫大名,也因为基因组信息学是一门热门学科,它将对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贡献。
他的导师陈先生曾这样描述这门学科发展的灿烂前景:
“在生物物理学,当前国际上一个最重要的学科发展方向就是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人的遗传密码中有10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有些基因是引起肿瘤的,有的基因是引起高血压的。引起肿瘤的基因约有1000个,另约100个基因是抑制肿瘤的。如果搞清楚这个,对人类的健康有重大意义,这是全世界都很关注的。这个研究中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分析这些数据,从数据中找到答案,这就产生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基因组信息学。
“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需要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的知识,必须具备创造性的头脑。搞这项研究的人在国内极少,不仅中国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就是在美国也十分稀缺。这是一个在整个世界都十分热门的学科。”
陈先生与李蔚交谈了两次,算是面试,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李蔚觉得这个老师很可敬。陈先生则很欣赏李蔚谈话中所表现出的思维的敏捷。
临走时,陈先生说:“这门学科既有广阔的前途,又有充分拼搏的余地。如果你要献身科学的话,这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之行,虽然天平稍稍有些摇摆了,但并不足以把李蔚拉向“黑道”。
李蔚还是想去宝洁,父母则更坚定地要他去北京读书。
李家的气氛更紧张了。
只有两个赞成
作者:吴苾雯
130多个电话,只有两个赞成李蔚去宝洁。
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李炳炎与江苏电视台的丁龙江坐在了同一张饭桌上。闲聊中,李炳炎苦恼地谈起了家里最近发生的风波。丁龙江听了心里怦然一动。
丁龙江是江苏卫视“走进直播室”栏目的制片人。他觉得李家发生的风波很有典型性
,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正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感到矛盾和困惑的东西。他想邀请李家人一起“走进直播室”。
李炳炎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他正愁没辙儿说服儿子。李蔚觉得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好。
那天,在直播室,爸爸妈妈和李蔚坐在了嘉宾席上,哥哥坐在观众席上。观众席上坐满了人,有李蔚的同学、老师,还有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外企的职员,也有机关干部。电视台之所以邀请了方方面面的人,也是想使他们的讨论更有代表性。
从录像带上可以看到那天的场景:
李蔚:很多人都认为我去宝洁公司眼光太低了,没想到将来,只一门心思钻到钱里面。我去了趟广州,对宝洁了解得比较多,我认为去宝洁,就是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在中科院是学不到的,所以现在我还是倾向于去宝洁。
主持人:那你没觉得上学的机会很不容易吗?而且是博士。
李蔚:正因为如此,我才犹豫。
主持人:李先生你是什么意见呢?
李父:我嘛,一直是要求他去考研究生的。他的导师非常有名,他搞基因学。现在美国有个很庞大的计划就是基因重组,这在我们国家是薄弱环节,他的导师的研究处于理论前沿,在学术界很有威望。导师指名就带他一个研究生,认为他四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我对此很有信心。我希望他成为一个科学家。
主持人:你怎么看待宝洁公司呢?
李父:宝洁公司占领我们国家的市场,又来抢夺我们的人才,它就是靠有钱。我想,相比之下,中科院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因此我认为我们第一个去向应该是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为外国人,不是为美国人。虽然它给他的待遇是七八千一个月,算不了什么,因为他创造的利润是惊人的。所以我觉得起码应该先报效祖国,不是大道理,是应该真这样做。
主持人:姚女士,作为母亲,说句公道话,他们俩在家有没有为这事发生过争执呀?
李母:发生过的。李蔚说他可能耐不住清贫。因为在中科院读研,加上各种补助,一个月的生活费是400元。他爸爸就说,我每月补贴你500块钱,你每月900块,我求你读个博士。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劳动人民,出个博士不容易。我也希望李蔚去读书,因为我有个多年的梦想。他爸爸是经济学博士,我大儿子将来是工科博士,小儿子是理科博士。
李蔚:我去宝洁呢,并不是看中他的钱,因为宝洁的培训制度是全球有名的。如果哪天宝洁倒闭了,我根本就不怕,因为有经验、技术在手里,我觉得跨国公司或者国外企业都会欢迎我去的。
主持人:你有没有考虑过,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下,本科学历是不是低了点?
李蔚:是这样,本科学历在这个社会肯定不够,但如果走学术道路,比如说你将来要当教授,你必须是博士;如果将来是经商或是在公司供职,我认为一个MBA就够了,并不需要博士学位。
主持人:你觉得学多了,对实践没什么用处?
李蔚:对。学多了容易把人学傻了,就我看,一些科学家差不多都是这样。
李父:我就是引导他看得远一点,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我认为,他今后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对国家的贡献也大,自己的收入也不会低。
后面是观众发言。
观众一:如果是我的话,我还是觉得去读博士好,为什么呢,四年很快,像他这么年轻,想干什么都会有机会。
观众二:如果去读博士的话,辛辛苦苦四年读下来,出去之后仍然去公司,所做的事跟自己所学的东西没有什么关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