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深宫实录-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御厨蜜煎局用五色米粉塑成狮子蛮王状,以小彩旗簇之,用熟栗子肉捣成
的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圆球,沾上韵果糖霜,
放在狮蛮下面,制成“狮蛮栗糕”,与酒配在一起,进呈皇帝食用。明宫上
下除饮菊花酒、吃花糕以外,还有迎霜麻辣兔上席。宦官们常在重阳前后,
摆迎霜宴,宴上食兔肉,谓之迎霜兔。清宫御厨饽饽房制作花糕,花糕不仅
作为宫中节令食品,还要装点精细、插旗贴金,摆上奉先殿和佛堂的供桌。
八、岁暮游乐生活
冬至在十一月中下旬,是一年中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的转枢之日。
在一年的所有令节中,冬至的重要性不次于元旦。从冬至那天起,天逐
日加长,夜逐日减短。昼为阳,夜为阴;相对应的是天为阳,地为阴;在阴
阳天地之间,古人敬天崇阳,因此,冬至日正是皇帝一年中祭天的最恰当的
日子。
在祭天之前,皇帝先行斋戒。到冬至日,备大驾前往城外南郊,祭天于
圜丘。祭天是皇帝政务活动中最庄严、浩大、仪制缜密繁缛的一项。如果没
有掌仪官的引导,皇帝是难以记住前后数不清的规定的。
祭地的仪式在夏至日举行,城外北郊的方泽坛是皇帝每年祭地的场所。
百官、外藩使者在冬至日上朝参加隆重的朝会。文武官整齐排列在殿庭
中,北宋俗称“排冬仗”。皇帝在皇宫的前殿受朝贺。仪式与元旦略同。《汉
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消,故不贺。”
在后宫,宫女们冬至那一天,用红线量日影,以后每天添长一线,这是
魏晋宫中的习俗。唐代宫女们以女功揆日长短,冬至以后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冬至是隆冬的开始。在这个数九的第一天,明代的宫眷宦官们穿上阳生
补子蟒衣,每间屋子的墙上挂上一幅未着色的梅花图,梅花总共八十一瓣,
从此日起每日染一瓣,以待九九尽而春归。图上还有“九九消寒歌”,句子
最初多是民谣俚语,后来经正德、嘉靖间文士杨慎改定为新诗。“九九消寒
图”由司礼监印刷,图中的诗共三首,每九一首,如一九的诗是:
冬至才过一九逢,家家闭户避寒风。
风送雪花如斗大,飞来飞去满空中。
清宫的“九九消寒图”用文字构成画面,多种多样。道光皇帝御制的“九
九消寒图”别有心裁,“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皆为九笔,张挂
在满是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在懋勤殿轮值的
翰林诸臣,按日填廓,细注阴晴风雪,用行行小字的空白构字,工致绝伦。
此后每岁相沿,后廷宫女们也来效仿,“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日
写一笔,八十一天写完。
逊清皇室仍然用消寒诗图打发隆冬时光,将长篇诗句写成吉祥葫芦图
案。
冬至前后,职掌天文历法的机构(明清为钦天监,此前为太史官),要
向皇帝恭进来年的时历。清乾隆时,为避弘历的御名,改时历书为时宪书。
清代把这一天定为十月朔日,皇帝先行斋戒祭享,然后驾临乾清宫阅时宪书。
时宪书上,列有每日宜、忌三十七事,进御者六十七事,包括颁诏、覃恩、
肆赦、封拜、行幸、遣使、出师、庆赐、伐木、畋猎、平治道路、破屋坏垣
各事。
十二月是一年中有诸多讲究的月份,进入年终,人们祈望吉祥,驱避邪
魔,以图本年得到一个圆满的终结,并雀跃地恭候、迎接新禧。
十二月初一日,清代皇帝在重华宫开笔书写“福”字,第一张福字例行
悬于乾清宫正殿,其余的张贴于各宫苑、颁赐皇子、宗藩、大臣和侍卫们。
这是乾隆时确立的节令仪式,在此之前,皇帝们偶有年终御书“福”字赐大
臣之举。书福之笺,质以绢,傅以丹砂,绘以金云龙。书福字之外,皇帝有
时还写些吉祥对联、吉祥词句如长寿、宜春迎年、宜入新年、一年康泰等字。
每年有幸接受皇帝面赐福字的皇亲、大臣十人左右,皇帝临案执笔,受
赐者依次跪于案前,仰瞻御书毕,叩首谢恩。两名太监对持福字笺而出,受
赐者再在福字下面叩谢。
十二月八日腊祭是一项古礼。夏代称其为嘉平,商代称为清祀,周代称
为大腊,汉代则称腊。腊祭的对象是百神。腊祭原非定在十二月初八。汉代
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汉为火德,火衰于戍,故以戍为腊日;曹魏
是土德,土衰于辰,故以辰日为腊日;晋是金德,金衰于丑,故以丑日为腊
日。因为“王者各以其行,盛日为祖,衰日为腊”。祖祭是祭祀路神,与腊
祭同样古老。随着五德说不再被严格信奉,腊日便定在十二月八日。
唐代,皇帝常在腊日赐群臣腊肉或在苑中畋猎。腊的古义就是以畋猎获
得的野兽作为祭品。
宋代以后,腊日的活动变为吃粥。此日吃粥原是礼佛的一项内容,此习
由寺院传至民间,再进入宫廷。宋代皇帝尚未能接受腊日吃粥的习俗,明清
皇帝则理所当然地以吃腊八粥度此节日。
明宫中腊八粥的做法是:“先期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日早,
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腊八粥先供于佛像前,而且户牖、
园树、井灶之上也供设此粥,剩下的内廷成员分食之或互相馈送。皇帝常把
御用的腊八粥赐赏下属。
因为腊月八日相传为如来佛乞食以布施众生之日,所以清宫此日用青豆
煮粥,意在助如来布施。腊八前的二、三日,雍和宫大事煮粥,用宫中大号
粥锅两个,每锅可容米二、三十石,每年煮粥用银十万两。熬粥者十人,曾
在宫中专门练习,喇嘛多人围锅念经,满蒙王公贝勒监视。腊八当天,由监
视大员率众将粥进奉内廷,皇帝照例谕令供祀太庙、寿皇殿及内廷西苑各庙,
然后分赏内廷各宫后妃,再赏外廷王公大臣。分赏外廷者,由太监一名押送,
二人抬黄食盒一架,内装黄盒子一个,盒中盛粥一碗,受赏大臣跪接、跪送。
粥中没有盐和其它调料,淡而无味,其实很难下咽。
紫禁城内宝华殿后的中正殿还要举行送岁仪式,殿下设一个黄毡圆帐
房,称为小金殿,皇帝驾临,众喇嘛在殿下唪经,达赖喇嘛和章嘉胡图克图
到皇帝面前佛拭衣冠,意为祓除,以取吉祥。
十二月二十三日以后进入交年,宫中与民间同样为送旧迎新而忙碌。
二十二日或二十四日,灶君要上天言事,民间须得祭灶,宫中的灶君也
要受到款待。清宫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坤宁宫祀灶,太监们设供案、奉神牌、
香烛、燎炉、拜祷等,陈列祭品三十三种,另有黄羊一只。祭品多是各种干
鲜果子和糖,民间用麦芽糖粘住灶君之嘴的习俗也被清末宫廷所采用。这一
日,皇帝诣佛前、神前、灶神前拈香行礼。之后,皇后行礼,在民间女子无
拜灶之礼。
二十四日各种迎新的陈设都要摆好。各宫门改易春联、张贴钟馗像。明
代自这一日到正月十七日止,每晚都要在乾清宫丹陛上扎烟火、点放;清代
从这一日到二月初三日,乾清宫丹陛上安设万寿灯二座、丹陛下安设天灯二
座。万寿灯的左右各悬万寿宝联十六幅。二十四日起,皇帝出宫时每过一门,
太监放爆竹一枚,入宫亦如此。清宫二十六日,除张挂春联、门神外,还要
在后妃所住的十二宫张挂钦定“宫训图”,如在景仁宫挂“燕姞梦兰图”、
承乾宫挂“徐妃直谏图”,共十二张,各有御制赞话。
岁暮贴在门上镇邪的钟馗,出自唐玄宗的一场梦。唐玄宗一夕梦见一个
凶煞又正气凛然的鬼物,自称终南进士钟馗,当应举而不第,触阶死,在阴
间食鬼,玄宗醒后命画师吴道子绘出其梦中的钟馗形象。每年岁暮将钟馗像
赐给大臣,民间贴于门首,以辟除不祥。明宫除张挂绢画的钟馗以外,惜薪
司用灰炭塑成将军、钟馗像,抬入后宫。钟馗塑像高三尺许,通身五彩而手
和脸全黑,称为“彩妆”。征袍如火如戟,小胆宫娃不敢看。“彩妆”钟
馗用于祀灶,安放于各宫殿门口。
除夕之夜,在人间的灯火和喧闹中完全是一个白昼。繁华而短寿的隋朝,
按炀帝的旨意,每当除夜,殿前诸院,数十座灯火之山光耀天地。熊熊燃烧
的是沉香木,每一山焚沉香数车。当火光渐暗时,浇上甲煎以助火焰,甲煎
是从蠡类动物中提取的脂液再加工制成的香料。沉香与甲煎燃烧成的火山,
焰高达数丈,香气飘散出宫,数里之外都能闻到。这一夜,共烧沉香二里余
车,甲煎二百石。殿内房中取光则不用膏火,一百二十颗大珠悬垂,光比白
日。又有明月宝夜光珠,大者直径达六、七寸,小者也不下三寸。
唐太宗贞观初年,曾在除夕大事装点宫掖,明设灯烛,殿内诸房莫不绮
丽,后妃嫔御焕然盛妆,金翠耀眼。殿阶下的火堆映得庭院明如白昼。在乐
声的渲染下,唐太宗感到很满足,便筵请隋炀帝当年的萧皇后同观此景。太
宗一再要萧氏回答:“朕施设孰与隋主?”萧氏被追问,乃叙述了隋炀帝挥
金如土的情形,太宗良久不语。
宫中的人们通宵守夜,等待新年的黎明。南宋宫中上下在夜色中用珍果
消磨时间,消夜果子盒极精巧,供给皇帝一盒消夜果,不啻中等人家十户之
产。盒内果品多至上百种,各种蜜饯居多,杂在糖、糕、豆、酥之中,象形
的玉杯宝器、珠翠花朵、犀象博戏之具、销金斗叶及诸色戏弄之物,极为小
巧。巧工制作的微型玉辂置于盒上,玉辂全部用金玉为饰护,以贴金龙凤罗
罩。如此奇侈,只图皇帝天颜一笑。整夜,宫中爆竹之声不断,爆竹花样繁
多,有果子形、人物形。殿司曾抬进一座屏风,外面贴着钟馗捕鬼等图,里
面穿着长串火药和引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