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深宫实录-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明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举兵反明,在关外即拥有一支善于滑冰并配
有冰橇、装备精良的作战部队。天命年间,巴尔虎特部围攻墨根城,形势危
急。努尔哈赤部将费古烈所部兵皆着乌喇滑子,在冰上飞行,以炮架爬犁,
沿脑温江冰层驰往救援,一日一夜行七百里。当时,城陷垂危,满洲兵从天
而降,巴尔虎特还一无所知。等满兵发炮进攻时,巴尔虎特部队以为天兵降
临,溃逃而去。

清初注重军队的冰上训练,并将冰嬉的习俗带进中原。每年冬月,清宫
要在太液池表演冰嬉,所谓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西苑太液他,每
冬冰合,便有冰嬉活动,借以习武,皇上亲临观看。因此,诗人顾森有诗描
述:

太液冻初坚,冰嬉队连连;弯弧兼津武,仰射彩球圆。

冰嬉是满人的习俗。清代皇王们对于冰嬉十分重视,每年还要举行大典,
亲临检阅。参加冰嬉的人员是从八旗和前锋统领、护军统领以及训练有素的
士兵中挑选。选拔工作始于每年十月。每旗照定数各选善于走冰的二百人,
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冬至后第九日,皇帝驾幸瀛台等处,
陈设冰嬉和较射天球等伎。分兵丁为二翼,每翼头目十二人,身穿红、黄褂,
其余穿齐肩马褂。射球兵丁凡一百六十人,幼童四十人,均服马褂,背插小
旗。按八旗分色,以次走冰、较射。陈伎完毕后,恩赐银两。

皇帝每年十二月在西苑三海检阅冰嬉。御前侍卫率八旗兵队在冰上练武
献艺。士兵们脚穿冰鞋,冰鞋是用一直铁条嵌于鞋底中央。冰嬉开始时,在
皇帝所坐的拖床三里外,树一张大纛,众兵肃然排列。皇帝坐上冰床时,响
一声礼炮,大纛处也以一炮相应。道光皇帝观冰嬉时,有这样一句诗:爆竹
如雷殷,池冰若砥平。礼炮以后,众人向御前飞驰而来,按先后到达,分为
头等、二等,分等赏赐,称为抢等。

抢等冰嬉以后,接着是抢球。兵士分成左右队,左队衣红,右队衣黄,
御前恃卫将一只皮球猛踢过去,众兵争抢,得球者为胜。抢球之后,便是转
龙射球。参加这一活动的军士脚穿细密的铁齿鞋,以防打滑,蜿蜒曲折的龙
队由上百个小组连成,每组一人执小旗前导,二人执弓矢随后,因此,龙队


中执旗者有一、二百人。旗分别为八旗颜色。龙队盘旋曲折,飞行在冰上。
靠近御座的地方,设一个旌门,上面悬挂一球,称天球;下面置一球,称为
地球。转龙之队,疾趋而来,每个小旗后面两位队员分别拉弓,一射天球,
一射地球,射中者得赏。然后,他们转回去,由原路疾驰而归。每一小组都
如此进行,最后出现的便是龙尾。龙尾由一名幼童执旗。转龙射球之嬉到此
告成。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乾隆时期内廷供奉所画的《冰嬉图》,冰嬉者都是
一身戎装,做各种项目的精彩表演。图中成单行沿一米宽的冰道做滑行表演
的队员,前后距离相等;他们千姿百态,各展雄风,包括凤凰展翅、果老骑
驴、燕子戏水、金鸡独立等;悬挂天球的地方,设有旗门三座,高高悬挂着
彩穗的天球,队员们在滑行中张弓射球;图中还有身背彩旗的队员,握幡前
行。

冰嬉活动中还有冰上蹴鞠,简称冰球。冰球活动时,每队由数十人组成,
选出统领,分位站立,用革做球,抛于空中,待球快落地时,群起扑球争逐,
以得球者为胜;或是此队人得球时,彼队人飞起一脚,踢得老远,两队欢腾
追逐,以便捷勇敢的为能。京师中的将士们往往以冰球活动习武。

高坡滑冰是又一项冰上活动,称打滑挞。清宫中冬月玩打滑挞,先汲水
浇池,做成冰山,高约三、四丈、莹滑无比。勇健的冰滑手脚带着毛猪皮履,
从冰山上向下飞驰,猪皮履使滑行速度更佳,从顶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
后不扑倒者为胜。

冰上表演各种杂戏也是热闹的冰嬉活动之一,而且使冰上活动更加燎人
眼目,丰富多彩。冰上的杂戏活动包罗万象,主要的舞狮、舞龙、弹弓、旱
船等常见项目。表演人一身劲装,脚蹬冰鞋,在滑行中演出各种精彩的技艺,
无不令人叫绝。清宫帝、后每年常去圆明园福海看太平灯,就是冰上的舞龙、
舞狮活动,称为舞龙灯。

冰床流行于明代宫中,到清时,宫中依旧流行。清代文人墨客有咏酒冰
床的诗文。文昭在《京师竹枝词》中称:城下长河冻已坚,冰床仍着缆绳牵;
浑如倒拽飞鸢去,稳便江南鸭嘴船。清高宗乾隆皇帝就有一座特制的冰床,
供他在太液池上冬日时乘坐滑行,观赏银装素裹、苍茫浩渺的雪景。清乾隆
皇帝冬季时常在西苑大液他举行冰嬉活动,分队争球,以决胜负。乾隆二十
五年,乾隆坐冰床前往琼华岛上的悦心殿,观看冰嬉。乾隆为此写有《坐冰
床至悦心殿》诗:

筠冲赐宴有余闲,琼岛韶光暖镜间:

尚可翠鸾轻舵试,徐过玉一桥弯。

冻酥岸觉看波漾,春到物知听雁还;
今日悦心真恰当,窗凭积素慰开颜。
清宫御林军中的健锐营专有一种溜冰部队,编制为一千六百人。清仁宗

嘉庆时期,这一溜冰部队隶属于精捷营,编制缩减为五百人。冰嬉活动在清
代京师和民间也广泛盛行,包括冰球、冰床、跑冰等各种活动。《燕台口号
一百首》有这样一首诗:

河头冻合坐冰床,偷得舟行陆地方;
更有抛球人夺彩,一双飞鸟欲生芒。



五、中国帝王与足球

蹴鞠又叫蹋鞠,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足球。如果论发源之古老和流传
之长久并历数千年长盛不衰,恐怕没有哪一项活动能比得上蹴鞠。西汉学者
刘向记述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黄帝是传说中中原
各族的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少典的儿子,距今约五千余年。
黄帝时期没有文字,黄帝蹴鞠也就靠历代口耳相传,沿袭下来。黄帝当年游
牧的地区在今陕西、山西一带。近年在这一地区考古发掘出了很多磨制光滑
的石球,这恐怕就是当时创造的简单的踢石球球具,供游戏和训练武士时使
用。

中国最早记载足球活动的古书是《战国策》。书中有这样的记述:苏秦
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出众的才华做上了赵相,他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主张联
齐抗秦。苏秦对齐宣王说:齐是一个广大的国度,有土地二千余里,军队数
十万,仅临淄一城,就有七万户之众;国家富裕,人民殷实,人皆喜吹竽弹
琴、斗鸡走狗、六博航鞠为乐;象齐这样富庶的国家,怎么能俯首贴耳,听
命于秦?这说明齐地广泛存在六博、蹴鞠活动。

《西京杂记》记载说,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原是楚国沛县丰邑的
一个庶民。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把刘太公和刘媪夫妇接到京师长安,住进了
宽敞、舒适、富丽堂皇的未央宫。刘太公夫妇在宫中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
缎,住豪华的宫室,看燕乐歌舞,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出身微贱的刘
太公却享受不了这些,终日闷闷不乐。刘邦得讯以后,十分奇怪,派亲信前
去寻问缘由?原来,刘太公发迹前生活在下层,每天和贩夫走卒、屠户牛信
为伍,日常玩的就是斗鸡、走狗、博戏、蹴鞠。到了未央宫,就像关进了笼
子,没有了过去的老朋友,又不能斗鸡、蹴鞠,如何能快活?于是,刘邦下
一道旨,在长安城东百里的地方,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
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到这里,刘太公夫妇也住了进去。从此,太公又与
故人斗鸡、蹴鞠,开心游乐。

蹴鞠在汉代已经广泛流传,尤其是皇亲贵戚、达官仕宦非常喜爱。学者
桓宽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庶民也是康庄
驰逐,穷巷蹋鞠。蹴鞠活动最盛的当然要数宫中。汉武帝经常在宫中举行斗
鸡、蹴鞠比赛,称为鸡鞠之会。汉武帝的男宠董贤家中,还专门养有长于踢
球的鞠客。蹴鞠在汉代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于它舒筋动骨,能增强体力
和耐力,军队中也将这一活动视为上乘的训练项目。

汉学者刘歆在《七略》中说: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戏以讲练上,
今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蹋鞠。玄学大师何晏也说:蹴鞠将以行令,岂唯娱情。
汉代学者还写有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著,也
是世界上第一部体育著作。汉代时期,兵部包容甚广,兵类书籍主要有四个
方面:战略战术权谋类;军事训练技巧类;阴阳成败阴阳类;军事指挥形势
类。《蹴鞠二十五篇》被列入《汉书·艺文志》中兵书技巧类。唐学者司马
贞说:《蹴鞠二十五篇》有《域说篇》。域说指的就是球门规格。

东汉学者李尤写有《鞠城铭》。鞠城就是球场。汉代的足球场很有讲究:
球门是一座小型建筑,像个小房子;正面有看台,有台阶;球场四周围有矮
墙。鞠城铭是刻在鞠城墙上的铭文,全文共十二句,意思是:圆球方场,仿
自阴阳,天圆地方;球场两边各有六门;一队十二人上场;比赛竞胜时,裁


判长和副裁判要执行规章,不怀私心,不论亲疏;完全公平合理,谁也无怨;
球赛尚且如此,执政更应这样。《鞠城铭》文字不多,仅十二句,但涉及了
蹴鞠竞赛的各个方面,包括场地、球具、领队、裁判、规则、队员等。

《汉书·外戚传》中谈到了吕后残害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时,曾提到鞠域。
学者颜师古注解说:如蹴鞠之域,谓窟室也。《汉书》又记载说:汉武帝游
观三辅离宫馆时,临山泽,弋猎、射驭、狗马、蹴鞠、刻楼,每有所感,即
命枚泉作赋,以为游乐助兴。汉武帝、汉成帝是汉代皇帝中较迷恋蹴鞠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