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深宫实录-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之,置各种疑窦于不顾。实是开释慈禧等人的嫌疑或为之平反。


四、皇帝临终前后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

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

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

昔来闻死苦,何言自身当。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死于非命,临终前作了这首五言诗。大多数被疾病夺
去性命的皇帝,在垂危时,会感觉到生命即将结束。最可怕、最冷酷的事情
无过于死亡,帝王们一下子变得十分渺小,在死神脚下战栗,巴望着各路神
灵相救,挽狂澜于即倒。陈武帝在病榻上挣扎时,派遣大臣以疾苦告太庙、
告太社、南北郊;宋真宗派人祷于山川神祗。病危时,推恩于罪犯是另一种
试图挽救自身的方法。唐穆宗发布降死罪以下,减流人一岁之令,宋仁宗、
英宗宣布大赦,减天下囚罪一等,徒刑以下释放,宋哲宗大赦天下并且蠲民
租。然而皇帝们仍然无法从死神的手指缝间逃走。

令皇帝心急如焚的还有性命以外的事情。那些早先没有定立嗣君的皇
帝,此时要急忙把继承人定下来,这是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王朝一脉相承
的链条决不能在自己手中接错或中断,否则如何面见祖宗?汉武帝晚年疼爱
幼子弗陵,有心立他为太子,诏令未及下,死神匆匆向武帝走来准备会面。
武帝急忙定下弗陵为嗣君,几日后武帝驾崩。曹魏明帝在离世前数小时,急
定曹芳为太子,八岁的曹芳在这一天中一变为太子,再变为皇帝。同样,晋
简文帝赶在驾崩之前立司马曜为太子,同日简文帝崩,太子即位,是为晋孝
武帝。

在皇帝寝疾期间,大臣有责任提请皇帝早建储君。宋英宗患的是某种精
神错乱的怪病,他自己不能自觉意识到必须速建储君,宰相韩琦到皇帝卧内
入间起居,因便建言:“陛下久不视朝,愿早建储,以安社稷”。英宗点点
头,韩琦立即请皇帝写在纸上。英宗写下“立大王为皇太子”。韩琦指出应
该写明确,英宗又在后面写下“颍王顼”三字。韩琦立即召学士承旨张方平
到福宁宫起草制书,再将起草的制书拿到英宗面前批定。英宗靠在几案上,
话语已含混不清,张方平把笔递到他手上,请他写上名字。英宗竭力写下了
嗣君的名字。嗣君定下来了,英宗泫然下泪。不到一个月,英宗驾崩,神宗
即位。宋神宗三十八岁时,一病不起,群臣请立皇太子,于是立赵煦为太子。
立太子后的第四天,神宗崩逝,哲宗继位。

如嗣君尚幼,皇帝病危时常提升两人以上的大臣,并授予顾命。汉武帝
晚年暗中估量过群臣,认定奉东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乃命人
画了一幅周公背负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临终,命霍光行周公之事,升

其职为大司马、大将军。服侍武帝数十年的匈奴人金日


升为东骑将军,

上官桀为左将军,三人同受遗诏辅少主。汉宣帝寝疾时以史高、萧望之、周
堪受遗诏辅政。魏文帝召曹真等受遗诏辅嗣主。魏明帝病危中急召司马宣王,
在病榻前,明帝握着太尉的手说:“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曹爽)
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晋明帝以司马羕、王导、卞壶等七人并受遗
诏,辅太子,南齐高帝召司徒褚彦回、左仆射王俭受顾托。唐太宗召长孙无
忌、褚遂良入卧内,谓之曰:“太子仁孝,善辅导之!”又对太子说:“无


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一般情况下,皇帝在一息尚存之际,要召见大臣,口授遗诏,令翰林大
臣书写。遗诏的内容,是皇帝最后需要阐述的事情,包括对自己一生业绩的
概括或评估,嘱咐丧事从俭,对嗣君即位事宜的说明。顾命大臣辅佑嗣君要
在遗诏中特别说明,大臣方得以遗诏为据,行使顾命之职。顾命大臣往往是
聆听遗言,起草遗诏者。

唐代未出现过幼年即位的皇帝,上述长孙无忌、褚遂良虽受命辅导太子,
但不能算顾命大臣。唐代更多的做法是,皇帝病危时令太子监国。唐肃宗在
病逝前一天,诏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唐代宗召太子监国,当晚崩逝。
唐德宗病危时急召翰林学士草遗诏,宦官议论说:“禁中议所立尚未定”。
身为太子的顺宗已患风疾,行动非常困难,元旦朝会都没能参加,但太子名
号早已定立,此时决不能仓猝更改,负责起草遗诏的卫次公厉声斥责宦官。
太子闻知人心忧疑,乃强使自己起身,从容地走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人
心得以稍安。唐穆宗亦是在前一日令太子勾当军国政事,次日驾崩。宋代沿
唐代之例,但常常加上令皇太后权行处分军国政事的遗命。

如果皇帝在驾崩前未来得及定立嗣君,那么就需由皇太后下诏立嗣或与
执政大臣协商而立。例如晋穆帝死后,皇太后下诏立穆帝的从兄、成帝之长
子司马丕为帝。晋海西公被废,皇太后诏令会稽王司马昱即位,是为简文帝。

宋哲宗撒手而去,皇位空缺,哲宗又无子。向太后(神宗皇后)哭着对
宰臣说:“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事须早定”。章惇抗声说:“在礼律
当立母弟简王似”。向太后说:“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子,莫难如此分
别”。章惇又建言:“以长则申王佖当立”。太后有自己的倾向:“申王有
目疾,不可。于次则端王佶,当立”。章惇以为不可,说:“端王轻佻,不
可以君天下”。话音未落,便遭曾布的严厉反对:“章惇未尝与臣商议,如
皇太后圣谕极当”。蔡卞、许将相继附和。太后又说:“先帝尝言端王有福
寿,且仁孝”。章惇只得缄口。然后,端王赵佶(宋徽宗)被带到哲宗的灵
枢前即位。

明代常见的做法是,皇帝不豫时,太子摄事于修学之所——文华殿。皇
帝崩逝日,百官朝太子于文华殿。与唐代太子监国再即位的道理一样,权力
衔接得更加紧凑。

当遗诏公布时,皇帝已离开人世。在遗诏中,皇帝要充分显示对死亡的
坦然:“自古有死,贤圣所同,寿夭穷达,归于一概,亦何足特痛哉!”(晋
明帝遗诏)“人肖形天地,禀质五常,修短之期,莫非命也”。(北周武帝
遗诏)“道存物往,人理同归,掩乎元泉,夫亦何恨矣”。(唐太宗遗诏)。

有些皇帝,在临终时表现了从未有过的冷静和自我批判精神,好似恶梦
初醒、良心回归。如明武宗在位期间玩误政事,视天下如儿戏,临终向皇太
后转达己意:“往事多误,天下事重,其与辅臣议处而行”。一生纵欲、求
长生的明世宗在遗诏中自省其愆:“过求长生,奸人狂惑,以致祷祀日举,
土木岁兴,郊庙不亲,朝讲久失”遗命将建言得罪诸臣在世者召用,殁世者
恤录;对于方士则按轻重入刑。不务政事而纵容魏忠贤紊乱朝纲的明熹宗,
病危时召皇太弟朱由俭(即崇祯帝)到榻前,谕令他嗣位,并嘱以:“当以
尧舜为法”,或说当为尧舜之君。


五、皇室丧葬活动

皇帝死后停殡于宫中将近一个月,这时被称为大行皇帝。停殡期间举行
丧礼仪式,嗣皇帝、皇室成员、百官军民服丧服二十七日,停止娱乐、婚嫁
活动。

卧在灵柩中的大行皇帝,接受死后宫中为其举行的按部就班的、备极哀
崇的丧礼仪式:发丧,宫中举哀,沐浴、饭含、入敛、发引。在这过程中,
以嗣皇帝为首的举哀成员按礼仪官的指挥,高声哭、踊(顿足)。

沐浴。将沐浴时,负责此职的内廷侍从先在殿西廊下设灶,用于煮热水,
准备好沐浴用的器具物件:盆、盘、瓶、鬲(形状似鼎的瓦瓶)、帛巾、沭
巾、浴巾、栉、浴衣。内掌事者端着盛以米潘(淘米水)和热开水的盘,授
给沭者入内后,嗣皇帝与妃、公主等退出帷外,立在殿东楹间,面向北痛哭,
沐浴完皇帝的遗体后,梳理头发。内中有执事者六人抗衾,御者四人用巾洁
试大行皇帝身上的水份,再用浴衣擦拭。浴后,将皇帝安放在东侧的新床上,
该床上层是竹席(簟),下层是蒲草席(莞),因《诗经》中说:“下莞上
簟,乃安斯寝”。头下设枕,枕下有一小囊,盛着掉下的头发和剪下的指甲,
准备在大敛时纳入棺中。有些朝代则是将这些东西焚化。皇帝身上被裹以明
衣、裳,明衣裳适合浴后穿。然后以方巾覆面,以大敛之衾盖身。沭浴仪式
以内外的哭声为结束。

饭含。饭含是在死者口中纳入实物,象征死者生时的食物。春秋时,周
天子含珠,诸侯含玉。汉代皇帝含珠。唐代的饭含礼仪规程是这样:负责这
一事务的内廷侍从恭敬地端着水盘走上堂来,嗣皇帝在帷外,用盘中水盥手,
再在另外的盘中洗涤宛若贝肉的玉块,然后放在竹器中,执入帷内。嗣皇帝
面向西,坐在大行皇帝的床前,揭开面巾、撤去枕头,由一名大臣操作,亲
纳梁饭,次含玉。完毕,嗣皇帝回到原来站立的位置。掌管服饰的人员抬过
来装着袭衣十二称的箱篚,放在席上,摘去大行皇帝的面巾,换上面衣。再
以玉塞耳,叫做充耳。手上套以长一尺二寸,宽五寸的囊,叫做握手,再加
上手衣。脚上着舄。十二套衣服一层层穿上,之后覆以大敛之衾。开帷,内
外哭声一片。

皇帝的敛衣以西汉最为奢侈,叫做“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
缕。皇帝含珠后,周身缠以缇缯十二重,将碎玉片做成细密的罗网,称为襦,
很象铠甲,连缝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札的原意就是铠甲上的叶片,
这一部分延至脚,形成匣状,中间缝以黄金缕。汉武帝的珠襦玉匣上镂刻着
蛟龙、鸾凤、龟鳞图案,世谓之蛟龙玉匣。直到东汉末年,皇帝的敛服都是
珠襦玉匣。魏文帝曹丕曾下制书,规定自己死后“无施珠襦玉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