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深宫实录-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愿得贤人
共理天下。”又告诫朱元璋,“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
困则乱生”。兴亡的哲理简单却是深刻,朱元璋叹道“至言也!”

马皇后深明大义,始终坚持得贤为宝的观念,在行动中也不遗余力地维
护她所认定的观念。一次,名儒宋濂因牵涉其孙子的罪案而被捕。明初法令
严酷,稍触犯法令便大罪相加,因此,宋濂被判死刑。马皇后得知此案,认
为宋濂是当今硕儒,又是朱元璋的老师,一定要保护宋先生。鉴于朱元璋毫
不留情,马皇后婉转地劝道,“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金终始,况天子乎?
且濂家居,必不知情”。不料,朱元璋根本不听,一意要将宋濂付之死刑。
马皇后见朱元璋如此轻易地丢戏一位有经世济国之才的学者,去标明自己执
法无情,实在太令人悲哀了。在进餐时,马皇后酒肉不沾,朱元璋问为什么?
马皇后答道,“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恻隐之情袭上朱元璋心头,他把筷
子一投站了起来。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

马皇后先于朱元璋死去。朱元璋恸哭,不再立皇后。

深明大义的皇后,可以说是帝王的贤内助。当然,这要看皇帝是否也深
明大义。贤后对于皇帝来说,义重于情,情牵于义,决非一般的男女私情可
比。皇帝纵使有美艳缠绵的妃子,仍然会始终把贤后视为知己、始终保持对
皇后的尊重。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无愧为唐太宗的皇后;相对于唐太宗在帝王系列中
的地位,长孙皇后可以说是皇后中的楷模。上述明太祖马皇后便处处效法长
孙皇后。

服饰俭约、抑制外戚入主朝政,是皇后们最难做到的。相反,奢华的生
活、培植家族势力正是贵为皇后的女性及其家族所争取的目标。长孙皇后却
能始终如一地秉持高风亮节。

长孙氏饱读书史,手不释卷,经常私下对唐太宗进行规谏,但从不越权
过问具体的朝政事宜,即使唐太宗问她,向她提出赏罚之类的问题,她也坚
决不作表态。她认为,国中自有贤人,只要唐太宗求贤若渴,朝政就会运行
妥当。

长孙三十六岁患病而亡。病危之时,太子请求大赦囚犯,普渡僧道,以
求吉祥。长孙皇后坚持大赦是国家大事,而僧道,国家仅表示容许异教存在,
并不提倡,怎么能以我一人而乱了国家大法?太子不敢将此话直接告诉太
宗。当太宗从房玄龄处闻知后,深为皇后临危仍秉公无我而感动。君臣们唏
嘘不已。在群臣恳请下,太宗同意大赦囚犯。皇后听说,撑着病体,近于顽
固地要求太宗不要这么做,太宗只能尊重皇后的意愿。与太宗诀别时,长孙
皇后叮嘱后事,要依山而葬,不同棺椁,不须起坟,器用只须木瓦而已,“俭
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如此贤后,皇帝能不感动得泪如雨下?

长孙氏死后,唐太宗也没再立皇后。一天,他看到皇后生前写了一本《女
则》,又悲伤不已,对近臣说,“。。顾内失良佐,哀不可已矣!”

在皇帝面前,皇后不是一个只供传宗接代或只供享乐的工具,这就注定
了皇后与宫中其他女性的不同,这就要求皇后要有相应的修养。对于守礼法
的皇帝来说,有修养的女子才能从嫔妃中选拔为皇后。

东汉明帝马皇后,先为贵人,好读书,能陈述《易经》,喜读《春秋》、
《楚辞》,对《周官》、《董仲舒书》更爱不释手。在嫔妃位中,不争宠斗
艳,还关心推荐后宫女子给皇帝。显然这种做法决非出自自然,而是修养的


表现。因此,当选立皇后时,太后指示“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明
帝也以为是。

马皇后以立足于宫中,除天生一头美发外,对服饰无所求,娱乐更是不
屑于介入。明帝曾携宫嫔、诸王一同游濯龙苑,大家发现皇后不在场,便请
皇帝派人叫马皇后来。明帝笑着说,“是家不好乐,虽来无欢。”对于一般
皇后来说,不被召幸游玩,便意味着遭到冷遇,然而马皇后却“宠敬日隆,
始终无衰”。是一份敬意加于宠爱之上。明帝遇到繁杂的政务,不知执何端
时,经常想到马皇后,马皇后也不负于明帝的重视。

汉和帝邓皇后,六岁能读《史记》《汉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
其修养在五岁时就显露出来了。一次,祖母为她剪发,老人十分疼爱孙女,
但由于年老眼花,误伤了孙女的后脑。五岁的邓氏忍着痛,一声不吭地让老
人剪完了发。事后,家人问她,她说,“不是不痛,太夫人喜欢我才为我剪
发,我不愿伤害老人的好意,所以忍痛不言(原文: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
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邓氏入宫后,处处在德行上胜过了阴皇后。阴皇后动用巫蛊,被废。和
帝决定立邓氏。下诏说,“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
惟邓贵人德冠后宫,乃可当之。”

。。


梁武帝皇后郗氏,幼而明慧,善隶书,读史传,女工之事,无不娴习。

陈后主沈皇后,性端静,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

金宗皇后徒单氏,好诗书,尤喜老庄,持正明理。

宋高宗皇后吴氏,颇知书,博习书史,又善翰墨。

明成祖徐皇后,徐达之女,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

这些人能成为皇后,与她们的修养有密切关系,有修养的皇后往往能保
持后位。虽然没有一时的荣宠,却能长期得到皇帝的礼敬。女人不以色进,
便不会因色衰而退。隋炀帝皇后萧氏,在皇后中学识修养是第一流的,隋炀
帝虽然昏庸,但从未想过动摇萧后的位置。

皇后的修养,竟能够庇佑丈夫,保持住帝位的继承权,是千古仅见的。
这位皇后就是明仁宗皇后张氏。明仁宗为太子时体肥貌蠢,大腹便便。英武
善战的父皇明成祖对太子大为不满,一次,他命太子与诸王驰马,太子知道
自己登不上马鞍,便推辞了,令父皇极为失望。成祖下令减少太子的饮食,
仁宗领会其意,惴惴不安。然而,仁宗的元妃张氏却十分难得,她外表大方、
温和,侍奉父皇母后很是周到、谨慎,成祖徐皇后十分喜爱她,多次向成祖
夸奖这位未来的皇后,缓解了他废黜太子的意图。

后来,成祖在内苑曲宴,仁宗陪侍。成祖一见仁宗,脸上立即全无笑容
了,还边唾边骂,仁宗只能垂手恭坐。过了一会儿,成祖指着张氏说,“此
佳妇,他日当承我家,脱微此,废尔久矣!”张氏马上起身顿首表谢。曲宴
继续进行,忽然,大家发现张氏不知何处去了?成祖觉得奇怪,派人寻找,
发现张氏正在厨房亲自调制汤饼!

聪慧的张氏知道这场曲宴非常重要,需要自己最佳的表现,进一步取得
父皇母后的欢心,以保住丈夫的皇位继承权。显然,成祖见状,且喜且感,
成祖回过头来看徐皇后,徐皇后已经感动得落下泪来。于是,成祖招呼仁宗、
张氏到近前欢饮,酒宴尽兴而罢。从此,成祖再也没有考虑废太子的事。


明宫词对这件事这样写道:
汉储羽翼重商山,大计今凭妇道潺。
洗手入厨汤饼荐,能回天意指弹间。


五、皇帝唯一的妻子

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只有隋文帝和明孝宗不设姬妾,仅皇后一个配偶。
一个女性能够做到成为皇帝唯一妻子的地步,实在是奇迹。在宫中实行一夫
一妻制,几乎是不可能的,纵使实现了,也是一种例外。因为皇帝的角色与
后宫制度,的确不具有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条件。

那么,成为皇帝唯一妻子的女性是天下最幸运者。这种生活,是皇后力
争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仍是皇帝。

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子。她十四岁嫁给杨坚,一对少
年夫妻恩爱融洽,杨坚发誓决不纳妾,孩子们都同出一母。豆蔻年华的独孤
氏也柔顺恭孝,表现出一个贤妻应有的姿态。

随着时光推移,杨坚由外戚揽政到受禅为帝,独孤氏也成了皇后。独孤
氏在杨坚争取大统的关键时刻曾起了推动作用,当杨坚权高震主之时,独孤
氏让人告诫杨坚:“大事已然,骑虎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二人成为帝、后以后,隋文帝杨坚对独孤氏“甚宠惮之”,实则就是惧
内。一位纂权成为皇帝的男子也惧内,说明其妻的性情和手段决非一般女子
可比。

每当上朝的时候,独孤皇后总要与文帝一同坐辇向外廷走出,到前殿后
面的供皇帝休息的阁前,独孤氏才停下来,目送文帝走向前殿。独孤氏坐在
阁中等待丈夫下朝,并派宦官在皇帝身边观察,默记君臣们议政的事项,然
后告知她。皇后对她认为不妥当的事情,随时提出甚至匡正,她的慧识也决
定了她参与决策的质量。待皇帝退朝,二人相视欣然,同坐一辇返回内廷休
息。在多数情况下,夫妇俩谈论政事都是不谋而合,二人都是朝廷的主人,
因此,在宫中他们称之为二圣。

独孤皇后对于自己家族没有什么私心,其表兄坐罪当斩,文帝担心皇后
反对,想赦免这位国戚。然而,独孤氏却毫不留情地说:“国家之事,焉可
顾私。”在夫妇问题上,皇后却显得私心颇重,妒忌成性。后宫的大批宫女
只能怨天尤人,不得见皇帝一面,抱恨终生。幸亏上天保佑,皇后一连生了
五个儿女,否则,皇朝就有后继无人之忧了。

独孤氏坚持终生和皇帝夫妻相守,对于他人纳妾也极为厌恶。她试图制
造一种人人不纳妾的外围环境,让皇帝不感到委曲。她听说某位大臣妻死,
妾又生男,便要求文帝降黜该大臣;诸王中有妾怀孕的,也要劝皇帝对他们
加以斥责。当时,太子杨勇正室元妃暴卒,便怀疑是太子爱妾云氏暗害的,
由此,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