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民日记 作者: 侯永禄-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记:日记很零碎,你如何保证让读者有阅读的欲望?
谢:针对日记零碎的特点,我们做了特别的编排。一是保留原汁原味,即按照日记的真实日期和内容进行选编,忠实再现其朴实文风和方言土语,对某些不符合现在语言规范的文句,只要在理解时不产生歧义,便不作更改和修饰。包括为了让侯永禄日记原封不动地显现年代印记,我们特意采用农历记录1953年1月1日以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历以前)的日记日期,并用汉字表示其间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
二是提取可读信息,挑选原稿中最能反映农业发展和农民生存实情、最具有时代气息的典型事例。
三是突出小中见大,把日记中油、盐、柴、米类的琐事与当时众所周知的社会大事连通。
四是丰富视觉感受,用不同字体编排,穿插实物图片、彩色插页和底图等,增加版面变化。侯永禄很爱收藏,以前用过的很多东西都保留着,粮票、会议材料一大堆,有很多宣传画我都爱不释手,但因为版权问题,没有办法全部出版。
《农民日记》出版侯永禄60年真实记录生活(北京娱乐信息报)
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坚持写了60年的日记,记录了他和乡亲们半个多世纪的生存经历,用平凡琐事昭示了过去60年的人间烟火。本周,这本名为《农民日记》的图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该书责任编辑谢慈仪认为,《农民日记》毫不避讳地讲出了农民掏心窝子的大实话,凸显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眼里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宝贵价值。
60年日记写了200万字
该书作者叫侯永禄,他1931年出生在陕西省合阳县的后新庄村(现在叫路一村五组)。他的父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铁匠。但在他9岁那年,父亲去世。一字不识的母亲,却知道识字的重要,节衣缩食,送他上学读书。
侯永禄在学堂和后来的师范学校里,知道了《三字经》、《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四书五经,知道了孔子、孟子及〃仁、义、礼、智、信〃,也知道了陕北延安
后来侯永禄也曾经有机会做南下干部,但由于他家情况孤儿寡母的,母亲坚持不让他离开。因此在他19岁时开始了务农生活。他的第一篇日记开始于1940年的腊月十三,他写道:〃自父亲撒手去世之后,我们一家孤儿寡母,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从那时起,他便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直到2000年1月,从无间断,至今已有200余万字。
该书责任编辑谢慈仪告诉记者,侯永禄的孩子们后来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意识到父亲这60年写出的日记的价值,因此找到她希望出版。遗憾的是,该书由于经历了较长的编辑过程,作者去世前未能看到该书的出版。
见证60年来农村生活
在日记中,侯永禄记录了自己琐碎的日常生活,用居家度日的油盐柴米,见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
比如在1960年11月2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陈书记在公社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上又传达了上级精神,要自力更生,不向上要,用〃核压挖清节〃来解决困难今后要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安排后8个月的粮食标准的思路是〃三低、二平、三提高。最低15斤,最高18斤。〃
同时,日记中还写了他的个人生活,记录了那些秦腔秦味儿的村言土语,令人忍俊不禁的乡规民俗,既朴实敦厚,又不失小民情趣,〃日记中写他自己说亲的那段非常精彩,比如如何在财礼上讨价还价。〃其中还写到他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困难时期,他被乡亲称为〃钢公鸡〃,一分钱都要算计着花,但得知孩子看了一场1毛钱的电影没交钱时,他却坚决要孩子马上把钱交回去。
具备珍贵原始资料价值
谢慈仪特别强调说,这本书的出版十分耗时间,〃作者原来的日记有200多万字,需要一点点梳理。而且其中有错别字,有不少口语,甚至有的文字勉强才能读懂。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既要让读者读到原汁原味的语言和风格,还要让日记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因此最后挑选原稿中最能反映农业发展和农民生存实情的20多万字,并把日记大致分成〃记事〃和〃叙事〃两类文体选编,以便加快日记叙事的节奏和增强可读性。〃
谢慈仪认为,这本书的出版价值在于内容的稀缺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有几个农民像侯永禄一样记录下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且跨度如此之大?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急速走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真正的农民文化已从日益发达的传媒视野中淡出。很多关于农民的作品是城里人写出来的,我们很少有机会真正从农村人口中了解到他们的喜、怒、气、哀、乐。《农民日记》毫不避讳地讲出了农民掏心窝子的大实话,凸显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眼里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宝贵价值。〃(赵明宇)
一个农民的〃流年碎影〃(解放日报)
近年来,虚构类作品市场遇冷,耐看的写实类图书受到众多读者欢迎。这类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者和所描述的对象多为政界或文化界名人,书中往往或是〃解密〃了一段历史,或是追述了文化界名人间的交往趣事,因此激发了众多读者的阅读兴趣。
稍作比较,最近面世的《农民日记》的特别之处就显现出来了:该书的作者是芸芸众生中极为普通的一员,他是陕西省农民,从书中收录的照片看,是我们在乡村街头最常见到的那种老大爷形象,爬满皱纹的脸上刻下岁月的风霜,身着最家常的衣服,双手常常拢在衣袖里。他仅有初中文化,却坚持写了约60年的日记,本书便由他那数十年〃流水账〃式的日记精选编辑而成。
该书的责任编辑最初看到那一大堆日记,简直惊呆了:日记记在规格不一的纸张和本子上,不少纸张因为年代久远已发黄卷曲,有些地方的字迹已经难以辨认。整理筛选这〃几箩筐〃的日记,足足花费了半年时间。
这本《农民日记》记录了一位最基层农民几十年的家史。日记肇始于1940年12月13日,终止于2000年元月28日。这期间,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建立合作组、成立人民公社、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日记的记述者极少交代〃大政方针〃,而其提供的诸多故事和生活细节,又刻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如1966年9月,侯永禄的儿子步行串联到了北京,受到串联接待站吃、住都不要钱的接待;1969年2月的日记,记录了村里接收一批下乡〃知青〃的情况;1977年10月,侯永禄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在日记里表达了自己由衷的喜悦与自豪。
日记里留存了一位农民最真实的困惑和思考。作者在1958年的一篇日记里写道:〃全公社宣布吃饭不要钱。我十分惊奇!难道真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吗?真的到了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觉悟极大提高的程度了吗?真的能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了吗?为了定额记工,为了包工、包产、包工资的〃三包〃,让人辛辛苦苦,不知熬了多少透天亮干的工作真的不需要了吗?〃
日记里也呈现了时代发展的最坚实的轨迹。作者多次记录了婚丧嫁娶的家庭大事,1970年5月,有一段关于大儿子的婚事记载:花30元钱给媳妇炕上买了条新毡子,花9元钱买了7尺黑条绒料子,再用5元钱买了两条新席铺在新媳妇炕上1995年5月,作者记述了孙子辈的一场〃家里有史以来最隆重的婚礼〃:新人们有了彩电、书柜、席梦思床,请了专人为新娘和新郎化妆,还有摄影师为婚礼摄像。两相对照,成为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最有力证明。(谢娟)
谁还愿意为农民出版图书(深圳商报)
近日,一本名为《农民日记》的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仅仅在看到这本书的出版消息时,我的眼眶就有些湿润了。不是被书的内容震撼…因为我还没有看过,而是为它的出版而感动。这感觉好像你在薄情寡义的城市突然见到离散多年、满脸沧桑的兄长一样,你只想冲上前去抱住他的肩膀大哭一场。
如果是别的什么畅销书,肯定早已大张旗鼓地宣传了,〃《XXXXX》由某某出版社隆重推出,首印数字几十万册〃。而像《农民日记》这样的书,只能用〃出版〃来形容,因为对于它来说,能够出版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通过一家媒体的报道,我了解到,这本原有200多万字的日记经过艰难编辑缩减至20余万字,终于达到出版要求时,它的作者侯永禄…一个普通的陕西农民,却与世长辞。
在注意到这条消息的同时,我还发现:一个著名主持人的注水书刚刚粉墨登场,一个刚刚走红就涉嫌抄袭的女作家在顾左右而言他,一个通过电视成为文化偶像的女学者第二本书拿下了首印一百万册的订单,一对落魄的二线歌手用成名曲当作书名出版了一本菜谱,还有五六位明星将加入到名人出书的行列这么看,我们的出版业是多么繁荣啊。可是,为什么这样的出版消息看得越多,一个爱书人内心的悲凉就会越重呢。这些年,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