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1世纪星际走私-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诚不期我啊。”马志光感慨了一声,站起来道:“吴教授的学识实在是令人佩服啊,我当年也见过怀尔斯教授,他还曾来北京大学讲学,我们一起吃过饭,那时就很钦佩他在数论方面的造诣,原本看你发表的文章,还以为你转向了其他的方向,但今天一谈却知道,你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毫不逊色,厉害哪!”连着几句感叹,他声音也低了下来,大约的确有些触动,但他马上就回过神来大声道:“江山代有人才出,我们是老了,没想到你们这一代这么快就挺了上来,吴教授还不到四十岁吧?”
“马上就要三十五岁了。”吴云笑笑道,眼光却远远的瞅到了明显刚购物归来的曾可安。
马志光顺着他的眼神看去,会意的笑了笑道:“三十五岁是不小了,我儿子这么大的时候我都抱孙子了。”
吴云尴尬的一时语塞,好在马志光立刻接口道:“我这里还有个理事的职位,不知道吴教授有没有兴趣?”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到了曾可安旁边,曾可安微微的笑了笑道:“不知道你们还在聊,你们继续吧,我没有什么事情。”说着让过二人,跟在吴云外侧一臂远的距离。
马院士和她客套了几句就又邀请吴云担当这个理事的职位,吴云沉吟了半晌还是婉拒了,虽然他有意从数学会起步,不过理事的职务并不适合他的计划,更何况现在研讨会才刚刚开始,若非必须,他不会考虑这样一个工作量不小的工作。
马院士略微有些遗憾,转而却又释然,吴云有钻启和极北两大公司,未来不可限量,不愿任这样一个职务也算正常,不过他还是恰当的表达了自己对吴云的看好或者招揽,到了会场门口时,两人都感心满意足,而他旁边的秘书就有些吃惊了,中国数学会的理事虽没有必然的级别,但待遇都很高,加之中国人一向强调的“资格”,嘴上没毛的吴云能如此受理事长推崇就不得不让他多看上两眼。
明天才是这次研讨会的正式开始,而今天只能算是中国数学家的见面会,在第二代数学家尚未步入数学顶峰的今日,吴云所取得的成就让所有人都不能忽略,午后大约二十分钟的发言和中午与理事长亲密的谈话都成了吴云被人议论的焦点,会议一结束,吴云就成了被邀请和攀谈的对象。
因为导师怀尔斯明天才会到达,吴云左右无事,索性坐下来和诸人谈了起来,曾可安看这架势只能叫上盖伊回家,心里暗怨那些“精英”们问题太多。
会议接连举行了三天,加上第一天的见面会,吴云遇见了不少世界级的大师,阿贝尔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这些原本栖息在莫名角落中的“怪兽”纷纷爬出巢穴,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们嗅到了外间美味可口的食物,从吴云开始搅动这湖池水开始,数学界的浪头就在不断的拍击海岸,当吴云的“最终作”出炉,哪怕是海底深处的动物也止不住身体的摇摆,作为该期《欧洲数学快报》出版后的第一个世界级数学盛会,所有耐不住性子的“怪兽”都来到了这里。
故而,虽然这是一个以数论为主要内容的研讨会,但除了第一天大师们还保持着矜持,从正式会议的第二天起,会议就成为了吴云与大师们的擂台,他开始不停的回答问题,从证明到推导到假设,他写下的每个字都被一点点的剖开,每个人都有不少的问题要问,而马志光也阻止不了这些疯狂的人,被询问的内容也从数论转向了其他的方面,有时候,吴云刚刚回答了一个统计学问题,马上就要转向级数,这让他的大脑也开始超负荷运转,不过,在其他人看来,吴云却简直有如天神下凡。
刚将一张黑板写满,一个头发花白的欧洲人就开始喃喃自语,而吴云又开始攻略另一面黑板,马志光不得不改变计划,去一一安抚那些准备发言的学者们,并费劲力气借到了另一个足够大的会议室开辟第二战场,但与会者却寥寥,因为虽然很多人都听不懂吴云究竟在和那些传说中的“怪物”讲些什么,但偶尔的争论却会让他们获益良多,许多参不透的问题豁然开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吴云这样的悟性和怀尔斯这样的宗师教导,这个会议厅里的每个人都站在一座山峰的顶端,虽然他们不一定是最高峰,但在他们的专业中却是绝对的权威,这里发生的每一次争论、每一声大喊、每一步方程都有可能需要花费一个人一生的努力,“数学是天才的游戏。”
无疑,吴云是天才中的天才,他本身就有着超卓的天赋,而领域给予他无限的续航力,当阵地从会场转移至宾馆之后,吴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不止是更艰难和更深入的问题,还有不少数学新星的请教,而面对着这些当年的自己,吴云也舍不得拒绝——这些都是今日中国、今日世界最宝贵的资产啊。
吴云的文章范围实在是太大了,包括他自己,所有人都在这样感叹,连续五天,吴云几乎没有怎么休息,只有当时至午夜,才会有人不经意的看看表,然后猛然惊呼:“已经三点了!”而更多的时候,可能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直到房间里的亮度越来越高……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端
(更新时间:2006…5…13 0:14:00 本章字数:4224)
这一周的吴云是出尽了风头,用七八种语言回答十多个专业方向上的问题,哪怕是最见多识广的编辑也没听说过有人能够掌握数学的每一个脉络,虽然吴云也的确没有做到,但他所表现出的博学却掩盖了他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其他的数学家也善意的放过了他并不擅长方面,这让他在数学界中的名头越来越响,特别是他毫不藏私的愿意帮助每一个请教他的人,让他得到了不少赞誉。
曾经有位很有名的数学家在一次演讲中,拒绝回答与会者的简单问题,并且语意讽刺,在吴云读到的文章中,他被评为很有性格,但吴云却很不以为然。回答一道简单问题并不会花去多少时间,而不管为了何种目的以如此不尊重人的方式给予拒绝,是极其不恰当的。吴云曾有同学很喜欢这位数学家,尤其喜欢他的个性,吴云总是在说及此时一笑而过,在他看来,此种偶像只可远观而不可亲近,就算他是以其真性情拒绝了对方的提问,那么他也仅只是一个“怪才”而已,仅此而已。
有这样的想法,吴云在回答其他人问题时不遗余力,在会议结束之后,吴云前往了土耳其,随行的整架飞机坐满了各国院士和各大院校教授们以及他们的弟子,吴云笑着对旁边的曾可安说:“这大约是世界上平均智商最高的飞机了。”
“外星人呢?”曾可安还是对没去安多念念不忘。
“要找到如此之多的天才同样困难!”吴云听着身后怀尔斯在和普林斯顿的奈尔做游戏,内容却是字母游戏,他看着好似呆滞的空姐笑道:“就算是外星人,在智力方面与我们也是相同的,等到以后你就明白了,他们的确有很多优势,例如高技术和长久的生命让他们在记忆力、知识面方面更强,但我们也并不差。”吴云小声的说着,还想再拿出一群地球青年成才的数学家做论据,就又有一名年轻人捧着纸笔找到了吴云……
和在北京一样,伊斯坦布尔的会议同样成了吴云宣扬理论的讲坛,数学界已经沉默了太多年,当克隆、人体基因组、霍金的《时间简史》占据了人们的眼球时,费玛大定理的证明甚至没有一部小机器人进入金字塔轰动,吴云对歌德巴赫猜想的论证让这种情况产生了些许的改变,所有人都希望因为大量数学矛盾被统一在同一个理论下之后,数学能够产生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除此以外,新鲜热辣的菲尔兹奖的光环也让他逃不脱众人的视线,那些没有前往中国的数学家们在这里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又是辛苦的一周。
亚克多将三颗星球分别命名为“地平线”、“海平面”和“同温层”,其中“同温层”是一颗环保星球,完全仿照千年前的地球,让多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生物活了起来,当然也上不了现有的各种动植物,这颗星球也是花费了最多钱的星球,以目前尚未完成的状态就用去了百万星际盾。
“海平面”则充满了各种实验室以及竖立着的高墙、天堑、阻隔网,这里培育着从南极冰层以及一些国家实验室中找到的已经不符合地球目前生态的已灭绝生物,同时也是极北生物实验室的所在地,吴云现阶段的最高奖励是让恐龙再此重现,故此上千名来自各星球的研究者们都在拼命的工作。
“地平线”就是一颗经济星球了,这里种植着各种经济作物,养殖着各种或味道鲜美或有独特价值,但地球技术无法大量养殖的动植物,诸如陆上的野牛、野猪、老虎、狮子、北极熊、紫貂、蛇,而海中的鲸鱼、鲨鱼、海豚,海马更是馋的吴云流口水,就连各种可爱的鸟类吴云也未放过,漂亮的边吃边卖,丑的没人要的光吃也行,这里倒是三颗星球中发展最快的一颗,不过到能部分运营,也差不多要过上两年。
走完这一圈,吴云没有如媒体所料的那样精疲力竭的回国,而是悄悄的周游了一圈中亚诸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一个也没放过,就连战乱尚未平息的苏丹,他也顺道查看了一次。
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受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吴云虽然可以直接购买石油运回,但考虑到成本因素和隐秘性,吴云还是想尝试一番地球自主供应的方式,毕竟地球资源虽少,但再用上个三五十年尚不成问题,再加上未探明储量和海底石油,其前景还是非常广阔,而吴云若是大批量购买石油,先不说目前已经捉襟见肘的资金问题很难解决,就是突然多出来的以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