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色军团--希姆莱与党卫队-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楸ā�
  最凶狠和最残忍的监工得到帕利契的特殊好感。但是,如果监工的残忍行为过分引人注目,就要把他们送进监狱舍。然而,帕利契不会忘记自己的帮手,一段时间后就会把他们放出来。通常在这样的惩罚之后,他们就会更忠实地为帕利契效劳,更卖力气地折磨犯人,想方设法从他们那里搞黄金。事情就在于,帕利契大规模地作黄金买卖,而为此他需要监工和囚舍领班的帮助。他们把从新来的犯人身上搞来的黄金和珍贵物品交给他,常常把有金牙的犯人打死,只是为了弄金牙给帕利契。如果帕利契的帮手对他的内情了解得太多,或者拒绝和他合作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工作中“不幸事故”的牺牲品,或者会死于“斑疹伤寒”……
  帕利契的主要助手是戴“绿标”的囚舍领班布洛涅绍奇。但帕利契本人就是一个主要的刽子手,枪杀苏联战俘和儿童的正是他。帕利契亲自杀死过数百名犯人,但这毫不使他感到受良心谴责和有任何厌倦之感。他能毫不停息他杀人。他就是这佯的一个党卫队分子。帕利契常常通过门上的小窗孔,观看在毒气室中死亡的人们痛苦挣扎的情景。他正是集中营里如此惨无人道的虐杀犯人的主要罪犯。
  在一些集中营里存在的自治使犯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但在比克瑙,自治机构完全操纵在帕利契帮凶的手中。帕利契在其密探系统中搞了许多五花八门的东西,他甚至亲自穿上条纹囚衣,钻到各个集中营去,试图掌握犯人们所有的秘密。
  帕利契的弱点是好色,不光搞种族上血液“纯净”的德国女监工,而且还搞茨冈和犹太女人,这使他送了命。盖斯仇视帕利契而其他的党卫队分子则嫉妒他。帕利契在犯罪时当场被捉住,于是,他的宦海生涯就此结束,而且被投入监狱,并在长期侦查后被处死。
  第三节 死亡工厂
  焚尸场与毒气室 源源不断的牺牲品被送进毒气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匪徒在奥斯威辛一比克瑙建立了一座秘密集中营。在这个集中营里,数万捷克斯洛伐克人和数百万欧洲各国公民成了法酉斯杀人机器的牺牲品。这座法西斯集中营,即死亡工厂,是纳粹分于屠杀无辜人民的铁证。
  新的焚尸场,这是些按现代方式建造的死亡工厂。
  它们在1942年秋天开始建造,由建筑队的犯人们承包。这些建筑队的正式称呼是:1、2、3、4号焚尸场工作队。一些党卫队军官根据奥斯威辛1号中心营建筑办公室所搞的计划和图纸,给监工下达命令。在焚尸炉的技术图纸上,标有托普夫父子公司、埃尔福特公司的名称和绘制图纸的日期:1937年,这清楚地说明,纳粹分子还在和平时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很久,就极为详细地制定了这种可怕的杀人计划。世界各国人民众远不会宽恕纳粹利用科学技术来蓄意和有计划地杀人的罪行。
  在1号、2号焚尸场,有一些大面积的地下毒气室,而在3号4号焚尸场,毒气室的面积较小,并且是在地面上。
  乍一看,焚尸场的建筑很像普通的面包房。这是些按照典型的德国风格建造的墩实的楼房,具有高高的屋顶棚装有百叶窗的窗户。院子四周围着高高的通电铁丝网,看起来像座花园。小径上铺着细沙,草畦上长着鲜花。毒气室在地下,离地面五十公分,也用草畦伪装着。头一次走进焚尸场院子的人决不会想到,他来到了一个如此可怕的地方。
  1号、2号焚尸场紧靠集中营,从四面八方都能看得见。3号、4号焚尸场被纳粹分子隐蔽在一片小树林中,高高的松树和白桦树遮住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们无法看到数十万和数百万人的悲惨遭遇。
  在这些焚尸场的周围,垛放着焚烧尸体用的木柴。在1号、2号焚尸场中,有两座地下毒气室。第一座面积大,用作更衣室,有时用作陈尸所,犯人们在第二座毒气室中被毒死。更衣室刷得雪白。在其中央,立着一些水泥柱子,相互间隔四米。沿墙和柱子周围放着一些长凳,它们上方有固定编号的挂钩。一边墙上装有一排水龙头。
  标语是用几种文字写的:
  肃静!
  遵守秩序,保持清洁!
  在指示为门的箭头上方写着
  消毒站!
  淋浴室!!
  面积比更衣室小一些的毒气室像淋浴室。天花板上有喷头,但那里从来没有喷过水。水泥柱子间有两根用铁丝网裹住的铁管。这些管子通过屋顶伸向院子的地面,出口处装有封闭阀门,党卫队分子通过这些阀门投放毒药。
  1号和2号焚尸场的每一个毒气室都能同时放进去两千人。通往毒气室的是双扇门,门后有把尸体运送到焚尸炉中去的升降机。
  焚尸炉位于楼房的第一层上。这里建有十五个三级阶梯式焚尸炉。第一级是鼓风,第二级是炉膛,最高一级,即第三级,砌有砖栅,上面可同时放二至三具尸体。炉子用沉重的铁门关闭。
  在头一层还有间尸体解剖室,囚犯医生们在这里进行各种试验。尸体解剖室旁边是执行厅。厅里的平滑水泥地板向中心倾斜,那里有流放被杀死人的血污的下水道。大厅的后墙涂成黑色。暗藏在墙上的门通向运送尸体进焚尸炉的升降机。
  焚尸场里有机器房、电动机、鼓风机、焚烧衣物的炉子、盥洗室、党卫队的房间和熔化从死人口里拨出的金牙的房间等。犯人们顺着楼梯进入毒气室。为了顺当地运送老弱病残的、半死不活的和已经死去的囚犯,还有一条专门的水泥坡道。顺着这条坡道,被害者的尸体可直接滚入毒气室。
  3号和4号焚尸场稍为小一些。每座场里有三个毒气室(每个毒气室可容二千人)和八座焚尸炉。
  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的各个角落运到比克瑙的人们,都注定要死在毒气室里。
  通常,在一列军车到达前的几天内,就有消息流传:一列法国、荷兰、捷克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的军车就要开到了。
  消灭某个军用列车上的囚犯们的命令由直属希姆莱的帝国中央保安局下达。这个局的活动由卡尔滕布龙纳、艾希曼和波尔领导。
  关于每列军车开到的消息,通知特别小队的监工,监工即命令焚尸场准备接待新的牺牲品。
  直到1944年6月,军用列车都直接开到奥斯威辛1号。当军用列车(通常由五十至八十节货棚车组成)一开进站台,牵着警犬的党卫队分子就将它团团围住。特别小队的囚犯们就打开车门,将新的受害者赶下车厢。
  特别小队被命令尽可能快地将新犯人的行李卸下来,以便把他们的全部物品拿走。他们对新来的人说,到营里再把东西还给他们。
  特别小队的囚犯们被禁止和新来的犯人谈话,违者处以死刑。常常出现这样的事:在新来的人中间有特别小队囚犯的亲戚,比方说,有在这个小队中干活的犯人的母亲。但是,儿子无法帮助她,而且不得不参加埋葬自己母亲的活动。
  有时,新来的人(主要是波兰来的军用列车上下来的人)知道什么在等待他们,于是就问:“把我们带到焚尸炉吗?”
  要把男人和女人与孩子们分开。党卫队医生和党卫队军官着手把新来的犯人分组,他们只用眼睛扫每个人一眼,就用手指指着向左或向右,即是说是生还是死。
  把孩子们送去处死,不愿分离的妇女们就和他们一起走。从没有孩子的妇女中,挑选出十六至三十岁的年轻和健康的女人,其他的送往毒气室。被认为有劳动能力的男人通常只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选中送往毒气室的人被装上汽车,告诉他们,是把他们送到劳动营去。
  被认为有劳动能力的犯人必须步行到集中营。如果他们之中有谁不能步行,就把他装上汽车,就是说,把他装上开往毒气室的那辆汽车。
  在接受每一列新来的军用列车上的囚犯和进行编组时,总要停一辆代表红十字会救护机构的汽车。这真是厚颜无耻和惨无人道到了极点。这辆汽车跟在最后一辆卡车后开走,似乎是在给这送葬的行列收场。它运送的既不是药物,也不是病员,而是致人死命的毒药——氰化氢晶体,是供给毒气室用的。
  有一次,一名老犯人对新来的受难者叫喊说:“给我一块面包吧,反正你们是去死!”站在旁边的党卫队分子记下了这个犯人的号码。营长官不仅惩罚了他,而且惩罚了他所在的那个小队:这个小队的犯人都被送进了毒气室。
  另一次,从卡车上跳下来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子。党卫队分子抓住了他,毒打了一顿,把他送进了焚尸场。1943年8月,卡车上装进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他好几次跳车,并喊叫道,他不走了,他能干活,他想干活。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怀疑,党卫队分子把他装进了救护车。但是,孩子感到事情不妙,打碎了汽车窗户,开始喊叫,结果搞得营长官施瓦尔茨古贝尔最后只好把他带进集中营,直到集中撤离,这孩子一直当听差。
  1944年6月,筑成了两条从奥斯威辛通往比克瑙的道路。白天黑夜地修筑这两条道路,工程以疯狂的进度进展。结果使许多犯人因力不胜任的劳役而最终耗尽了体力,被送进毒气室。两条路的终端有一座站台和三条铁路线,这样可以同时卸几列军车。
  那时,开到比克瑙的有十四列匈牙利军车。车厢把从焚尸场通往奥斯威辛的所有道路都堵塞了。在二十四小时内,卸下了两万人,分编成组,并送进了毒气室。
  当时,酷热难当。人们不断地因干渴而死去。每一节车厢有八十人,他们已经完全食水不沾地走了四个昼夜。在这些不幸的受害者走向焚尸场的公路上,到处可以看见累累痕迹,它们表明,许多人明白了自己最后一段路的目的地,于是,扔掉了贵重衣服,撤弃了手提包和值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